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模式3: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67页)01
    模式3: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67页)02
    模式3: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67页)03
    还剩6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模式3: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67页)

    展开
    这是一份模式3: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67页),共67页。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预习
    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 组成的。分子又由 能组成的。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 和 ___________组成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___________和 组成的。 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二、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 、 、 、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 和 ;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 ,具有 ;气体物质,分子间距离较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 ,因此,气体具有 。
    三、纳米技术
    纳米是一个 单位,符号是 。6nm= 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有 。
    课堂达标
    1.宇宙是由 组成的,物质是由 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 和 组成的
    2.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0.3~0.4nm,那么0.4nm=__________m。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分子能用肉眼看到,而原子不能
    C.能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叫分子
    4.从微观的角度看,固体的的体积一般比液体的体积小的原因是( )
    A、固体的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中振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
    B、固体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C、液体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D、固体的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课后巩固
    一、基础训练
    1、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_____态、液态、______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_________,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_________。
    2、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 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 的性质,我们把这种粒子叫做 。原子又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3、穿越银河系要十万的 。一个直径为0.3nm的分子,直径合 cm。
    4、在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的是( )
    A、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 B 、银河系、太阳系、分子、电子
    C、银河系、地球、电子、分子 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
    5、以下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C、分子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二、能力提升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相互吸引力很大
    B.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C.液体容易流动,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间没有吸引力
    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用于破坏分子的有规则排列,所以温度不升高
    7、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图中所列事物结构最相近的是(   )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晴朗的夜晚,我们看见天上的银河繁星点点,可见银河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
    B、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
    C、广阔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D、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是最基本的粒子,它们不可能再分
    9、人类从没有停止对宇宙的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人类探究结果的是(  )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质子是不可再分割的粒子
    C、固体是分子紧密相连,分子间没有空隙   
    D、原子是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的最不微粒


    第二节 质量及其测量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2.能熟练的换算各质量单位.3.理解质量的含义,知道质量跟什么有关.4.提高自学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信心.
    自学指导
    仔细阅读课本P94-P96的内容,并通过讨论初步总结出天平的使用方法.然后测验一下你的自学效果.
    课前预习
    1.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比它小的单位有______和______,比它大的单位有_______.
    2.:0.45t=________kg=_______g;
    20mg=______g=______kg
    3.物体的质量只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而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关.
    4.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5.天平在使用前应先_________,此时游码位于________处,使用时要用_______来取放砝码,被测物体放在_____盘中,砝码放在_____盘中.
    典型例题例1.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相比较( )
    A 木块的体积较大,所以所含物质较多 B 铁块较重,所以所含物质较多
    C 木块和铁块质量相同,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一样的
    D 无法比较其物质含量的多少
    思路引导:因为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木块和铁块的________相同,所以含物质的多少______,故应选_____.
    例2.试判断3×107mg所表示的质量可能是( )
    A 一朵玫瑰花 B 一只羊 C 一头大象 D 一杯水
    思路引导:将不熟悉的毫克换算成较为熟悉的千克.
    3×107mg=________g=______kg
    例3.一质量为5kg的铝块,在下列情况下,它的质量将发生变化的是( )
    A 把铝块熔化后,全部铸成铝壶 B 把铝块制成铝板
    C 把铝块从赤道拿到南极去 D 把铝块锉成一个规则的零件
    思路引导: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它不随______、_____、______而改变,故应选______.
    例4.用天平称一本书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一个100g,一个20g,一个10g,游码的读数为2.5g,则这本书的质量为________.
    思路引导: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课堂达标
    1.以下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把铁条拉成很细的铁丝,质量变小了 B 密闭容器中的冰熔化成水,质量变大了
    C 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质量比在地面上小 D 1kg的铁块和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2.一只鸡蛋质量更接近于( )
    A 50mg B 50g C 0.5kg D 100mg
    3.航天员费俊龙把圆珠笔从地球带到了太空中,则圆珠笔一定不变的是( )
    A 位置 B 质量 C 温度 D 体积
    4.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当横梁平衡时,右盘中有砝码10g的一个,20g、2g的各两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
    A 32.52g B 54.52g C 54.56g D 32.54g

    课后巩固
    1、1kg铁的质量比1kg棉花的质量( )
    A 小 B 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2.关于物体的质量,下面说法哪种正确( )
    A 同一铁块,做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管质量小
    B 一块铅熔化后成液体时,质量变小了
    C 一块铜在地球上的质量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
    D 一块铜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一物体质量为60000mg,这个物体可能是( )
    A 一张课桌 B 一块橡皮 C 一块砖 D 一个鸡蛋
    4、小丽同学用调好的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当右盘中放一个50g和两个20g的砝码,游码移至2.6g位置时,天平平衡,则物体的质量为( )
    A 90g B 90.3g C 92.6g D 92.3g
    5、实验室中测量物体的质量用________,它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使用天平时,如果加减砝码都不能使天平平衡,则需要拨动游码,在标尺上拨动游码相当于在_____盘中加砝码.
    6、用天平称液体质量,通常的方法是:先称出______的质量m1,再称出______的质量m2,则被称液体的质量m=_______.
    7、以下是用天平测量水的质量的实验步骤,其中步骤_____是错误的,请先找出改正,然后填出合理的步骤序号__________________.
    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 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 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的位置使天平平衡 D 将空烧杯放在左盘里
    E 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之和就是空烧杯的质量
    F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
    G 把装水后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
    H 烧杯与水的总质量与空烧杯的质量之差就是烧杯中水的质量
    8.如何称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在下面写出你的测量方法.



    天平的使用学案
    学习目标
    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会利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我要掌握
    天平的基本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3.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为了保持天平测量精确,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不能超过称量.每台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做天平的称量.用天平称的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用镊子往盘子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2.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观察天平的称量及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
    2.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3.用天平称出被测固体的质量.(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4.用天平称出烧杯中水的质量(想一想应该怎样称)
    A 烧杯的质量m1 B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C 烧杯中水的质量m=________
    思考:如果按上述步骤测量液体质量时两个质量反了,会造成什么结果?


    课后巩固
    1.使用天平测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 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
    B 用镊子夹取砝码,以免使砝码锈蚀
    C 不用天平测量质量过大的,超过天平测量范围的物体
    D 在测量中,调节横梁右端的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然后读出质量
    2.在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应当按___________顺序(选填“质量由小到大”或“质量由大到小”),在调换砝码时发现,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大,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是应采用_________的方法使天平恢复平衡.
    3.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放入一橡皮块,用镊子向右盘内加减砝码,各种质量的砝码上、下试过多次,当怎么也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此时应该( )
    A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B 把物体放在天平右盘内测量
    C 把两个托盘对调 D 使用游码
    4.小明同学用天平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可是在测量中犯了一个错误,他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而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有50g一个,20g两个,5g一个,游码显示质量数为2.2g,则物体的真实质量为_______g
    5.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观察横梁是否平衡,其标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天平称液体的质量,通常的方法是:先称出__________的质量m1,再称出_______的质量m2,则被称液体的质量m=________.
    7.用一架天平、一个空瓶测一杯盐水的质量,有如下操作的实验步骤:
    A 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 B 用天平称出瓶和盐水的总质量
    C 算出瓶内盐水的质量 D 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的零位置
    E 用天平称出空瓶质量
    合理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
    8.一台托盘天平横梁平衡调节前,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此时要使横梁平衡,可采用下列措施中的( )
    A 将左侧平衡螺母向右旋 B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
    C 将左端平衡螺母向左旋 D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
    9.在用调好了的天平称量物体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这时应当( )
    A 减小盘中的砝码 B 向右移动游码
    C 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 D 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

    第三节 密度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记住纯水的密度ρ=1×103kg/cm3
    典型例题
    例1.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的密度( )
    A 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B 质量为原来的一半 C 体积为原来的一半
    D 质量、体积和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
    思路引导:食用油用掉一半后,所含物质的多少变为原来的_______,但密度是物质的_______,只与___________有关,所以应选______.
    例2.某种金属的质量为316g,体积是40cm3,则这种金属的密度是多少?合多少kg/m3?如果将其切去1/3,则剩余部分的质量是多少?密度又是多少?
    解:






    方法总结: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要统一,
    g/cm3= kg/ m3

    课堂达标
    1.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 )
    A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 质量变大,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D 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2.一长为10cm,宽为5cm,高为8cm的长方体铝块的质量是1080g,则这个铝块的密度为多少kg/m3?
    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__,水的密度是__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7.8×103kg/m3=_________g/cm3; 4500ml=______L=______dm3
    5.铝的密度为2.7×103kg/m3,则0.5m3的铝的密度为( )
    A 5.4×103kg/m3 B 2.7×103kg/m3 C 1.35×103kg/m3 D 无法确定
    6.关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 B 密度小的物体,其体积一定大
    C 质量相同的物体,其密度一定相同 D 质量不同的物体,其密度可能相同
    7.一只使用了多年的铅球,下列物理量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质量 B 密度 C 体积 D 状态
    8.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铁块和木块做实验,下表是他测得铁块和木块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记录,请你求出表格最后一栏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物质
    实验次数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cm3)
    铁块
    1
    79
    10

    2
    158
    20

    木块
    3
    5
    10

    4
    15
    30

    (1)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1与2或3与4中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__,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它们的质量不相等.
    (3)分析上表中铁块和木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质量为250g,容积为800cm3的空瓶内装满油时,总质量为0.95kg,求油的密度是多少?如果装满水,其总质量又为多少千克?









    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
    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生活中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设计
    一、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
    1.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2. 用细线悬吊着固体慢慢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2;4.固体的密度
    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1.在玻璃杯中盛液体,称出总质量m; 2.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1;4.盐水密度
    典型例题
    例1.在测定液体和石子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如下操作步骤:
    A 用天平测得石子的质量为m1 B 用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m2
    C 用天平测得盛放适量液体的烧杯的质量为m3
    D 用量筒测得烧杯中液体的体积为V1
    E 将石子放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面达到的刻度V2
    (1)测定液体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测定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___
    (2)测定石子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测定石子的密度ρ石=_________
    例2.下面是“测量油的密度”的实验步骤:
    A.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油的体积v
    B.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0,再把筒中的油倒入玻璃杯中,称出它们的质量m1;
    C.在玻璃杯中盛油,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m
    D.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油的密度ρ
    E.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油的质量m2
    F.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红线
    G.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值及横梁标尺上的分度值.
    请选出最佳的实验步骤(可去掉无用步骤),按照实验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达标
    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
    (1)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2)调节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_______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若天平左盘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旋转,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3)测量石块质量时,应把石块放在______盘里,在_____盘里放50g砝码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为3.4g,此时天平平衡,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4)把石块放入盛有60cm3水的量筒内后,水面到达的位置为80cm3,则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3.(5)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
    2.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①用天平称出盛有盐水的玻璃杯的总质量m1;②把玻璃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③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④
    方案二:①用天平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1②在空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③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出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④
    (1) 哪种方案测出的盐水密度较准确?为什么?
    答:


    (2) 所测不准确的盐水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答:____________
    3.给你一台托盘天平和一套砝码,一只刻度不清的量筒,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则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为:
    (1)称出牛奶的质量:①称出________的质量,记为m1,②称出_______的质量,记为m2,③牛奶的质量m=_______.
    (2)测量牛奶的体积:①在倒入量筒内质量为m的牛奶液面处做一个记号,记为V1,然后将牛奶倒入原牛奶杯中;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使______的体积与质量为m的牛奶的体积_______;③称出倒入量筒内水的质量为m水;④计算出水的体积V水=_____,则牛奶的体积等于_________的体积.
    (3)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ρ=__________.

    质量和密度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质量和密度,并知道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2.知道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3.会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4.能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典型例题
    例1.一杯盐水,用去半杯,剩下的半杯盐水( )
    A 密度减半,质量减半 B 质量减半,但密度不变
    C 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 D 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减半
    思路引导:质量只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密度只与___________有关,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_无关,故选_______.
    例2.给金属表面喷漆,每喷1m2的面积用漆50cm3,那么喷在金属表面的漆层厚度是多少?如果油漆密度为1.8g/cm3,则5kg的油漆可喷多大面积?





    课堂达标
    1、7.8t=_________kg=_______g; 3500mg=________g=________kg
    2、7×103kg/m3=_________g/cm3 500cm3=__________dm3=___________m3
    2. 铜的密度为8.9×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某医院中有一个氧气瓶,里面有质量为m,密度为ρ的氧气,当用去一半后,剩余的氧气( )
    A 质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B 质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与原来的相同
    C 质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原来的两倍 D 质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原来的1/4
    4. 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B 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C 质量变小,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D 质量变大,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5.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列表中:
    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cm3)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木块3
    108
    216

    4
    木块4
    10
    20
    0.5
    (1)将上表填写完整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_____
    (3)比较第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是________的.
    (4)比较第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测定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1)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使用托盘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时,首先要把游码___________,然后调节_______,再把被测金属块放在天平_____盘中.
    (3)若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填写表内所缺的数据.

    金属块的质量(g)
    量筒内水的体积(cm3)
    量筒内放入金属块后水面刻度(cm3)
    金属块体积
    (cm3)
    金属块密度
    (kg/m3)
    445
    30
    80


    7.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2.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会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典型例题
    例1.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似乎有一条“小虫”,他伸手抓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德国子弹,此时子弹相对于_______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___是静止的.
    方法总结:


    课堂达标1
    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相同的速度前进收割麦子,则收割机相对于________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___是静止的.
    2.建国5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我国向世界展示了空中加油机,当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它相对于________是静止的.
    3.当我们乘坐电梯上楼时,则相对于________我们是运动的,而相对于________我们是静止的.
    4.在站台上并列的两列火车上,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也向东运动,如果以站台为参照物,则(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 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快.
    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慢.
    例2.坐在行驶的轮船内的乘客说岸边的树木向后运动,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岸边的人则说轮船在飞速前进,则岸边的人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
    方法总结:

    课堂达标2
    1.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则以________为参照物,太阳是运动的.
    2.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后句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3.“我坐在奔驰的汽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向后退去……”文中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静靠”______;“奔驰”________;
    “后退”_________.
    4.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课后巩固
    1.一汽车沿着湖边的公路以54Km/h的速度行驶,则它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汽车是________的.
    2.说月亮在云中穿行,是以_____为参照物;云彩遮住太阳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3.平直的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顺风行驶,但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由此判断三人骑车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
    4.下列两个物体可以认为保持相对静止的是( )
    A 地球和太阳 B 月球和地球 C 地球和它的同步卫星 D 人行走时左脚和右脚
    5.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匀速上升,甲看见丙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
    A 甲上升 B 乙下降,但比甲快 C 乙下降,但比甲慢 D 丙下降,但比甲快
    6.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徐徐下降的顾客,看到地面在上升,他选的参照物是( )
    A 电梯 B 地面 C 商场的柜台 D 柜台前购物的顾客
    7.妈妈送小云上了火车,忽然听见火车一声长鸣,只见旁边并列的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妈妈急着要下车,而小云从另一侧窗外看了看车站,又看了看手表,对妈妈说:“别急,我们乘的车还没开呢!”母女俩结论不同的原因是( )
    A 她们听到的火车鸣叫声不同 B 母女俩所处的地点不同
    C 母女俩所处的时间不同 D 母女俩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8.据报道,某地的一幢高楼正在施工,天气突变,一片乌云飞快的飘过高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叫“楼要倒了!”结果引起邻近大批人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 )
    A 地面 B 乌云 C 自己 D 高楼
    9.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升空的过程中,地面上的人看到他快速向高空飞去,而他在舱内却感觉不到自己运动,则地面上的人和杨利伟分别以______和______为参照物.
    10.一小说中写到:“一阵大风,将院内的一口井吹到了篱笆之外”.这句话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井 B 地面 C 院子 D 篱笆
    课堂小结
    合上你课本检验一下你学会了这些知识了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另外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_.
    3.用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

    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学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速度.2.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3.知道计算速度的公式及其各物理量的单位.4.会进行m/s和km/h之间的换算.5.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6.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7.应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8.正确使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课前预习
    1.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用符号_____表示路程,用符号______表示时间,用符号_____表示速度,则计算速度的公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其中路程的单位是__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另外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_做速度的单位.
    4.1m/s=________km/h 20m/s=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m/s
    典型例题
    例1.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我国选手杨文意在女子50m自由泳决赛中荣获冠军,还以24.79S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她自己保持的24.98S的世界纪录.假如她以25s的时间匀速游完全程,则她的速度是多少m/s?是多少km/h?






    课堂达标 1
    1.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成绩为12.91S.则他的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6km/h,则哪个速度比较快?







    2.一架飞机在2h内飞行了1440km,则它的速度是多少?





    例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营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则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课堂达标 2
    1.南京和上海之间的高速路长约300km,如果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跑完全程,则需要多长时间?








    2.猎豹是动物世界的短跑冠军,速度可达28m/s,则经过0.5min,它能跑多远?








    解题方法总结
    1.用速度公式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如果路程的单位是m,则时间的单位是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如果时间的单位是h,则路程的单位是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
    2.要学会公式的正确变形.由v=s/t可得:t=_______;s=________.



    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学案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3.知道什么是平均速度.4.会计算平均速度.
    5.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6.平均速度的计算.
    7.平均速度的计算
    典型例题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例1.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 )
    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C 速度不变,路程跟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课堂达标1
    1.如图所示是路程—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是速度—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为5:4,它们在相等时间内,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___;
    二、“过桥”问题
    例2.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此桥,则所需要的时间为( )
    A 120s B 140s C 160s D 180s
    课堂达标2
    1.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1.2km的大桥,则共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
    2.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大桥,由车头上桥到车尾全部离开大桥,共用3min,则这座大桥长为_______m
    3.一列火车通过长4200m的隧道用去时间5min,若其速度为15m/s,则火车长_____m.
    4.长300m的火车,用5min时间通过了一条长3.3km的隧道,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火车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为________.
    三、平均速度概念的考查.
    例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m,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0m,则该汽车在这400m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方法总结:

    课堂达标3
    1.“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
    B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C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D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
    2.小明家距学校1.5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车扎带他只好停下来,补胎用了5min,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4.8m/s B 5m/s C 2.45m/s D 4.8km/h
    3.汽车从A城开往B城,全程所用的时间为2小时,前一个小时汽车的平均速度为40m/s,后一个小时的平均速度为60m/s,那么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







    第三节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学案
    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的来源.
    2.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单位.
    3.初学会用刻度尺测量一般的长度.
    4.知道时间的单位,并会用钟表测量时间.
    5.知道什么是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6 .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单位之间的换算.
    7.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以及刻度尺的读数.
    8.误差及其产生原因,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典型例题
    一、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例1.某同学的身高是1.6m,则他的身高应为_______cm.
    例2.某原子的半径为20nm,则相当于__________m.
    方法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达标1.下列单位换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3.75m=3.75m×100=375cm B 3.75m=3.75m×100cm=375cm C 3.75m=3.75×cm=0.375cm D 3.75m=3.75×100cm=375cm
    2.单位换算:4×105μm=_______m;
    7.84×106m=______km 25nm=________m
    15km=__________cm 3.6m=__________nm
    3×105km=______mm
    3.我国的长江全长6300km,如果换算成以米为单位,当相当于__________m
    二、刻度尺的读数.
    例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
    方法总结:
    课堂达标21.如图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此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

    2.下图所示是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甲同学的读数为41毫米,乙同学的读数为41.0毫米,丙同学的读数为16毫米,丁的读数为16.0毫米.上述四位同学中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

    三、误差和平均值法测量物体的长度.
    例3.一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L1=2.45cm;L2=2.46cm;
    L3=2.47cm;L4=2.48cm,那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__________cm
    方法总结:


    课堂达标31.某同学测量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51cm,5.51cm,5.53cm,5.55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
    A 5.51cm B 5.52cm C 5.525cm D 5.53cm
    2.某同学用一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分别为:8.46cm、8.45cm、8.56cm、8.44cm、8.47cm,那么错误的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课后巩固
    1.一位同学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忘记了写单位,你帮他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身高为1.64_____;课桌宽46____;物理课本的长为250______,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_____.小红的鞋长为24_______,金星到南麻的距离为40_____.刘翔在奥运会上跑的距离为110_____.
    2.无线电波在1s内通过的距离为:3×105km=__________cm=__________mm.
    3.用测量工具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误差不能______,只能尽量________.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_______的.
    4.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
    A.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在测量中应力求准确,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
    C.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D.天平没有调节就进行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5.如图所示,用某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此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

    6.某人用一刻度尺三次测量一木板长度分别为14.50dm、14.52dm和14.52dm.则该木板的长度为______dm.
    7.同一长度的四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7.2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应记作________.
    8.小明上学路上用了15min,合________h,我校一节课的时间为40min,合________S
    某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200m比赛,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24S,则相当于____min.

    第四节 力
    学习目标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学习过程
    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一、力是什么
    1. 活动一: 体验力
    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手搬桌子


    桌子
    1




    2




    3




    4




    【体会】
    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


    2. 我的体验: 力(force)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1. 活动二:感受力的作用
    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2. 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物体对_____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的。
    讨论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释.




    三、力的作用效果
    讨论思考你是怎样知道拉拉力器的同学是否用了力呢?


    1. 活动三:展示力作用的效果
    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试一试,你能行的!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手拉弹簧
    弹簧的长度变长
    1


    2


    3



    2. 我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加油站
    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小结
    1.我学到的知识:


    2.我用到的方法:


    3.我的感悟和体会:


    4.我还想知道……


    课后巩固
    1.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如图),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一本书放在桌面上(如图),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书对桌面也会产生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
    3.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4.请判断:“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这句话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



    5.请大家回忆“神舟七号”升空的情景,试着说出其中所蕴含的力的知识。









    第五节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发展过程.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3.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4.再次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过程.
    课前预习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______,可以使静止的物体_______,也可以使物体速度的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力还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所以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总结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指导
    1.阅读课本19页的第一段以及插图,想一想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通过所学的知识分析出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19页第二段,了解一下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过程:





    伽利略的观点:

    上述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课本上的实验叫“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再次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实验中让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在进入水平表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这样才能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是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在平面上最终停下的位置.

    在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填“大”、“较大”或“小”)
    表面状况
    阻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毛巾


    木板


    玻璃


    分析上表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速度减小的越______.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证明__________的观点是正确的.后来,_____国物理学家________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说明:1.该定律说明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条件,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车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所以才会慢慢停下来,当给车施加的牵引力并不是维持车的运动,而是去克服受到的阻力,这样才能使车不停地运动,如果牵引力变大,大于阻力,那么车就会加速运动,从而改变车的运动状态,进一步说明了这个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其它物体对它施加作用了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推理的方法而概括出来的规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它不能用实验验证,因为任何物体都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但是它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典型例题例.正在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受到的所有的力消失,那么它会( )
    A 突然停止 B 慢慢停下来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加速运动
    方法总结: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将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突然不受外力,将以力撤销的那一瞬间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原来静止的物体 不受力 永远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 不受力 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课堂达标
    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是通过日常生活推导出来的 B 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C 它是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 D 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2.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每次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滑行时有_________,在越光滑的平面上,小车受到的__________越小,它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它的速度________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出这样得结论: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物体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反驳下列说法中的哪一个( )
    表面情况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运动的距离/m
    0.27
    0.42
    0.79
    A 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 B 小车受到力就运动,不受力就不运动
    C 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D 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4.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各力突然消失,则物体( )
    A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继续向前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快
    C 慢慢停下来 D 立即停下来
    5.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头顶球,球在向上飞,若此时受到的力都消失,则球将会( )
    A 静止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下落 D 无法判断
    6.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若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A 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 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小球运动速率减小,但保持直线运动状态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第五节 惯性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惯性的定义,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3.知道惯性和惯性规律的区别.
    课前预习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_____________.
    3.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21页第一段,找出惯性的概念,并填写下空.
    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叫做惯性,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叫惯性定律.___________都有惯性.
    2.阅读课本上的“想想做做”部分,猜想一下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自己找一块橡皮,放在一张纸条上,快速把纸条抽出,看一下有什么现象?
    3.阅读课本21页最后几段,了解一下日常中常见的惯性现象,学会解释现象的方法,然后合上课本,自己试着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一下,最后再考虑一下下面的问题:
    (1)当汽车开动时,站在车上的人为什么向后仰?
    (2)解释一下课本图6.5-5中锤头为什么能紧套在锤柄上?
    4.阅读课本21页的“想想议议” 部分,想一想跳起后你会落在哪里,为什么?


    典型例题
    1.惯性现象的识别
    例1.飞机投弹时,不是飞到目标的正上方投弹,而是要提前投掷才能命中目标,这是因为( )
    A 炸弹有向前的冲力 B 炸弹受到向前惯力的作用
    C 炸弹具有惯性 D 炸弹受到重力的作用
    2.惯性现象的解释
    例2.人走路时,被石头绊会向前倒,这是为什么?
    思路引导:人走路时,脚被石头绊住,由于________,上身仍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状态,而向前倾倒.
    【课外补充】物体的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物体的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例如:为了能够灵活地改变速度,调整方向,歼击机不仅做得轻巧,作战中有时还需要甩掉副油箱;让足球和铅球都静止在地面上,足球轻轻一踢就能运动起来,但要使铅球运动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小轿车转弯灵活,起步很快,而火车起步却很慢;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容易程度与物体的_______有关,即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_______有关,且物体的______越大,惯性越大.
    课堂达标
    1.骑自行车高速行驶时(尤其是下坡),往往要刹后闸,这是因为当刹前轮时,前轮被刹住而停止运动,由于_____,后轮仍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状态,而容易向前翻车.
    2.在一个水杯的口上放上一张硬纸片,上面放一个鸡蛋,用力在水平方向上弹纸片,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动员百米冲刺后,并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运动员( )
    A 失去了惯性 B 具有惯性 C 不受力的作用 D 惯性大于阻力
    4.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人走路时脚被绊了一下,会向前倒下 B 投出去的篮球会继续向前飞行
    C 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会向前滑行 D 熟透了的桃子会从树上掉下来
    5.下列现象或做法与惯性有关的是( )
    A 骑车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B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C 多数人习惯用右手写字 D 电动机通电时转动
    6.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运动员跳远时往往要助跑 B 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
    C 空中篮球正在落向地面 D 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将敌方飞奔的战马绊倒
    7.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 )
    A 应该前轮先着地 B 应该后轮先着地
    C 应该前后轮同时着地 D 哪个车轮先着地与翻车的危险没有关系
    8.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现象有弊的是( )
    A 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
    B 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C 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D 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
    9.许多高档轿车中安装了安全气囊,特定情况下它会“蹦”出来,以免身体直接撞到车身上而受伤,安全气囊最有可能“蹦”出来的情况是轿车在( )
    A 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时 B 盘山公路上缓慢行驶时
    C 刚开始突然启动时 D 与前方物体发生猛烈碰撞时
    10.下列有关物体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静止时,它没有惯性 B 不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 船在水中匀速行驶时,一人在船尾处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落下时将掉入水中
    D 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度向前飞行,是由于子弹具有惯性
    11.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找出一处科学性错误,在错误字句的下面画上横线.
    遇险情急刹车 乘客受伤
    本报讯 今天清晨6:30,本市21路公共汽车在行驶途中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有三名坐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




    第六节 二力平衡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也能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知道物体的两种平衡状态.3.知道平衡力的概念.4.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知识回顾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力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2.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两个力的____,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这两个力的合力为____
    3.地球上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都受到____力的作用,它的方向是___________.
    课前预习1.阅读课本23页第一段,了解一下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尽管受到力的作用,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_________,所以相当于不受力,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合力为_____.
    判断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放在桌面上书 B.空中飞行的小鸟 C.随传送带一块上升的物体. D.正在起步的汽车
    E.悬吊着的电灯 F.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 G.匀速上升的电梯 H.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I.百米冲刺中的运动员 J.树上的苹果.K.匀速行驶的汽车上的物体
    2.阅读课本23页最后几段,找出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悬挂的电灯受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如果电灯受到的重力是5N,则电线对它的拉力是____N;放在桌子上的书受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如果这本书重3N,则桌子对它的支持力是_____N;在水平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________和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如果牵引力是5×104N,则它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N;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已知人和伞总重为700N,则他受到的阻力是_____N.
    典型例题例1.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C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D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思路引导:A: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______,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______,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________上,所以它们不是平衡力;B:桌子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_____,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______,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所以它们不是平衡力;C: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______,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_______,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它们______平衡力;D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_____,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_____,这两个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上,所以它们_____平衡力.
    例2.分析下列各对力是否是平衡力,如果不是,写出原因.

    A B C D E
    A.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吊车以2m/s的速度将1×104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N,若吊车改为2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N,若吊车改为4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___N.
    方法总结:因为重物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重物处于_______状态,那么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自身的重力是一对_________,它们的大小相等,所以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_____N.
    解这类题,首先要看一下物体处于什么运动状态,从而判断物体是否受平衡力,如果是,则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出力的大小.甚至可以判断出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课堂达标
    1.学校举行升旗仪式,当国旗匀速直线上升时,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旗受到的重力和绳对旗的拉力 B 旗对绳的拉力和绳的旗的拉力
    C 旗受到的重力和旗对地球的引力 D 旗对绳的拉力和旗受到的重力
    2.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
    A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B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C 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的合力为零
    4.起重机臂下吊一个质量为5t的重物,下列情况中钢丝绳所受的拉力T应为( )
    A 只有静止时,T=4.9×104N B 匀速上升时,T>4.9×104N
    C 匀速下降时,T<4.9×104N D 以上三种情况下,T都等于4.9×104N
    5.下面关于二力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一定平衡
    B 若两个力的合力为零,这两个力一定平衡
    C 若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这两个力一定平衡
    D 用一水平推力推水平放置的木箱,但没推动,其原因是推力小于摩擦力
    6.用手握住一个瓶子,瓶身保持竖直,如果增大握力,则( )
    A 瓶子受到的重力增大 B 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C 瓶子受到向下滑力减小 D 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不变
    7.直接用手匀速竖直向上提起100N的物体,所需的拉力的大小是_______N;如果改为沿水平面匀速拉物体,物体与水平间的摩擦力为20N,则所需的拉力的大小为_____N.



    第六节 二力平衡的应用学案(第2课时)
    学习目标1.学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2.学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3.熟练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知识回顾1.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物体保持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时,这个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所有力的合力为_______.
    典型例题例1.有一架质量为1.5t的直升机,停在空中时,螺旋桨产生向上的举力,这个力是_________N,当它水平飞行时,竖直向上的举力是_________N,当它匀速上升时举力则是__________N,当它匀速下降时举力则是__________N.
    思路引导:直升机停在空中时,保持______状态,此时它处于_______状态,所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螺旋桨产生的举力与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举力的大小是_________N;当水平飞行时、匀速上升时、匀速下降时直升机均处于________状态,所以直升机受到的举力均等于它的________.
    例2.如图所示,用F=20N的压力把重10N的物体压在墙上,物体保持静止,则与压力构成一对平衡力的力是_________________,其大小是_____N;与重力构成一对平衡力的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大小是______N.
    思路引导:根据题意,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压力,使墙受到一个压力,同时墙施加给物体一个向左的_________,同理,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但是由于物体静止,所以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__________,根据平衡力的特点,大小是_______.
    课堂达标1.一个重1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当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提它时,物体所受合力是( )
    A 40N,方向竖直向上 B 40N,方向竖直向下 C 0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N,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____N,方向__________.
    3.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着一个重500N箱子,此时它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是_____N,过一会,某人用100N的力水平向右推箱子,但箱子没有被推动,此时箱子受到地面_______摩擦力的作用(填“滑动”或“静”),这个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N,其方向向______.当推力增大到150N时,箱子仍然没有被推动,此时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N;当推力增大到200N时,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摩擦力(填“滑动”或“静”),其大小是_______N,方向向______.
    4.如图所示,重80N的物体受到F=60N的水平压力作用,沿竖直墙壁向下匀速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
    A.20N B.140N C.80N D.60N
    5.一个用50N的水平推力,推着一个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则木箱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力及摩擦力的大小分别是( )
    A.50N,50N B.50N,0N C.0N,50N D 0N,0N
    6.如图所示,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重10N,当物体B重为2N时,物体A保持静止,这是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
    专题补充----受力分析
    一、根据二力平衡理论推断不明显的力.
    例1.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但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

    解题方法:尽管物体A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但是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拉力F和向左的静摩擦力f,另外,由于物体A受到向下的重力G,所以根据二力平衡,物体还受到地面对它向上的支持力N.(受力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二、物体受力情况一般分析法.
    例2.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放在斜面上,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解题方法:(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以及状态.-----物体A在斜面上静止
    (2)确定研究对象与周围的哪些物体发生相互作用-------物体A受地球吸引,还受斜面支持,它与斜面接触,且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故还受摩擦力.
    (3)先画重力G,再画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最后再画摩擦力.
    (4)完成受力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课堂达标对下列图中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
    1.物体A随传送带匀速运动.
    2.物体A重150N,用大小为100N的力F向上提物体A.
    3.物体A被两绳吊着,处于静止状态.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第一节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学习目标
    1. 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 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认识生活中的弹簧测力计。
    3.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4.初步了解弹性势能,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对周围生活中的弹力应用的实例产生关注,体会科学技术的应用的价值。
    一、形变、弹力
    活动:手压气球、手拉橡皮筋、压缩弹簧
    你的感受
    物体的 的改变叫形变,它分为范性形变和弹性形变。物体发生
    所产生的力叫弹力。
    拉长的橡皮筋若撤去外力(手的拉力)会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属于弹性形变;而泥团捏成泥人后,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是不会恢复原状的(变成),这种形变属于范性形变。
    (阅读课本P.57“形变”的有关内容。)
    二、探究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猜想:
    设计实验:

    1、架高塑料尺,将不同的重物摆放在塑料尺上,观察塑料尺的弯曲程度。
    现象与结论:
    2、(1)给弹簧施加不同的拉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现象与结论:
    (2)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压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现象与结论:
    小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 就越大。
    3、在一段弹簧上分别挂1个、2个、3个钩码,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和挂钩码后弹簧的总长度,注意寻找其中的规律。
    总结:一定范围内,物体所受外力越大,形变也越大。(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它所受到的拉力成 。)
    说明: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可以来测量力的大小。
    测量力的工具是 ,在实验室中常用 来测量力的大小。
    信息快递:对弹簧的拉力F = k·⊿X (k表示弹簧的弹性常数,和弹簧的材料有关。
    ⊿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三、交流、讨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1、信息快递: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符号是 。
    2、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它的主要构件名称、测量范围、分度值。
    弹簧测力计主要由 、 、 、 组成。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表示的最大测量值是 ,分度值是 。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4、回答课本“议一议”栏目中的问题。
    5、用手拉弹簧测力计,体验1N、2N、5N的大小。
    6、用小纸条拉弹簧测力计,一直到小纸条拉断为止,注意拉断瞬间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7、思考:弹簧测力计为什么有个“测量范围”?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说明?



    四、认识弹性势能
    1、用橡皮筋拉长后,一端松手,会有什么感觉?体验一下,并思考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2、弹性势能
    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动能是指 。)
    叫做弹性势能
    3、举例:哪些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4、参照课本上的实例,试举一些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且被人们加以利用的实例。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非弹性力
    B.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属于弹力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形变就越小
    D.弹簧测力计利用了物体的形变与力的关系
    2.力的单位是( )
    A.牛顿 B.千克 C.毫米 D.秒
    3.下列关于弹性势能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不具有能量
    B.发生弹性形变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C.物体受到力体积发生变化,物体一定没有弹性势能
    D.物体的弹性势能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无关
    4.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正确是( )
    A.弹簧测力计根据弹簧受到外力越大,物体形变越大原理制成的
    B.弹簧测力计一般都有量程,没有分度值
    C.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一定要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D.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一定要注意观察标尺的零刻线、分度值和量程
    5.某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况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前应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B.使用前应先调零
    C.只要力的大小在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这些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来测量这个力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记录数据的同时要记录力的单位
    6.小华在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时,归纳一些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A.所测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的最大值
    B.弹簧测力计必须水平放置,进行物体受力的测量
    C.并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
    D.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位置
    7.如图7-1所示,为了能够说明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现有两个弹簧,两个质量不等的小球A、B,质量分别为5N和2N,则哪根弹簧上的弹性势能大? (填上方、下方)。
    8. 小明对弹力的认识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弹力仅仅是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力吸引力
    B.在弹性限度以内,弹簧的长度越长,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C.锻炼身体用的弹簧拉力器挂满弹簧后,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小
    D.在运动场上撑杆跳高运动员用的撑杆,利用了撑杆受力时所产生的 弹性形变
    9.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若指针指在零刻度线的下方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力的大小将比实际的力 ( )
    A.相同 B. 偏小 C.偏大 D.无法确定10当体操运动员从高处落下,与蹦床接触的过程中,蹦床表面发生 ,而获得 能。
    11.小明在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时,发现用力拉弹簧时,开始时,不会感到太费力,可越向外拉,感觉越费力,这是什么原因?试解释一下。
    1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意大小的力
    B.弹簧测力计的刻度不是均匀的
    C.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
    D.弹簧测力计只能在竖直方向上使用
    第二节 重力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
    3、能用G=mg计算有关的问题。
    学习过程:
    任务一:知道什么叫重力
    学习要求:1、观察图7-12,认识重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
    2、知道重力的方向及应用。

    思考题:
    质量均匀的球挂在墙上,如果质量为2千克,用力的图示画出它受到的重力
    任务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学习要求:阅读教材并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思考题:
    关于G=m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表示m与G成正比    B它表示G与g成正比
    C它表示g与m成反比 D它表示G与m成正比  
    课堂练习:
    1、重为3N的贡柑,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 对于贡柑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于3N,方向竖直向下       B.小于3N,方向竖直向下
    C.等于3N,方向竖直向上        D.等于3N,方向竖直向下
    2、有一苹果它的重力是2.45N,则它的质量是            克.
    3、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1:3,则它们受到的重力之比为(   ),若甲物体的物重为196N,则乙物体的质量为(  )。
    4、一盒小铁丸的重量为25N,假如一粒铁丸的质量是0.025kg,那么一盒小铁丸有多少粒?(g=10N/kg)





    第三节 摩擦力学案
    学习目标1.知道自然界中的两种摩擦: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2.知道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3.初步掌握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的一般过程.
    课前预习一、阅读课本15页第一自然段知道滑行的自行车慢慢停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并举一个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第二段,找出摩擦力的概念,并仔细体会它的含义,然后做下面的两个活动:
    探究活动1.把你的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慢慢移动,感受一下桌面对你的摩擦力,并感受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方向之间关系.
    2.用力把你的手压在桌面上,使你的手有向某个方向运动的趋势(但不要运动起来),感受一下你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趋势方向的关系.
    结论产生摩擦力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摩擦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生活中的摩擦分三种:滑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课本上我们所学习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它只有在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才会产生.另外生活中还有一种摩擦力,一个物体有沿着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的趋势(即要发生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摩擦,这种摩擦叫做静摩擦.例如:当我们去推地面上的一个箱子时,箱子没有被推动,这是因为静摩擦力的大小与迫使两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大小相等,箱子保持原来的静止.逐渐增大对箱子的推力,箱子可能仍然不动,说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我们一般根据平衡的知识推断出静摩擦力的大小.当推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箱子就会被推动,当箱子开始运动时,此时箱子所受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叫最大静摩擦力,当物体运动起来以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就变成了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具有不确定性,即静摩擦力的大小不是一个定值.
    如图所示,一个向高处传送物体的传送带,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物体在传送带上有向下滑动的趋势,但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并没有发生相对运动,这时物体受到传送带对它的静摩擦力的作用,在静摩擦力作用下物体才能不会从传送带上滑下,而是随着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此时静摩擦力是物体运动的动力,所以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都处于静止状态.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这种摩擦力叫做滚动摩擦力.这种摩擦从本质上讲也属于静摩擦.
    课堂达标:1.一个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着桌面向右运动,则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是________摩擦力(填“滑动”、“静”或“滚动”),它的方向向_______(“左”或“右”)
    2.爬杆是一项有益的体育运动,王明同学在爬杆的过程中,手紧紧地握住杆向上爬,则他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摩擦力(填“滑动”或“静”),方向向_____;当他抱住杆滑下时,他的身体受到的是_______摩擦力,方向向______.
    3.如图所示,物体静止放在斜面上,请你在图上画出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思想】: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多个,所以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要用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时,要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而在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压力等因素不变.
    【提出猜想】: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实验器材】木块、弹簧测力计、长木板、砝码、棉布、毛巾.
    【实验步骤】1.把长木板平放在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相等),记下此时的摩擦力的大小 (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木块上面放一个砝码,增大对木板的压力,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上有砝码)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此时的摩擦力的大小.
    3.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不带砝码,保证与第一次的压力相等)在棉布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此时的摩擦力的大小.
    4.把棉布换成毛巾表面,重复步骤3的操作.
    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接触面上受到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_____.
    注意弹簧测力计要与桌面平行,拉动过程中要慢,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拓展小刚同学在做“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认为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你能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步骤,验证一下小刚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写出你增加的实验步骤.(提示: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设计这一步骤,把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的第1步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步骤5:





    第三节 摩擦力(第二课时)----摩擦与我们
    学习目标
    1.知道日常中常见的摩擦现象.2.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知识回顾】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_____.
    课前预习
    阅读课本16—17页的内容和插图,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以及常见的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在生活中人们根据实际需要,有时需要增大摩擦(有益),有时又需要减小摩擦(有害),所以就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在各种车辆上安装轮子以及在机器的轴上安装滚动轴承,可以大大减小摩擦,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在机器部件之间加润滑油使两个表面之间形成油膜,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减小摩擦.
    我们知道摩擦力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试判断一下下面几个示例中是通过改变什么因素来增大还是减小摩擦力的:
    乒乓球拍上的胶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足球鞋上的鞋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泥路上的刻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力刹车,使车快速停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橇的底部要做得光滑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以上事例总结出改变摩擦的方法:
    增大摩擦的方法
    减小摩擦的方法






    典型例题
    例1.摩擦无处不在,在生活中或生产中有时需要增大有益摩擦,有时需要减小有害摩擦,下列叙述中,属于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A 螺丝刀的手柄上刻有一些凹槽 B 旱冰场冰场的地面做得很光滑
    C 自行车的转动部位要经常加一些润滑油 D 行礼包的包底上装有四个小轮
    思路引导:旱冰场的冰场的地面做得很光滑,这是减小接触面的__________,从而______摩擦,这样可以滑得更顺畅.自行车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是使部件之间形成一层油膜,使它们互不接触,从而______摩擦;行礼包的底部装上四个小轮,是变滑动为滚动,从而_______摩擦.螺丝刀的手柄上刻有一些凹槽,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___________,从而______摩擦.
    课堂达标1.下列事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足球守门员的手套 B 塑胶跑道表层的胶粒 C 鞋底的花纹 D 轮胎的花纹
    E 在石碑的底部垫上圆木拉动石碑 F 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 G 气垫船底部的气垫使船与水面分开 H 雪后路面上撒一些煤渣
    2.下列各种摩擦力中:①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②骑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粒
    ③皮带传动中,皮带与轮之间的摩擦力④汽车行驶时,空气与汽车之间的摩擦力;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课后作业1.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是要在手上抹一些镁粉,而在杠上做回环运动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 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C 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D 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2.在家里的浴室中,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 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花纹的地板砖 B 人沐浴时穿的拖鞋底带有凹凸花纹
    C 脚底下放一条毛巾 D 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
    3.磁悬浮列车靠强大的磁性将列车悬浮在轨道上方,从而可高速行驶,那么列车能高速行驶的原因是( )
    A 依靠列车的惯性 B 减小了列车的重力 C 减小了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
    D 减小了列车所受的空气阻力
    4.下列现象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A 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 B 旅行箱的下面安装小轮子
    C 钢笔拧得太紧不易打开,往往在手与钢笔之间垫一块毛巾
    D 为了把桌面上得污渍擦干净,常常用大一点力压抹布
    5.下列事例中,增大摩擦的措施是( )
    A 为了容易推动很重的木箱,在木箱下面垫上几根圆木
    B 在汽车轮胎上做成有凹凸的花纹
    C 在机器的传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 D 自衣服的拉链上涂些蜡
    6.下列事例中,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A 推动笨重物体时,常垫滚木 B 旅游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 雪橇的底部非常光滑 D 给机器的轴承加润滑油
    7.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A 轮胎上刻有花纹 B 车轮做成圆形 C 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 D 刹车时用力捏闸E 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F 脚踏板凹凸不平 G 车轴处装有滚珠 H 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通过改变接触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___;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__;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_;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开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_.用力踩动脚踏板使自行车前进时,后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方向朝_______(填“前”或“后”)
    8.拔河比赛中,运动员要穿比较新的球鞋,而且不希望地面上有沙子,这是因为比较新的球鞋能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_____________,而地面上的沙子能_________而减小摩擦
    9.马路上一旦泼洒了机油,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特别是骑摩托车、自行车时很容易摔倒,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10.旱冰鞋上的轮子的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_______大大减少,而演奏二胡前往往要在琴弦上抹一些松香,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法增大摩擦.
    11.全班同学正在上课,突然摩擦力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
    B 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使吊灯落到地上
    C 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飘在空中
    D 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地滑着、碰撞着

    第四节 杠杆
    课后作业1、知道杠杆的特征,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能准确画出动力臂与阻力臂。
    2、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探究新知
    任务一:认识杠杆
    观察教材所示的几种工具并亲自做一下。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饶着 转动的
    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指 ;动力是 ;
    阻力是 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是 到
    的距离;阻力臂是 到 的距离。
    观察图9-2,找出杠杆的五要素。
    观察图9-3,核桃钳是由几个杠杆组成的?试着找出它的支点、动力、阻力。
    画出图9-3“核桃钳”的上面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
    (简记: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警示:不论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
    杠杆必须是直的吗?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吗?

    任务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指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
    或 。
    问题: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先猜一下:
    实验探究
    1、阅读P3,思考实验步骤
    2、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注意成员分工,边实验边记录)
    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若用F1、F2、L1、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思考:杠杆只能静止在水平位置吗?你能让杠杆在非水平位置平衡吗?试一试。本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有什么好处呢?
    课堂练习1、关于力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
    B. 从动力作用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C.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D. 从阻力作用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阻力臂
    2、所谓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处于 状态或 状态。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字母表示式为 。
    3、地面上有一根大木杆,抬起A端需用300N,抬起B端需用200N,这条木杆的 端较粗。
    4、已知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大约是地球上重力的六分之一。做生意时,用同一杆秤在月球上称质量,和在地球上相比( )
    A. 买方吃亏        B. 卖方吃亏  
    C. 双方都不吃亏      D. 双方都吃亏
    5、一个杠杆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B. 这两个力的力臂一定相等
    C. 力臂较长的那个力较大
    D. 两个力和各自力臂的乘积一定相等
    6、如图,拉力F作用在杠杆中点B处,已知AC=1.8m,
    G=100N,求拉力F.

    课后反思本节课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             
    哪些问题自己还不理解:               
    评价本堂课自己的表现(自学过程是否投入、听老师讲课注意力是否集中、讨论问题是否参与等):         
                              

    课堂作业一
    1.下列杠杆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_.
    A.筷子 B.镊子 C.钳子 D.托盘天平 E.杆秤 F.瓶盖起子 G.钓鱼杆 H.道钉撬I.扫帚 J.理发剪刀 K.铁匠剪刀 L.羊角锤 M.火钳 N.船桨
    2.在使用杠杆时,需要省力,就必须使用动力臂______阻力臂的杠杆;需要省距离,就必须使用动力臂______阻力臂的杠杆;天平是一个_______杠杆.
    典型例题
    1.最大力臂问题.
    例1.如图所示,要把球滚上台阶所用得力最小,画出所用的最小的力的方向及作用点.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变化.
    例2.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竖直拉至水平过程中,力F(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课堂作业二
    1.用撬棒撬起一石块,沿不同方向用力作用于撬棒,哪个力最小( )
    A F1 B F2 C F3 D 都一样

    2.如图所示,一根不均匀的木棒,用细绳悬挂起来,恰好平衡,若从悬挂处锯段,将木棒分成两段,则( )
    A 粗端重 B 细端重 C 一样重 D 无法确定

    3.用一杆秤称物体质量时,误用了一个较重的秤砣,称出的物体质量比实际值( )
    A 偏大 B 偏小 C 一样重 D 无法确定
    4.在下图中,要把石块用最小的力撬起来,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方向及其作用点.

    5.请画出将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木块向右抬起时所需最小的力的示意图.

    6.(选作)如图所示的杠杆在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小球的质量是5kg,放在距支点10cm处,A点到支点的距离是10cm,求细绳的拉力.(g=10N/kg)
    第五节 其他简单机械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典型例题
    一、仔细阅读课本P80的内容,找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并回答问题.
    1.你能从图9.2-1中悟出什么道理?


    2.什么是定滑轮,什么是动滑轮,它们有什么区别?



    3.结合实际生活,思考一下,在你周围哪些地方能见到定滑轮或动滑轮?


    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分别安装定滑轮和动滑轮.并在下面画出图9.2-3中乙和丙图的示意图.






    2.按照图9.2-3的图示进行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9.2-1的漫画中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结果?请你帮他想个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阅读课本P82关于滑轮组的知识,然后解决下列问题:
    1.使用滑轮组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看图9.2-4,了解组装滑轮组时应该怎样绕线.除了课本上这中绕法,你还能有其它绕法吗?试着在下图中画出两种绕法.

    3.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滑轮组的特点是:使用滑轮组既能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且有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拉绳子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____.
    四、阅读课本P82的科学世界中的文章“其他简单机械”,完成下列任务.
    1.指出图9.2-5中各个轮轴的“轮”和“轴”
    2.使用轮轴和斜面时,是省了力还是费了力?省了距离还是费了距离?它们属于省力机械还是费力机械?



    课后巩固1.如果忽略滑轮重和摩擦,则下列各图中,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的大小分别是多少?
    (已知被提升重物的重力均为1000N)

    F1=_________N; F2=________N; F3=________N; F4=________N.
    2.如图所示,一辆汽车陷入泥坑,现用一滑轮组把它拉出来,请画出最省力的绕法.

    3.(选作)如图所示,物体重20N,忽略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是( )
    A 10N B 20N C 30N D 40N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第一节 压强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判断压力的大小和方向2.理解压强的概念.3.理解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4.知道“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的应用.
    知识回顾
    1.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判断一下下列各图中,表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已知物体A的重力GA=10N,物体B的重力GB=20N,F=20N,F1=15N

    甲图 乙图 丙图 丁图 戊图
    甲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_N;乙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_N;丙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N;丁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N;戊图中顶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_N.
    总结:在物理上,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
    压力并不一定由重力产生,只有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才等于重力.
    自学指导
    1.阅读课本P28的“想想议议”部分的插图,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小小的蝉为什么可以把口器插入树皮深处,吸吮树汁?而庞大的骆驼较大的体重作用在宽大的蹄子上,为什么会在沙地上陷入一些,而不能陷入很深?

    2.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在这个实验中,再次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实验步骤如下:
    (1)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2)在腿朝下的小桌上放一个砝码,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3)把小桌翻过来,将同一砝码放在桌面木板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分析:步骤(1)和(2)中,让小桌腿朝下是保持____________不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步骤(2)和(3)中,把砝码放在桌面木板上是保持_________不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观察课本P29图7.1-3,由甲图和乙图可以得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有关;由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_,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有关.综合可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
    3.阅读课本P29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并通过理解定义去理解公式是怎样写出的.
    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压强.在物理上用字母____表示压强,____表示压力,_____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计算压强的公式是________,其中压力的单位是_____,受力面积的单位是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为了纪念___国科学家_______,压强还有一个专用单位叫_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1Pa=______N/m2
    注意事项:使用此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统一单位,并要确定准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就是两物体相互接触的面积).除了会计算压强外,还要会用此公式计算压力(F=PS)和受力面积(S=F/P)
    4.仔细学习例题,学会解题步骤,然后做下面的例1.
    典型例题
    例1:桌面上平放着一本字典,字典受到的重力为5N,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5×10-2m2,计算这本书对桌面的压强.






    例2.你坐在家中的沙发上与坐在硬板凳上相比教,哪种情况感到舒服些?为什么?
    思路引导:两种情况中,人对板凳的压力大小都等于人的______,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两种情况下人受到的压力是一样的,但是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硬板凳上时受力面积要_____,由P=F/S可知,在压力不变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_____,所以坐在沙发上舒服些
    课堂达标1.(必做题)一个物体的质量是3kg,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计算这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强.(g=10N/kg)





    2.(选做题)一个正方体木块的边长是10c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计算它对桌面的压强.(已知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3;g=10N/kg)






    课后巩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关.
    2.某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1×104Pa,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有一瓶没有开启的汽水,瓶内二氧化碳给瓶盖一个14N的力,若瓶盖的面积为7cm2,则瓶盖受到的压强是( )
    A 0.5×10-4Pa B 2Pa C 200Pa D 2×104Pa
    4.如图所示是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1)比较甲、乙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系.
    (2)比较甲、丙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系.


    压强学案(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2.熟练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
    知识回顾
    1.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其中压力的单位是______,受力面积的单位是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压强的专用单位是_________.
    3.由压强公式可以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小.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P30的“想想议议”部分的插图,讨论一下各图中哪些是要增大压强,哪些是要减小压强,它们各自采用了什么方法?并填写下面的空格:
    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是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压强的(填“增大”或“减小”下同),而它锋利的土铲是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压强的;斧头具有很窄的刃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压强的;铁轨铺在一根根枕木上是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_压强的.蝉是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压强的,从而能使它的口器很容易插入树皮;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是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压强的,从而不会陷入沙中很深.
    总结得出:增大压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见到以下事例:①有“森林卫士”之称的啄木鸟有细长而坚硬的尖喙,便于啄开树皮;②铁路的铁轨要铺在枕木上;③书包带要做得宽些,背在肩上才舒服;④要把图钉按进较硬的木板,需要加更大的力.其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哪一组(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例2.一个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为P,若将它竖直切去1/2,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 ),若将竖直切下的1/2放到另外1/2上面,则木块对桌面的压强是( );若将它水平切开,把上面部分拿走,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 )
    A P/2 B P/4 C P D 2P
    例3.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20N,物体B的重力为30N,已知A的底面积为2×10-2m2,B的底面积为4×10-2m2,求:(1)物体A对B的压强(2)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




    课堂达标1.下列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书包带很宽 B 铁轨铺在枕木上 C 刀磨得很薄 D 推土机安装履带
    2.你购买纸包饮料时,一般配有一根塑料吸管,吸管一端是斜面的,一头是平的,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
    A 将平面一头插入饮料管孔 B 将斜面一头插入饮料管孔
    C 将任意一头插入饮料管孔均可 D 不用塑料管也可以
    3.我们在用螺丝固定物体时,往往在螺丝下面垫上一个垫圈,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美观 B 减小摩擦 C 减小压强 D 增加硬度
    4.大型运输车装有很多车轮,是为了( )
    A 减小重力 B 减小压强 C 增大摩擦 D 增大稳定性
    5.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20N,物体B的重力为30N,已知A的底面积为2×10-2m2,B的底面积为4×10-2m2,求:(1)物体B对A的压强(2)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




    课后巩固1.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常会见到如下现象,其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①削铅笔的小刀刀刃磨得很薄②滑雪板做得很宽很长③往墙上钉钉子时,要用力击打④用订书机订书本时,订书机的柄较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一块砖平放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将其侧放,对地面的压强为P2,那么( )
    A P1>P2 B P1=P2 C P1 3.将一均匀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若沿虚线切开拿走上面一半,则长方体的密度,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及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
    A 密度不变,压力减小,压强不变 B 密度变小,压力减小,压强减小
    C 密度不变,压力减小,压强减小 D 密度不变,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4.一个人在公园结冰的湖面上行走,不小心压破冰面掉进了冰窟窿,工作人员需要接近冰窟窿去救他,旁边有长、宽都差不多的梯子和木板,为了救人,应该( )
    A 立即跑向冰窟窿 B 将梯子铺在冰面上,从上面爬过去救落水者
    C 将木板铺子冰面上,从上面爬过去救落水者 D 从冰面上爬过去救落水者
    5.一名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475N,当她跳舞时一只脚与地的接触面积为9.5×10-4m2,一只大象的体重是6×104N,它每只脚掌的面积是600cm2,求:(1)芭蕾舞演员单腿跳舞时对地面的压强;(2)大象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3)通过计算,你得到什么启示?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记液体压强的特点.2.学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课前预习
    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
    2.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________,其中液体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深度的单位是_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的三只容器中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液体,则三只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
    A PaPb>Pc C Pa>Pb=Pc D Pa 思路引导:由图可知:a图和b图的液体相同,所以______相同,因为a图中液体的深度_____b图中液体的深度,根据P=ρgh可知,a的压强_____b的压强;b图和c图中液体的_______相同,而水的密度_____酒精的密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b图中液体的压强______c图中液体的压强,综合可得:Pa_____Pb_____Pc,故选_____.
    例2.如图所示,两个容器盛有相同质量的液体,则两个容器中液体对底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 )
    A FA>FB,PA=PB B FAPB D FA=FB,PA 思路引导:两容器中的液体密度无法确定,所以此题无法根据P=ρgh来分析.但因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同,所以两种液体的重力相同,它们对底面的压力FA_____FB,又因为A容器的底面积_______B容器的底面积,所以根据压强的定义式P=F/S可得:PA______PB.
    例3.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水,其中h1=100cm,h2=60cm,容器底面积S=20cm2,求:(1)水对容器顶的压强(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3)水对容器底的压力?(g=10N/kg)



    课堂达标1.下列表格是某同学“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部分数据记录:
    实验次数
    水的深度/cm
    橡皮膜的方向
    压强计左右水面高度差/cm
    1
    4
    朝上
    3.2
    2
    4
    朝侧面
    3.2
    3
    4
    朝下
    3.2
    4
    10
    朝下
    9.2
    (1)实验次数1、2、3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橡皮膜放入盐水中深10cm处时,压强计左右水面高度差比9.2cm要______.
    (3)在同一次实验中,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应等于压强计左右水面的高度差,但仔细观察,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略____压强计左右水面的高度差.
    2.关于液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压强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 液体的压强随质量增大而增大
    C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D 液体的压强随密度增大而减小
    3.潜水员潜到三峡库区20m深的水中,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Pa.若他的身体表面积为2m2,则他受到水的压力是________N.(g=10N/kg)
    4.塑料桶里装有20cm深的某种液体,液体对桶底的压强为1600Pa,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g=10N/kg)
    5.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都装有水,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试管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____P乙.
    6.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并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容器内的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为P1,当把它倒过来时,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为P2,则它们的关系是( )
    A P1>P2 B P1=P2 C P1





    5题图 6题图 7题图
    8.一个圆柱形容器,重20N,底面积为2×10-2m2,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在里面装入深10cm的水,求:(1)水对底面的压强(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9.一只装煤油的油罐中盛有4m深的煤油,在距底部0.5m处发现有一个面积为5cm2的小孔,求:(1)煤油对罐底的压强多大?(2)小孔处煤油的压强多大?(3)要想堵住这个孔,至少需要在小孔处施加多大的力?











    第三节 大气压强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大气压强现象.2.会初步应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3.知道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4.知道大气压与温度和体积的关系.
    补充
    大气压强除了有类似于液体压强的特点外,还有自身的特点,在温度不变时,一定量的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在体积不变时,一定量的气体的温度越高,压强越大,温度越低,压强越小.
    每种液体都有一定的沸腾温度,叫做沸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随气压减小而降低,气压增大而升高.
    典型例题
    例1.将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倾斜30º,则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变化情况是( )
    A 不变 B 变长 C 变短 D 无法确定
    例2.在冬天,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由于( )
    A 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B 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C 瓶塞遇冷收缩 D 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例3.在海拔2000m范围内,可近似地认为每升高12m,大气压减小1mm水银柱,用水银气压计在山脚下测量地结果是758mm水银柱,在山顶测量的结果是648mm水银柱,则山的高度大约是_________m.
    课后巩固(必做题)
    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最早准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_________
    2.1标准大气压=_______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__________Pa.
    3.在大气压为760mm水银柱的房间里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755mm,可能的因为是( )
    A 玻璃管太长了 B 玻璃管放斜了 C 管内水银面上方进入少量空气 D 玻璃管比较粗
    4.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将玻璃管由竖直变为倾斜,则( )
    A 水银柱长度增大,高度升高 B 水银柱长度不变,高度降低
    C 水银柱长度减小,高度减小 D 水银柱长度增加,高度不变
    5.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B 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
    C 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水银柱变长
    D 玻璃管内顶端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6.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 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 B 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
    C 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 D 用抽水机抽水
    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
    B 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
    C 生产灯泡时,抽气机抽出灯泡内的空气
    D 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中间有水时,很难将它们分开
    8.某同学估测大气对0.3m2的课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是( )
    A 3×102N B 3×103N C 3×104N D 3×105N
    9.用吸管从瓶子里吸饮料时,使饮料上升到嘴里的力是( )
    A 嘴的吸力 B 大气的压力 C 瓶底的压力 D 瓶壁的吸力
    10.在瓶内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然后用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就会进入瓶内,这是因为( )
    A 瓶内由于热胀,使鸡蛋掉入瓶中 B 瓶内气体将鸡蛋吸入瓶中
    C 瓶内气体压强变小,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中 D 鸡蛋受重力作用而掉入瓶中
    1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当胸部容积扩大时,其内压强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
    A 大于大气压 B 等于大气压 C 小于大气压 D 先大于大气压,后小于大气压
    12.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
    A 嘴把瓶子吸住 B 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
    C 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 D 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
    13.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C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D 大气压与高度无关
    14.关于大气压的变化,以下错误的是( )
    A 在不同的地方,大气压可能不同 B 在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大气压可能不同
    C 离海平面越高大气压越大 D 1标准大气压=76cm水银柱,这个关系不随时间,地点改变
    15.一位小朋友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例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B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C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D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16.水在88℃时就沸腾了,由此可知水面上方的气压( )
    A 一定等于1标准大气压 B 一定小于1标准大气压
    C 一定大于1标准大气压 D 可能等于2标准大气压



    第四节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学指导
    任务一:自学课本框题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流体?
    2.观察课本图8—45和8—46,凭你的经验,猜想一下实验的现象:
    实验一:猜想:两乒乓球会
    实验二:猜想:两只小船会
    任务二:动手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1. 实验一[图8—45]的实验结论: ,
    表明
    2.实验二[图8—46]的实验结论: ,
    表明
    上述结论的应用:
    1.根据以上结论,解释一下课本图8—47的实验现象:




    2.从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进行第6次大提速后,将进一步增大铁路边上行人的危险性。这是由于行人和高速行驶的列车之间的空气流速 ,压强 ,由此产生的压力差将人推向火车,危及行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等车。
    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与上述结论有关?怎样解释?说给同学听一听

    课堂练习
    完成随堂练P49一(2)

    图8
    任务三:理解机翼产生的原因
    1.仿照下面的做法完成小实验:
    沿着下垂的纸面从上方吹气,如图所示,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2.结合上述现象自学课本第二框题[升力的产生],回答下列问题
    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 ,下面 的形状。飞机飞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 ,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 ,机翼上方的压强 (填大于或小于)下方的压强,由此产生的上下压力差使飞机获得向上的 。
    巩固练习
    1.据报道,在成都红砖桥附近的铁路桥道口,一名小女孩在火车疾驶而来时,为躲避火车,便躲在距离铁轨很近的石坎上,并低头捂住耳朵,谁知强大的气流将女孩的长发卷起,将其拖入车底,女孩当场死亡。造成这一事故的原因是火车驶近时,靠近火车的地方空气流速 ,气体压强 ,气体压力差就会将人推向火车,引起事故。因此,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等车。
    2. 用嘴巴对着两张竖直放置的纸吹气,两张纸会____________;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配合铁路第六次提速,公安部交管局再次公告,指出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应站在lm安全线外,请你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




    第五节 浮力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2.会用称重法求解物体受到的浮力.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4.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
    自学指导1
    1.称重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2)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3)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示
    2.用溢水杯探究浮力的大小:(1)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2)把物体浸入液体,测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3)测出被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次数
    物体重力G
    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
    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
    小桶重
    G1
    排开的水和桶的总重G2
    排开的水重G排
    1






    2






    发现规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为F浮=_______=__________.其中被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
    典型例题
    1.称重法求解浮力.
    例1.一个金属球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4.7N,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9N,求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



    针对练习1
    1.一个1N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钩上,当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87N,这个钩码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
    2.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铁球,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1.9N,把铁球浸没在水中时,铁球受到浮力是4.9N,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3.(选作)一个铁球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当把铁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N,此时铁球受到的浮力是_____N;当把铁球的一半没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
    2.阿基米德原理法---利用F浮=G排求解浮力.
    例2. 一个重为2.5N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溢出0.5N的水,则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_N.
    针对练习21.质量为0.3kg的物体全部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的水是100g,那么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g=10N/Kg)
    2.(选做)一个物体的质量为0.5kg,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水未满),溢出水0.1kg,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
    A 小于1N B 等于1N C 大于1N D 无法确定
    自学指导2
    阅读课本P49的例题,看课本上是怎样解答浮力问题的,重点看一下解题过程,理解每一个解题步骤.看完后合上课本,自己解答下列例题.
    3.阿基米德原理法-----利用公式F浮=ρ液gV排计算浮力.
    例3.边长为10cm的一个立方体铜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如果立方体铜块处于更深的位置,浮力又是多少?如果把这个铜块压扁再让它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会不会发生变化?如果把它浸没在酒精中,它受到的浮力变大还是变小?







    从这个例题中我们可以得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只与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与物体的__________和物体在液体中的_________无关.
    4.运用公式F浮=ρ液gV排分析浮力的变化.
    例4.水球运动员把漂在水面上的水球慢慢压入水下0.5m的过程中,水球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始终不变 D 先增大后不变
    思路引导:运动员把水球慢慢压入水下的过程中,水球在水中的体积逐渐______,排开水的体积逐渐______,所以水球受到的浮力逐渐_______,当水球全部浸入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所以受到的浮力_______.故选_____.
    针对练习3
    1.一个物体的体积为60cm3,当其体积的一半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当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2.一个铁球先后浸没在盐水、水、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1、F2、F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3.一个圆柱形物体悬浮在密度为1.2×103kg/m3的盐水中,已知圆柱体的横截面积为10cm2,高为15cm,物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为5cm,物体受到的浮力多大?(g=10N/kg)








    4.质量为5.4kg的实心铝球,若将它浸没在水中,则铝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g=10N/kg)
    (ρ铝=2.7×103kg/m3)










    第五节 浮力练习题(第二课时)
    1.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露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 )
    A 不变 B 变小 C 变大 D 先变小后变大
    2.关于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 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3.跳水运动员离开跳台后,从接触水面到全部浸入水中,他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在他全部浸入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
    4.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为20N,此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
    5.不同材料制成的相同体积的三个小球,放入同种液体中,最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它们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A F甲=F乙=F丙 B F甲 6.(选作)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一石块重5N,将石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石块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m3,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m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若将这个石块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液体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N.(g=10N/kg)







    第六节 浮力的应用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2.会判断物体的浮沉..
    知识回顾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为F浮=_______=__________.
    2.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它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_________________.即V排=V物
    3.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它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指导】当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如图甲所示,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的受力情况.

    当F浮>G物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物体上浮,会露出液面一部分体积,最终漂浮在液面上,如图乙所示.漂浮时:F浮=G物
    当F浮=G物时,这两个力相互抵消,物体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会悬浮在原来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悬浮时:F浮=G物
    当F浮 另外:物体的重力G物可表示为:G物=ρ物gV物,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可表示为G排=ρ液gV排,又因F浮=G排,所以F浮=ρ液gV排,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物=V排,所以:
    当F浮>G物时,即ρ液gV排>ρ物gV物,可得出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
    当F浮=G物时,即ρ液gV排=ρ物gV物,可得出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
    当F浮 总结以上可以归纳得出物体浮沉的条件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1)若G物F浮或ρ物>ρ液,物体下沉.
    典型例题
    例1.煮饺子时你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把包好的饺子放入锅中,饺子会沉到底部,但过一会饺子会全部浮到水面上来,请你利用浮力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例2.一个物体的质量是6kg,体积是0.01m3,若将它全部浸没入水中,放手后物体的将会怎样运动?最后处于什么状态?(用两种方法解答此题)





    第六节 浮力的应用学案(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轮船能够浮在液面的道理.2.理解排水量的概念.3.知道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原理.
    知识回顾
    (1)当G物___F浮或ρ物___ρ液时,物体上浮.(2)当G物____F浮或ρ物___ρ液时,物体悬浮.(3)当G物____F浮或ρ物____ρ液时,物体下沉.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50—52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从浮力的角度看,轮船采用了_______法增大浮力,从而使轮船漂浮在水面上.这种办法的好处是:比同体积的实心体重力______(填“大”或“小”),而且还可以使排开的水_____,所以受到的浮力比同体积的实心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填“大”或“小”).
    轮船的大小通常用________来表示.排水量就是轮船________时排开水的_________.如果一艘轮船,它的排水量是1×104t,在密度为1×103kg/m3的河水中航行,根据物体漂浮的条件(F浮=G物),它满载时排开河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m3,如果在密度为1.03×103kg/m3的海水中,所排开的海水的体积比河水的体积______(填“大”或“小”),如果从河流驶入大海,它将_______一些(填“上浮”或“下沉”).
    潜水艇两侧有______,向水舱中冲水时,潜水艇的重力逐渐_______,当潜水艇的重力等于它排开的水重力(即浮力)时,潜水艇可以_______在水中,当用压缩空气将水舱内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的重力_______,从而使重力______浮力,而上浮.所以潜水艇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气球里的气体密度_______空气的密度,这样在它的重力小于它排开的同体积的空气的重力(即浮力),所以能浮在漂浮在空中.当气球里的气体体积减小时,它排开空气的体积减小,所受到的浮力减小,所以可以降到地面上.飞艇内冲入的也是密度较小的气体,也是通过改变自身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升和降落.
    典型例题ww w.xk b1. com
    例1.潜水艇在海水里匀速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浮力变大,重力小于浮力 B 浮力不变,重力小于浮力
    C 浮力不变,重力等于浮力 D 浮力和重力同时变小,但浮力和重力始终相等
    例2.一艘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是2×107kg,船的自重是7×107N,它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的货物?当它满载时,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g=10N/kg)






    针对练习
    轮船的排水量是指轮船所排开水的质量.一艘轮船空载时排水为2600t,满载时排水量为5800t.则轮船自身的质量多大?该轮船最多能装货物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漂浮和悬浮条件的应用
    知识回顾
    物体漂浮或悬浮在液体中时,它受到的浮力F浮、重力G物以及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之间的关系是:F浮____G排_____G物.
    典型例题
    例1.质量是50g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则它受到的重力是____N,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N.
    例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球静止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F丙,则:
    (1)若三球体积相等,则它们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2)若三球质量相等,则它们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3)三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例3.把重5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漂浮,F浮=6N B 物体悬浮,F浮=5N
    C 物体漂浮,F浮=5N D 物体沉在水底,F浮=6N
    例4.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3/5,则木块的密度是多少?



    例5.有一体积为103cm3的木块,质量是0.6kg,放入水中后漂浮在水面上,求木块受到的浮力和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课后巩固1.在盛着水的缸中放有一质量为500g的木块,木块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该木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N,合力为_______.若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2/5,则它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2.一艘轮船的排水量为1×104t,则它在河水中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m3,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当它从河中驶入海中时,要______一些(填“上浮”或“下沉”),它在海中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N.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4个形状,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体,图中表示它们在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果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F丙和F丁,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F甲>F丁 B F甲F丙 D F乙>F丁
    4.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得重4N,把它全部浸入水中称重为3.5N,求:(1)金属块受到的浮力;(2)这块金属块的体积;(3)这块金属块的密度.






    浮力的计算方法学案
    学习目标
    1.熟悉四种常用的计算浮力的方法.2.会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浮力.
    典型例题
    一、浮力产生的原因-----压力差法:F浮=_____________,其中压力F=______;压强P=_________.如果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此时F向下=0,所以F浮=_______.
    例1.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浸没在水中,物体上表面与液面平行,且液体表面到物体上表面的距离为5cm,如图所示,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二、称重法:F浮=___________,其中G是________________,F示是_________________.
    例2.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示数为70N,将物体浸没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68N,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物体的体积是多少?






    三、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______=_____________.
    例3.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漂浮在水中,物体上表面与液面平行,且物体上表面到液体表面的距离为5cm,如图所示,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四、悬浮或漂浮条件法:F浮=_____或ρ液gV排=___________.
    例4.一个物体质量是1kg,漂浮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1/5,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物体的密度又是多少?






    课后巩固1.如图所示,边长为0.1m的立方体物体浸没在水中,它的每个正方形表面积是多少?如果它的下表面处的深度为20cm,则下表面处的压强为多少?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多少?上表面处的压强是多少?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多少?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2.弹簧测力计下吊着重力为15N的金属块,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则水对金属块的浮力是_________N,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m3,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m3
    3.一个球重5N,体积是0.6×10-3m3,浸没在水中,则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N,若它能自由运动,则它在水中将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4.如图所示,水面上的木块,它浸没在水中部分的体积为50cm3,它在水面上的部分是25cm3,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2)木块的质量是多少?(3)木块的密度多大?






    5.铁的密度是7.9×103kg/m3,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m3,把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立方体铁块放入水中,则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多少,如果把此铁块放到水银中,浮力又是多少?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 功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功的概念,能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2.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功的简单计算.3.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自学指导
    一、阅读课本P56前两段,知道什么是力学中的功,知道力何时能做功.并填写下列空格: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二、观察课本P56的图8.1-1中三个图,找出三个实例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
    P56的图8.1-2中,力都没有做功,想一想这些力为什么没有做功?并写出原因:
    甲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P57第一段,找出力学力所说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P57第二段,了解两种不做功的情况,要知道为什么不做功.通过各个实例可知力学里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力才做功.
    课堂达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
    (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 )
    (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 )
    (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
    (5)受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 )
    (6)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人没有做功( )
    三、阅读课本P57“功的计算”部分的内容,然后合上课本,填写下列空白.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力所做的功就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
    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 功 -----_________( )
    F----____-----_________( )
    S----____-----_________(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距离的单位是________,功的单位是_________,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_________,简称_______,符号是______,且1J=_____N·m
    【典型例题】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200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10m,则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课堂达标1.已知物体受10N的拉力,并沿拉力方向匀速前进了5m,拉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__J.
    2.用100N的拉力将重5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速移动了5m,拉力做功________J,重力做功为_______J.
    3.马拉着质量为2000kg的车在平路上前进,马的水平拉力是500N,做了2×105J的功,则马拉车前进了_______m.
    4.某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着重1500N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10m,已知受到的阻力为100N,求它推车做的功.





    课后巩固1.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做了功的是( )
    A 用力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B 用力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
    C 用力在斜面上拉车前进 D 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运速移动
    2.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用10N的水平拉力在地面上前进了10m,则拉力做的功是_____J,若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10m,则需要的拉力是_______N,拉力所做的功又是_________J.
    3.起重机将重3×103N的楼板以1m/s的速度举到10m高的三层楼后,又将楼板水平移动了3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楼板做的功是( )
    A 6×103J B 9×103J C 3×104J D 3.9×104J
    4.某同学用50N的力将重10N的足球踢出去15m远,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
    A 750J B 150J C 没有做功 D 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5.两辆车的重力分别是100N和500N,用200N的力都使它们前进了15m,则( )
    A 拉大车做的功多 B 拉小车做的功多
    C 拉力对两车做的功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6.如图所示三种情况下,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都沿接触面匀速移动了S的距离,则功的计算公式W=FS( )

    A 只适于甲 B 只适于乙 C 只适于甲和丙 D 甲、乙、丙都适用
    7.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5倍,求拉力F做的功.(g=10N/kg)





    第二节 机械效率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3.会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自学指导
    一、阅读课本P86的图9.4-1,务必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把重100N的沙子运上三楼,如果忽略所使用器械的重及摩擦,则需要做功多少?试计算.


    2.按实际情况考虑,图中用三种方法把重100N的沙子运上三楼,人都要克服哪些物体的重力做功?并分别计算这些功的大小.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3.你哪种方法最好?哪种方法最不好,为什么?



    二、阅读课本P87上半部分的内容,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有用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额外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总功.
    2.以图9.4-1中第二种方法为例,克服_________的重力做得功是有用功,克服__________的重力做得功是额外功.在做功的时候,我们总希望______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高些.
    3.分别计算图9.4-1中三种方法中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三、阅读课本P87下半部分的内容,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效率.用_______表示总功,_______表示有用功,________表示机械效率.
    计算机械效率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一般为_____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般为______________,抽水机的机械效率一般为_______________.
    3.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主要有哪些?



    4.思考:为什么使用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典型例题
    一台起重机把质量为0.7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4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3.5×104J,则起重机所做的额外功是多少?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课后巩固
    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N的货物提高4m,如果额外功是9600J,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第三节 功率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2.会进行功率的简单计算.3.了解功率的应用.
    自学指导
    一、阅读课本P58几段内容,知道物体做功有快慢之分.并填写下列空白:
    建筑工地上要把砖送到楼顶,或用起重机搬运,或用工人搬运,不管怎样搬运,都是克服重力做功,那么运送砖块所做的功我们可以用公式_________来计算.运送同样多的砖,起重机和工人所做的功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但是工人所用的时间_______(填“长”或“短”),所以工人做功较______(填“快”或“慢”).
    不同物体做相同的功,时间短的做功较_____,时间长的做功较_____.(填“快”或“慢”)
    不同物体做功的时间相同,做功多的物体做功较______,做功少的物体做功较______.由此可见物体做功有_______之分.这跟物体的运动也有_______之分是一样的.
    二、阅读课本P59几段内容,学习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及物理意义.
    功率表示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率.
    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其中W表示______,单位是____;t表示________,单位是______. P表示_______,根据公式写出的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专用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___,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工程技术上还常用________做单位,1kW=________W.功率是机械的_____________之一.
    某物体的功率是1000W,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
    在车辆中,常用“马力”来表示汽车的发动机的大小.“马力”是功率的单位,
    1马力=735W,这个单位我们在物理上一般不用,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用.
    三、学习课本上的例题,学会写文字说明和步骤,然后做下面的例题.(注意单位要统一)
    典型例题
    例1.建筑工地上,水泥板质量是1t,起重机在20s内匀速把它提升到5m的高度,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是多少W?合多少KW?(g=10N/kg)








    例2.质量为50kg的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货物,一匹马拉着它沿水平道路将货物匀速运到了3000m外的货场,共用时40min,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马运货时做功的功率.




    课后巩固 (每题10分,共12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械做的功越多,它的功率一定大 B 机械做功时间短,它的功率一定大
    C 机械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 D 做相同的功,机械用的时间长,它的功率大
    2.下列都是功率的单位的是( )
    A W、J/s B KW、Pa C W、N/m D N/m2、N·m
    3.某机械在2min内把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4m,这个机械的功率为( )
    A 2400W B 1200W C 20W D 50W
    4.10kw的机器正常工作时,每分钟做的功是( )
    A 10J B 2.4×107J C 6×105J D 104J
    5.一台机器的功率是750W,它表示的意思是( )
    A 这台机器1min做功是750W B 这台机器1min做的功是750J
    C 这台机器1s做的功是750J D 这台机器1s做的功是750W
    6.甲乙两台机器,功率之比为2:3,工作时间之比为1:3,则它们所做的功之比为( )
    A 2:9 B 2:1 C 3:2 D 3:1
    7.计算功率的公式是P=_______,由此公式变形可得计算功的另外一个公式W=_______.此公式中只有功率的单位是__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功的单位才是焦耳.
    8.甲乙两台机械,它们的功率之比是3:1,在相同的时间里,所做的功之比为______,若做相同的功,则所需时间之比是______.
    9.蓝鲸游动时的功率可达350KW,合__________W;某洗衣机的功率是350W,合_______kW.
    10.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50N的水平推力推重100N的箱子,在10s内前进了10m,小明推箱子的功率为__________W.
    11.起重机以0.1m/s的速度将重400N的重物匀速提高5m,起重机做功________J,它的功率是_______W,合________KW.
    12.建筑工地上有300块砖,已知每块砖的质量是1.2kg,把这些砖运送到15m高的楼顶,如果用起重机需要1min,而如果用工人则需要1个小时,分别计算起重机和工人的功率.(g=10N/kg)














    基础知识测验(每题10分)
    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_________________,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物理学中,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就是__________.其中F表示_____,单位是_____;s表示_____,单位是_____;W表示______,功有两个单位,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功率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率.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其中W表示_______,单位是_______;t表示_______,单位是_____;P表示_______,单位是_______或________,它们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另外工程技术上还常用_____做功率的单位,1KW=______W.功率是机械的__________之一.
    5.下列实例中,力做了功的是( )
    A.起重机吊着楼板从一楼运送到三楼 B.静止的小车在拉力作用下向前运动 C.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起 D.用力提着一桶水在水平路面上前进 E.冰雹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落 F.冰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 G.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H.人用力把铅球推出去
    6.一台电动机的功率是150W,则它的物理意义是( )
    A 这台机器所做的功是150J B 这台机器在1秒内所做的功是150J
    C 这台机器1秒内完成的功是150W D 这台机器1秒内的功率是150W
    7.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功率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B 机械做功越多,它的功率就越大
    C 机械做功所用时间越短,它的功率就越大 D 做相同的功,用的时间越长,功率越小
    8.甲乙两人体重相同,甲用1min走上楼,乙用半分钟跑上同一楼,则( )
    A 甲的功率大 B 乙的功率大 C 两者的功率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9.质量为50kg的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货物,一匹马拉着它沿水平道路将货物匀速运到了3000m外的货场,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马运货时做的功.







    10.建筑工地上,水泥板质量为0.7t,起重机在14s内匀速把它提升到4m的高度,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是多少? (g=10N/kg)







    第四节 动能和势能(第1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能量以及能量的单位.2.知道什么是动能.3.知道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重点难点】1.动能的概念.2.与动能有关的因素.
    【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P62第1段,知道什么是能量以及能量的单位是什么.
    物体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这个物体具有_______,简称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
    二、阅读课本P62第2—4段内容,回答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动能.
    查看课本P63小资料中表一的内容,分组讨论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吗?
    2、质量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吗?
    3、你认为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认真阅读课本上的实验,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什么来反映小球的动能的大小的?


    2.实验中是怎样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的?


    3.实验中是怎样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的?


    4.这个实验是用什么方法探究的?

    5.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把结论填到课本上.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
    课 堂 作 业
    1.关于运动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B 质量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C 速度和质量都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D 动能是运动物体本身的性质,与质量、速度无关
    2.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高山上静止的石头不具有能 B 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
    C 只要物体能够做功,说明物体具有能 D 只有正在做功的物体才具有能
    3.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能影响物体的动能,下表给出了一些物体的动能,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质量和速度相比,对动能影响较大的是物体的________.
    抛出去的篮球
    约30J
    跑百米的运动员
    约3×103J
    行走的牛
    约60J
    飞行的步枪子弹
    约5×103J
    从10m高处落下的砖块
    约2.5×102J
    行驶的小汽车
    约2×105J
    4.研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中需要让同一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这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与_______之间的关系;还要换用_______不同的钢球,让他们从_______高度滚下,这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与_______之间的关系.
    5.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撞地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现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给出了一头牛慢步行走和一名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数据.
    物体
    质量m(kg)
    速度v(m/s)
    动能E(J)

    约600
    约0.5
    约75
    中学生
    约50
    约6
    约900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_________,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C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A、hB、hC高处滚下(mA=mBhB),推动纸盒运动一小段距离后停止.

    (1)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应选择_______两图来进行比较.
    (2)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_____球动能最大.
    【课后小结】本节课你都掌握了哪些内容?把你掌握的知识写下来.






    第三节 动能和势能(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弹性势能.2.知道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自学指导
    一、阅读课本P64的1、2、3段,并填写下列空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重力势能.____________________叫弹性势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势能.__________和_________统称为势能.
    针对练习
    1.下列物体中具有重力势能的是_______________;具有弹性势能的是____________
    A.因挤压而变形的气球 B.在水平路面上飞驰的小轿车 C.正在下坠的桩锤
    D.停在空中不动的直升机 E.钟表中卷紧的发条 F.高山上的石头
    G.三峡水库中的水 H.被推开的弹簧门的弹簧 I.跑百米的运动员
    2. “黄河远上白云间”说明黄河水具有____________能.
    二、阅读课本P65的探究实验,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什么来判断重锤具有的重力势能的大小的?


    (2)实验中怎样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高的高度之间的关系的?


    (3)实验中怎样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的?


    (4)这个实验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是什么?

    (5)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把课本上的结论填写完整.
    典型例题
    1.物体所具有的能的判断.
    例1.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能,请写在空白处.
    (1)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__________(2)竖直上抛的小球在最高点时________
    (3)静止在空中的气球_________(4)从空中降落的雨点__________
    (5)被压缩了的弹簧___________.(6)飞流之下的瀑布_______________
    思路引导: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是:判断跟动能和势能有关的因素是否存在.判断物体是否有动能的关键是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判断重力势能关键是判断物体是否具有高度.
    2.动能、势能、变化的判断.
    例2.直升飞机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它的( )
    A 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B 重力势能和动能增大
    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和重力势能减小
    思路引导:动能的大小跟_______和_______有关,重力势能跟_______和______有关.
    当直升飞机在空中匀速上升时,它的质量______,速度________,所以它的动能______,但是它的高度逐渐_______,所以重力势能逐渐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判断好跟动能和势能有关的因素如何变化.

    针对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 B 所处的高度大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
    C 高山的石头没有重力势能 D 放在同一高度的物体,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大
    2.下列物体中重力势能最大的是( )
    A 放在一楼窗台上的质量是4kg的石块 B 放在三楼窗台上的质量是4kg的陶罐
    C 放在五楼窗台上质量是4kg的一盆花 D 晾晒在五楼窗台上的质量是1.5kg的球鞋
    3.下列物体既具有动能又具有重力势能的是( )
    A 在轨道上行驶的火车 B 从坡顶向坡下跑的运动员
    C 江河中的流水 D 空中静止的飞机
    4.以下各物体中不具有重力势能的是( )
    A 被拉伸了的橡皮筋 B 正在高空飞行的火箭
    C 树上的苹果 D 高山上的流水
    5.修筑上游的拦河坝主要用于( )
    A 提高上游水位 B 蓄水 C 养鱼 D 提高河流通航能力
    6.在下列情况中,物体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
    A 海上航行的轮船 B 空中飞行的子弹 C 吊在天棚上的电灯 D 拉长的橡皮条
    7.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一架飞机,正在向灾区空投物资,在空投过程中,飞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A 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 B 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
    C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8.有一辆汽车和一列火车,若以相同的速度行驶,则_______具有的动能大;处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度飞行的子弹和炮弹相比较,_______的重力势能大.
    9.洒水车匀速行驶在平直路面上洒水,则在此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逐渐______,
    10.跳水运动员从最高点向水面下落的过程中,他的速度逐渐_______,所以动能逐渐_______,重力势能逐渐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1.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大,它的动能逐渐_______,重力势能逐渐_______.
    12.在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试验中,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什么来比较各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A,B两铁块质量相等,则两铁块下落高度的关系是hA_____hB;若A,C两铁块下落的高度相等,则两铁块质量的关系是mA_____mC;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课外练习
    1.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在物理学中,能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
    2.物体由于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它的_______和______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_____.
    3.物体由于被_______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跟它的_______和______有关.对于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的势能越______;对于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的势能越______.
    4.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5.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统称势能._________和_________统称机械能.
    6.滚摆下降时,它的重力势能越来越______,动能越来越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能.滚摆上升时,它动能越来越______,重力势能越来越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7.在只有_____能和______能的相互转化时,机械能是守恒的.
    8.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点的动能最______,势能最_____;在远地点的动能最______,势能最_____.当它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9.课本上“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和“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两个实验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10.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探究动能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应该选质量_______的小球,从斜面上________位置滚下去推动水平面上的木块,观察木块被推出的距离. (填“相同”或“不同”)
    11.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之间的关系,应该让同一重锤从_______高度落下,打击小桌,观察小桌陷入沙中的深度.
    12.一个木箱重100N,某人用20N的水平推力推动它前进了5m,则此人所做的功是多少?若把这个木箱搬到5m高的楼上,在此人做功又是?






    第五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学习目标
    1.理解机械能的概念.2.知道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3.能解释一些能之间转化的物理现象.
    知识回顾
    1.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
    2.重力势能跟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
    自学指导
    一、阅读课本P67前三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滚摆下降时,高度逐渐_______,速度越来越______,重力势能逐渐_______,动能逐渐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当滚摆处于什么位置时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当处于什么位置时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


    二、分组讨论想想议议部分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中: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乙图中: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时,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从B点运动到C点时,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从C点运动到B点时,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从B点运动到D点时,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丙图中:小球从左端摆向右端的过程中,先是小球的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然后再由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当小球运动到________位置时,动能最大.
    三、阅读课本P68 1-4段,完成下列填空.
    _________________统称机械能.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P68的想想做做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锁的动能和势能是怎样转化的?


    2.铁锁回不到原来的位置,为什么?


    3.在此实验中,机械能的总量守恒吗?如果不守恒,它有什么变化?


    四、阅读课本P68的例题,仔细理解每一句话,并通过此题的学习,学会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1.在这个例题中,什么情况下,机械能守恒?什么情况下,机械能不守恒?



    2.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阻力和摩擦,机械能总是守恒吗?过山车你见过吗?当它从最高处滑下后,再爬上另外一个坡,这个坡的高度能不能与最高处相等,为什么?


    五、阅读课本P69“科学世界”的文章,完成文章后面的问题.
    典型例题
    例1.向上抛出的石块在空中上升时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到达最高点后下落,是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例2.电动小车沿斜面向上匀速行驶,则在这个过程中( )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总机械能不变 B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总机械能不变
    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总机械能不变 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总机械能增大
    针对练习
    1.洒水车沿街道匀速行驶,将水洒向路面,在此过程中它的动能将_____,这是因为速度虽不变,但___________.
    2. 一个同学在蹦床上玩,从跳起到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中,_______能逐渐增大,_____能逐渐减小.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3. 神州五号飞船飞离地面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航天英雄杨利伟所具有的动能变_______,具有的机械能变________.
    4. 2004年8月26日,在雅典举行的奥运会中,我国跳水运动员郭晶晶以绝对优势夺得女子三米跳板冠军,为我国争得了荣誉.她在起跳过程中,跳板的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能,又转化成_________能,最后转化成她的________能,而进入水中.
    5.自行车下坡,不踩脚踏板,速度也越来越快,从能的转化角度分析,是因为______能越来越小,______能越来越大.
    6.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的椭圆轨道运行,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重力势能______,动能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下列情况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 B汽车上山 C空中匀速下降的降落伞D苹果从树上落下
    8.空中沿水平方向飞行的一架飞机,正在向灾区空头物资,空投过程中,飞机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A 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 B 动能和势能都减小
    C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9.下列关于水的各句诗句中,和机械能没有关系的是( )
    A不尽长江滚滚来 B飞流直下三千尺 C白毛浮绿水 D一江春水向东流
    10.跳伞运动员从高空的飞机上跳下后,在降落伞尚未打开前的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11.一顾客站在电梯上,随电梯匀速上升,在此过程中他(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12.水电站是通过拦河坝来提高上游的水位,被提高了水位的水流下来,冲击水轮机的叶轮,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顺序是( )
    A 动能 重力势能 电能 B 重力势能 动能 电能
    C 重力势能 电能 动能 D 动能 电能 重力势能
    功和机械能复习学案
    一、本章知识梳理
    二、典型例题剖析
    例1、一质量为3000kg的汽车沿着长为5.4km的盘山公路匀速行驶,当它从山脚行驶到高为0.5km的山顶时,耗时15min,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4000N,求:
    (1)汽车的行驶速度;

    (2)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

    (3)汽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

    例2:如图2,从运动员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落入水
    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 (填
    “增长” “减小”或“不变”),后 (填“增大”或
    “减小”或“不变”),运动员的机械能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三、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一个足球运动员用100N的力踢一个重力为5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3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 )
    A、3000J B、500J C、150J D、0J
    2、在下面哪个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小华用力推车,但没有推动
    B、不强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C、小悦背着书包静立在原地
    D、小翔把一桶水从井中提起
    3、整洁明亮的教室需要大家共同创造,同学们值日时,以下劳动几乎没有做功的是( )
    A、用拖布拖地
    B、擦门窗、黑板
    C、提着水从同楼层的水房走向教室
    D、把椅子搬到课桌上
    4、甲、乙两个集装箱质量相同,用起重机将甲集装箱以0.5m/s的速度提升10m,再将乙集装箱以1m/s的速度提升到相同高度,那么起重机( )
    A、 第一次做功多,功率大
    B、 第二次做功多,功率大
    C、 两次做功一样多,功率一样大
    D、 两次做功一样多,第二次功率大
    5、在悉尼奥运会上,运动员用带火的弓箭点燃奥运圣火,这个过程中( )
    A、放在张紧了的弓上的箭具有弹性势能
    B、弓拉得越弯,人的弹性势能越大
    C、弓拉得越弯,弓的弹性势能越大
    D、弓拉得越弯,弓上的箭的弹性势能越大
    6、如图3所示,体育运动中投掷的链球、铅球、铁饼和标枪都是把物体斜向上抛出的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这些物体从被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 )
    图 3
    A.物体的动能一直增大,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物体的动能一直减小,重力势能一直增大
    C.物体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二、填空题
    7、一木块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内沿水平地面前进5m,则拉力做的功为 焦,功率为 W;若木块重30N,在此过程中重力对木块做的功为 J。
    9、临沂市某商场二楼到三楼的自动扶梯高度是4m.扶梯长6m.孙琪同学体重500N,自动扶梯把孙琪同学从二楼运送到三楼的过程中对她做功 J.如果要测算自动扶梯对她做功的功率,还应该测量的物理量是 。

    10.小明玩弹弓,经验表明,橡皮筋拉得越长,同样的“子弹”射得越远,这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 有关;若橡皮筋被拉的长度相同,而所用“子弹”的质量不同,则质量大的“子弹”射出的距离较小,原因是质量大的“子弹”刚射出时的 小。
    11、下表给出了一头牛慢步行走和一名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
    项目
    质量m/kg
    速度v/(m/s)
    动能E/J

    约600
    约0.5
    约75
    中学生
    约50
    约6
    约900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12、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小明猜想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被举的高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让物体自由下落冲击小方桌,小方
    桌的四条腿是四根钉子,并放置在沙箱的沙面上,如图7所示。
    图7
    (1)他通过观察 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2)比较图中A和B 是通过控制 来验证重力势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
    (3)要验证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有关,应选择图中的 和 进行对比实验。
    (4)你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验证重力势能与高度有关: 。

    13.测定自己上楼时的功率有多大,是一项很有意义也很有趣的物理实践活动。如果现在你要测定自己爬上10m高楼时的功率,假设你身体的质量为50kg,上楼所用的时间是50s,请计算自己上楼的功率(取g=10N/kg).





    14.山娃家住农村,爷爷想买一台水泵把水抽到高30m 处容积是50m3 的水容器中,要求1h能把储水池充满即可,爷爷让小山娃算一算需要买功率至少为多少的水泵?可是山娃刚刚上七年级,你能帮帮他吗? (g=10N/㎏)












    第十六章 热和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宇宙世界的组成及物质的构成。2.通过课本三种物质状态模型形象地了解三种物态特征。3.了解分子运动论的三条内容,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知识理解扩散现象,会解释日常现象。4.能知道课本的各个小实验说明或验证了什么。
    课前预习
    一、 学生阅读课本P26-P27,回答下列问题。
    1. 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它的大小通常以_________作单位来量度,我们一般用_________来观察它.
    2. 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3. 固态物质的特点是什么?液态物质的特点是什么?气态物质的特点是什么?在课本上找出来并用铅笔划出来.
    4.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如何变化?是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此特点?如果不是,你能举个反例吗?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又如何变化?


    二、 仔细阅读课本P29,从图11.2-1、图11.2-2以及图11.2-3演示的四个实验(包括第一段的实验)中体会什么样的现象是扩散现象?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举出具体扩散现象的实例吗?



    讨论:图11.2-2及图11.2-3中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物质放在底部,倒过来行吗?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

    三、 阅读课本P30中间部分,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 猜测一下课本演示实验中,哪杯水中扩散现象快,你认为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例支持你的结论吗?



    2. 前面几个实验能否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3. 扩散现象还能说明什么?


    4. 什么叫热运动?它与温度的关系是什么?

    四、 阅读课本P30下半部分至P31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 图11.2-5的说明说明了什么?

    2.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为什么?

    3. 结合图11.2-6理解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存在形式.

    课堂作业
    1.固体、液体、气体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强弱,由小到大排列的次序是_________.
    2.围绕太阳运行的九大行星中,轨道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__,轨道离太阳最远的是_______,地球处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_______条轨道上.
    3.将以下内容根据物体尺寸的大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①地球②生物体③银河系④太阳系⑤分子⑥原子核⑦细胞⑧电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按物态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_______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滴水银相互接近时,能自动地汇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表明水银分子间存在着_____力
    6.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
    7.“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
    8.晚上在屋里点燃一支蚊香,很快整个房间都可以闻到它的气味,这是气体的______现象,温度越______(填“高”或“低”)这一过程越快.
    12.下列事件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扫地时,灰尘四起 B 花开时,花香满园 C 下雪时,雪花飘飘 D 刮风时,黄沙扑面
    13.把两块表面干净平整的铅压紧就能结合在一起,把打碎了的两块玻璃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它们拼合在一起,其原因是( )
    A 铅的分子间有引力,而无斥力 B 玻璃分子间有斥力,而无引力
    C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因两铅块分子之间的距离能靠近到引力大于斥力的程度.
    15.把磨得很光得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很难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固体由分子组成 B 固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固体地分子间存在引力 D 固体地分子间存在斥力
    17.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 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
    B 两瓶气体,抽掉中间的隔板后气体逐渐混合C 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不同
    D 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第二节 内能
    1.物体的内能,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
    由于物体由大量分子构成,而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每个分子既有分子动能又有分子势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就是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但是一个物体不一定具有机械能.例如: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既没有动能,也没有势能,因此它没有机械能,但它有内能.
    由于物体的内能和物体内的分子有关,所以那些影响分子运动快慢和分子间作用强弱的因素(如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物质种类、物质状态等)会影响物体内能的大小.由于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比较复杂,在初中阶段不做较深的要求,同学们只需知道:同一物体在物态变化不变时,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而不同物体不能只以温度作为标准来衡量内能大小,还与其它因素有关,现不做研究,所以如果说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这就错了.只能说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改变内能的方法.
    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或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或向外界放热,内能会减小.例如:冬天如果感到手冷,可以有多种方法提高手的温度,如靠近火炉或暖气片、手捧一杯热水,双手相互摩擦或双手相互拍击等,这些方法都能使手的内能增大.其中手靠近火炉或暖气片、手捧一杯热水属于热传递,而双手互相摩擦和相互拍击属于做功的方法.
    3.做功和热传递的联系与区别.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它们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是并不能说这两种方法完全相同,因为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1)做功的过程是物体的内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热传递的过程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形式不变.(2)在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中,功的大小量度内能变化的大小;在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过程中,热量大小量度内能变化的大小.
    4.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
    温度、内能和热量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量.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运动的观点来看,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分子热运动就越激烈,因此可以说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这里还得说明一下单个分子的运动是无意义的,我们这里指的都是大量分子的运动情况.
    内能是一种能的形式,它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它跟温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又有密切的联系,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高温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少了多少焦,低温物体吸收了多少焦的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焦.因此只有转移过程中的这一部分内能才可称为热量,如果脱离热传递过程,热量就没有意义,所以,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而不能说“具有”多少热量.
    温度和热量是实质不同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在不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可能)升高;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内能减少,温度(可能)降低.
    1.下列事件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
    A 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B 放入电冰箱中的面包温度降低
    C 一块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 D 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就一定升高 B 只要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就一定吸收了热量
    C 只要物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就一定没有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D 物体的温度虽然没有变化,但它的内能有可能增加
    3.下列事例中,肯定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秧田中的水被晒热 B 将牛奶放进冰箱冷冻制冰棒
    C 磨刀时刀刃发热 D 热开水变凉
    4.关于温度、热传递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B 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C 温度的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少 D 热量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热量少的物体
    5.冬天双手对搓一会儿就会感到暖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________的方法使人体温度升高
    6.人造地球卫星穿越大气层飞向太空或者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的过程中,卫星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属于用_________的方法改变内能的例子.
    7.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水蒸气的内能将_________,这是因为水蒸气______________消耗了内能.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A磨刀时刀刃发热 B 热水逐渐被晾凉
    C 电钻打孔时钻头会发热 D 从高空落下的雨滴温度变高
    9.下面是某同学物理学习笔记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
    A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B 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物体的内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D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10.两个物体相接触,热不再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传递的原因是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
    A 比热容 B 热量 C 质量 D 温度
    11.关于做功、热传递和内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物体做功一定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B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 0℃的物体也有内能 D 物体吸热,那能增加,温度可能升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 物体内能减少,温度不一定降低 D 物体内能减少,一定是放出了热量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越快,它的动能越大,内能就越大 B 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C 物体内能减少,一定是对外做了功 D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热量
    14.小华把蚊香片放大电热驱蚊器的发热板上,蚊香片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法改变蚊香片的内能的;通电一段时间后,整个房间都能闻到蚊香片的气味,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比热容学案(第1课时)
    针对练习
    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4.记住水的比热容.5.了解生活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实例.6.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自学指导
    一、思考课本“想想议议”的问题,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空白处.
    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吸收的热量与水升高的温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对于同一种物质,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越多,则它吸收的热量越________.
    问题: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一种是水,一种是沙子,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的度数也相同,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你认为下列哪个猜想正确( )
    A.水吸收的热量多 B.沙子吸收的热量多 C.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多
    二、1.如果水和沙子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也相同,那么它们升高的温度哪个多( )
    A 水 B 沙子 C 一样多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猜想:_______(填“水”或“沙子”)的吸热能力较强.
    需要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前需考虑的问题:(1)怎样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是不是还需要其它的器材?


    (2)怎样保证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


    (3)测量温度时应注意些什么?


    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的,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_______的. (填“相同”或“不同”)
    2.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在吸热能力上的差别,物理学里引入了_________这个物理量.
    ___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______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___.用符号_____表示,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
    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比热容的概念还可以表述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______1℃所______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想想议议: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做介质,把热量带到房中取暖,用水做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和生产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试举例.





    三、试计算下列物质吸收的热量.
    1.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质量是5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4.质量为5kg的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如果以Q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0和t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通过以上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计算热量的公式:Q=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那么公式又应是Q=________________.
    针对练习
    1.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




    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kg,温度降低到20℃,放出多少热量?(已知铁的比热容是0.46×103J/(kg·℃))






    3.质量为500g的某中物质,温度从20℃降到30℃,吸收了2.1×104J的热量,则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它可能是什么物质?








    比热容学案(第2课时)
    例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物体切去一半后,剩下部分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
    B 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
    C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高的物质比热容大
    D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过测定比热容可以鉴别物质
    1.关于比热容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质量越大,物质的比热容就越小
    B 吸收的热量越多,物质的比热容就越大
    C 温度的变化越大,物质的比热容就越小
    D 比热容跟热量、温度的变化、质量等因素无关
    2.对一桶水来说( )
    A 温度高时,比热容大 B 倒掉一半后,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
    C 结成冰后,比热容与水还是一样大
    D 液态水的比热容是一个确定值,是水的基本特征之一
    3.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之一,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B 只要温度升高相同,比热容小的物体一定比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小
    C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比热容大
    D 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的比热容大
    例2.试利用地理和物理知识解释我国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的原因.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 )
    A 热量 B 密度 C 比热容 D 内能
    2.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哪个不是应用这一性质( )
    A北方冬天,用热水循环来供暖 B 初春傍晚在秧田里灌水可防止秧苗冻坏
    C 用水冷却汽车的发动机 D 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3.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比热容一定都比固体大
    B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温度变化大
    C 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D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热量多
    例3.一室内游泳池注入质量为6×105kg的水,水温从18℃提高到28℃时,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1.电热器因清洁卫生,无污染等优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电热水器水箱内装有40kg的水,温度从25℃升高到75℃,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质量为1kg,温度是20℃的水,吸收8.4×103J热量后,温度升高到多少?





    3.质量为500g的铁锅中放有3kg水,把它们从15℃加热到85℃,吸收了多少热量?
    (c铁=0.46×103J/(kg·℃),c水=4.2×103J/(kg·℃) )






    4.家庭用太阳能热水器与燃气式热水器的初装费,使用年限见下表
    热水器名称
    初装费
    使用年限
    可能发生人身事故吗?
    对环境有污染吗?
    太阳能
    1500元
    15


    燃气式
    800元
    5


    (1) 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常识填写上表的空白处
    (2) 在15年内,使用哪种热水器更经济?
    (3) 若由你来帮助家长选购,你认为应选上述哪种热水器?简述理由
    (4) 若这太阳能热水器装水量为100kg,集热管接收太阳能的有效接收面积约为2m2,每小时1m2接收面积上有效接收太阳能约为2.1×106J,则该热水器每小时的水温升高多少?

    第四节热机
    学习目标:
    1、 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效率问题。
    2、 热机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的意义
    课前预习
    1、热机的种类有 、 、 、 、 、 。
    2、热机把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 。又通过做功把 。
    3、汽油机的定义 。
    4、冲程的定义 。四冲程
    5、填表
    项目

    四冲程
    气门开合
    活塞运动
    能量转化
    吸气冲程
    进气门
    排气门
    向 运动

    冲程
    进气门
    排气门
    向 运动
    能转化为 能
    做功冲程
    进气门
    排气门
    向 运动
    能转化为 能
    冲程
    进气门
    排气门
    向 运动



















    6、热机的效率:
    7减少热机污染: 。

    你还有哪些疑惑?

    合作展示

    1、 热机分类,能量转化。
    2、 活动汽油机的原理。
    3、 活动汽油机的效率,
    4、 信息游览-----------柴油机
    5、 热机与环境。
    6、 自我评价与作业。
    课后巩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
    B、汽油机工作时,在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尘土飞扬”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2、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做功冲程的前一个和后一个冲程分别是( )
    A.吸气冲程、排气冲程 B.吸气冲程、压缩冲程
    C.压缩冲程、排气冲程 D.排气冲程、压缩冲程
    3、2008年6月5日19时30分,中央气象台发布了西安和香港两城市在未来24小时内的天气预报:西安,晴,气温21℃~34℃;香港,晴,气温24℃~28℃。造成两地在同一天内气温变化差别较大的原因之一是
    A.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 B.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C.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小 D.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小

    4、热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冲程.
    5、小王同学分析了四个常见事例中的能量转化,其中正确的是
    A.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电风扇正常工作过程中,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
    C.电热水器工作过程中,内能转化为电能
    D.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6、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1200r/min,该汽油机每秒钟内完成_______个冲程,做功______________次
    7、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在压缩冲程中,气体的温度升高,是通过
    方式增加内能的。为了降低汽缸体的温度,汽缸外有一个水箱体,使汽缸被水包围着,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少汽缸内能的,用水来包围汽缸是因为水的 。
    8、单缸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_冲程,主要利用惯性来工作的冲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汽油机的工作的四个冲程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如图5所示为________________冲程,在压缩冲程中,
    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___________能转为气体的内能.
    10、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热机的效率可达到100%
    B.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关闭的冲程是做功冲程和压缩冲程
    C.柴油机上安装一个笨重的飞轮,是为了提高它的效率
    D.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大
    11、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机排出的尾气没有内能 B、热机的效率能达到100%
    C、热机都是使用汽油作燃料 D、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12、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5kg的煤气,使5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
    (1)0.5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相关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第3节 电阻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第3节 电阻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共同探究,归纳整理,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学案: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3节 安全用电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3节 安全用电学案及答案,共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信息与评价,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