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咸阳城东楼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咸阳秦代都城,现在的陕西咸阳市。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见太阳西沉,乌云滚来,凉风阵阵,诗人的忧愁思乡之情和吊古伤今之感,袭上心头,交织在一起,于是写下了这首七律。
怀古诗: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而抒发感慨。怀古诗多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咏史诗:“咏史”就是翻阅古书,针对特定的人或事,或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人物,借此抒发作者的思考、态度,情怀或讽刺时政,从而抒发自己的独到见地。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译文: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只见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这不禁引起我万里乡愁。
分析:“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译文: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颔联写晚眺远景。这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名句赏析——“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山雨欲来风满楼”,既描写了山雨将至、风声满楼的自然景象,又暗喻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一语双关,寓意深远。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此句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译文: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在枯黄的树叶间鸣叫。
颈联晚眺近景,虚实结合,通过视觉和听觉强调过去的秦汉宫苑,现今只是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蝉不识兴亡,依然如故,渲染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氛围,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今昔对比,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承接上联山雨将至,鸟、蝉都有哪些反应?
鸟:下绿芜(仓皇逃入)
蝉:鸣黄叶(躲着悲鸣)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文:我们这些过客还是不要追问秦汉灭亡之事,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去。
当年事:指秦汉灭亡的往事。
1、赏析尾联中的“莫问”“流”。
“莫问”不是劝诫之辞,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反思历史的教训。
“流”字,暗示出大唐风雨飘摇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2、“一上高楼万里愁”这“愁”里包含了哪些情思?
这首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用云、日、风、雨,层层递进,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这首诗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咸阳城东楼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咸阳城东楼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咸阳城东楼》课件ppt、《咸阳城东楼》教学设计doc、《咸阳城东楼》导学案学生版doc、《咸阳城东楼》导学案教师版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咸阳城东楼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咸阳城东楼课文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知识必备,写作背景,知识链接,整体感知,划分朗读节奏,咸阳城楼,慈福寺,指自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咸阳城东楼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咸阳城东楼图文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疏通读音,咸阳城东楼许浑,把握节奏,题目解读,疏通诗意,芜丛生的杂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