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全套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电子教案 教案 9 次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共21页。
第五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依次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及一篇习作。《搭船的鸟》一文,作者以小孩子的口吻,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观察、认识翠鸟的过程,笔法朴素、清新,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给人以难忘的印象。《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是围绕留心观察而安排的说写训练。“习作例文”给出例文《我家的小狗》和《我爱故乡的杨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习得写作方法。习作的主题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要求学生把最近的观察所得写下来。
二、知识框架
15.搭船的鸟 16.金色的草地
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 我爱故乡的杨梅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三、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画面。
3.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4.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认、会写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
2.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难点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五、课时安排
《搭船的鸟》2课时
《金色的草地》2课时
《交流平台及初试身手》1课时
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 1课时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4课时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使用人
年级全体老师
拟授课时间
第 周
课题
15《搭船的鸟》
课时安排
全册总119 课时,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搭、亲、父、”等13个生字,会认“父、鹦、鹉、悄”4个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重点难点
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具准备
翠鸟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师:你喜欢小鸟吗?说一说喜欢哪种鸟?(谈感受)
2.师出示“搭船”一词,问:你搭过谁的车或船?去过哪里?(生讲)师:一次,一只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课《搭船的鸟》。
二、检查预习。
学生读文,纠正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自读自悟。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
4.学生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班级内汇报。
三、重点句段指导。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
板书:嘴——红色
羽毛——翠绿
翅膀——蓝色
得出:外形美丽(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生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
板书:一下子 没一会儿
得出: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使用者再创及反思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嘴——红色
搭船的鸟 羽毛——翠绿 美丽
(翠鸟) 翅膀——蓝色
一下子 本领高
没一会儿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使用人
年级全体老师
拟授课时间
第 周
课题
16《金色的草地》
课时安排
全册总119 课时,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2个生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3个词语。
2.能说出草地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3.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重点难点
1. 能说出草地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2.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教具准备
蒲公英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有个小朋友问我 “金色的草地”有吗,你们说有吗?
2.草地为什么会是金色的呢?请同学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好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反馈:
检查生字词
玩耍 绒毛 假装 钓鱼 观察 花瓣 合拢
手掌 有趣 使劲 引人注目 一本正经
(1)检查读音
(2)检查字形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咱们现在带着生字朋友一起去一片金色的草地上玩,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思考一下:草地为什么会是金色的?
1.自由朗读
2.交流(上面长满了蒲公英,草地才变成金色的。)
谁了解蒲公英?
(结合课文插图介绍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课文中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蒲公英的呢?
四、精读课文,理解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的关系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⑴学生质疑:
①乡下是什么地方?
②为什么蒲公英开花的时候,是我和弟弟最开心的日子?
③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④我的新发现是什么?
⑤草地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
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⑦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⑧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有什么关系?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出示上面两幅图,让学生观察。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老师行间巡视。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五、指导识字、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自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例:
“而”下加“女”,耍耍耍 “扰”添一撇,拢拢拢
“衣”服长肥,装装装 “取”字会“走”真有趣
3.指导写字
A.让学生观察生字的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
C.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D.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E.巩固检查。
六、作业
1.完成生字抄写本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给家里人听。
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积累下来。
4.请用你学会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你喜欢的花草树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激发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加以巩固
2.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草地会变成金色的是因为上面长满了蒲公英。早上,蒲公英的花朵是合拢的,草地是绿色的,中午,蒲公英的花朵是张开的,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花朵又合拢了,草地又成了绿色的。这草地是多么的(可爱),这蒲公英是多么的(有趣)。
二、精读课文第二、四自然段
1.引入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从那时起--
生:接读下面的句子
师: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除了因为它的花朵能张开、合拢,使草地变颜色外,还因为什么?
生:我们总是在这片草地上寻开心,这片草地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师: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相关段落,看看从哪里可以看出蒲公英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2.学习课文第二段。
看大家读得笑眯眯的,肯定发现了不少快乐的地方,谁愿意来读一读?
(1)学生读
(2)理解“一本正经”
(3)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
(4)汇报表演。
师:真开心呀!我们和草地连在了一起,我们和蒲公英连在了一起。这里的蒲公英不只一株、两株,而是--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这片金色的草地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想象一下,它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想象说话)
(5)这片草地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真是--
学生接读: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师:从此--
生接: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6)理解“一起睡觉,一起起床”的含义。
3.引导、教育学生要爱护植物,爱护大自然。
师:蒲公英不仅是孩子的好朋友,而且它还是药材呢。虽然它看起来是那么的不起眼。同学们,自然界还有很多东西像蒲公英一样随处可见,不被人们重视,可是它们对人类却非常有用。你知道哪些东西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总结:大自然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拓展延伸,实践探索
1.你特别喜欢课文中的哪一部分?大声地读出来。
2.请你用学会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你喜欢的花草树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五、作业小超市
1.写一写:你的身边有没有这么有意思的地方或者东西呢?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一下。
2.演一演:和你的小伙伴演一演我们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3.说一说:把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介绍给你周围的人。
使用者再创及反思
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发 现 蒲公英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 金 绿
合 张 合
喜爱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使用人
年级全体老师
拟授课时间
第 周
课题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课时安排
全册总 119 课时,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
2.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3.能尝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
2.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3.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捕捉事物的特征,丰富表达的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 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 课前,我们先做个游戏,名字叫“找不同”。
2.导入:法国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让我们用眼睛来观察周围的世界,寻找有趣的现象。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板块,把你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起分享吧!
3.板书课题: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设计意图:做游戏和引用名人名言,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用自己的双眼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
二、 回顾课文,受到启发
1.回顾本单元我们学过的课文,说一说:作者都观察了身边的哪些事物?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3.出示《搭船的鸟》课文插图,教师小结: 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作者认识了一个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
4.出示《金色的草地》课文插图,教师小结: 窗前的草地对作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作者稍加留意,就发现了奇妙的变化。
5.学生阅读交流,说说从中明白了什么。(留心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
6.在观察周围事物的过程中,作者又有哪些发现呢?
7.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1)出示翠鸟的图片,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翠鸟的美在于它有着色彩艳丽的羽毛和敏捷的身手。 (2)出示带有蒲公英的草地的图片,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草地的色彩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原来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有时张开有时合拢。
8.小结: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意在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中拓展观察对象,掌握观察方法。
三、总结方法,学以致用
1.观察要有顺序。 (1)出示秋天到来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 (2)小结:在观察事物时,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等。
2.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1)过渡:观察不仅要有序,而且还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将事物写得具体生动。
板书设计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在观察事物时,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等。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使用人
年级全体老师
拟授课时间
第 周
课题
习作例文
课时安排
全册总 119 课时,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仔细;
2.能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重点难点
1.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仔细;
2.能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下面我们就以《我家的小狗》为例,分析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技巧。
二、阅读指导:
(一)初读例文。 1.教师范读例文读前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 你觉得文中的“王子”是一只怎样的小狗?(淘气、可爱)作者又是从那几件事来写小狗淘气可爱的?找出例文中有关的自然段。 2.指名说。(明确:作者从两件事情描写小狗的淘气可爱:一是小狗“王子”学“狗”字的时候叫得真欢;二是“王子”竟然敢跟火车赛跑,真有趣。)
(二) 细读例文。
1. 小狗“王子”长什么样子?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课件出示2) “是我们村里长得最花、毛色最漂亮的一只狗。” 交流:这一段中描写小狗样子的话,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最)
2. 作者是怎样描写“王子”学字的?从文中勾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理解。(课件出示3)我教它念“狗”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它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 交流:从这两句话,你感觉作者在写小狗认字时,观察得怎么样? (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小狗学其他字没有兴趣,只是学习“狗”字才最认真,最有兴致。)
3. 作者又是通过写什么事情,进一步写出写出了“王 子”的淘气、可爱? (“王子”竟敢跟火车赛跑。)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学生学习事件“‘王子’跟火车赛跑”。 (1)(课件出示4) 我知道“王子”想去那儿干什么,它喜欢同火车赛跑。每次都是它输,可它从不在乎。 作者是怎样把小狗淘气、可爱的特点写具体的? (作者为了把这一特点写具体,不急着写小狗怎么和火车赛跑,而是要写出小狗的心里所想——“输了从不在乎”。) (2)(课件出示5)每当有火车开过来,“王子”都以为能跑赢它。等到跑不动了,它便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不知是允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 你觉得这部分的描写,体会到“王子”的哪些地方有趣、可爱? ①“王子”竟然敢和火车赛跑,这是不自量力。 ②跑输了,还不服输,还要叫几声。 ③更有趣的是,还像个孩子似的骂上几声。 作者的想象真丰富、有趣呀! 三、总结写法。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小狗写得这么可爱、有趣呢? 教师引导明确(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具体生动,亲切感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对小狗抓住特点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不仅观察了小狗的外形,而且留心小狗行为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看,还用心去揣摩。因此,同学们在今后一定要注意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动物的方法。)
三、 课堂练笔。
1. 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抓住特点去写,写出它的行为的变化,观察要仔细。
2. 指名试说,师生共同评议。
3. 教师再次明确要求。
(1) 要抓住动物的特点写,从而表达自己对这种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把事情的变化写清楚。
4. 学生动笔写。
5. 写后集体评议。
(1) 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习作好在哪儿?这篇习作的写作技巧有何借鉴之处?你对习作者有何建议? (2)交流听后感,对习作进行评析。 四、课后作业。
1. 找到习作中写得好的地方与同学分享。
2.删除与习作无关的地方,补上需要增加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 情景导入
二、初读例文
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杨梅的?找出例文中有关的自然段。
三、细品例文
1.作者是如何描写杨梅树的?
2.作者是如何描写杨梅果的?
3.分别找一找作者细致的描写。
四、总结写法
写作不但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还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富有条理。
五、大显身手
1.借鉴习作例文,用上面的写法,你也来写一个小片段,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水果吧!
2.画一画、比一比。
板书设计
观察和描写方法:观察细致、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使用人
年级全体老师
拟授课时间
第 周
课题
习作
课时安排
全册总119 课时,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在日常观察中的发现;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比较完整地转述;
3.把话说清楚明白,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难点:能真实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生活中的观察发现。
(一)课件播放书中的“三幅图”
1.同学们在这三幅图中发现了什么呢?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学生说,老师及时指导)
2.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你一定有了新发现。那我们每个人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有一个要求,别人说的时候,要专心听,你要记住,你们小组的同学都有哪些发现。(学生小组交流。)
第二课时
一、交流发言
老师特别想了解你们组的组员们都发现了什么?用“我们组的组员……”的句式说,看谁记得多。(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1.同学们说的真多,而且说得特别清楚,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当你要说很多个同学的发现的时候,不用说每个人的名字,可以用上“我们组,有的同学发现了……有的同学发现了……还有的同学发现……”句式。(指几名学生说。)
2.听了同学们的发现,老师对其中的一个发现可感兴趣了,那大家又对哪一个发现最感兴趣?(学生发言。)
3.如果你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就去问问他(发现者)到底怎么回事?(学生提问,学生解释。)
4.我们经过交流,就会越来越明白,因此老师提议,我们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人的发现,然后以他的话题,展开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补充,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小组交流。)
老师发现有的小组交流得特别充分,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植物。
1.指名让学生说出发现,然后其他学生提问,发现者解释。
2.老师适时介绍自己的发现。
3.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吗?(学生回答。)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如果我们有机会亲自去观察、去发现这些有趣的植物,该多好啊!
二、总结下课
同学们,从天到地,从地到天,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非常神奇,只要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奥秘。
使用者再创及反思
板书设计
1.选取你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2.习作时,不仅写下自己用眼睛看到的,还要写下用耳朵听到的,用手摸到的,用鼻子闻到的等。
3.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单元质量分析
(本单元监测及讲评共 课时)
本次监测现状
总分
平均分
及格 人数
及格率
优分 人数
优分率
低分 人数
低分率(40分以下)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第五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依次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及一篇习作。《搭船的鸟》一文,作者以小孩子的口吻,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观察、认识翠鸟的过程,笔法朴素、清新,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给人以难忘的印象。《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是围绕留心观察而安排的说写训练。“习作例文”给出例文《我家的小狗》和《我爱故乡的杨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习得写作方法。习作的主题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要求学生把最近的观察所得写下来。
二、知识框架
15.搭船的鸟 16.金色的草地
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 我爱故乡的杨梅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三、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画面。
3.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4.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认、会写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
2.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难点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五、课时安排
《搭船的鸟》2课时
《金色的草地》2课时
《交流平台及初试身手》1课时
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 1课时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4课时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使用人
年级全体老师
拟授课时间
第 周
课题
15《搭船的鸟》
课时安排
全册总119 课时,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搭、亲、父、”等13个生字,会认“父、鹦、鹉、悄”4个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重点难点
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具准备
翠鸟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师:你喜欢小鸟吗?说一说喜欢哪种鸟?(谈感受)
2.师出示“搭船”一词,问:你搭过谁的车或船?去过哪里?(生讲)师:一次,一只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课《搭船的鸟》。
二、检查预习。
学生读文,纠正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自读自悟。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
4.学生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班级内汇报。
三、重点句段指导。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
板书:嘴——红色
羽毛——翠绿
翅膀——蓝色
得出:外形美丽(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生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
板书:一下子 没一会儿
得出: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使用者再创及反思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嘴——红色
搭船的鸟 羽毛——翠绿 美丽
(翠鸟) 翅膀——蓝色
一下子 本领高
没一会儿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使用人
年级全体老师
拟授课时间
第 周
课题
16《金色的草地》
课时安排
全册总119 课时,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2个生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3个词语。
2.能说出草地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3.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重点难点
1. 能说出草地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2.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教具准备
蒲公英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有个小朋友问我 “金色的草地”有吗,你们说有吗?
2.草地为什么会是金色的呢?请同学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好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反馈:
检查生字词
玩耍 绒毛 假装 钓鱼 观察 花瓣 合拢
手掌 有趣 使劲 引人注目 一本正经
(1)检查读音
(2)检查字形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咱们现在带着生字朋友一起去一片金色的草地上玩,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思考一下:草地为什么会是金色的?
1.自由朗读
2.交流(上面长满了蒲公英,草地才变成金色的。)
谁了解蒲公英?
(结合课文插图介绍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课文中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蒲公英的呢?
四、精读课文,理解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的关系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⑴学生质疑:
①乡下是什么地方?
②为什么蒲公英开花的时候,是我和弟弟最开心的日子?
③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④我的新发现是什么?
⑤草地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
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⑦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⑧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有什么关系?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出示上面两幅图,让学生观察。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老师行间巡视。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五、指导识字、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自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例:
“而”下加“女”,耍耍耍 “扰”添一撇,拢拢拢
“衣”服长肥,装装装 “取”字会“走”真有趣
3.指导写字
A.让学生观察生字的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
C.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D.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E.巩固检查。
六、作业
1.完成生字抄写本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给家里人听。
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积累下来。
4.请用你学会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你喜欢的花草树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激发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加以巩固
2.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草地会变成金色的是因为上面长满了蒲公英。早上,蒲公英的花朵是合拢的,草地是绿色的,中午,蒲公英的花朵是张开的,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花朵又合拢了,草地又成了绿色的。这草地是多么的(可爱),这蒲公英是多么的(有趣)。
二、精读课文第二、四自然段
1.引入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从那时起--
生:接读下面的句子
师: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除了因为它的花朵能张开、合拢,使草地变颜色外,还因为什么?
生:我们总是在这片草地上寻开心,这片草地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师: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相关段落,看看从哪里可以看出蒲公英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2.学习课文第二段。
看大家读得笑眯眯的,肯定发现了不少快乐的地方,谁愿意来读一读?
(1)学生读
(2)理解“一本正经”
(3)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
(4)汇报表演。
师:真开心呀!我们和草地连在了一起,我们和蒲公英连在了一起。这里的蒲公英不只一株、两株,而是--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这片金色的草地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想象一下,它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想象说话)
(5)这片草地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真是--
学生接读: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师:从此--
生接: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6)理解“一起睡觉,一起起床”的含义。
3.引导、教育学生要爱护植物,爱护大自然。
师:蒲公英不仅是孩子的好朋友,而且它还是药材呢。虽然它看起来是那么的不起眼。同学们,自然界还有很多东西像蒲公英一样随处可见,不被人们重视,可是它们对人类却非常有用。你知道哪些东西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总结:大自然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拓展延伸,实践探索
1.你特别喜欢课文中的哪一部分?大声地读出来。
2.请你用学会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你喜欢的花草树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五、作业小超市
1.写一写:你的身边有没有这么有意思的地方或者东西呢?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一下。
2.演一演:和你的小伙伴演一演我们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3.说一说:把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介绍给你周围的人。
使用者再创及反思
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发 现 蒲公英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 金 绿
合 张 合
喜爱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使用人
年级全体老师
拟授课时间
第 周
课题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课时安排
全册总 119 课时,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
2.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3.能尝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
2.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3.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捕捉事物的特征,丰富表达的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 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 课前,我们先做个游戏,名字叫“找不同”。
2.导入:法国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让我们用眼睛来观察周围的世界,寻找有趣的现象。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板块,把你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起分享吧!
3.板书课题: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设计意图:做游戏和引用名人名言,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用自己的双眼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
二、 回顾课文,受到启发
1.回顾本单元我们学过的课文,说一说:作者都观察了身边的哪些事物?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3.出示《搭船的鸟》课文插图,教师小结: 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作者认识了一个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
4.出示《金色的草地》课文插图,教师小结: 窗前的草地对作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作者稍加留意,就发现了奇妙的变化。
5.学生阅读交流,说说从中明白了什么。(留心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
6.在观察周围事物的过程中,作者又有哪些发现呢?
7.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1)出示翠鸟的图片,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翠鸟的美在于它有着色彩艳丽的羽毛和敏捷的身手。 (2)出示带有蒲公英的草地的图片,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草地的色彩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原来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有时张开有时合拢。
8.小结: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意在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中拓展观察对象,掌握观察方法。
三、总结方法,学以致用
1.观察要有顺序。 (1)出示秋天到来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 (2)小结:在观察事物时,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等。
2.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1)过渡:观察不仅要有序,而且还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将事物写得具体生动。
板书设计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在观察事物时,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等。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使用人
年级全体老师
拟授课时间
第 周
课题
习作例文
课时安排
全册总 119 课时,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仔细;
2.能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重点难点
1.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仔细;
2.能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下面我们就以《我家的小狗》为例,分析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技巧。
二、阅读指导:
(一)初读例文。 1.教师范读例文读前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 你觉得文中的“王子”是一只怎样的小狗?(淘气、可爱)作者又是从那几件事来写小狗淘气可爱的?找出例文中有关的自然段。 2.指名说。(明确:作者从两件事情描写小狗的淘气可爱:一是小狗“王子”学“狗”字的时候叫得真欢;二是“王子”竟然敢跟火车赛跑,真有趣。)
(二) 细读例文。
1. 小狗“王子”长什么样子?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课件出示2) “是我们村里长得最花、毛色最漂亮的一只狗。” 交流:这一段中描写小狗样子的话,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最)
2. 作者是怎样描写“王子”学字的?从文中勾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理解。(课件出示3)我教它念“狗”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它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 交流:从这两句话,你感觉作者在写小狗认字时,观察得怎么样? (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小狗学其他字没有兴趣,只是学习“狗”字才最认真,最有兴致。)
3. 作者又是通过写什么事情,进一步写出写出了“王 子”的淘气、可爱? (“王子”竟敢跟火车赛跑。)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学生学习事件“‘王子’跟火车赛跑”。 (1)(课件出示4) 我知道“王子”想去那儿干什么,它喜欢同火车赛跑。每次都是它输,可它从不在乎。 作者是怎样把小狗淘气、可爱的特点写具体的? (作者为了把这一特点写具体,不急着写小狗怎么和火车赛跑,而是要写出小狗的心里所想——“输了从不在乎”。) (2)(课件出示5)每当有火车开过来,“王子”都以为能跑赢它。等到跑不动了,它便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不知是允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 你觉得这部分的描写,体会到“王子”的哪些地方有趣、可爱? ①“王子”竟然敢和火车赛跑,这是不自量力。 ②跑输了,还不服输,还要叫几声。 ③更有趣的是,还像个孩子似的骂上几声。 作者的想象真丰富、有趣呀! 三、总结写法。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小狗写得这么可爱、有趣呢? 教师引导明确(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具体生动,亲切感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对小狗抓住特点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不仅观察了小狗的外形,而且留心小狗行为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看,还用心去揣摩。因此,同学们在今后一定要注意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动物的方法。)
三、 课堂练笔。
1. 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抓住特点去写,写出它的行为的变化,观察要仔细。
2. 指名试说,师生共同评议。
3. 教师再次明确要求。
(1) 要抓住动物的特点写,从而表达自己对这种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把事情的变化写清楚。
4. 学生动笔写。
5. 写后集体评议。
(1) 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习作好在哪儿?这篇习作的写作技巧有何借鉴之处?你对习作者有何建议? (2)交流听后感,对习作进行评析。 四、课后作业。
1. 找到习作中写得好的地方与同学分享。
2.删除与习作无关的地方,补上需要增加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 情景导入
二、初读例文
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杨梅的?找出例文中有关的自然段。
三、细品例文
1.作者是如何描写杨梅树的?
2.作者是如何描写杨梅果的?
3.分别找一找作者细致的描写。
四、总结写法
写作不但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还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富有条理。
五、大显身手
1.借鉴习作例文,用上面的写法,你也来写一个小片段,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水果吧!
2.画一画、比一比。
板书设计
观察和描写方法:观察细致、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使用人
年级全体老师
拟授课时间
第 周
课题
习作
课时安排
全册总119 课时,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在日常观察中的发现;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比较完整地转述;
3.把话说清楚明白,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难点:能真实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生活中的观察发现。
(一)课件播放书中的“三幅图”
1.同学们在这三幅图中发现了什么呢?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学生说,老师及时指导)
2.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你一定有了新发现。那我们每个人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有一个要求,别人说的时候,要专心听,你要记住,你们小组的同学都有哪些发现。(学生小组交流。)
第二课时
一、交流发言
老师特别想了解你们组的组员们都发现了什么?用“我们组的组员……”的句式说,看谁记得多。(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1.同学们说的真多,而且说得特别清楚,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当你要说很多个同学的发现的时候,不用说每个人的名字,可以用上“我们组,有的同学发现了……有的同学发现了……还有的同学发现……”句式。(指几名学生说。)
2.听了同学们的发现,老师对其中的一个发现可感兴趣了,那大家又对哪一个发现最感兴趣?(学生发言。)
3.如果你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就去问问他(发现者)到底怎么回事?(学生提问,学生解释。)
4.我们经过交流,就会越来越明白,因此老师提议,我们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人的发现,然后以他的话题,展开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补充,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小组交流。)
老师发现有的小组交流得特别充分,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植物。
1.指名让学生说出发现,然后其他学生提问,发现者解释。
2.老师适时介绍自己的发现。
3.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吗?(学生回答。)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如果我们有机会亲自去观察、去发现这些有趣的植物,该多好啊!
二、总结下课
同学们,从天到地,从地到天,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非常神奇,只要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奥秘。
使用者再创及反思
板书设计
1.选取你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2.习作时,不仅写下自己用眼睛看到的,还要写下用耳朵听到的,用手摸到的,用鼻子闻到的等。
3.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单元质量分析
(本单元监测及讲评共 课时)
本次监测现状
总分
平均分
及格 人数
及格率
优分 人数
优分率
低分 人数
低分率(40分以下)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