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最新全一册说课稿全集
展开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名师精品说课稿
第十三章 热和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的第一节课。本章的重点是内能,而本节内容则是这一章的基础。教材依次介绍了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学生探究温度和内能的关系打下伏笔,为从分子结构观点理解物体内能的本质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分子热运动课标要求: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基于对课标的理解和分析,我这样确立本节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演示实验、学生动手探究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用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 教学重点为:分子热运动
教学难点为: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四、学情分析
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即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我首先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
能力方面: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一定的收集信息和观察实验能力,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知识方面:在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中接触了一些简单的微观知识,但对物质的认识还主要停留在宏观领域。
五、教学媒体设计: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我除了采用实验法外将更多的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突出“从可以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种研究微观世界的新方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所以我对本节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设计活动,引入新知
新知识引入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情绪愉悦地进入新课学习过程。 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小活动——学生通过闻味辨别三杯看似相同的液体,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嗅觉闻到气味的内在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到宏观现象可能与微观世界密切相关,从而过渡到新课内容。
(二)任务学习,新课探究
任务是学习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学生提供知识构建的支架。在任务学习中,我将课本内容分成四个研究课题。
课题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前概念基础,我采用复习提问的形式巩固这一知识目标。并以PPT形式提供一些分子信息。 课题二:学会识别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是证明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象及客观事实,是学生理解分子热运动的关键。为了给学生最直观的现象,我为学生收集了二氧化氮与空气扩散的实验视频。因为二氧化氮气体有毒,进行演示实验学生难免会有心理负担,所以决定采用视频的方式,既真实又形象。而教材中典型的水与硫酸铜溶液扩散需要几天时间、金与铅的扩散实验更是需要几年时间,这是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的。为了完成教学,加强学生对液体和固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的理解,我利用FLASH动画和视频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把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这些色彩鲜艳,声像并茂的动画同时刺激了学生多种感觉器官,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难点。
课题三:分子运动快慢和温度的关系
在教材处理上,我把扩散快慢与温度关系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探究实验,学生通过讨论、合作、交流最终得出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的结论。
设计意图:学生都很喜欢这种相互合作的形式,它既能拉近学困生和学优生之间的距离,又能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课题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微观性,无法通过实验去探究,而枯燥的语言描述只会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产生厌倦,利用FLASH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三)理解应用 知识巩固
接下来是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应用,为此我设置了基础擂台、知识闯关、智能比拼等不同层次的习题。
(四)老歌新唱
教学小结
小结是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的过程,也是学生反思的过程。为了将枯燥的总结变得生动而深刻,我为学生准备了音乐课件,将分子动理论编成歌词,进行老歌新唱。
设计意图:老歌新唱的总结形式,即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枯燥的理论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处理变得充满活力,且富有吸引力,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在教学中适时运用电教媒体,让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谐调,音像媒体与教学内容一致,学生自主与教师点拨相间,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同步,教学评价与教学效果共生。通过口头和书面语言,视觉和听觉感官的有效整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热情,进而最大限度地达成教学目标。
第2节 内能说课稿
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内能》,《内能》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二
节的内容。是前面所学《分子热运动》的延伸,又为后面其他节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利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内能的概念,通过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明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生活。注重科学探究的新课程理念。由于本章的知识都是围绕内能展开的,所以内能是本章的重点。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时学习我计划达到这样的目标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 2.能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掌握类比的科学方法。(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3.学生能通过实验得出改变内能大小的方法。本课时的重点与难点是内能的概念。
2.教学目标:
① 识与技能
掌握物体的内能。知道热传递、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课堂小实验的方法向学生生动形象的介绍本节知识点。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内能的定义以及内能改变的实质。因为内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需要通过类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脑海里形成内能的这种观念,以及理解内能是什么?
4.教学难点:
知识点较多,对知识点的分离规划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清晰认识掌握。
5.教学关键:
对内能的定义形象化使学生印象深刻以及生动讲解改变内能的方法。 6.教法学法:
(1)通过情景式导入新课,播放神七升天的视频,引入了新课。创设了情景、让学生产生疑问和猜想,以触发思维的兴奋点,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动机、打开探究之门
2)放慢语速,在不同知识点之间稍许停顿。在利用板书把知识点一一列出,使学生对知识点有层次感,突破难点。
(3)利用课堂小实验以及多媒体课件的方法。使知识点形象化,达到抓住关键的目的。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我准备大胆放手,开展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性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我发展,我做他们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分享者。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我利用多媒体播放神七飞天的视频为学生创设情景,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从而达到多种教学 方法的优化组合。 下面为大家展示具体的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及操作程序
第一通过观看神七升天的视频引入新课,提问同学们这种能推动如此重的火箭升天的神秘的能量是什么能?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板书课题。引入了新课。创设了情景、让学生产生疑问和 猜想,以触发思维的兴奋点,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动机、打开探究之门
第二复习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再通过类比的方法的出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第三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第四提问同学们冬天手冷的时候为了保暖会做哪些事,一一列在黑板上 第五通过ppt上的图片提问是不是冷的物体和热的物体都具有内能,同学们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学生们讨论后得出内能与温度有关,并且温度越高内能就越大 第六通过幻灯片列举生活中的一些改变内能大小的事例,并让同学们小组讨论总结改变内能大小的原因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的 第七让几个学生做空气压缩引火仪的实验,做完实验以后通过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完以后观看幻灯片上关于实验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们根据提示总结得出做功可以改变内能的大小
第八总结得出热传递和做功可以改变内能的大小,返回第3张幻灯片让同学们分类取暖的方法,并列举生活中的其他例子。最后课堂作业进行巩固这节课的知识。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3节 比热容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熊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教科版)第一章第三节 比热容(P11~P15)。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程序五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特点
1、教材内容:
第一 物体的吸热能力;
第二 比热容;
第三 热量的计算。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节内容是热现象中比较重要的,也是比较难懂的一个知识点。教材首先通过阳光下的海滩和大海的温差很大引发学生思考。然后通过讨论门交流“水的吸热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得出寓意初步结论,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与它的质量及升高的温度都有关系。然后再通过实验探究引出比容热的概念。为了加深学生对物质这一特性的理解,教材给出了一些常见物质比热容表,并附四幅图让学生了解比热容的应用。最后通过例题计算,总结出吸放热的计算公式。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会使用比热容表,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生产、生活现象。
(2)教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的过程,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了解引入比热容概念的必要性;通过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实施,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通过观察比热容表,能够归纳总结其共同规律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有关比热容现象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睥意识。
4、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 比热容概念以及利用比热容来解释自然现象。
难点: 比热容概念的建立过程。
二、学生分析
以我校现状班级来说,属农村城市结合部中学,多数基础好的学生都进城上初中,所以多数学生上进心不是太强,学习态度不太端正,没有一定的良好学习习惯,还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但是比热容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体会的比较多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
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工具
1、学生器材:
对于每个实验小组,准备了相同的实验器材:天平和砝码、水、沙子、易拉罐、铁架台、金属板、温度计等。
2、演示器材:
多媒体资料、天平和砝码、水、沙子、易拉罐、铁架台、金属板、石棉网、温度计等。
五、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沙子这么烫,而海水却这么凉呢?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一)物体的吸热能力
讨论交流:水的吸热与哪些因素有关?问题:烧开一壶水和烧开半壶水,哪个需要的热量多?把一壶水烧开和烧成温水,哪个需要的热量多?
可以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与物体质量的大小及温度变化的多少有关。
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的物质的吸热能力。 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
1、提出问题上: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变化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否一样多呢?
2、猜想:不一样多。
3、实验器材的选用
4、注意:同时放在用酒精灯加热的铁板上的目的是什么?温度计测出的温度说明什么问题?
得出结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不仅与物体质量的大小及温度变化的多少有关,还与它是什么物质有关。
(二) 比热容
我们在定量认识时,尤其是与多种因素有关的时候,必须使用控制变量法,所以引导学生对此定义:与质量有关:确定为1kg,与温度变化量有关:确定为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定义为比热容。单位:J/(kg.℃),符号:c
说明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一般不随物质的质量、形状、温度而变化。 比热容的应用:注,比热容的大小意味着吸热本领的强弱。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2、热岛效应。
3、沙滩比海水的温度高的原因。
4、海陆风和陆海风的形成。
(三) 热量的计算
1、推导公式
根据例题的数学演算得一个综合算式,然后每一个量分别用物理量符号代替,就可得出吸热公式:
4.2×103J/(kg.℃)×2kg×60℃=5.04×105J
C m △t Q吸
从而得出:Q=Cm△t 其中△t:当吸热时△t=t-t0,当放热时△t=t0-t。
2、课堂练习:质量是10kg的冰,温度由0℃降到-20℃,放出多少热量?
(四) 反思总结
1、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谈谈收获和体会。
2、布置课后作业。
作业:完成书上第15页“自我评价”第1、2题。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比热容 (一)物体的吸热能力。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物体温度的变化量及物体的种类有关。
(二)比热容。
1、比热容。(1)定义 (2)符号:C (3)单位:J/(kg.℃) 2、比热容的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
(三)热量计算。
1、推导公式。Q=Cm△t Q吸=Cm(t-t0) Q放=Cm(t0-t)
2、课堂练习。学生板演并指导。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1节 热机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热机》,第一部分是说教材:
一、说教材
《热机》编排在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四节,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内能以及内能可以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 ,这为本节的学习做好了铺垫。热机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一个重要实例,因此本节内容是内能一节的应用与深化。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知道常见热机的种类、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教材这样安排充分的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二、说学情
九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可以分析一些简单直观的现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引导和点拨,本节内容中的汽油机工作过程利用动画展示,这样比较直观形象,既弥补了学生空间想象的不足又激发了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热机效率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2.利用图片、动画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3.通过学生讨论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图片、动画,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汽油机工作原理以及能量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 教学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效率 五、说教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图片、动画 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师生一起讨论得出结论,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的教学原则
六、说学法
1.通过观察现象,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通过观察动画,会用语言描述汽油机工作过程 3. 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视频演示内能做功实验,视频结束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分析归纳能量转化 情况,从而引出热机概念,师生共同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热机种类,内燃机是生活 中常见的热机,因此本节课主要介绍内燃机
二、进行新课 (一)教师介绍内燃机的种类:讲明是根据气缸内燃料的不同将其分为汽油机和 柴油机。本节重点讲汽油机的有关内容,柴油机与它大同小异
1.介绍汽油机的构造和一个冲程的概念,目的是使学生在观察动画时能更清楚的了解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中各部分构造的运动情况
2.多次动画演示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进气门、排气门的开关情况、活塞上下运动情况,演示结束后教师引导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描述一个工作循环的过程,并分析归纳出热机的工作原理
3.讨论以下问题: 1).汽车在开动前,是如何使内燃机起动的?
2).在四个冲程中,哪些冲程发生了能量转化?
3).哪个冲程使汽车获得了动力?
结合这三个相关问题强调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了解汽油机的实际应用,以此强化学以致用的观点
(二)介绍燃料的热值:
1.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得出: 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 从而引入热值
1).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符号:q
2).根据概念学生归纳:热值定义式及导出式:q= Q放/m, Q放=mq
3).单位:J/kg, (J/m3
4).通过让学生解释:小资料中一些燃料的热值的物理意义,以此来强化热值的概念既可以用质量来衡量,也可以用体积来衡量 如: 木炭: 3.4×107J/kg
物理意义:1千克木炭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3.4×107J 煤气: 3.9×107J/m3
物理意义:1立方米煤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2.热机效率
1)通过学生讨论:烧水时,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能全部被水吸收吗?这个问题,引出如何提高燃料利用率,并以锅炉为例说明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方法
2)利用能流图让学生了解燃料燃烧产生能量的去向,并根据箭头的粗细比较各 部分能量的多少,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两点知识: ①通过对能流图的分析得出热机效率的定义:
②燃料燃烧产生能量只有一小部分用来做有用功,大部分被废气带走,因此设法利用热机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如热电站; 三、课堂小结
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小结,教师提问,学生回忆并回答
四、课堂练习:主要以填空和计算题为主,达到巩固本节课主要内容的目的 五、布置作业:做课程练习的本节内容
六、板书:
第四节 热机
1. 热机定义:
2. 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 燃料的热值和热机效率
第2节 热机效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二节《热机效率》。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完热机、内燃机后,在已经学习过机械效率的基础之上对于效率进一步的学习,也为以后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积累感性知识,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体验科学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本课主要知识点:
认识燃烧产生的内能只有一部分转变为对外做有用功的能量,了解热机效率的概念、能进行热机效率计算,知道热机的使用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3、热机效率中的关键问题
认识热机效率的概念,知道热机的使用造成了环境污染,了解如何控制污染。
4、教材及学案的调整
结合教学实际及中考要求,本人对本节内容略作调整,增加了热机效率公式及其运用,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热机效率概念的理解,以及对于概念延伸出的公式的应用,同时增加了“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部分内容,这样主要是基于对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将所学的内容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同时我对已有学案也作了调整,在“我能自学”前增加了“学习准备”部分,使学生能进行预习,而且强调热机效率与机械效率对比学习,在已有的知识上进行学习更轻松。为及时强化对热机效率概念及公式部分知识的掌握,我还增加了两个有关效率的计算,这样就可以及时地反馈出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热机的效率的概念以及公式的运用。同时我还增加了“认识常见热机的效率值”,增加这部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的热机效率都还比较低,从而顺利过渡到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部分的学习。由于原学案和教材设计上,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学生很难进行自学,所以我特意增设了以知识窗形式介绍的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部分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有自学的辅助性材料,让学生体会到热机带来的污染。
二、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学习物理已经一年,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已经学习过机械效率,对比学习热机效率应该不太难。双中的学生地处城乡结合部,但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大多数学生已经能自主学习,并且小组已经相当成熟,已经建立健全了小组合作评价机制。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比较强。在掌握知识上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知识的应用深度不够,所以更应当发挥小组的作用。
基于上述情况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的实际,我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目标分析(确定意图)
1、经历“燃烧燃料释放热量的分配”的过程,感受到转化为机械能的内能只是一部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这个目标的确定是因为热机的能流图是热机效率概念的前导,通过定性地认识转化为机械能的内能只是一部分,进而定量地研究热机燃料的利用率。
2、通过与机械效率的对比,了解热机的效率,感悟到效率是评价投入、产出比的基本方法,并了解不同热机的效率值;
确定目标的原因是:热机的效率是热机的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这部分教材的核心所在,通过与机械效率的对比,学生更能深刻地理解热机效率的概念。
3、了解热机的使用对社会的贡献与带来的环境污染,感受到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在推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通过热机的贡献以及带来的污染能帮助学生体会物理与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体验科学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真正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本节内容都是围绕热机的效率来展开,基于学生学习实际以及教材分析我确定以下为本次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建立热机效率的概念;
突出措施:学生通过能量流向图,以及绘饼图的形式,并结合已经学过的机械效率,引入概念,学生讲解,勾画圈点关键词。对比机械效率深刻理解概念,并通过概念延伸出的公式更深理解热机效率的概念。
由于知识面的原因,很多学生不清楚热岛效应以及温室效应,对热机所造成的污染也只是模糊认识,所以基于学情我确定如下为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理解环境污染与热机使用的关系;热机效率的运用;
突破难点的措施:我主要是通过大量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并结合知识窗介绍补充知识,通过学生分组学习、练习、学生板演、学生讲解等方式突破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基于上述原因,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以学案为载体的DJP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合理引导,合理启发,并借助多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结合了启发、讲解、评价综合的教法。
学法上:充分发挥小组作用,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并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将机械效率与热机效率对比,让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
五、教学活动设计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对本章及以前所学知识从能量的角度进行的一次综合,教材通过小实验讨论自然界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通过想想议议得出能量守恒定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注重科学探究的新课程理念。由于新课标对这部分内容在知识上降低了要求,但在过程与方法上增加了体验性目标层次,因此我会应尽可能的让学生多动手、多经历、多体验、多感受,在感受中进步与快乐成长。
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我计划达到这样的目标,让学生知道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并通过探究各种形式能的相互转化,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探究与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本节的重点是:体会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及能量守恒定律;难点是: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学生已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这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我准备大胆放手,开展自主的、合作的、
探究性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我发展,我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分享者,但学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我应用多媒体、图片等为学生创设情景、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从而达到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三、说教学过程
首先,我以生活中的两个实例磨刀和热传递中能量的变化,引入了新课。然后我已一段小材料让学生熟悉各种形式的能,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是本节的重点,由于新课标注重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所以我先请各小组完成以下小实验,1、摩擦双手;2、闭合开关风扇转动;3、摩擦起电,然后学生讨论分析发生了哪些能量的转化?体会自然界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结合教材“想想议议”中的秋千越摆越低和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但是越跳越低。讨论秋千和小球在运动中的能量转化,为什么它们的高度会逐渐降低?是否丢失了能量?减少的机械能到哪里区里?得出能量不会凭空产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热水冷却实验,减少的能量消失了吗。得出能量不会凭空产生,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给另一个物体。观看掉在地上的小球,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它的机械能如何变化?它到哪儿去了凭空消失了吗?综上得出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了,那么它的总量不变,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学生结合课本、两个小游戏以及两个小问题的讨论,说一说是如何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学生积极思考,通过以上2个环节的设计,我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大胆发言,张扬了个性,掀火和谐课堂的气氛,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相互的合作交流中共同进步,在友好的展示与评价中增进情感交流。达到知识的增益、能力的拓展、思想和情感的升华。
四、说教学反思
1、在课堂中及时的巩固与练习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兵帮兵、兵带兵、优势互补、强弱互助,在互助中共同进步。
2、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通过该环节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思想、观点,实现思维飞跃的舞台,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这些都是课前的设计,而教学过程是富有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会产生许多的信息和创新的火花,教师要机智的将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作为教学的焦点来重新组织教学。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保护创新火花、激发奇思妙想,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使物理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教与学的过程也是我丰富自身知识、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我会在此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生生奋发的目标。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本节教材是人教版高中新课标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1节的内容。我将从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教学设计。
本节由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三部分内容组成,它们是本章的预备性知识,关于静电现象方面的知识,初中已有介绍,而高中更侧重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对于静电感应现象要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并在此基础上,知道感应起电与摩擦起电和接触起电一样,不是创造电荷,而是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这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从而对电荷守恒定律有进一步的认识。
我们知道各种守恒定律都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它们不是科学家盲目摸索中得来的,守恒始终是物理学家追求的目标,本节要进一步突出守恒的思想。另外教材中还安排了元电荷与比荷这两个概念的介绍,这是基于今后的学习需要。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等,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在初中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的静电演示实验,尽量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操作与思考中来。并且经过高一一学年的学习,已有一定的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已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和实验技能。
因此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为结合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具体情景,理解电荷守恒定律是。
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及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知识水平,通过课本的学习来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并且只存在两种电荷。
2.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说出让物体带电的三种起电方式。
4.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5.说出元电荷和比荷的概念,知道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验过程,了解是物体带电的方法,能从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物体带电的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用守恒的观点看待世界,形成多样统一的物理观。
1、新课引入
通过演示起点机起电产生高压放电现象,通电魔球使日光灯管发光现象,使学生对电现象产生直观的认识,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各种电现象,教师再指出电现象的普遍性,深入学习电学知识的重要性。
2、起电方式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了解的两种电荷,说明科学家没有发现对这两种电荷都排斥或都吸引的电荷,使学生明确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体会物理学的严谨。
演示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吸引纸屑,让学生思考可以用什么方法使玻璃棒带电,以及如何检验是否带电,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回顾初中学习的接触起电、摩擦起电。
通过演示正负电荷检验器对不同物质摩擦后带电性质检验,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实验现象,明确两个互相摩擦的物体一定是同时带上种类不同的电荷,并且同一物体分别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该物体所带电荷的种类可能不同。
因为学生对原子结构已有所接触,结合实验现象,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解释摩擦起电的本质。
提问有没有可能不接触,就能让物体带上电呢,演示教材删实验,将带电物体C移近导体A、B,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知道导体没有与其他物体接触,并且导体与周围绝缘,使学生明确这既不是接触带电,也不是摩擦起电,由此进行大胆的推测、猜想。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进而引入静电感应的概念,得出感应起电的方法。
3、电荷守恒定律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三种起电的本质,都仅仅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不是创造电荷。由此设问,电中性物体中有无电荷存在,所谓电荷的中和是不是正负电荷一起消失了。 然后展示移去带电物体C,AB金属箔仍然分开,再让AB接触,金属箔比荷的现象,引出电荷守恒定律。
关于正负电子湮没转化为光子等现象,可以告诉学生这部分内容以后还会学习,使学生明确随着人类研究领域的扩大和深入,电荷守恒定律有了新的表述。
4、元电荷
对于元电荷的概念,最重要的是把握电荷量子化的思想,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量子化,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伏笔。
教师指出电荷的多少是可以量度的,所以也就有了电荷量这一物理量。类比人群的最小值是一个人为例,让学生知道不连续变化的含义,然后引出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的事实,并介绍最小电荷量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实验测出来的。
介绍汤姆孙发现电子的存在的事迹,给出比荷的概念,使学生知道比荷是带电微观粒子的基本参量之一,为人类认识微格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板书设计
一、起电方式: 接触起电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二、电荷守恒定律
三、元电荷、比荷 e=1.60*10-19C
比荷:m
第2节 电流和电路说课稿
一、说教材
《电流和电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内容。以往初中物理教材多把电学放在力学之后,认为力学是学习物理的基础,而电学内容比较抽象,应该放在力学之后学习。但是“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特别倡导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培养目标上走向多元化。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教材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逻辑的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把电学放在力学之前。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虽然“电”不是陌生的东西,但是它却让人感到神秘,尽可能多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些知识跟自己的生活很贴近,而且很有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认识到电是可操作的,并产生进一步探究其奥秘的兴趣。电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具有广泛和重要的应用,本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而本节中的电流、电路、电路图的内容又是学习本章的基础,因此,掌握好本节的知识和技能,对今后电学内容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②通过动手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③结合小灯泡、电子门铃等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学习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知道用电器符号、电路图可把具体的电路连接情况简洁明了地概括性表达出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认识电路组成,研究各元件的作用有强烈的兴趣;在学习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电流和电路的概念不但贯穿电学部分的始终,而且是本章的核心,电路的连接是初中学生实验操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它摸不着,看不到。本节又是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电路连接;第一次进行物理作图,对于八年级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既陌生又重要。能否会认识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电学各章的学习。因此,认识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八年级学生对“电”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但电流是摸不着,看不到的;电路的连接是电学实验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突破难点,结合本节课的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转换法、引导法、类比法等。
通过连接电路的操作性练习来认识电流与电路的关系,电源和用电器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指导原则,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练习法等,培养学生的兴趣、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电学实验习惯,提高认识电路、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实验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用录音机播放节奏感强的一段音乐,让学生看到突然断开录音机电源,音乐声停止。问:同学们为什么听不到音乐声?从而引入了“电”,并且结合演示实验(如图)引入新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二)演示实验,突破难点
虽然“电”不是陌生的东西,但电流是摸不着,看不到的,对初中学生来说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这都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演示实验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通过观察、教师类比、引导等方法得出电流的概念。
(三)分组实验,培养观察和分析归纳能力
1、利用课本中“想想做做”的器材和要求让同学们进行分组实验。在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前,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教科书中的实验警示“!”,并对他们示范:如果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此时通过导线的电流会很大,会将电源烧坏。在学生做实验时,要有科学的实验习惯,必须有正确的实验操作,先结合实验的进程,规范实验操作,利用挂图告诉学生什么是短路、断路和通路以及短路的危害。电流的方向以及形成条件的教学采用学生实验分析归纳、观察,教师类比、引导的方法,和学生一起分析归纳出电流的方向和形成条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2、在电路的构成的教学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验,容易分析归纳电路的组成:用电器、开关以及导线的作用,对于电源的作用,可结合课本103页的小资料进行讲解,以加深理解,培养环保意识。同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根据平时的观察,列举知道的用电器、电源、开关、导线,并说出它们的作用。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四)师生互动,突出重点
对初学电路的学生,正确画电路图和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是学习电学的基本功,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
1、让学生认识课本104页图5。2—8中的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为画电路图打下必要的基础。 2、进行规范的画图示范,结合元件符号的特点,针对学生容易马虎的地方,提出画好元件符号的要求。并结合同学们的分组实验,让同学们把实物连接电路画成电路图(可在课后让同学们练习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的小小比赛)学生经过训练,认识电路、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的能力会有较快的提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五)、布置作业
课本P105动手动脑学物理1、2、3题。 回家动手练习,实验。
(六)、板书设计
二、电流和电路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了形成电流。
电流方向:电源正极 用电器 电源负极。 形成电流的条件:
(1)有电源
(2)电路闭合 电路: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和开关等连成电流的路径。
电源和用电器:
(1)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发电机。
(2)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等。 电路图:用元件的符号表示出电路连接形成的图。
第3节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串联和并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电流和电路》第三节的内容,第五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的基础,第三节《串联和并联》又是以后学习电学的重中之重,在这节中能否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及按要求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下面各章电学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课程基本理念,我确立以下为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逐步养成遇事必思,见问必究的良好习惯;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动手实验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根据上课实际情况确定规范画出并联电路、动手连接并联电路是这节课的难点。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
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分组实验器材(电源、开关三个、小灯泡两个和导线若干),制作示教板两块(一块串联、一块并联,连线图都不可见),市场上小彩灯一串,以备教学使用。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特色,为了充分体现《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入理解交流与合作的研究方法,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本节课采用以设疑、启发、科学探究相结合为主,以演示、理论讲解为辅的教学方法;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提高学生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
三、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知道简单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并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但他们的知识仅限于一个用电器,同时学生对电学学习早有期待心理,认为电学中实验很有趣,都想动手去实验,有很强的动手意愿。
(二)学法指导
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将学生学习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并根据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以实验、观察、思考、交流、分析、归纳等为主要学习方法。在整节课中让学生自己想“探究”、想“成功”,并能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地探索学习,达到“学会”。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引入
同时展示示教电路板(一串小灯泡看不到导线)和一串市场中卖的小彩灯(只取红色)
第一次合上开关两灯亮,分别摘下一个灯泡再合上开关,小灯泡亮,小彩灯不亮,观看学生表情后不失时机的提出问题:刚才我们看到两种电路的演示,同学们有什么想法、想知道什么?
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疑惑。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即而进入主动思考过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及电流的特点探究
先提问:如果给你两盏灯、一个开关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用电器都工作吗?有几种接法?
在连接电路前先强调电学安全操作要领,同时教给学生一个接线柱接两根线的方法,也是暗示学生采用并联这种方式(采用启发法),让学生带上问题去连接,实验过程有创造性也有竞争性,学生实验能否成功,只需由灯发光来表明,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上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完成连接后再展示实物图,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连接的实物画出电路图,这样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学生采用串联这种简单方法使灯泡发光,他就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采用并联的方法使灯发光说明他能力强,他的电路图就有一定难度。而不是采用先设计电路图再连接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就降低了难度同时也训练了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能力。通过电路图的观察学生讨论得出串并联连接特点,这样直观易懂。
接下来让学生利用上节知识标出图5.3-1和图5.3-2中电流的方向,同时请两位同学在
黑板上标出,师生共同分析电流流向,得出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再讲解干路和支路
(三)串、并联用电器的关系的探究
学生对串、并联有了初步的理解,再不失时机的设置障碍,激发更强的求知欲。
展示:一块示教板,上面两个灯并列摆放,连接线看不到,
现在学生无法从连接方式判断串并联电路,从而继续激发学生兴趣、疑虑。让学生作出猜想,并说明猜想的理由,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通过这个过程引入串并联电路中用电器关系的探究,此时可利用刚才连接好的方式探究有利于节省时间,同时也让开始没有连接并联的这些学生尝试根据电路图连接并联电路,突破连接并联电路这个难点,学生在实验中得到结论,然后再利用探究的结论上台判别示教板上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使其知识得到巩固,同时告诉学生仅凭元件摆放的位置是无法判别串并联的。
全体学生参与游戏巩固新知
游戏:伸出双手,握紧拳头再伸出大小母指,以拳头为用电器,以大小母指为导线,先组成两个用电器串联,再扩展到三个,然后组成两个用电器并联,再扩展到三个,这一游戏既巩固串并联的连接特点,又把串并联得以扩展,同时也体现了合作意思。
(四)串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探究
练习:生活中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1)上课前展示的两串灯;(2)红绿灯;(3)大彩灯;(4)路灯;(5)教室灯
设问: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可老师有个疑问:路灯是并联的能同时亮和同时灭,进行整个控制,教室里的灯是并联的,可它又能分别控制,这是为什么呢?
引入开关作用的探究,这个实验探究中串联相对简单一些,但并联就相对难一些了,为了降低难度,我采用是给出电路图,让学生连接实物进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在并联时,给予“先摆好器材再连接实物”的友情提示(采用启发法),进一步降低难度。这样学生实验操作中就能很快探究出串并联开关的作用。同时也训练了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的能力,近一步突破连接并联电路这个难点。
(五)巩固练习
题目:判断家用电冰箱中照明指示灯和压缩机的连接方式(用两种方式)。
此题体现了新课标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同时把串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关系和电流特点得以巩固,也告诉学生判断串并联的电路的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六)课堂小结
让学生充分发表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使整节课的知识得以梳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七)课后挑战
设计抢答器电路:要求每一组同学按开关相应组指示灯亮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电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要为后两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基础。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本节内容设计为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课堂。通过设问、讨论、探究解疑,循序渐进,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成就感,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让学生对常见的串并联电路进行讨论、分析、交流,巩固本节知识点,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利用线路板进行实验,实验装置简单、用时短,操作方便、效果明显。
2、实验探究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具有更多的动手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3、用游戏巩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并很好把串、并联电路得以扩展。
4、采用先设疑、讨论,再探究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能很好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意识,同时也有效的降底了教学难度。
5、课堂练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6、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原则。师生相互交流,互相沟通,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发散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商榷之处:
1、本节课是采用集中探究优势大还是分散探究优势大
2、能否减少探究点,将开关的作用学生动手探究转为教师的演示探究来进一步降低难度。
第4节 电流的测量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电流》是在第四章“认识电路”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电路中的相关概念,认识了电路中常用的图形符号,知道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因此,本节课知识首先是对已学知识的一个简单应用,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科学测量仪器以及通过实验得出规律,为以后电压、电阻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流,掌握电流的相关单位及其进率。
(2)掌握电流表的使用,能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3)理解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2.过程方法:
(1)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从现象中总结归纳出规律;
(2)尝试根据电路图连结实物图。
(3)通过交流和学习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在学习电流表的正确使用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2)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2)通过实验揭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2.教学难点
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和将电流表正确接入串、并联电路中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学情分析
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多,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而相对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也比较多,学生学习起来会觉得有点困难,知识点的掌握会有些遗漏。
五、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本节我采用以演示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在电流的认识中采用类比的方法,而电流的测量则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最后通过对比总结规律,让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2.说学法
通过一得一练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在实物连结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指导原则,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练习法等,培养学生的兴趣、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电学实验习惯。
六、说教学过程
(一)做物理小实验,激发学习动机。
用相同的两个灯泡完成P60的小实验,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一个灯泡比另一个灯泡亮的现象呢?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板书:电流
(二)认识电流。
1、电流定义:
(l)电流的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用水流和电流做类比:水在水管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流动,水管中就有了水流.电荷在电路中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电路中就有了电流.
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的多少来表示电流,用字母I表示。
物理学中规定,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2)电流的单位:
电流的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教师版书)
电流的主要单位是安,还有比安小的单位毫安和微安。
进率:1A=103 mA 1 mA=103 uA(教师强调A要大写)
(3)学生练习:
1、电流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_________代表,它的单位是_________,简称_________ ,符号是_________.
2、0.6 A=_____mA ;360μA=_______mA=_______A;
450 mA = A= μA; 300 mA =_____A=______μA
(4)学生看书,了解生活常见的电流P60。
教师提出问题:一个柠檬电池能产生多大的电流?我们吃柠檬为什么没有被电到呢?引出测量电流的专门的仪表:电流表。
(三)测量电流
测量电流有专门仪表——电流表
1、认识电流表:(挂图展示并出示实物)
(1)电流表在电路中的符号是(板书)
(2)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认识电流表。
①你怎样知道它是一只电流表?
②它的零刻线在哪里?
③它有几个接线柱?怎样使用接线柱?
④当使用标有“+”“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大? (板书)
⑤当使用标有“一”和“0.6”两个接线往时,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大?(板书)
量程 分度值
0—3A 0.1A
0—0.6A 0.02A
2、学生练习:读出下列电流表的示数。
(1)表甲的读数为 ,表乙的读数为 。
(2)下图所示是电流表表盘的示意图,如果选用“+”和“0.6”两个接线柱时,它的量程是________,每一小格表示______A,此时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_A;如果选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它的量程是______A,每一小格表示______A,此时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_A。
(四)测量串、并联电路的电流 。
1、串联电路:
(1)学生对照图5-1-9的电路图,将练习卷中的三只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同时请一位同学与老师共同完成实验,测出串联电路中A、B、C三点的电流,将结果填入表中。
测量数据
Ia
Ib
Ic
串联电路
(2)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 。(教师板书:Ia=Ib=Ic)
2、并联电路:
(1)学生对照电路图,将练习卷中的三只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同时请一位同学与老师共同完成实验,读出并联电路中三只电流表的,将结果填入表中。
(2)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 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教师板书:Ia=Ib+Ic)
3、教师归纳小结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4、学生应用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解答下列各题。
图1
图2
图3
图4
(1)图1中闭合开关,电流表A2的示数是0.25A,则A1的示数是 A.若将A1接到a处,它的示数应是 A.
(2)图2中,闭合开关,若在电路a、b两处接入电流表,其读数分别是2.3A,1.6A,则电流表接在C处时,其读数应为 A.
(3)如图3所示的电路,电流表A1与A2的指针的位置如图4所示,电流表A1使用的量程是 ,读数是 A,电流表A2使用的量程是 ,读数是 A.通过L2的电流是 A.
(五)抽学生小结本节课知识。
(六)板书设计:
电流
1、认识电流:
符号:I 单位:安培简称安(A) 毫安(mA) 微安(μA)
1A=103 mA 1 mA=103μA
2、测量电流:
仪器:电流表 符号: 量程:0—0.6 A 0—3A
分度值: 0.02A 0.1A
3、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Ia=Ib=Ic
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Ia=Ib+Ic
作业:
P64发展空间:自我评价。
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以及认识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自主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是对串、并联电路的深入学习,是后续学习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等知识和学习分析电路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也是训练学生电学实验技能的重要实验课。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本人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和轻松、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并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学生情况分析
• 1、通过前面的 学习,学生已知道串、并联电路的连接,学生能够顺利连接串联电路,但部分学生对于并联电路的连接不够熟练
• 2、正确使用电流表少数学生有一定困难
• 3、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但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过程,学会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认真实践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器材
•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 难点:设计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实验方案及表格的设计
• 教学器材 :两种规格(2.5V和3.8V)的小灯泡各两只(共4只)、开关一个、电源(3V)、导线若干、学生电流表(共28组)
五、教学过程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1节 电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电压》这节课位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第一节,是在学习“电流和电路”知识的基础上对电学知识学习的深入,“电压”是电学中的重点概念之一,掌握电压的概念是理解欧姆定律和进一步学习电功率的前提和基础。在学习电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学习目标的制定:
⑴知识目标:知道电压的作用、单位及单位换算,记住干电池及家庭电路电压值,知道电压表的用途与符号,会使用电压表,会正确读数。
⑵情感目标:在初步认识电源、电压、电流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推理方法。 ⑶能力目标:通过正确使用电压表,学会阅读说明书,养成细心、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3、重点、难点:
⑴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电压的作用。 ⑵学会使用电压表,会读取电压值。
二、说教法
由于初中物理的电学知识体系中,电压的概念是深入学习电学基本规律的必备知识。而本节是下学期开学第一节课,部分学生可能遗忘了上学期的内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电流表的使用,通过实验现象对比电流表、电压表使用的异同点加深掌握电压表使用的方法。在学习电压的作用时,通过水流的形成靠水压来形象的比喻,使学生真正理解电压的作用。另外利用播放视频、演示实验创设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实验探究学习。
三、说学法
考虑到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一些电压值入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探究小灯泡亮度和电压关系的实验,培养他们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流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电压是初中电学的重要内容,而初中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有限,根据新课标要求,让学生更好地明确学习目标,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我进行了以下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实验:
利用准备好的干电池、灯泡、开关、导线,让学生连成简单电路,使灯泡发光。提问:小灯泡为什么发光?
灯泡中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引入电压的概念。 2、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⑴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电压部分的材料,进行质疑。
⑵阅读电压表使用说明书,类比电流电的使用,并提出问题。 ⑶学习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偏差和错误。 3、多边互动,合作探究
⑴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电压的基本知识。
⑵对学生的问题回答进行必要的补充,先由学生互评,最后一起总结出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⑶组内合作总结电压表读数步骤,由老师最后补充点评总结。 4、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⑴展示电压知识
a、电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电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b、电压的符号单位500v=_____kv 200mv=______v
c、一只电压表有0-3v和0-15v两个量程,在测电压时,先用15v量程试触,结果表盘上显示1.6v,则应选_____量程
d、用电压表测某用器两端电压时,若选用0—3v量程,测电压值2.2v,若用0—15v,测值是2.0v,则该电阻两端电压大小是_____
⑵给予正确答案、解析 5、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⑴小组测量灯泡两端电压,进行讨论交流,练习电压表使用方法 ⑵课下有兴趣同学演示“水果电池”。
最后我说一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为了使学生对电压的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板书如下:
一、电压定义: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国际:
二、电压的单位:伏(v) 千伏(kv) 毫伏(mv)
单位换算关系:1kv=103v 1mv=10-3v 三、常见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家用照明电压220v 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四、串联电池组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之和
五、电压表使用规则:二要一不二看清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学生理解掌握的基础上,我布置了以下作业:1、了解家中各种用电器的电压值,观察家里的可调亮度的台灯是怎样调节亮度的。
2、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水果电池这一课题。巩固对电压表的使用。
第2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说课稿
【说教材】
一.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六章第二节,这节课是本章及整个电学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电路,电压等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他也是进一步学习电学其它物理知识(如.电阻,电功)的基础。是掌握电学中的物理规律(如.欧姆定律等)认识电学中的物理现象必不可缺少的知识。本节课的学生探究实验——“用电压表测电路电压”是电学中最基础的技能之一。实验中关于串并联电压的规律是进行电路分析的基本根据。可见本节在整个电学中处于基础地位。
根据新课标标准及教育新理念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知识水平。通过课本的学习来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正确将电压表接入串.并联待测电路,并能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②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
③会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各自电压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的步骤。
3.情感状态与价值观
明确探究目的,专心实验。由分析实验的数据得出结论,使学生在实验中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的科学态度,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获得共享成果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目标有两个,在技能方面是练习用电压表测电压,在知识方面是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的关系。所以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一节是探究实验课。让学生自主实验,观察记录.自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学生对探究性有浓厚的兴趣。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认知能力和实验能力。但由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尚不够成熟,所以引导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学资源
1.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电源;开关;电压表;各1 小灯泡两个 导线若干
【说教法.学法】
1. 教法
根据新课程基础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能学到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协作精神。本节课采用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得出结论,交流评估。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动手动脑,从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在设计实验环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选择实验一猜。通过师生互动或学生互动。让学生自己明确实验步骤,并划出相应的电路图。
2. 学法
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在学法指导上采取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方法。这样可以充分创设机会让学生主动地活动,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学习方法指导主要是教给“三会”。会涉及试验,会用实验进行探究,会分析数据总结找出规律。
『说教学过程』
1、 学情分析
学习本节课的学生已具备了,电路的连接、电流、电压、电流表的正确连接的知识。物理思想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本节课从现象入手。得出简单的结论,一便学生掌握。
2、 教学设计理念
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去,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精神获得新知识的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实现师生互动使学生在质疑中探究获得新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3、教学程序设计
(1)、知识准备
(2)、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3)、新课学习
(4)、知识拓展
(5)、教师总结
(6)、盘点收获
4、教学过程
电压:符号
(1)、知识准备 使用电压表时要做到“三要”
读书要做到“两看清”
第3节 电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电阻》。在教学设计的指导下,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教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电阻》是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第三节的内容。电阻是电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电流、电压构成初中电学的三大基石。对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初步理解,是更好地学习变阻器、欧姆定律、电功率等相关内容的必要基础。因此,电阻的学习将在物理电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根据本节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参照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阻的定义、符号、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3)知道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学中的运用;
(4)了解半导体及超导现象。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阻概念的建立;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认清电阻是导体自身的性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上学期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而且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将逐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理性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借助形象直观的实验操作,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以及实践能力。
三 、说教法、学法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重要理念,要求物理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新课程标准还要求物理课堂注重科学探究,提倡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因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小组的合作讨论探究、教师的启发引导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学,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动脑做实验,在观察,实验和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互学互评,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应用演示实验,将相同长度和相同粗细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同一电路,闭合开关后,让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小灯泡的亮度明显不同。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的灯泡亮度的同时让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同一电路中接入不同材料金属丝,灯泡的亮度会有变化呢?从而引出新课——《电阻》。
2、巧引启思,突破难点
通过演示实验,小灯泡的亮度的变化是因为通过灯丝的电流大小发生变化,而电流发生变化是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而造成的。此时教师应该强调导体与绝缘体是根据物体是否容易导电来划分的,导体对电流都有阻碍作用,从而提出电阻的概念。
由于电阻的概念较为抽象,教师可以与河床对水流的阻碍或者道路对车流的阻碍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相对比,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
新概念的得出后,顺其自然会介绍新概念在物理中的符号、单位及各单位间的换算,并将其板书在黑板上。教师向学生介绍生活中常见物品的电阻,让学生了解电阻单位的大小。
教师介绍在电路图中电阻的表示符号。 3、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活动——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在前面的演示实验中,相同长度和相同粗细的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却不同。这说明导体电阻的大小跟材料有关。教师提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除了材料还有那些?
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猜想,例如长度、粗细、温度、体积、颜色等,教师对学生进行诱导,例如,与车流对比,像道路的结构、道路的长度,道路的宽度都会影响车流的速度;高压输电所用电线又粗又直,而电炉丝却不是。让学生对猜想进行筛选,去伪存真,逐渐趋于合理,明确探究方向。
设计并进行实验: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后,教师简单介绍实验器材,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因素去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正确选择实验器材,经历实验的探究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交流与总结;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实验结果,最后由教师得出结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为了更好理解影响电阻的因素,可以将高中
所学的公式 告诉学生,并对公式进行简单阐述。
教师对探究实验中所用的方法进行讲解,得出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强调该方法在物理研究中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
电 阻
一、电阻:
1、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符号为R。 2、电阻的单位和换算 电阻的单位:欧姆,符号为Ω; 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
二、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影响因素: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
第4节 变阻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变阻器是电阻知识的实际应用,在电学实验和无线电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学好变阻器,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又为今后的学习特别是做电学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2、教学目的要求: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认识它的符号和
结构示意图,会用它改变电流;(2)会读电阻箱的阻值。
B、能力培养。(1)设计能力:师生共同活动,应用电阻知识,设计出滑动变阻器;(2)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学会使用变阻器,并总结出改变变阻器连入电路电阻大小的方法和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C、 思想方法教育。引导学生在设计变阻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矛盾,激发动机,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实践、修正、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方法。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3、本节说课的重点是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难点是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因为了解构造是学会使用仪器的前提,只有了解仪器的构造,才能从本质上理解它的使用方法,这个前提的掌握与否是本节课的关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而课本一下子就提到一个叫滑动变阻器的装置,很突然,学生难于接受,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二、教法与学法
变阻器的教学属于实验仪器的教学。本节课拟采用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边演示、边导控,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来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学生对实验仪器的认识过程是:先了了解仪器构造,再学习仪器的使用方法。因此教学上力求通过对变阻器的原理、构造、这一难点的突破,来顺利开展其使用方法这一重点的教学。
设计滑动变阻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材又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所以,本人力图通过实验与电脑相结合的手段,引导学生完成这个设计,让他们初步体会到“创新”的喜悦,加深他们对物理这门学科的感情。
三、课堂设计
1、采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约3分钟)。应用演示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从而顺利引入新课。具体做法是:教师出示一个精美的小舞台,演示舞台上的灯光由暗变亮,再由亮变暗。接着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推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灯泡亮暗的变化是由于电路中的电阻发生改变。这时,便将学生的带入问题所设计的物理情景中。
2、循序渐进,突破难点(约12分钟)。充分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提出问题:如何改变导体的电阻?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踊跃发言,各抒已见,通过分析,指出利用改变温度来改变电阻不实用,而对比其余三方面得出改变导体电阻最方便、实用的方法是:改变导体的长度,教师运用以不演示实验对学生的想法加以肯定,并指出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就是采用改变导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逐渐改变电阻,并把这一原理制成的装置叫做滑动变变阻器(板书:U额时,P实>P额,很亮, 当小灯泡 U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