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圆柱的认识
学习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过程。
3、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1、建立空间观念
2、弄清圆柱侧面展开式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教具准备:
PPT,圆柱模型
教学过程
整体感知圆柱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哪些呢?
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师出示:岗亭等,你们还见过这样的物体吗?形如这样的物体在生活中你能举几个吗?
学生:圆形的柱子、罐头等
教师:你们举得这些物体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
直直的、圆的、上下一样粗细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直直的、圆的、上下一样粗细的物体。我们把这样的物体叫做圆柱。
板书:圆柱的认识
一、认识圆柱各部分(摸一摸)
1、教师:同学们,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
学生: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2、教师:请各个小组拿出你们桌上的圆柱体,摸一摸说说发现了什么?
各小组交流汇报,教师补充
学生:有3个面
教师:用手平摸上下两个面,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
教师:其他组还有补充的吗?
同学们看看这两个底面的大小怎样?你有什么办法证明呢?
学生:量一量直径,把两个底面剪下来比一比
教师:看看这个侧面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它是一个弯曲的,光滑的面。
教师:我们这个弯曲的,光滑的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教师补充:圆柱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底面,一个侧面(是曲面)
2.圆柱高的含义。(量一量)
教师:请各个小组量一量,找一找圆柱的高在哪里吗?(学生指)
教师划一条侧面上的斜线,这是圆柱的高吗?为什么?
两个底面圆心的连线是高吗?高有多少条?
学生: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也就是说圆柱有无数条高。
教师补充: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圆柱有无数条高。圆柱的高矮与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
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1、指出图形中哪些是圆柱?
2、指出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二、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剪一剪)
1、教师:想不想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呢?
学生:想知道
动手操作:教师:请各小组小组拿出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学生大胆猜想:不同的剪法会有哪些形状呢?
各小组分别发言
(1)沿着高剪开,(长方形)
(2)斜斜的剪开,(平行四边形)
(3)随意乱剪开,(不规则的图形)
教师指出:①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③引导小结: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学生:当圆柱的底面圆的周长等于圆柱的高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就是一个正方形。
教师小结: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斜斜的剪开是一个平行四边形,随意乱剪开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
三、思考题.圆柱侧面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操作概括)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圆柱体有哪些特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情景导入,新课讲授,课堂作业,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