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四)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四)0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四)02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四)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四)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四),共7页。

    部编版语文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

    题号

    总分

    分数

     

     

     

     

     

     

    一、基础训练。(27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    )(A.bó  B.pō)        (    )(A.gēng B.gèng)

        (    )(A.yì  B.tù)        潮(    )(A.zhǎng  B.zhàng)

        (    )(A.ǒ  B.é )         (    )(A.zhāng  B.zhuāng)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3.辨字组词。(3分)

        旷(         )     暇(         )     (         )     梢(         )   

        扩(         )     (         )     溶(         )     悄(         )   

        犷(         )     遐(         )     熔(         )     稍(         )   

        4.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1)竹喧归

        A.洗衣物的女子                B.戏水的女子。

    (2)江枫渔火愁眠

        A.伴随着                      B.对面

    (3)身向榆关畔行

        A.那边,指关外。                B.这边,指关内。

    (4)空山雨后

        A.清新                         B.刚刚

        5、补全词语,完成练习。(6分)

    (    )(    )飞舞          (    )(    )神怡           (    )(    )不暇

    (    )(    )结队          (    )(    )计数           面面(    )(    )

        (1)上述词语中,我想用              ”形容鸟的数量,用               ”表达我看到鸟儿齐飞时的感受。

        (2)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大家都              ,悄然无语。(选词填空)

    6.选词填空。(3分)

    平静   安静   宁静

    (1)船(          )地在水面移动。

        (2)中秋的月光是那么(          ),那么明朗。

    (3)教室里(          )极了,一点儿动静也没有。

    二、能力提升。(18分)

    1.仿照例句,将句子写具体。(4分)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1)清晨,天空中布满了阴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漆黑漆黑的暗夜,有无数的萤火虫飞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枫桥夜泊》一诗以“      字统起,奠定了凄凉的基调。诗中表现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季之美》一文中,春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最美的景物是____________;

    夏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是_______________。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中,第一处“鸟的天堂”指的是_______________,第二处“鸟的天堂”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渔歌子》一词中生动地表现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乐园。(25分)

        (一)课内阅读。(13分)

        ①我们的船渐漸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shù shǔ)目不可计(shǔ  shù)。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②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jì  xì)。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chàn  zhàn)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2.从选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靠近(         )  面貌(         )  震动(         )   数不胜数(           ) 

        3.抓住榕树的特点来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读第①段,我感受到这是一棵________的榕树。读第②段,我感受到这是一棵___________的榕树。这两段是(静态 动态)描写。(3分)

        4.读选文第①段,画线部分的“      ”字用得真好,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2分)

        5.读选文第②段,说说你从画线部分体会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   ”画出直接赞美榕树的句子,我也要用一句话来赞美榕树: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二)课外阅读。(12分)

    奇异的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了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山奇云奇”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浮;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以来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更常看见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像一匹白纱,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飘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伏在岩石上侧耳倾听,耳朵里仿佛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草原上驰骋,像山泉在流动,像大海在澎湃;黄山的云多么美妙,妙就妙在它缥缈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难怪从黄山归来的人都说:“黄山云海是个奇观呢,的确是名不虚传啊!”

    这样的云环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树,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里,还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1.文中画线的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2.本文写出了黄山的山和云的哪些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描写山时将黄山与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写黄山的云时又拿________

    、_________作比较。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3分)

         A.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排比,使黄山的景色更加形象、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

         B.作者用先具体描述后赞叹的写法为我们展现了黄山的山与云的美。(    )

         C.本篇短文是写景文章,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    )

    5.仔细阅读文章,为什么说游黄山像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用“    ”在文章中画出相关内容。(1分)

    四、妙笔生花。(30分)

    题目:_________即景

        提示: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根

    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雨中即景”“田野即景”。

    要求:①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

             ②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

     

     

     

     

    第七单元达标测评卷答案

    、1. AAA A B B

        2.发愁  榆树  湖畔  红晕  心怡  抛弃  幕后  愈合

        4.(1)A(2)A(3)A(4)B

    5.翩翩  心旷  应接  成群  不可  相觑

    (1)不可计数 应接不暇(2)面面相觑

    6.(1)平静(2)宁静(3)安静

    二、2.(1)我看见了月亮。

        (2)一个朋友把绳解开了。绳被一个朋友解开了。

    (4)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3.(1)愁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2)黎明  彩云  夜晚   萤火虫

    (3)大榕树  鸟儿自由快乐生活的地方

    (4)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三、(-)1. shù shǔ   xì   chàn   

    2.逼近  面目  颤动  不可计数

        3.巨大  茂盛  静态

        4.卧  从远处看时榕树的姿态

        5.体会到榕树的茂盛,体会到榕树富有生命力。

        6.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示例:这富有生命力的南国的树!

        (二)1.比喻排比

        2.山:奇、高、险;云:白、静、长、妙。

    3.长白山  香山  卷云  积云  浮云   对比  更能突出黄山的云奇山异

    4.A.  BX   C

        5.从“这样的云环绕着这样的山……”至最后。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