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虞美人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虞美人教课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虞美人》,全词总览,宇宙永恒不变,人生短暂无常,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结构示意图,艺术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虞 美 人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前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937-978)字重光,继其父位为南唐主,世称李后主。在位15年,纵情享乐,政事不修。公元975年宋兵破金陵,出降,被封为违命侯,后被毒死。李煜能诗文、善书画、通音律,尤以词闻名。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则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在题材与意境上突破了晚唐五代以写艳主的窠臼。
李煜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既是个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同时又是位多愁善感的词人,因而他得以将自己内心深处的痛楚,生动而细致入微地反映在词作中。 宋太宗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 “日夕只 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 》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毒死。这首《虞美人 》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望江南》•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恨。 《子夜歌》•四十年来家园,三十里地河山。 《破阵子》•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令》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法国作家缪塞话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望江南》•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恨。 《子夜歌》•四十年来家园,三十里地河山。 《破阵子》•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令》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法国作家缪塞话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后主之词, 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王国维
前期以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 降宋时作为界线 题材较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 如《喜迁莺》“晓月坠”、“宿云微”、《一斛珠》“晚妆初过”、《菩萨蛮》“花明月暗飞轻雾”等 离别相思的作品如〔清平乐〕“别来春半”后期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无言独上西楼"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春花秋月:春花开秋月圆的省语,比喻人生最美好的时刻。了:完结。 (2)往事:这里指过去寻欢作乐的宫廷生活。 (3)小楼:作者被俘降宋后在汴京(今河南开封)所居之楼。(4)又东风:又刮起了东风,意为春天来了。(5)故国:灭亡了的国家,或指故都。堪:禁得起,受得住。回首:回头想,回忆。(6)雕栏:雕花的栏杆。玉砌:象白玉一样的台阶。应犹在:该还存在。这句说:华丽的宫殿应该还在吧。 (7)朱颜改:红润的脸色变得苍白、憔悴。 (8)问君:君,你。假设的问话,作者把自己作为第二人称来说。 (10)恰似:正象。春水:春天的江水。这句说:那愁正象春天的江水,滔滔滚滚,不断地朝着东方流去。
词的上阙,写诗人在秋月之夜,登楼远望,引起对故国的怀念。开头自问,写眼前景物;接着自叹,回忆往事,情思深沉,转到眼前景物;最后登楼望远,沉入往事,承上启下。词的下阙,抒发作者怀念故国的悲伤哀痛之情。先写江山依旧,人事已非;再写浓愁似海,深沉感人。
整体感知: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思考:作者的愁情是如何表现的?
上阕:以自然景物起兴,抒写“故国不堪回首”的凄凉。下阕:以宫廷建筑设想,以春水设喻,抒发满腔幽愤悲慨之情。
词中哪个字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家之苦
春花秋月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本应该引起人们的欢乐,而对于亡国之君李煜,却偏偏勾起他伤心的回忆。因为他昔日的生活,大都同春花秋月联系在一起。现在春花秋月年年相似,而往日的欢乐却一去不返。所以首句便发出哀怨的感叹。“何时了”的“了”是了结的意思,他埋怨春花秋月为什么一再到来,致使他回忆起如烟往事,备感辛酸。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即作者怀念的是什么?
物质上: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一国之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
精神上: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
东风,是春风,春风报告了春天的信息,而他却难以入睡,对看明月回首灭亡的故国,更是痛苦难忍。“不堪”,不可忍受的意思。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词中出现“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固定的涵义吗?
月:怀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雕栏”,雕花的栏杆。“玉砌”,如玉的石阶。“朱颜”,红润的脸色,指往日萦绕在身边的宫女们。这些才是最使他不堪忍受的。他暗自思忖,往日生活于其中的,那富丽堂的宫殿,想来应该依然存在吧,所不同的是现在已物是人埋,宫殿依旧,而他已从一国之君变成形容枯槁的阶下囚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5、“朱颜”的含义是什么?
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的容颜,国家的容颜。
6、改变的仅仅是“朱颜”吗?
朱颜 (经历风吹雨打)地位 (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心情 (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
春花秋月东风明月雕栏玉砌
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
第一组对比:
春花秋月——往事
“春花秋月”是宇宙间无穷无尽的事物,而“往事”则是人世间短暂无常的。两者千差万别,以宇宙的无限去比较人生的有限,表明了造物主的造化弄人,人生命运的不可捉摸。
第二组对比:
小楼东风——故国明月
小楼东风是李煜自己现在不自由的真实写照,表明了囚徒身份的悲惨;故国明月则象征了过去美好而自由的生活,那个时候有尊严,有安全感;以过去的美好自由反衬现在处处受限制、处处不自由,越发使这种处境显得悲苦。
第三组对比
雕栏玉砌——朱颜改
雕栏玉砌,喻指故国美好事物永恒存在;但是以前那个在这样美好事物前流连忘返的人却已经容颜衰老了。两者相比,清楚地表露了作者对人生心灰意冷的暗淡心态。
诗人自设问答,请问你的愁底能有多少?正像奏那滚滚江水,汹涌浩荡,无穷无尽啊。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写出了愁思的多;又像春水之昼夜不停,无穷无尽,写出了愁思的绵长 。
“何时了”充满哀怨;“知多少”感慨无穷;“东风”;冠以“又”字,织进复杂的心情;“回首”而“不堪”,沉痛已极;“应犹在”的推测,出自辛酸的眷恋;“朱颜改”的悲叹,满腹凄凉。句句写愁,而无一字言愁。
如怕看到春花秋月,怕想到过去的美好生活。再如故国的美好景物已经不堪回顾。故国的景物像雕栏玉砌等还在,但人的容颜因愁苦而改变,这里还含有人事的改变,人的主奴关系的改变。再象以一江春水来比愁。
整首词正是反映了有亡国之痛的人的感情,担负了所有这些人的感情痛苦。这正说明这首词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代表性,这正是这首词的杰出成就。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3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6遍问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的车儿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7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成风絮,梅子黄 时雨。 贺铸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春花秋月实 小楼 “物是” 东风 (自然永恒) 明月 景
往事虚 故国 “人非” 雕栏玉砌 (人生无常) 朱颜 一江春水 情
这首《虞美人》充满了悲恨激越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李煜这种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以致他为此付出了生命。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法) 缪塞
1、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物是人非的感慨 在这首词中,词人采用隔句相承的手法,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的短暂无常,富有哲理意味。例如,“春花秋月”的无休无尽与人世间“往事”的短暂无常相比,“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两相对比。如此回环反复,一唱三叹,将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曲折传出。
2、感情真挚,结构精巧 这首词是词人经过精心结构的,通篇一笔呵成,波涛起伏,又围绕一个中心“愁”,组合成协调谐和的艺术整体。同时,这首词充满了悲恨激越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胆敢抒发亡国之恨,实是史所罕见的。这种真挚的感情,正是这首词打动人的关键所在。
第一创作阶段:一斛珠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浥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第二创作阶段: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虞美人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身世背景,词中帝,亡国君,吟咏诗歌,虞美人,披文入情,整体感知,春花秋月何时了,君有几多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虞美人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虞美人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知人论世,作者简介,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诵读指导,诗句赏读,研读文章,写出了愁的什么特点,总结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