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最新人教版初中册说课稿全集
展开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名师精品说课稿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尊敬的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让学生通过对长度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了解,了解国际单位制并学会基本的测量方法,第一次科学正确的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且正确读数,而且在中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后面运动的快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及单位换算;
(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和表测量长度;
(3)知道测量的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知道测量有误差。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确测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通过实际测量,让学生体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2)培养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
4.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和长度的测量;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对于物理读数和记录数据的规范性还不能成为习惯,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多次严格的训练,让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的认识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以学生熟知的情景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 然后提出测量的正确方法和具体要求,让学生规范自己在日常测量中的方法,从而减少误差,从而引出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最后做一些题巩固课堂内容,使学生查漏补缺知识更进一步。
四.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情景引入新课(如你们知道你们的手指有多长吗?你是怎么测出来的?那你的手指的周长是多少?你又是怎么测量的?)
(二)讲授新课
问题一: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用的长度测量的工具,教师总结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如直尺、卷尺、三角尺…
问题二:请学生回顾小学所学到的长度单位及其换算,教师补充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问题三:请学生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教师总结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认:认清刻度尺上标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放:刻度尺要放正并使有刻度值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
看: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及刻度尺
读:读出准确值,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记录的数据要有数字和单位。
问题四:让学生回答裁判是怎么判断出长跑运动中的冠亚军的,教师总结
5.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测量的仪器:秒表、电子表、钟……
问题五:让学生回答我们测量所得的值就一定和真实值完全一样吗?教师总结并引入误差
6、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
错误可以消除。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巩固练习
(五)学后反思
(六)板书设计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 长度的测量
1 测量工具 直尺、卷尺、三角尺…
2 单位 国际单位米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3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二 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测量的仪器:秒表、电子表、钟……
三 误差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第2节 运动的描述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南八家初中的田富,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这几方面对本节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运动的描述”这一节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地影响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在自然界里,一切物体的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在各种各样的运动中,机械运动最普遍、最简单,学生也最熟悉。初中物理从简单的运动开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逐步展开对物理的学习。此外,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也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基于这些教材把“机械运动”安排在第一章来学习,这节内容是初中物理基础,大号这个基础,对于初中物理乃至所有科学学科的学习都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三、重点难点
重点: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四、教法学法
教法:教材先通过大量具体的实例,表明机械运动是普遍存在的,进而让学生讨论、了解机械运动的特点。通过比较、归纳得出机械运动的定义。本节教学中建议多举实例(图片或录像)。在课堂中进行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的运动。要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的必须选参照物作为判断的标准。
学法:运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运动,应该说还是初次,探究这方面的知识,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因而通过本节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更为重要地是让学生感悟科学的观点及科学的研究方法。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出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本节教学教学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将一些场景生动在现,使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或用多媒体播放生活中一些运动的物体,观看完成后提问:
1、 身边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时运动的?
2、 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3、 他们一定是运动的吗?一定是静止的吗?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思考并举例。
(二)新课讲授
1、首先让学生看书中展示的各种运动,在结合引入视频,让学生体验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进行提问:(讨论)
• 在足球场上进行比赛,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 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是否在改变?
• 静止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吗?
通过以上讨论使学生认识到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学生可以认识到机械运动实质上是“物体位置的变化”。引出机械运动。那么到底是相对于哪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呢?从而引出参照物的概念。
2、引导学生讨论“想想议议”中两列火车并排在站台上的列子,从而指出,所选的标准不同,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结果不同。可以进行活动来加深这一认识,可以让学生完成以下实验:
把教材平放在桌子上,教材上放一铅笔盒,推动教材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让学生回答:
(1)选取桌子作标准,铅笔盒和教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选取教材作标准,铅笔盒和桌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3)选取铅笔盒作标准,桌子和教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通过以上活动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相对于不同的标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从而明确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应首先选定一个标准——参照物。建议教师将教材图1.2-5中的实例最为课堂练习的内容。也可以选取一些较简单的练习,重在巩固概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练习。
• 练习1 坐在行驶的车中,看树木、房屋向后运动,参照物是____。车中的座椅不动,参照物是____。“月亮在云中穿行”所选的参照物是___。“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前半句描述的场景所取的参照物是____。后半句所取的参照物是____。
• 练习2 甲乙两人并肩向前走,如果以乙作参照物,甲是____的,路旁的树木是____的,如果以地面作参照物,甲是___的。
• 练习3 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人,以____ 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学生】完成练习,巩固对参照物、机械运动的认识。
3、刚才书中栏目中和练习中,当我们选择的标准不同的时候,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了,可见,物体的运动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讲述法国飞行员二战期间在高空抓住一个飞行的子弹的故事。(由于事件罕见,能马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引发思考)
提问:飞机在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
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高速飞行的子弹?
学生能够分析得出二者肯定是同向飞行的,老师继续启发学生考虑它们速度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同向、同速即相对静止。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4、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完本课,我们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归纳本节主要内容,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5、练习
某年的春晚上,有这样一个场景:一名演员正在蹬一俩固定在舞台上的自行车,他身后的大屏幕,是一望无垠的田野,画面一直在动,当镜头拉近后,观众都感觉这名演员正飞驰在田野上,问题:
①以什么为参照物,演员是不动的?
②以什么为参照物,演员是动的?大屏幕是不动的?
③根据提示,你是摄影师,你如何让两名演员在火车上打斗?
6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
六、 板书设计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三运动的相对性
物体位置的变化 速度方向相同即相对静止
二参照物
物体位置变化的标准
七、教学效果
本节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物理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主讲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和学生一起去感觉、认识、探索、分析、概括。重视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这个知识点,部分学生能够当堂掌握,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可能还理解不透,教师应在课下多辅导,并设计相应的练习。
第3节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运动的快慢,运动的快慢这一节是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首先它作为学习力学的一个基础,掌握的好坏直接引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同时这一节知识又紧密联系着生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对学生的生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更应该让学生理解的去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并且结合新课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出来,让他们自主的去学习和思考,不仅仅要掌握本堂的知识,更要通过学习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达到以上目的,下面我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 教材分析
运动的快慢是初中力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初中力学的前题,更是高中运动学学习的基础,因此学生对此节的掌握直接引响着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同时学生又随时可以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运动的快慢的学习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生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
本节是学生接触物理不久后就要学习的一节,并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一定的要求,相对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对运动的快慢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而且也初步了解了判断运动的快慢的方法,对本节的学习也有了一个基础的认识。同时学生已经进入八年级,身体和心理在发育中也逐渐走向成熟,并且经过自主学习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相对比较活跃,对本节知识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而且本节知识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能让学生更好更快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2). 能进行速度单位间的换算,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实例的观察,通过理解去掌握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理解速度的概念。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知道科学源于生活,科学改变生活,从而提升学生改变生活的决心,激发学生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四、 重点和难点
重点:1.速度概念的建立。
2.速度公式的运用。
难点:1.速度单位的换算.
2.利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五、 教学流程
1、 新课引入:由笑话“森林里的事故”引入,通过故事,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对本堂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让学生在故事中感知运动的快慢,理论联系生活,让学生先对运动的快慢便有了一定的认识。最后再通过设问的方式还可以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的思考中引入新课。
2、 学生自学:根据教学目标制定以下自学内容。①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②速度的概念,③速度的符号单位以及单位换算,以及1Km/h的含义④速度公式,⑤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学生先用几分钟时间通过预习课本进行自学并填写导学案上自学部分的内容,再用一分钟时间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完成自学时存在的问题,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基本上基础部分学生完全可以自行解决,如若还有疑问我现进行补充说明。
3、 学生展示:根据教学目标设置学生展示内容,学生根据导学案上设置的展示内容先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小组成员要讨论好如何展示,并设计好本小组的板书。学生展示的内容及步骤如下:第一步:各小组针以问题: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先进行小组交流,再由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评价,教师评价。第二步:各小组针以问题:如何进行速度的单位换算先进行小组交流,再由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评价,教师评价;第三步:例题讲解,由于学生初次接触物理计算题,因此针对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及思路以及书写格式,教师要针对例题先进行讲解,主要讲解解题思路及解题格式。第四步:学生公式运用;学生根据教师的解题思路进行公式运用,以小组为单位将练习题先经过小组讨论后按正确格式解在展示板上。针对简单的题型可以小组之间互相检查,针对问题多的题可以请解得较好的小组展示。针对公式的运用方法以及难度,我将速度的计算分为以下几类:①比值类型,已知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求另一个物理量的比值,这种题常常出现在选择填空题中;②车过桥,主要注意加上车的长度;③求平均速度,让学生避免一个误区:即将两个速度求平均,④回声问题,让学生理解回声的概念便方便解题⑤追及问题,让学生注意同向相加反向相减。
4、 本堂小结:最后利用一两分钟时间与学生进行本堂知识小结,加深学生以知识的印象。
六、 板书设计
运动的快慢
一、 速度
1、 概念:
2、 符号:
3、 单位:
4、 1km/h的含义:
二、 计算公式
七、 作业布置
学生完成导学案上课后作业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说课稿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分析教材。
本节是学生的第一次分组实验课。教师通过这节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巩固前面学习的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测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而且要让学生知道平均速度的数值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路程中其大小会不同。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整个实验过程,体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由于本节课是学生的第一次分组实验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遵守实验室的要求,认真按照规则做好实验的习惯。
在认识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后,分析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②.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①.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②.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确定本节的重难点。
1、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是本节的重点。
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使用停表,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利用刻度尺侧长度时,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和如何计时,是本节的难点。
利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测量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时间,计算平均速度。在斜面上标注出起点,利用金属片指示终点,便于计时和测量长度。由于通过下半段路程的时间较短,不易测量,引导学生利用测量较长的时间,间接求出,即,利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再分别计算下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从而强调出,平均速度是物体在哪一段时间内或哪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由于小车从斜面滑下较快,到撞击金属片之前的时间不好测量,在学生分组实验后,教师利用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进行演示,将小车的运动记录下来,得到小车运动的s-t图像,进行简单介绍,选取其中一段时间对应的图像,求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选取不同时间段进行计算,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同时也可得到所选取的研究区域的v-t图像,直观的看出小车的速度的变化情况。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以及初二学生年龄特点,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们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价──分析应用”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对身边现象的已有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进而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交流评价、归纳总结、最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获取物理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是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演示】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 设疑,提出问题:小车在前半程运动的快,还是后半程运动的快?学生猜想回答。
教师总结:要想知道哪一段运动的快,就要比较平均速度。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时间,路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停表来测,那具体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天我们就要用实验测出在斜面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板书课题:测量平均速度(大约5分钟)2、新课教学
向学生介绍实验器材。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测量前半程的平均速度,画出实验表格,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最后计算得出结论。请同学们拿出实验报告,分组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前先让学生练习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约10分钟)
拿出一组同学的实验报告进行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总结: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那停表又如何使用呢?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继续进行实验,测量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把数据填在表格里。(约10分钟)
实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示出来,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比较出哪一段运动的快。
在实验过程中提醒学生: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
共同总结,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就验证了,物体从斜面上运动下来时,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教师接着提问:你们能比较出哪一组的小车运动的快吗?有什么办法吗?引导学生完善实验方案,算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全程的平均速度。
再拿两组实验报告比较一下,哪一组小车运动的快。(约4分钟) 从而可知,讲平均速度或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强调是物体在哪一段时间内或哪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否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接下来老师利用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将小车的运动情况演示,记录下来,这样可以直观的看出小车的速度的变化情况,比较出哪一段运动的快。(约8分钟)
3、小结:为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稳定性。学生共同总结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和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强调重难点;再完成课堂反馈题,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讲评,掌握学生的学习趋势,及时调控,以巩固教学目标,强化重点,深化难点。(约3分钟)
4、布置作业:完成实验报告 四、说板书设计
由于板书对学生的视觉刺激作用明显,恰当的板书有助于教师阐述和讲解教学内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因此在黑板上保留时间较长。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我是初中物理科___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
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是新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在这一课里,主要讲述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及声速这些知识不仅是进一步学习声学知识的基础,而且它还是对声的利用知识的延续,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的
应用,所以无论从课程标准的要求上看,还是从物理知识的扩展上看,本节都是声学的重点章节之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物体震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说教学要求
根据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二. 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__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特征及观察,记忆,想象等多种能力的发展,我将用讲授
法,实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更让学生获得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观察法,小组讨论法等。
三. 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流程主要分为几个阶段:导入新课,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总结。
(一)导入新课
准备用3分钟时间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或动画),通过对不同物体能发出不同
的声音问题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对未知问题探索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探索新知
准备用5分钟做教材12面实验,老师首先提出问题:声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做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再思考,讨论后归纳结论: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
准备用3分钟组织学生完成教材13面想想议议,首先教师提问:蝉是怎样发声的? 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能答出:没有镜膜的蝉,不能发声,有镜膜的蝉能发声然后老师做出总结,蝉是利用镜膜的振动发生的。
我准备用10分钟组织学生探究声音是怎么样传播的
按照实验提出问题,猜想,
进行试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针对用课桌实验,老师先提出问题:课桌能传声吗?。让学生思考,在老师播放有关的动画课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固体能够传声。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准备用10分钟的时间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真空中的闹钟”实验,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空气也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这种实验探究的方法叫:理想化推理法。
关于声速,老师先引导学生知道,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表达,接下来提问:声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然后组织学生阅读小资料,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三)巩固练习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因此我采用了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题,以便学生能及时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在练习中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具进行巩固和练习,不但可以增加训练密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四)课堂总结
我在本节课中采用引导提问的方法,和学生一起把整节内容复习一遍。
四:说板书设计
为将授课内容更好的传授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知识脉络,我设计如下板书内容:
【板书、内容】一:产生:声音是有物体的震动产生
二: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介质 ○1固体○2液体○3气体
2,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速:决定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
以上是我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这节课的教学设想,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并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
第2节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我是初中物理科___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声音的特性 (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 声音的特性》这节课是新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内容,在这一课里,主要讲述了, 声学的三个问题:音调,响度,音色,这些知识不仅是进一步学习 的基础,而且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它还是对噪音危害知识的延续,而且也是后面学习音乐知识等知识的基础,所以无论从课程标准的要求上看,还是从物理知识的扩展上看,本节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是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利用实验去探究影响声音特性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声音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三)说教学要求
根据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
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二. 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特征及观察,记忆,想象等多种能力的发展,我将用讲授
法,实验探究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又可以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二)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更让学生获得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观察法,讨论法等。
三. 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流程主要分为几个阶段:导入新课,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总结。
(一)导入新课
准备用3分钟时间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男女合唱的歌曲,通过对男声和女声的高低的辨别 问题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对未知问题探索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题。
(二)探索新知
准备用10分钟做教材19面实验,老师首先提出问题: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然后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观察思考,讨论后归纳结论:
音调的高低是由频率决定的,同时让学生们知道频率的概念,即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及频率的单位-赫兹。同时,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本实验探究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准备用5分钟让学生活动,阅读教材20面小资料,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要点:超声波即高于2万赫兹的声音,次声波是低于200赫兹的声音,
并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关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事例。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属于次声波。
我准备用10分钟组织学生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首先,老师引导学生通过
生活事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响度,然后按照实验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针对音叉振动发声,老师先提出问题,怎样反映用肉眼看不到的音
叉振动时的幅度?让学生思考后,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观看教学视频,使学生认识到通过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这种转换方法来达到对音叉振幅的认识,进而使学生总结出: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准备用5分钟,学习音色概念,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突破对音色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思考想想做做,进一步理解音色与音调,响度的区别,再举一些生活实例,如:利用音色,辨别乐器的不同,增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三)巩固练习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因此我采用了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题,以便学生能及时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在练习中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具进行巩固和练习,不但可以增加训练密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四)课堂总结
我在本节课中采用引导提问的方法,和学生一起把整节内容复习一遍。
四:说板书设计
为将授课内容更好的传授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知识脉络,我设计如下板书内容:
【板书、内容】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决定因素:频率
二:响度:声音的大小
决定因素:振幅
三:音色:声音的本质特征
决定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以上是我对《声音的特性》这节课的教学设想,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并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
第3节 声的利用说课稿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声的利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声现象的第三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在声现象的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好这节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物理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
学生分析
物理是八年级新开设的课程,学生对它充满了好奇、有新鲜感.声的利用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 但缺乏一定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也缺乏对声现象的尖端应用技术的了解.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竞赛、分组讨论、观看动画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和创新了解声可传递能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通过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通过声的利用和危害
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教学思路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改变了学科本位的观念。将课堂进行了活动化、实践化
教学重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教学难点
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实验目标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
教法
﹙一﹚擂台赛式游戏活动
考虑到我校八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擂台赛式的游戏活动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实践的愿望.
﹙二﹚自主探究和创新
在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中,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法,并且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开展创新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竞赛抢答法、分组讨论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创新法、总结反思法。
教学程序分析
引入新课
(3分钟)
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由学生与老师一起欣赏动画《蝙蝠与声呐系统》,自然将课题导向“声的利用”【提问】物理知识从实际中来,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你对声的利用知道多少?
新课教学
(35分钟)
﹙一﹚ 擂台赛式游戏活动“声的利用”(20分钟)
新课教学中注重了课堂的活动化、实践化.学生自由组成四个大组,比赛内容是“声的利用”.分必答题和抢答题.用"正"在黑板上累计得分,获奖组奖励小红旗.
⑴必答题 在规定的时间内每组说出一个声的利用的事例,允许讨论,不准重复,其他组参与评判.举出一个正确事例得100分,错误不得分,超过时间(30秒)不得分.教师对学生所举事例作出中肯的评价.最后要求学生归类.
⑵.抢答题 ①教师演示演示水波能传递能量的实验:用木棍划水面,看到水中花瓣上下起伏,并用实物投影仪投影.
②学生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可进行小组讨论,正确完成的加200分.③学生进行实验的创新,换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实验器材验证声可传递能量.说出创新实验的每组加200分.
﹙二﹚ 播放《声的利用》课件(10分钟)
在课件中补充一些利用声的科技成果.丰富学生的视野.指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噪声一向为人们所厌恶,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利用噪声造福人类.超声波和次声波对人类有利用的一面,但也有危害的一面.
﹙三﹚ 创新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 (5分钟)
要求学生利用声的知识进行发明创造,提出有实用价值的发明的小组加上300分
利用雄蚊的声音来驱赶咬人的雌蚊
利用猫的叫声来赶走老鼠
归纳小结与评估(3分钟)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并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巩固反馈(4分钟)
1.课本P30,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2.选用课时优化设计,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既可以使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板书设计
五、声的利用
1.声能传递信息
2.声能传递能量
自我评价
一. 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所增加.例如增加了对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创新,声的利用小发明,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补充了一些声的利用在科技中的新成果,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通过增加对噪声的应用,超声波和次声波危害的教学,培养了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二. 教学策略的选用
㈠运用擂台赛式游戏活动
通过游戏活动,既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游戏活动,不知不觉进行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收集资料,上台发言,甚至只是听同学的辩论,也可以领略到物理知识的“神奇”,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热爱物理.并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把学生分组进行擂台赛,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㈡组织学生探究并进行实验创新
在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中,学生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并且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采用其它的器材来完成.开展创新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既可以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还可以当一回"科学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科学探索并不神秘,激发其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乐趣.
㈢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效果非常好.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环境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合谐的教学情境,学习兴趣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之后学习的内容。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出发,要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a.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b.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b.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噪声的来源与危害及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等级。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讲授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法。
三、说学法
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归纳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知识来源与生活。因此,我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引入新课:优美的音乐令人感到美妙,而嘈杂的噪音令人感到心烦意乱。噪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之一,那么关于噪音你想知道那些知识,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样一下子将学生带到生活中。 由于情景是学生熟知的,学生就会有话说,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二)探索新知
1、噪声
在理解乐音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实验比较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总结出噪声的物理定义。并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令人心烦的声音,从而概况出噪声在环境保护角度的概念。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让学生通过比较、举例概括出噪声的两个来源,培养了学生有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生活经历是丰富多彩的,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因此,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产生噪音的例子,学生这时情绪高涨,都有话可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噪声的等级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让学生看“小资料”,并观看录像,找出几个声音的强弱。学生通过看书查找所需信息,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中提高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噪声的危害课本上讲得比较少,但它又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为下面学习噪声的控制埋下伏笔。因此,我在学生看书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噪声危害的三个方面:心理效应、生理效应、物理效应。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了噪声的危害,从而产生了减少噪声,保护环境的情感,达到了本节课的情感教育目标。
3、噪声的控制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本环节我设计了小组讨论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通过前一环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防治噪声的必要性,在此,我设计了一个情景:让学生讨论交流课本中插图的实例,如果是你,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减弱噪声?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很多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归纳控制噪声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一一被解决。
(三)课堂总结
总结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概括和反思能力。由学生自己总结,师点拨,这样达到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巩固练习
练习可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我设计了针对性较强的练习题,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的掌握情况,也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第三章 物变态化
第1节 温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新丰二中的代表,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3.1温度》。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物理这门功课是八年级学生接触的一门新课,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声现象后,学习的又一现象——热现象。温度计是热现象的初步知识,主要内容有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原理,刻度规定,使用方法和体温计的特殊结构。这些知识为后面学习物态变化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2、大纲要求
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自制温度计、认识温度计的结构、量程、分度值,亲手测量温度,比较体温计的不同之处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获得物理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增强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实验、观察、讨论、训练、讲解
2、学法:小组学习、小组讨论、观察质疑、比较类比
四、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知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工作原理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让学生初步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五、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温度的概念 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难点: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温度计的易错之处
六、教学过程分析
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培养能力,实例探究→当堂达标和课后练习→课堂小结,自我展示
环节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情
景
创
设
1. 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兴趣。
2. 天气冷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引出本节课题。
学生回答。
1.创设生活情境。
2.引出课题。
实
验
探
究
温
度
计
结
构
原
理
1. 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图片感知春夏秋冬的冷暖,说一下不同季节的气温差别,概括温度的概念。
2. 让一名学生对热水、温水、冷水进行温度感知实验,得出凭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温度,引出温度计。
3.学生观察温度计,同桌探讨温度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常见温度计类型。
4. 学生交流,讨论。
5.教师利用多媒体适当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进行补充。
1学生感知体会。
2.归纳温度概念。
3.学生实验,判断温度。
4.学生观察温度计学生探讨,归纳。
1.从感性转成理性认知。
2.引起学生兴趣。
3.通过观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摄
氏
温
度
1. 学生阅读课文,归纳摄氏温度的单位符号和规定,读法。
2. 学生交流,讨论。
3. 图示几幅温度计,让学生读出量程、分度值,所示温度值。
4. 学生了解“小资料”中常见温度值。
1.阅读,归纳。
2.学生回答。
3.学生试着读数。
4.生课前查询,完成。
1.训练学生阅读和概括能力。
2.强化读法。
3.知识应用生活。
小
组
实
验
探
究
1. 确定探究内容:
(1)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步骤)。
(2)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和使用区别。
2. 小组探究:4-6人组队,任选其中一项内容进行实验探究,然后用大卡归纳呈现。
3. 展示,交流:让学生语言表达并演示实验操作,学生交流,讨论。
4. 教师根据学生归纳情况,补充精讲。
1.学生选取相应实验器进行材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2.生表达并演示。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2.学生在表达呈现中,训练了学生写、说、做等个性特点。
检
测
总
结
检
测
课堂练习。
学生思考,练习。
强化。
小
结
小结本节内容。
学生回顾, 巩固。
知识系统化。
七、板书设计: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1.结构:
2.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3.常见类型: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一、 温度计:
1.单位:摄氏度——0C
2.规定:
3.读法:
一、 看:量程和分度值,估测物体温度选温度计
二、 放:玻璃泡浸没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三、 等:等到温度计示数稳定
四、 读:温度计仍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温度
二、 摄氏温度:
1.实验室用温度
三、温度计使用用:
计使用方法:
构造特点: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弯曲缩口
使用区别:用前甩几下,可取出读数
2.体温计:
八、教学反思:
1、课堂上,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实验探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完成教学目标。
2、在温度计使用环节中,看温度计刻度读数时,零下温度对学生是一个小难点,可指导学生从零度处往下数空白刻度,并在检测练习中进行强化。本节理论内容较多,时间限制,练习强化次数相应少,所以课后作业和练习必须跟上。
第2节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的说课题目是:《熔化和凝固》,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三、重点难点;四、教法与学法;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
一、 教材分析
本节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内容,安排在“温度和温度计之后”来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温度在物态变化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但不同的物质又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出乎学生意料的,掌握好本节内容是突破本章难点所在,也是有效学习其它物态变化的基础。内容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物质熔化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对学习其他知识有广泛的迁移作用,对理解科学探究和提高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 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参照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物质存在的三态,确认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②、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
③、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晶体熔化图象的描绘,能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以及善于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随堂实验使学生树立规范实验、仔细实验、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以及学生分工协作的团结精神
三、学习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教材从固体熔化实验出发,通过学生实验、操作、分析及归纳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我确定
学习重点:1 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由于学生缺乏对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的感性认识;图像法在教学过程中第一次的应用,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因此我确定
学习难点:晶体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描绘晶体熔化图像;据图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四、 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通过小学自然的的学习,学生已知道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等现象,学生对物质在固、液两态发生的转化跟温度的变化有关有模糊的认识;但不清楚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的特点。及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现象较为熟悉,但理论知识却又较为缺乏的事实,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在熔化特点教学时)以先猜想,再实验,最后总结的实验指导法为主,将课本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加强学习过程中的探索性,辅以讲授法、讨论法相结合。运用实验、多媒体等手段,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兴趣有机结合,目的在于全方位培养学生。
学生学习时,根据学生的好奇心,抽象思维较不成熟的特点,采用实验探究法和类比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印发熔化过程记录表、方格坐标纸。相应实验器材
(海波)、冰、蜡和水; 铁架台(带铁圈、铁夹)、烧杯、试管、温度计、酒精灯、玻璃棒和钟表。
学生:全班同学按5-6人一组分好组,准备好课本和学具,课前预习相关内容
五、 教学程序设计
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提出问题激发欲望--- 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演示实验加以验证---- 相互交流获得新知---- 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进行实验前向学生展示出自学提纲,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引领作用。
㈠、创设情境设疑,启发探究欲望
请学生回答“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什么?”夏天冰棍从冰箱里拿出后不一会儿会变成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展示不同物质熔化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确认,并让学生回答类似的显现还有哪些?从而引出新课。设计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从日常的自然现象中领悟关于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知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特色。
㈡、展开探究活动,深入研究实践
第一个环节:设疑提出问题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过程中温度是否发生变化?不同物质变化规律是否相同?吸热还是放热 ?
第二个环节:自由猜想
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意识,教师让学生结合问题和生活经经验自由猜想。
第三个环节:教师指导设计实验
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验器材的限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实验的思路,设计出实验方案。
第四个环节: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1.分工协作,职责分明
为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好组织工作,帮助学生分好小组,6人一组,(报时、搅拌、读数、观察状态、记录、描点各一人),根据学生选择海波、冰和蜡做为药品的不同分组
做熔化实验时。教师要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特别是强调实验时要加强分工协作。学生只有分工明确,实验才有望成功。
2.仔细观察,认真实验
实验时要培养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的科学态度。特别强调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同温度下的状态、熔化时的状态及温度,及时记录实验中的数据(每1分钟记录一次)。注意:当海波和萘开始熔化时,要及时搅拌;
第五个环节: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数据,学生在方格坐标纸上描点、把所描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完成图像。指明坐标轴上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完成海波、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并加以投影演示海波和蜡熔化过程及图像,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图像进行以下分析:
你的猜想是否正确?1.海波和蜡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海波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温度怎样变化?各阶段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让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数据和图像并展示本组答案。
比较不同小组的数据和图像,再分析不同物质变化规律是否相同?结合学生的图像和回答,引出晶体和非晶体概念, 熔点概念
第六个环节:交流探究成果,及时调控矫正
通过熔化实验,分析熔化规律和图像,教师投影一组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对比数据和图像,教师适时指出熔化的逆过程是凝固,让学生讨论推出物质凝固的规律和图像及特点,达到对知识的迁移。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归纳出晶体和非晶体本质区别。 熔点和凝固点及其关系,及晶体熔化和凝固各阶段的特点。 教师在展示几种常见的晶体及非晶体。
教师问:通过你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和上述结论相同吗?若不同?是哪不同?问题可能出在哪儿?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再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交流
这样的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们由过去的“观察者”变为“探究者”,由“验证者”逐渐转变为“实验者”,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让他们体会到了未知世界探究的乐趣。同时突出了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
㈢、巩固反馈,知识迁移:
出十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
A、让学生对照熔点表讨论课本第84页“想想议议”黑龙江省省北部最低气温曾达到过-52.3℃,这时还能用水银温度计吗?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液体温度计?
B、做课本第8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和第4小题。
㈣、总结:
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结由学生自己来做:
整理自己学到的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巩固。明确本节课中采用了哪些科学研究方法,探究了哪几个问题?
作业设计:1. 做课本第8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小题。2.课外实验:探究蜡烛凝固和冰的凝固特点
板书设计
4.2 熔化和凝固
一、熔化:固体→液体
晶体: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叫做晶体(如海波)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叫非晶体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需要从外界吸热
二、凝固:液体→固体
凝固点: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凝固放热
六、教学反思: 1、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熔化和凝固概念固然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猜想、实验、讨论、总结等方法,尽可能再现知识的发展过程,再现物理思维,使学生受到科学的严谨性教育。 2、本节内容虽不难,但学生学习中仍存在几个疑点:第一、为什么固体会有晶体非晶体之分?第二、晶体和非晶体除了熔化过程的区别外,还有哪些区别?这些问题让学生觉得留有余味。 3、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把知识引向深入的重要渠道,从引入新课到最后小结我都尽力设计适当问题,创设物理情景,并通过自己有意识地引导、点拨,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第3节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今天我说的是汽化和液化的第一课时,主要是《探究水的沸腾》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阐述
第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初中物理的专题科学探究实验中是最重要的,而“水的沸腾”是物态变化中最基本探究之一。它与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物理的乐趣。以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发现水的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生探究发现的基础上,引出沸点知识,给出几种液体的沸点表。
一是使学生了解部分液体的沸点;
二是使学生能用沸点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2.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难点:观察现象与收集数据同时进行,主动探究意识的激发 3.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⑵.过程与方法●观察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
第二.说学法
1,设计理念:⑴、“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即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通过神奇的实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得出沸腾现象及规律”。通过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效果。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2,学法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分析事例发现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归纳——巩固练习。运用了讨论法、数据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实验操作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 第三.说教法
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运用了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等。
第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按“设问置疑——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学生用实验探究、验证——分析与论证—举例——解释现象——练习巩固——运用创新” 的模式展开教学。
开展探究活动,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汇报实验方案,酒精灯加热烧杯中适量的水,温度计测水温,沸腾时观察,研究现象。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学生自己得出规律,培养了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观察、讨论、发表见解,既体验成功,也增强了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对自己设计的这堂课的思考,联系我的教学经验,这堂课可能会在这两方面存在问题:学生对汽化的两种方式理解了但因练习量不够会存在暂时无法解解释生活中相应现象的的问题,这需要在后面的课中进一步巩固
在这节科学探究实验课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绝非偶然。另外,作为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实在是十分必要 我说课的内容到此结束,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第4节 升华和凝华说课稿
一、说教材
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的一类现象,与前面已讲的四种现象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知识体系。尽管
升华和凝华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小学自然课本中也没有讲过;且气体不易看见,而难于直接观察到。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四种现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可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水的汽化过程的方法来探究碘的升华过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何探究碘的升华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尝试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是本节的重点。
二、说教具
教师:试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碘、樟脑丸、茶丸、挂图、烧杯、热水新、旧白炽电灯个一只
三、说学生
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物态变化知识,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应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
习、创建让他们主动探索物理规律的环境和机会,以进一步培养他们在学习上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的能力。
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式 五、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2).通过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欣赏色彩美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学生们在思考、讨论
2、进行新课
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讨论,最终归结成核心问题:物质能够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或气态变成固态吗?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只注重结果,而忽视分析物质变化前后所处的状态,这样就难以形成核心问题,教师此时应适当引导;学生也可能会说出一些错误的想法,教师此时不要忙于纠错,鼓励学生猜想和假设,待以后再作点拨。
然后向学生介绍演示试验所用的器材。让学生先思考讨论应该怎样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什么;教师再进行演示碘升华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试验现象。此时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实验中加热时,碘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冷却时,碘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在成功探究碘的升华实验的基础上,轻松地介绍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为加深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请学生尽可能地将日常生活中的此类现象都列举出来。引导分析吸、放热情况。
最后出示新旧白炽灯,让学生尝试解释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应用结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感性上知道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体会到物理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3、小结
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小结:先让学生回忆本节学到的知识,且让这些知识同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再让学生从思维方法去总结,进一步掌握课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教师可以肯定学生的成绩,指明学生努力的方向,体现成功教学的激励机制。
4、巩固练习
(1)灯泡中的钨丝用久了会变细,这是由于钨丝在高温下会产生_____现象,玻璃泡发黑则是由于钨蒸气遇冷时______的结果。
(2)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现在窗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B.出现在窗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C.出现在窗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D.出现在窗外侧,由水凝华而成
(3)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可以灭火,其主要原因是它遇热____时要_______大量的热,使可燃物周围的温度降低,不能达到着火点,同时密度较大的二氧化碳又隔绝了空气,使可燃物不易燃烧。
(4)唐朝诗人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有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我们也常听到有人说“下霜了”,霜真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吗?请你注意观察“下霜”时霜是在树叶上表面还是在树叶下表面,还是不管哪一个表面都有呢?
5、布置作业
(1)阅读P43生活·物理·社会和P49—P50云、雨、露、雾、霜、雪、雹的形成 (2)书面完成P43中2、3题
第一条作业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解决刚开始未解答的问题。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生产实际,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条作业是为了促进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七、说作业批改和辅导指导
阅读作业可通过下节课提问或独立作业来加强督促;书面作业中第一题可以正面结果评价反馈,第二题应以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对于“学困者”教师要及时指导,并注意个体内差异评价,有利于减轻“学困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力;也可以通过学习小组来互相帮助
(附):板书设计 1升华和凝华
升华(sublimation)——物体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
第四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早上好!
我叫 ,来自 。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直线传播》,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下面我就按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设计理念、学法和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部分说说这节课。
一、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但动手能力不强,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因此应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又是学习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必备知识。同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又能解释影子、日月食等生活和自然现象,也是信息传递一章的基础,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本身的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了解光源,知道光源的分类; ②利用实例,通过观察,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③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观察和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直观感知,建立对光的理性认识。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光的传播路径,归纳出光在同种均匀价质中沿直线传播。 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器材:激光笔、水槽、加有少量牛奶的水溶液、厚玻璃砖等。
三、设计理念
本堂课的设计着重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说学法、教法
在此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准备采用以下主要学法: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读书指导法进行教学。通过精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五、说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播放一组光源的优美图片)
师问:图片中的光是从哪来的?有什么不同?
引出光源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进而学习光源的分类:天然和人造光源
生讨论:月亮是不是光源?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讨论,提供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时间和空间,体现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2、小组探究,完成光的传播学习
(1)提出问题:光是如何传播的?(出示图片,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的猜想提供依据)
(2)猜想与假设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 (3)设计实验,评估优化探究方案 (4)进行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光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 阳光透过门缝时光的传播路径
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二、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
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路径。 现象说明: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三、光在透明固体中如何传播 ?
用激光笔在透明原玻璃砖里射出一束光,观察光在果冻传播的路径。 现象说明:光在果冻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5)分析与论证
小组分别向同学展示光空气、液体、固体光的传播。 (6)得出实验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使他们亲自参与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从而解决了教学重点,掌握了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和科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3、描述光的传播(模型法)(接下来教师指出模型法描述光的传播——光线,为今后学习光的反射、折射做铺垫。)
光线的定义: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4、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A、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便形成了影子。(手影图)
B、小孔成像
C、日食、月食的形成。
练习题:1、讨论人走过路灯过程中他的影子的长度如何变化?(图)
2、小孔成象,光源是太阳,小孔是方形的,成的像是( )形的。
3、描述日食月食的成因
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归纳分析得出结论,考察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4、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A、激光准直(图)
B、瞄准,看图说明打枪时是如何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图) C、排队:10名同学排成了一行(或列)说说怎样才能排直?
设计意图:利用身边事物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突破教学难点。同时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切实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5、光的传播速度
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阅读课本内容,自学完成这部分内容。 回答问题:
1、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同地发生,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多大?
3、光和声音在传播方面有哪些不同?
声音 光
真空不传声
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15℃空气中声速340m/s
空气中光速近似3×108m/s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慢 光在空气中比在其他透明介质中传播的快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创设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回归课本,回归教材,通过光与声的对比加深学生对光的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这部分内容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收集数据提取信息的能力。
6、师生小结
首先学生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教师予以补充,并给以鼓励。
创设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已见,对学生的见解,教师都应予以肯定。教师最后画龙点睛,简要概括归纳总结。
7、作业:看图计算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有多大?
六、说板书设计
采用内容式板书,使学生对本节知识一目了然,准确把握知识脉络,直观明了。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2节 光的反射说课稿
教学理念
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贯彻我校物理教学要求,按循循善诱、反馈性原则及可接受性原则,并根据教学目的、教材性质和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教学的个性,在教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材分析
1、说教学内容、对象
本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的内容。
2、本节教学作用地位
它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内容,也是初中光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引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为学习《平面镜成像》这一节铺平道路,同时也为学习光的折射奠定了基础,还可为高中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这节学习,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所安排三维教学目标,我分为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光的反射现象,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路是可逆的。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观察和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的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生的团队精神。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并且能够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难点: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探究。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反射规律的表象。
教法分析
新课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在教学方式上我采用任务驱动,让学生带着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验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媒体创设情境,通过演示、学生动手实验等方法,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法分析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实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先是师生共同完成对“三线共面”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了解探究性物理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之后,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二角”的关系,以充分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说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情境创设:教师演示魔术式实验,给学生创设了很好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时及时提问学生:关于光的反射,你想知道哪些知识?
2、带问自学
①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
②什么是入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③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是怎样的?
④光反射时是否有规律?我猜想可能是?我想知道怎样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猜想?
3、合作交流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展示能解决的问题。
①学生了解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让学生观看大屏幕认识光的反射现象的基本概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②教师演示有关的几个物理名称
一“点”:入射点
两“角”:入射角 反射角
三“线”: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法线
③复习科学探究的几大步骤
4、实验探究
活动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师生共同演示“三线共面”现象,学生通过观察现象,讨论、交流,总结结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活动二: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首先由教师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学生观察现象并做猜想,接着多媒体展示原因。
1、强调二者都遵行光的反射定律
2、列举日常生活中两种反射的事例,并加以解释。
①看电影
②黑板反光
③雨后夜晚走路
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积极参与,体现生活与物理之间的联系。
活动三:进一步探究
1、当光垂直入射时,反射光将怎样射出?
2、光能沿原路返回吗?
课堂训练:为了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我设置了几道习题,通过巩固训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对本节知识内容的理解。
1、黑板用久了会产生“反光”现象,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 出来的光线比粉笔字发生 出来的光线 。(填“强”或“弱”)
2、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 ;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为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时,反射角为 。
3、灯罩可使灯泡射向上方的光向着下方照射,这是应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地面上出现了桌子的影子,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
4、自行车的尾灯起什么作用,为什么由许多相互垂直的反射面成?
作业设计:
为了提高全体学生对光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渗透STS教育,我布置了课后作业:课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继续学习好探究光的反射的有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布置学生对城市建设中的光污染现象进行调查,调查玻璃幕墙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或危害?如何预防光污染?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设计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情境引入以魔术式实验吸引学生,以问题驱动指导学生带问自学,在交流质疑中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程序,以导学案引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反馈练习中学以致用,收获成功的愉悦。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恰当,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做到了“做中学,做中教”。
教学反思
今后努力方向是探索更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评价,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3节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现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方面谈谈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个探究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这个探究在整个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中起示范作用,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了解平面镜虚像的形成原因。
(3)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平面镜的物与像对称的讨论,领略平面镜中的简洁对称之美。 (2)使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成功的喜悦,增进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
3、教学重、难点
初中生思维处于由形象向抽象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仍要以具体现象作为支柱,依赖于形象思维,而虚像的形成及研究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所以,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对虚像概念的理解,探究活动中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二.学情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的。
三.教法、学法分析
由于初二学生的思维主要是由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对于物理的兴趣主要是直观认识,还没有能过向抽象认识转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直观体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如何研究虚像的环节中运用平面镜和平板玻璃的对比让学生更直观感受虚像。因此,这节课采用直观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
四. 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设计理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无意注意的特点,加强演示实验的刺激强度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本环节以“浇不灭的蜡烛“魔术引入课题:两支相同的蜡烛分别置于玻璃板的前后两侧,然后假装同时点燃两支蜡烛,(但实际上只是点燃了前面那一支),然后将水倒入后面的杯中,学生会看见,后面的蜡烛竟然没有被浇灭。为什么呢?给学生造成疑惑。之后,教师故作疑惑状,将后面蜡烛拿起准备探个究竟,这个时候,同学们就会发现,玻璃板后面的烛焰还在晃动,而原来在后面的那根蜡烛并没有被点燃,恍然大悟,原来那个浇不灭的烛焰原来是玻璃板中的虚像,进而进入课题。
这样的引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为接下来的探究实验做了一个铺垫。
(二)新课教学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在这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按照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再反思实验的顺序进行
1.观察,提出问题:大家每天都照镜子,可是有没有注意过我们在镜中的像有什么特点呢?(引发学生思考)
2.猜想与假设:
为了使学生能有合理的猜想与假设,组织学生活动:学生照镜子,观察自己在靠近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再结合学生充当老师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小游戏,为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能提出很多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本节重点用实验验证学生提出的以下猜想: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是“近大远小”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出示课件)并告诉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将会逐步验证、学习同学们提出的其他猜想。
为了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我们就要进行实验,自然进入下一步。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1)如何选用器材?
主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在设计中,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此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不加引导,这个问题就超出了学生的思维范围。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对学生才是有价值的。所以,在这里,我将给出提示:“如果我们能找到这样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的大小和物的大小完全相同,我们暂且把它叫做替代物,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替代物和像的大小关系来确定物与像的大小关系了”从而使学生明确关键就是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但是,当我们拿着替代物到镜子后面与像进行比较时,问题又来了,我们发现,当物体拿到镜子后面以后就看不见了。这个时候启发学生:如何能看到像的同时又看见在平面镜后的替代物呢?学生一下子想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替代法)
(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通过前面的分析,此时学生已经不难知道,当替代物与像完全重合时,此时替代物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3)如何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在这个地方,学生有可能不知道标记物、像、和平面镜的位置,所以,要强调这个问题,以免他们在实验之后得不到结论。
(4)引导学生知道:一次实验有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至少要将蜡烛的位置改变一次,再重做一遍实验。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免由于为了节省时间而忽略必要的实验环节,使学生形成以偏盖全的片面的思维方法。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1)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观察,提供帮助,找到学生实验小组中有代表性的操作,收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为交流和评估环节做准备。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像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这两条相交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平面镜所成的像用白纸能不能呈接到,为虚像的概念埋下伏笔。
5.分析论证: 小组展示实验并在课堂上交流探究结果。此环节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做适当引导,然后师生共同整理探究结果:
(1)虚像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4)物、像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在这里学生会得到像不能用白纸呈接到的结论,暂不急着说是虚像,而是提出疑问,为什么像用纸接不到呢?从而进入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教学。之后再回来补充虚像的特点。之后再综合分析,实际上,像和物就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在这里用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非实际光线形成。
接下来展示平面镜成像之美,使学生体会到平面镜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美丽。其实,平面镜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应用平面镜的例子呢?
三、平面镜的应用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对平面镜的应用,加深对平面镜的认识。 疑问:难道平面镜对于我们都是有利的吗?它有不利的方面吗?(作为一个作业留给学生课下完成)
(三)、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知识和学习方法上都有哪些收获?(巩固知识)
五.板书设计
板书的直观性、全面性和系统性较强,它又课件所不能替代的优点,它可以在黑板上长时间的保留,对学生的刺进更明显。
我的板书分为两大块,左边用于板书概念规律,后边留于写猜想分析等 主体板书如下: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3、平面镜的应用 (1) 虚像 (2)像物大小相等; (3)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4)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第4节 光的折射说课稿
尚慧英
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折射》。接下来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五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折射》是在学习光的传播及光的反射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同时又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而新教材将本节教学要求定位在认识光的折射规律上,注重学生的折射现象的感知、体验和折射规律的探究。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确定本节的三维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2.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
3.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折射现象,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2.通过观察、猜想、检验、联想等活动,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乐于合作、善于交流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光的折射规律的推导。
难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四、教法学法
教法:
1.教师通过小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教师当好课堂促进者,营造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自主体验、感悟、探究。
3.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可见度不大的折射现象用动画演示出来。
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
四、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创设情境(小实验:“折射断笔”和“硬币显形”)
通过由折射引起错觉的小实验,认识折射现象,引入新课,激起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探究的兴趣……
(二)主动探究、构建知识(通过探究和动画演示突破本节重点)
小组实验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老师:鉴于光的折射现象实验可见度不大,所以在实验前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观察对象。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变化推断光在水中的传播方向的变化。并强调实验时,至少改变三次入射光线的角度,仔细观察入射光线改变后,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又将怎样改变?记录实验结论……
小组实验2:(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
学生:把光垂直射入水中,观察折射光线,判断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
(动画演示)讨论交流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
老师演示实验3:光路可逆。
练习巩固:完成下列折射光路图。
(本环节通过简单的实验,辅助理解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论高度,来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偏折情况。)
(三)联系生活、解释现象(通过学生的动手感知,讨论交流和动画演示突破难点)
分小组讨论,说一说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可以说,也可以用小实验演示)
让学生亲自体验光的折射现象的奇妙,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享受运用知识的快乐。
光折射现象:折射断笔、字升高了、硬币显形(学生体验)
露珠上的风景、晚上星星眨眼睛、水中看岸上的物体变高了……
池水变浅、海市蜃楼、日出(动画课件演示分析成因)
教师补充:什么是虚像?
(四)学科综合、反馈练习
1.在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又是光的( )现象。
2.大家都知道“坐井观天”这句成语吧。
(1)图A是一口无水的井,有一只青蛙在井底,请你画出青蛙所能看到的天空的范围。
图A 图B
(2)天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井底,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你在图B中画出青蛙观察范围。
(五)反思评价、拓展思维
这节课──使我感触最深的是……
我感到最困难的是……
我学会了……
我还想知道……
学生自我总结,在班上交流……
五、教学评价
整堂课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教师所做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一次次的活动、探究、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将激励教育贯穿于课堂,以包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质疑;在质疑中求知;在求知中享受成功的乐趣,感受知识的奇妙、生活中物理知识的有趣、实用!
第5节 光的色散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力图展现光学是有用的。在光的传播规律学习之后,通过感性认识的丰富,表现光学知识是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光即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光学知识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诞生了电视机,光学知识展现出七彩世界。教材安排了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获得生动的事实材料,感悟实验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学习中成长。
【教材重难点】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了光的折射,本节课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学生也比较熟悉,感兴趣且容易接受,色光混合学生探究的价值不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色散现象,知道是白光由哪些色光组成的;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光的色散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②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使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现实世界的绚丽多彩和美好,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②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方法手段】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通过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实例情境,逐步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从而顺利实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通过联系前一节光的折射内容并模仿伟大科学家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实验,让亲身经历探究学习和思考,使学生意识到观察、质疑、实验探究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学法上采取:观察法、实验探究、归纳法。以实验用具及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和拓宽了知识的广度,而且使教学过程从抽象到形象。
五、【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提问:白天我们看到的光从何而来?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
引入: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最单纯的光,不能分解,到17世纪英国的科学家牛顿通过一个实验发现了一种极为奇妙的现象,让人们对于上面的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么大家想知道他的实验是怎么做的吗,白光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这样设计给了基础差的学生一定提示,使其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利用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便于学生更新已有经验,接受新知识,诱导学习动机,丰富感知。
2、新课教学
(1)光的色散现象
①介绍三棱镜,引出光的折射,将三棱镜放在太阳光下,调节位置,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描述现象思考:我们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1、白光不是最单纯的光
2、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
②列举生活中所见到的色散现象,解释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过渡:了解了什么是色散现象后,我们再来关注这样一个问题:能看见其它颜色的物体,说明有色光是进入我们的眼睛,进入我们眼睛的色光是不是只有七种?那么这些颜色又是怎么产生的?
2、色光的三原色及色光的混合
学生不能对提出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和验证,引导学生去观察电视机,通过研究电视机的画面发现光的三原色及各种色光的产生原因。,
学生观察之后能够发现,电视机的画面上只有三种颜色的色光存在,其它颜色的光是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过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后。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光我们都能看得见呢?
3、看不见的光
从而用多媒体展示光谱普。讲解在红光外及紫光外用以灵敏温度计会观察到温度升高。说明红光及紫光外存在我们看不见的光,既红光外我们把它叫红外线,紫光外我们把它叫紫外线。通过多媒体展示,与学生共同总结出红外线及紫外线的特点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镜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透镜》。接下来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七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望眼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准确理解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是学生今后能否学好光学的关键,也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提出的“通过实验,认识透镜对光的作用”这一要求及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凸透镜、凹透镜,了解主轴、光心、焦点、焦距等基本概念。
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会作出相关的光路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外观特征,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研究、探索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
2、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引导学生对自然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难点: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会正确作出光路图。 四、教法学法
本节课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引导自主学习法、探究合作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法。
1、自主探究学习法: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角色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也能体验到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引导探究合作学习法: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符合新课程理念。通过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共同探究、经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过程,积极主动获得物理知识。 3、多媒体辅助法:利用课件动画模拟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这种方法可以起到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上课开始,我将调动学生观察老花镜、近视镜对近处物体的作用,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显微镜和照相机的图片,顺势提出问题:这些仪器的关键部位是什么?引导学生把思路集中到“镜头”, 从而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主题:透镜。从身边日常生活用品引入,可以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二、前置性小研究
目前我们开始把生本教育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之中,力求形成高效、幸福的生本课堂,而前置性小研究的设计要符合简单、根本、开放的原则、因此我设计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凹面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的复习,引导学生在本节的学习中能概括出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第二个问题对“光路的可逆性”的回顾,使学生利用此知识能在本节课画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
第三个问题,将课本的演示实验改为前置性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通过观察、触摸及实验等方法初步认识两种透镜,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将已有经验构建成物理模型进行探究,另一方面为本节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节内容的一条主线。
总之,前置性小研究围绕学生 “好(hǎo)学”“好 (hào)学”而设计。
三、自主学习
以前置性研究为基础使学生对透镜有简单的认识,了解主光轴和光心的概念。
四、合作探究
通过学生实验和课件演示,引领学生观察讨论,完成透镜对光的作用的教学。
探究过程我将采取《课程标准》的思维程序: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让学生通过探究,体会探究活动的几个重要环节。 五、展示交流
加强透镜对光线作用的理解,突破本节难点 六、反馈与小结
通过课堂练习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归纳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透镜 分类
凸透镜 凹透镜 概念
主光轴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C1C2
光心
点O 其特殊性:凡是通过该的光,其传播方向
不改变
七、教学反思
通过授课,有如下收获:
1、透镜一节内容简单,实验器材比较生活化,导课时采用了激情导入;利用近视镜和老花镜观察近处文字,把学生一下子拉进课堂。 2、前置性小研究,起到了对本节内容学习的指导作用,学生体会到了自主研究的乐趣,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
3、通过视频展示学习目标,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自读教材,学生能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及相关概念。 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引题和前置性研究稍繁琐,浪费了时间,学要加强精简。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不到位,教师讲得太多,应给学生更多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
(2) 教材简析:《生活中的透镜》这节安排在第二节,是在
学生学习了基础知识及对光的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透镜成像的知识的感性认识。这样安排顺序使学生能具体、生动地认识透镜的成像特点及生活应用,能引起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求知欲,有利于下节课开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3) 提高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猜想的意识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问答法、探究法 3、 情感与态度
在观察中增强对物理的兴趣,在探究中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在小组合作中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团体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难点
物体成实像和虚像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 2、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起什么作用?
(二)引入新课
通过与学生交流生活中透镜的应用引入新课,板题。 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出示自学指导1,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1的问题分组讨论“照相机成像特点”,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出示自学指导2,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投影仪成像演示实验,分析总结“投影仪成像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能力。
出示自学指导3,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究“放大镜成像特点”,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出示幻灯片6实像的特征,让学生在对实像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归纳总结实像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出示幻灯片7虚像的特征让学生在对虚像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归纳总结虚像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出示幻灯片
8本课小结,让学生明确学会什么。 出示幻灯片当堂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内容为本节课的第一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教法及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四章的中心内容,它既是第一节《透镜》和第二节《生活中透镜》知识的延伸和升华,同时它又是第四节《眼睛》和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论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它在本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新的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顺利地探究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创设出丰富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要求学生多动手,多操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据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②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②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②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材通过生活中透镜所成的像的不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从而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最终再通过分析与论证进而得出结论。从而使同学完整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观察实验,总结归纳的能力,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难点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
3、重难点的处理
1、重点及施教策略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施教策略:采用边实验边记录边总结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演示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记录数据,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从而得出规律,进而加深学生的认识。
2、难点及施教策略
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
施教策略:让两个同学上前进行试验,教师在旁边进行恰当引导,从而将像的倒正,虚实,大小的判别方法各个击破,又通过对蜡烛的像的性质改变过程引导分析,猜想出可能影响凸透镜成像的因素,并分析条件和动手实验突破实验过程中物距的划分,仪器的调节并引导学生设计表格,从而确定观察对象,和记录数据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第三章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掌握了基本的作图方法,以及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本章又学习了透镜及生活中的透镜,明确了什么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凸透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物距、什么是像距等物理概念,同时也具备了利用刻度尺读取数据的能力,这就为本节的教学做好了知识上的储备。
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物理的启蒙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但他们的思维局限在感性认识上而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都处于发展阶段,而且学生又是一个感性的个体,所以我力图从他们的身边事情入手,引起兴趣,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学教法
教法应突出以学为本,因学施教。在教学过程中从生活需要引出探究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运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法等。
四、教学程序
1、教学思路
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是真实的生活。教学应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发展。故本课设计时破除以往物理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习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探究过程,在活动中接受物理知识,在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考虑到学生认识能力有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没有探究的目的,所以我会进行引导,否定错误的猜想,引出正确的猜想,并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方法指导。
2、教学环节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复习引入-----引导猜想------实验探究------讨论分析------联系实际
第一环节:复习引入
由于上节课学习了生活中的凸透镜,请同学回忆以下凸透镜、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等概念。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漂亮的照片,让同学们思考这些美丽、迷人的照片是怎样的来的?进一步复习凸透镜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中成像的特点分别是什么?从而提出问题同样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却有如此大的差别,那么凸透镜成的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什么有关系呢?
第二环节: 引导猜想
带领学生对导致不同凸透镜成像性质不同的原因进行猜想,并通过引导使学生排除凸透镜的大小、焦距等是原因的错误猜想。最后将问题归结为两个猜想,即:
(1)、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2)、与屏幕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第三环节:实验探究
在这个环节考虑到学生从未接触过光具座,我先展示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纸、火柴),再示范调节透镜、光屏和烛焰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此时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怎样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怎样观察虚像? (3)如何测物距和像距?
带领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探究点燃的蜡烛所成像的性质与蜡烛和凸透镜间距离的关系: 第一、记下凸透镜的焦距,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光屏中心与烛焰在同一高度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第二、固定凸透镜的位置,移动蜡烛,使物距为u>2f;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