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同步训练题全套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活页综合练习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活页综合练习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活页综合练习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活页综合练习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活页综合练习含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活页综合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活页综合练习含答案,共4页。
第七单元活页综合练习(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铜仁中考)为了安全,在加油站、纺织厂和矿井内等场地,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C) 2.在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往往在铁丝上系一根火柴,火柴在燃烧中所起的作用是(D)A.提供可燃物B.提供氧气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3.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能量的获得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的是(C)A.灯泡发光 B.摩擦生热C.燃煤取暖 D.风力发电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B)A.加油站内严禁烟火B.电器起火应立即用水浇灭C.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盖上锅盖灭火D.发现火情应及时拨打1195.下列对环境友好的是(B)A.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B.大力增加绿地面积C.生活垃圾随意丢弃 D.大量使用燃油车代步6.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A)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露位置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7.下列做法与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相同的是(A)A.用水浇灭炭火 B.砍隔离带灭火C.灯帽盖灭酒精灯 D.关闭气阀熄灭燃气灶8.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C)A.柴禾是可燃物 B.散热的速度快C.柴禾和空气能充分接触 D.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9.在下列五种物质中,可能造成雾霾的是(B)①汽车排出尾气形成的烟雾 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 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A.②④ B.①②⑤ C.③⑤ D.①③④10.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能源B.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C.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D.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得的11.页岩气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下列关于页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它是混合物B.它是不可再生能源C.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D.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12.(宜昌中考)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绝可燃物C.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Na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6分)13.(5分)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熄灭机制炭可以用水泼灭,请回答:(1)机制炭燃烧除了温度达到着火点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__与氧气充分接触__。(2)机制炭常做成空心,其目的是__增大机制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机制炭的燃烧__。(3)机制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CO2__。(4)熄灭机制炭,可以用水泼灭,其原理是__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__。14.(6分)我国首次在南海试采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获得成功,对促进能源安全保障、优化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烷的化学式是__CH4__。(2)可燃冰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热__能。(3)甲烷不充分燃烧会生成__CO__、CO2 和水,要使其充分燃烧,你的做法是__增大氧气的浓度__。(4)可燃冰__属于__(填“属于”或“不属于”)新能源,目前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还有__太阳能__(填一种即可)。15.(8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针对家庭燃料的变迁,提出相关问题,请你参与讨论。(1)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家庭是以“煤球”为燃料,在冬天,常有煤气中毒事件发生,其原因可能是__煤中的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了有毒的一氧化碳__。(2)到了70年代,已用“蜂窝煤”取代了“煤球”,你认为这种变化的好处是__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使煤充分燃烧__。(3)到了80年代,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煤气取代了“蜂窝煤”,煤气中的主要成分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2CO+O22CO2__。(4)到了21世纪初,由于“西气东输”,天然气又取代了管道煤气,天然气中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CH4+2O2CO2+2H2O___。(5)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目相同,燃气灶是由灶体、进气管、进风管和电子开关等组成的,若将燃烧煤气改为天然气,则更换的灶具与原来的灶具相比,构造上最大的区别是__进气管减小(或进风管增大)__。(6)“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__B__(填字母)。A.甲醇(CH4O) B.甲酸(CH2O2)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16.(7分)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煤气化和液化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1)第①步操作发生的是__物理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步骤③中,SO2进一步氧化得到X,X为硫的另一种氧化物,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X的化学式为__SO3__。(3)经过进一步净化,含较多杂质的水煤气转化为合成气(CO和 H2的混合气体)。步骤④中生成的甲醇(CH3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H2CH3OH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化合反应__。(4)循环气的主要成分是__一氧化碳、氢气__和少量未完全分离出去的甲醇。(5)从环保的角度分析,“煤的气化和液化”流程的优点:__避免了直接燃烧煤带来的环境问题,提高了煤的利用率__。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30分)17.(12分)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需要哪些条件”的探究实验。升温至60 ℃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中,仅③燃烧;②和④一直未燃烧。请你根据这个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置的温度调到60 ℃,对比__①③__,实验现象为__仅①燃烧,③没有燃烧__,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将装置的温度调到260 ℃,对比__②③__,实验现象为__③燃烧,②不燃烧__,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你认为④一直未燃烧的原因是__温度没有达到无烟煤的着火点__。(4)实验过程中,如果想使②中的红磷燃烧,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拨开沙子,加热到260_℃__。18.(18分)燃烧是我们熟悉的现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1)按如图一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__,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可燃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__。(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不污染空气,更环保__,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装有白磷的试管顶部的气球的体积变化情况为__先变鼓后变瘪__。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擦干__后对试管加热。(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氧气__。(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用脱脂棉包裹好过氧化钠(Na2O2),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观,这是因为过氧化钠遇到水生成O2和另一种物质(NaOH),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Na2O2+2H2O===4NaOH+O2↑__,该反应是__放热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但小明在一次表演中因为滴水过多而没有成功,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__滴水过多降低了温度,使温度达不到脱脂棉的着火点__。四、计算题(共8分)19.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CaO)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弱对空气的污染。“环保煤”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CaO2CaSO4。(1)煤直接燃烧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酸雨__。(2)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70吨,则理论上最大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解:设理论上最大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2SO2+O2+2CaO2CaSO4128 112x 70 t×80%= x=64 t答:理论上最大可吸收二氧化硫64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