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多角度分析问题议论微写作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263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多角度分析问题议论微写作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2631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多角度分析问题议论微写作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2631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多角度分析问题议论微写作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2631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多角度分析问题议论微写作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2631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多角度分析问题议论微写作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2631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多角度分析问题议论微写作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2631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光辉;请从以下几条中任选一条简要分析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150字左右。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根据要求指出你认为对方微写作中的不足之处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有德行或有才的人就要向着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现实中优秀的同学有很多,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但他们可能也有错误,我们看见就要反省自己,并改正和他一样的错误,改正自己不正的品行。//孔子的《论语》对现在还起到很大的思想作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1.现实现象,而非现实意义
“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对仁的理解,//我认为,礼是以仁为基础的,以仁来维护的。仁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礼是外在的。克己复礼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来自觉遵守规定,所以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1.通篇都是对文本的解读
2.缺少联系现实的分析
克己复礼有助于促进生活中人与人和谐相处。可以提升礼仪道德,促进礼的外化,增强礼仪规范,在传统礼仪思想中批判、继承,礼仪是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可以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助力。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在日常中约束自身,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在交往中要理性思考。形成以礼相待、对自身要求高的人际交往环境,有助于同学们加强自我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修养,在交流过程中满足自身精神、物质需求,从而产生乐观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3.联系现实分析时乏层次性
三、微写作讲评(一)议论类微写作解答思路:1.提出观点2.对文本进行解读3.结合现实分析(现实意义)
看见贤者,便应该想着向他靠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
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这就是仁。
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从行为准则的角度强调“修己”的重要性,体现了孔子“仁”的主张。
曾子认为,士人要有着弘大的襟怀,刚毅的品格,才能推己及人,救人救世,进而兼善天下。
对内约束自己,对外遵守礼节,这是儒家的最高理想。
孔子认为“恕”是可以终身践行的原则,要做到宽恕待人。
修养自己的德行,成为有德之人;促进社会和谐
坚定个人意志,磨砺自身;青年有希望,国家有未来。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注重个人修养,学会理性控制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人人以自我为中心,将不利于国家的精神文明发展。
宽恕待人能够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将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就推脱给他人,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的,而我们认识事物也可以有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不同的角度就会导致我们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多角度分析问题有助于探究事物本质,使论证更加有力度。
空间角度:①从个人到集体
时间角度:②从当下展望未来
正反角度:③正反两方面思考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这句在当今时代仍然有借鉴意义。//孔子从行为准则的角度强调“修己”的重要性,认为限制自身的私欲、恢复周礼为仁。//而在现代社会克服自身的缺点并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便是遵循了仁。//一方面,克制自己的私欲,遵守社会制度与道德,可以培养我们坚强的品质,修养自己的德行,成为有德之人。//另一方面,行为节制而以礼待人能收获别人的尊敬,是我们立足于社会的根本,让人与人和睦,使社会更加和谐向善。
三、根据表格,改写自己的微写作。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在当今时代仍然有借鉴意义。//曾子告诉我们,作为士人,须志向远大,意志坚强。这是人生重要的使命和价值所在。//青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正值青春年华,历史赋予使命,时代要求担当。因此我们要担负起时代使命,坚定意志,在担当中磨砺自身,志存高远,奋斗向前,成就一番事业。国家才能有光明的未来。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认为限制自身的私欲、恢复周礼为仁。对内约束自己,对外遵守礼节,这是儒家的最高理想。//而在现代社会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便是仁。//“修己”在哪个时代都很重要。//一方面,注重个人修养,学会理性控制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另一方面,社会公德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当个人欲望与社会规范出现冲突时,如果当代青年一味追求个人欲望,而不顾社会规范,人人以自我为中心,将不利于我们国家的精神文明发展。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自己不愿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孔子认为“恕”是可以终身践行的原则。//而在现代社会这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仍然有借鉴意义。//一方面,换位思考,心胸宽广,宽恕待人能够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倘若将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就推脱给他人,这不仅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同时也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
高中4.1《论语》十二章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4.1《论语》十二章课堂教学ppt课件,共60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课文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孔子通晓六艺,《论语》,《论语》写作背景,食动词吃饭,求追求,居居住,安安逸,敏勤勉,而表并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背景图ppt课件,共1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