![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知识点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8142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知识点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8142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知识点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8142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知识点
展开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
个体:我从哪里来。
整体:人类从哪里来。
一、 人类的起源
提出时间:19世纪
提出者: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
观点: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达尔文的观点的提出,对神创论作出重大冲击。
二、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对他们的研究为解开人类起源之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请你观察下图所示的四种类人员并结合生活经验和知识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问: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哪些地方,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大猩猩: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的热带丛林中;是现生猿中最大的,能攀树枝。
黑猩猩: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丛林中;和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长臂猿:南亚、东南亚地区热带丛林及我国云南省亚热带丛林;最小、最轻、最机敏。
猩猩: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丛林中;胆怯、独居。
他们都适于树栖生活,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他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环境的能力,也不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交流。
⚠️猴子(❌)
2⃣️问: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人和类人猿的根本区别①运动方式不同②脑发育不同③制造工具能力不同
| 类人猿 | 人 |
运动方式 | 臂行适合树栖 | 直立行走 |
制造工具的能力 | 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 | 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
脑发育程度 | 脑容量小,没有语言文字能力,小于400ml | 脑容量大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大1200ml |
本质区别 | 能否制造工具 | |
相同点 | 具有复杂的大脑和宽阔的胸廓,具有相似的面部表情和骨骼成分,牙齿的结构与树木,眼的位置,外耳的形状、血型、行为,表现及寿命长短等也很相似。 |
3⃣️问:随着人类数量的不断增加,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减少,为什么这样?
人类具有制造和使用各种现代化工具的本领,使得其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的能力,加强人类种植养殖技术的提高,加强医药、卫生、保健建设,生活空间等做法,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类人猿至今仍然处于听天由命的境地,人类开发类人猿生活的森林,获得木材、耕地。类人猿因缺少生存空间而数量日益减少,因此让类人猿能够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是人类的义务,这就需要全人类,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并规范自己的行为。
4⃣️生活环境:
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现代类人猿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丛林中
5⃣️生活方式:都适合于树栖生活,他们虽然能下地,但不能真正直立行走
6⃣️问: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类吗?
虽然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但现代类人猿已经不可能进化成人类了,一方面现代类人猿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与森林古猿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现在地球上的自然条件与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时的不同。
⚠️人类的祖先:森林古猿;人类的近亲:现代类人猿。
三、 从猿到人的进化的原因(内因➕外因)
⚠外因:️环境变化是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变化:森林大量消失
地震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10,000,000年至20,000,000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地球上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山脉,在东非则形成了全长6000多千米的大裂谷。当时的气候也在发生剧烈变化。在地形和气候的巨大变化的影响下,东非大裂谷地区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多处古人类学家认为,人类就是起源于这一地区。
⚠️内因: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
在东非大裂谷(宽阔)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其中有距今3,000,000年前的少女Lucy的骨骼化石。从化石可以看出,Lucy的髋骨较宽,上肢骨和下肢骨在形态上已经发现了变化,下肢骨更粗壮,有利于直立行走。
Lucy化石特点:
盆骨短,而宽
足具有似人的脚弓
上肢和下肢骨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
下肢粗壮➡️可以直立行走
⚠️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化石
四、 从猿到人进化的主要证据①②③
①地质变化的结果:东非大裂谷的产生,热带雨林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
②lucy化石显示骨骼特点:骨盆髋骨较宽阔,下肢更粗壮,有利于直立行走。
③遗物:比露西生活年代更晚近一些的化石证据还表明,后来的古人类能够使用工具还能够制造工具
五、从猿到人进化的过程
根据这些化石资料和其他有关证据。科学家认为,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比露西生活年代更晚一些的化石证据还表明,后来的古人类能够使用工具如石器,这相当于是自己的市区的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加强。
⚠️东非人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显著特征:语言
问:为什么人类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呢?
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脑的发达,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相互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智人有使用火的能力
⚠️考图中顺序,选择题。
⚠️直立行走:人类进化中最重要的变化;根本区别(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不同版本)科学界,普遍认为古人类有三种群族:
南方古猿:生活在200-600万年前,主要活动范围和作息在非洲南部
直立人:20-200万年间
智人:较南方古猿和直立人智商较高
因此,科学家推断人类最原始的祖先可能是南方古猿。
六、人类的发展:
行走方式: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工具使用: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复杂的现代工具
是否着衣:赤身裸体➡️懂得御寒、遮丑。
脑;语言: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以及营养结构的改变促使大脑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火的使用:学会了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
七、 事实与观点
事实是已经发现或证明确实存在的一种客观状况。观点是科学家或某些人表达的个人的看法,判断,信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等,常表现为推论,预测,结论等各种主观表达方式。
例子:露水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事实)人类起源于非洲。(观点)
答案:
森林古猿
B
D
A、 C
增大
答案:
A2。
下肢
B2
灵巧
脑容量
答案:祖先 使用简单工具 直立行走 ABDF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