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 课件23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063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 课件23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063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 课件23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063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 课件23张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0630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 课件23张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0630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 课件23张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0630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 课件23张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0630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 课件23张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0630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教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教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论语》,语录体,孔子晚年,专心于文献整理,走进文本,而如果,食名词作动词吃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孔子及其《论语》思想2.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3.体会孔子学、诗、君子、仁等学说的基本内涵,并思考其现代意义。
1、《论语》是由——编写而成?2、主要记录——?3、可以看出——?
人格修养、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治学态度、处世方法
当时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
语言——精练简洁——含义深刻(微言大义)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2)30—50岁,欲仕不能。(3)50—55岁,在鲁从政。(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整理出《诗 经》《尚 书》《礼 记》《乐 经》《周 易》《春 秋》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终。
(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2)30—50岁,欲仕不能。(3)50—55岁,在鲁从政。(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5)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思想核心——仁 孔子的“仁”就是“爱人”,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
实现“仁”的重要手段——礼 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正:形容词做动词,匡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弘毅:志问远大,意志坚强。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
子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①未成一篑(kui):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篑,盛土的竹筐。②止,吾止也: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③平地:填平洼地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顏渊》)
克已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一日:一旦。归:称赞。称许。目:条目,细则。事:名作动,实践、从事。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①一言:一个字。言,字。②恕: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①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②夫:那③兴:指激发人的感情④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⑤群:提高人的人际交往能力。⑥怨:指讽刺时政。⑦迩(ěr):近。
固定句式:……何莫……?
1.尝试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积累2.《论语》十二章概括了君子的日常行为规范,尝试加以概括3.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礼”和“君子”之间有什么关系?要求:每排讨论一个题目,并推荐代表发言。
尝试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积累
克己复礼:儒家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
文质彬彬: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任重道远: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亲自强加给对方。
未成一篑: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
《论语》十二章概括了君子的日常行为规范,尝试加以概括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喻于义见贤思齐不惑不忧不惧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统编版上册《论语十二章》上课课件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示范课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初入文本,轴心时代,作者简介,作品简介,文学常识,研读文本仔细品味,疑难字词,动词吃饭,有才艺或者有道德的人,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背景图ppt课件,共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