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综合检测(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1 2021·青海西宁中考]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C.水蒸气   D.二氧化碳2 2022·河北石家庄月考]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氧气       B.C.高锰酸钾      D.空气3 2022·河南郑州高新区校级期中]20216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下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秸秆露天焚烧    B.废气达标排放C.燃放烟花爆竹    D.垃圾随意丢弃4 2021·湖南张家界中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B.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于燃料C.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5 下列有关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两种物质参加的反应是化合反应B.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C.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D.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6 真情境 社会热点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由本杰明·李斯特和大卫·麦克米伦获得,他们推动了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的发展,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B.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C.要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不能发生分解反应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7 2022·河北石家庄月考]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 2022·山西太原迎泽区月考]将100 mL双氧水平均分成甲、乙两份,仅向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8题图)A.a线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B.二氧化锰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C.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性质不变D.甲、乙两份溶液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与二氧化锰无关9 在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O2的过程中,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9题图)A.选择装置作为O2的发生装置B.选择装置作为O2的收集装置C.将装置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D.装置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10 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11 新考法 数字化实验 (12)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是用该装置测得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的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回答下列问题:(11题图)(1)已知图1中燃烧匙内装的是红磷,请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如果要另外找一种物质代替红磷的话,选择替代物该考虑以下哪些因素?_____(填编号)A.该物质能否和氧气反应B.该物质的颜色C.反应后生成物的状态D.该物质能否和氮气反应(3)3能够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中红磷过一段时间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_________(不能”)支持燃烧;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一定高度后,__________(不能”)继续上升。(5)根据图1、图2、图3中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红磷足量B.红磷点燃后立即放入瓶中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D.d点时反应刚好停止E.bcd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F.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氧气迅速消耗造成的12 (10)AG是初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且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BF是无色、无毒气体,DG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火星四射,回答下列问题:(12题图)(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2)写出AB+C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化合分解”)反应。(3)在做BG的燃烧实验时,通常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12)为探究空气的组成,小明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3题图)(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又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只需写一点)。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_____________(“1”“2”“3”“4”)处,但实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写一条)(3)某同学用镁代替红磷做起了这个实验,实验完毕,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远大于总容积的15,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6分)14 (14)2021·湖北宜昌中考]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验证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14题图)(1)如图1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火焰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火焰变得微弱时,将燃烧匙进一步伸入瓶底,火焰又变旺,可得出氧气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还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可以选择装置C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要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_______________,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12)某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15题图)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氯酸钾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氯化钾________(”)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 mL 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 s,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5)要比较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 mL 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答案与解析一、1. A  【解析】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2. D  【解析】  氧气、水及高锰酸钾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3. B  【解析】  秸秆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废气达标排放,不污染环境;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垃圾随意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4. B  【解析】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5. B  【解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故B正确;化合反应强调的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多少,而氧化反应强调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两者无必然联系,故C错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故D错误。6. D  【解析】  二氧化锰不一定是催化剂,如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生成物;有的催化剂能够减慢反应速率;不加入催化剂,过氧化氢也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7. B  【解析】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 C  【解析】  由题图可知,反应过程中,甲溶液产生氧气的速率比乙溶液的快,a线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甲溶液中加入了二氧化锰,分解的速率加快;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改变,这一点没有体现出来;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甲、乙两份溶液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图像能体现出来。9. D  【解析】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用装置,故A正确。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故B正确。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要把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故C正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为了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要等到导管口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故D不正确。10. C  【解析】  工业上需要制取大量氧气时,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采用加压、降温的方法使空气液化,然后再蒸发掉氮气,就能得到大量氧气。二、11. (1)+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2)   (2)ACD(2)   (3)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2)   (4)不能(2)不能(2)   (5)ABE(2)   【解析】  (1)红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该物质燃烧时只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且生成物是非气态物质或能被吸收的气体,使容器内气压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会进入容器内,利用进入水的体积测定氧气的体积。(3)由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故能够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的实验现象是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4)红磷过一段时间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5)红磷足量为了耗尽瓶内氧气;红磷点燃后立即放入瓶中,防止伸入过慢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测量结果不准确;红磷熄灭后不能立即打开止水夹,需要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a点气压最大,说明反应温度达到最高,由此可知,在a点时反应刚好停止;在a点反应已结束,bcd点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红磷燃烧放热造成的。12. (1)过氧化氢(2)   二氧化碳(2)   (2)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2)   分解(2) (3)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后炸裂集气瓶底(2)   【解析】   AC分别是无色液体且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是过氧化氢和水中的一种,A和二氧化锰能生成BC,所以A是过氧化氢,C为水,B是氧气,D是黑色固体,氧气和D反应会生成无色、无毒的气体F,所以D是碳,F是二氧化碳,E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同时产生黑色固体G,所以E是铁,G为四氧化三铁,代入框图,推断合理。(1)A是过氧化氢;F是二氧化碳。(2)AB+C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与氧气,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3)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通常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水,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后炸裂集气瓶底。13. (1)红磷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   +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2)   (2)操作简单(或其他合理答案)(2)   1(2)   红磷的量不足(或其他合理答案)(2)   (3)镁能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如氮气)反应(2)   【解析】   (1)红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烟。(2)改进的实验可通过铜丝传导热量,使小勺中的红磷与氧气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操作更简单、更环保。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从理论上液面会上升到刻度1处,若液面偏低,可能的原因:红磷量太少;反应放热使得体系温度过高,气体膨胀等。(2)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完毕,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远大于总容积的15,可能原因是镁条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还能与空气中的氮气等其他气体发生反应。三、14. (1)明亮的蓝紫色(1)   +氧气点燃二氧化硫(2)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1)   (2)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   A(1)   B(1)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2)   反应条件(2)   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2)   【解析】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当火焰变得微弱时,将燃烧匙进一步伸入瓶底,火焰又变旺,可得出氧气的一条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的大。(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可以选择装置C收集氧气,其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要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要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15. (1)做对比实验(2)   (2)二氧化锰(2)   (3)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2)  (4)(2)生成的氯化钾加快了反应速率(2)   (5)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2)   【解析】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与其他实验组进行对比。(2)收集50 mL O2所需时间越短,说明催化效果越佳。(3)氯酸钾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4)由题表中的数据可知,氯化钾有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 mL 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 s 是因为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氯化钾有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5)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

    相关试卷

    人教版化学九上 期末化学试卷(8)(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九上 期末化学试卷(8)(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九上 第1和4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九上 第1和4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共7页。

    初中化学九上 第1和2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九上 第1和2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