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无答案)
展开【单元统整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作业定位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单元语文要素之一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是在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基础上,强化对“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能力的培养。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精读课文《观潮》展现了潮来潮去的雄奇画卷,《走月亮》描绘出清幽静谧的夜景图;略读课文《现代诗二首》《繁星》则以意象丰富的画面带给人妙趣横生的遐想。通过四篇课文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品味文字,想象画面。习作是“推荐一个好地方”,引导学生从本单元“自然之美”的学习走向生活实际。因此,本单元作业设计根据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整合学习内容,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为主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作业成果,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业目标
1.创设“我的私人足迹地图”学习任务,在单元整体情境中积累与运用本单元词语。
2.借助“览大美自然”学习活动,整体把握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绘内心图景”学习活动,边读边想象画面,将文字中的丰富画面与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习得“文转画”的阅读能力。
4.生成“个人足迹地图”,梳理、总结本单元学习体验。
5.分享“旅行推荐”,尝试带着读者意识,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把推荐理由写清楚、写充分。
作业内容
导语:同学们,在上个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带着“我的旅行手账”,一起去观赏花开,静听虫鸣……揣着一口袋的开心满载而归。这个单元,我们要运用之前学过的方法,继续出发,在边读边想象中去完成“我的私人足迹手册”,让“阅读之旅”有画、有声、有形、有色。
【设计意图】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在语文要素编排上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特点。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三下第一单元语文要素的进阶。因此,本次作业设计是三下第一单元整组作业设计的一个“迭代”——从单个的“旅行手账”到整本的“足迹手册”,引导学生在阅读联想与想象、倾听与对话、朗读与创造性表达中习得“文转画”的阅读能力,并将阅读体验到的方法迁移运用到习作中,以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
足迹一:海宁盐官“观潮”
苏轼曾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指的就是钱塘江大潮。让我们循着文字,去感受钱塘江大潮壮观的景象吧。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把你读到的画面记录在“览大美自然”中。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肯定会浮现出一幅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把它记录在“绘内心图景”中吧。
【设计意图】《观潮》一课的教学重点为: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江潮的声音、样子,感受钱塘潮的奇特、壮观。因此,此项作业设计中,通过“览大美自然”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表达顺序和主要内容。再结合“绘内心图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画面。
足迹二:云南洱海“走月亮”
我国云南地区有这样一个习俗:秋天的月圆之夜,月光皎洁,老老少少结伴到户外散步、游玩、嬉戏,这种习俗被称为“走月亮”。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作者和阿妈一起去“走月亮”。先请同学们读课文,找画面,“览大美自然”。在此基础上,调动多种感官,边读第6自然段边想象画面,完成“心中图景”,感受月夜美景,温馨亲情。
【设计意图】《走月亮》是一篇如诗如画的优美散文,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调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象画面。因此,作业设计中,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描写的图景,再以课文第6自然段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在画面切换中,感受人们的辛勤劳动,感受丰收在望的景象。最后,还安排了一个仿写练习,学生在仿写时如能“触景生情”,将作者描绘月下田园的丰收景象和自己的月下体验联系起来,就会形成思维共振,就会让自己的所见所想自然流淌。
足迹三:江边赏晚景,草地观花牛
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这样的美景,诗人刘大白会用怎样的笔触去描绘呢?让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充满诗意的心,一起边读诗,边把你读到的景物写出来,想象到的画面绘出来。绿草地上,一头花牛又在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在徐志摩在《花牛歌》里想象花牛的生活图景吧。
【设计意图】两首现代诗《秋晚的江上》和《花牛歌》通过优美的文字、独特的意境,带给我们生动的画面和美的感受。这个作业设计中,基于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迁移运用精读课文所学方法,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想象两首诗构成的画面。
足迹四:各地看繁星
看到璀璨的星空,你想到了什么?巴金爷爷也曾多次看见这漫天繁星,于是写下了经典散文——“繁星”。读读课文,理一理巴金爷爷曾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繁星,看到了怎么的画面?想一想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也看过繁星?当时夜晚的繁星是怎么样的?你有怎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繁星》一课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巴金三个不同时段在三个不同地方观赏繁星的情景与感受。首先,引导学生在整体梳理文章大意和条理的任务驱动下展开自主探究,为想象画面、体会情感奠定基础。继而从理解词语到拓展练笔,既是说话练习,又是想象练习,由课内引向课外,鼓励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足迹串串:个人足迹地图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随着课文,一路“旅行”。生活中,也许你和家人一起也去过很多地方旅行。你可以在你的“足迹手册”中标记你的旅行地,生成你的足迹地图。当然,不管是文字还是现实,那些去过的点,不仅仅是地图上的一个定位,更承载着珍贵的记忆,那些旅行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值得被更好地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此项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梳理,既是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一个梳理,又为本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打好基础。将文本和生活联系起来,建构起学生更丰富的画面和感受。
旅行推荐:最值得去的一个好地方
在我们的“足迹”中,总有那么一个地方,那里的天、那里的水、那是的山……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你觉得值得去,去得值。这个地方也是是一个水乡小镇,也许是一个游乐场,也许是一家书店,也许只是村头的小树林……请你在“足迹手册”中当一回“旅行推荐官”,推荐一处你认为的最值得去的地方,介绍清楚这个地方。
最后,我们将开展“我的私人足迹手册”展览活动,在分享中进一步“览大美自然 绘内心图景”。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推荐一个好地方,把推荐理由写清楚。这个话题既与本单元阅读内容密切关联,又能勾连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因此,始终把这个作业融合在“我的私人足迹手册”的学习任务中,通过任务分解的方式,逐步落实。
作业使用建议
(一)统整性。本单元作业使用时,首先要关注单元内的统整,要把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视为一个整体,统整在“我的私人手册”中,将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总结的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想象文章中描写的样子、声音和味道,通过各个学习活动,逐步落地。其次要关注单元间的统整,从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到本单元的“边读边想象画面”,学生是有能力基础的,作业使用中要突出语文要素的勾连和复现。最后要关注教材内的统整,统编教科书在第二学段逐步引导学生走进想象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之处,尝试大胆想象,运用想象创造事物,重视学习想象的方法;在第三学段则要求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语言文字描绘的人物形象和表达的审美情趣,作业使用时要有目标延展意识。
(二)迭代性。每一次对过程的重复称为一次“迭代”,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从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整组作业设计——“我的旅行手账”,到本单元的整组作业设计——“我的私人旅行手册”,是基于同一个目标“促进想象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下的迭代。而“我的私人旅行手册”内页中,“绘内心图景”是在“览大美自然”基础上的迭代,因为理解文本是边读边想象画面的基础。同时内页中的每一项学习活动又是基于前一页学习活动的迭代:从第一个学习活动的想象样子和声音,到第二个活动迭加了想象味道,到第三个活动迭加了整体画面,到第四个活动迭加了内心感受,通过一步一步的迭代,让学生慢慢习得边读边想象的方法,并在最后的“旅行印记”和“旅行推荐”中综合运用。因此,在本单元作业使用中要关注使用的连续性,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进阶。
(三)创造性。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也是一件很自我的事。每个人读到一段文字,看到一幅画面,所产生的想象是不同的,因此,在本单元作业评价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富有创造性的想象,但并不意味着放任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中所出现的事物结构安排合乎现实、合乎逻辑。在最后的习作中,更要串联前期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打开习作思路,还原想象习作真实情境,通过设计合理的习作评价量表,引导学生关注“读者意识”,养成习作修改习惯,让学生的习作能真正以“交流”为目的,让学生能乐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