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
与其奇者( ) 晓雾将歇(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答谢中书书
(2)晓雾将歇
(3)实是欲界之仙都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五色交辉
(6)猿鸟乱鸣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 实是欲界之仙都
B.四时俱备 五味俱全
C.自康乐以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清流见底 清荣峻茂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自/康乐以来
D.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南朝齐梁时思想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B.“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中书,他承袭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C.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里的“共谈”者,指的是那些有高雅情趣的人。
D.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比肩。
7.填空。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 ,字通明,自号 。
(2)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的句子是: , 。
(3)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 ; ,
。
8.八年级某班举行“走进书信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古代书信知识,在下面横线上各补充一个字,恰当的一项是( )
春有风筝夏有 ,秋有青鸟冬有 。书信一来一往间,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A.荷 梅 B.鱼 雁 C.荫 酒 D.花 雪
(2)下面是某宝店主给买家张先生的一封信,请按提示修改这封信。
致张先生的一封信
尊敬的张先生:
您好!
由于我们的工作失误的原因,将您订购的衣服错发成了围巾。对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谦意!烦请您在收到围巾后将原物退回,地址是×××, 运费由我们承担。您订购的衣服也已经寄出,请您查收。欢迎再次惠顾。
此致
敬礼!
店主:×××
×年×月×日
①这封书信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书信在格式上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①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②。斯之不远,傥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选自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注] ①鲦(tiá):一种细长的淡水鱼。②雊(ɡòu):野鸡鸣叫。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四时俱备
(2)沉鳞竞跃
(3)草木蔓发
(4)然是中有深趣矣
10.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限断两处)
(1)多 思 曩 昔 携 手 赋 诗
(2)然 是 中 有 深 趣 矣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12.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描写声音的,其作用有何不同?
13.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答虞中书书
陶弘景
栖六翮①于荆枝,望绮云于青汉②者,有日于兹矣。而春华来被,草石开鲜,辞动情端,志交衿曲③,信知邻德之谈,无虚往牍。夫子虽迹躔④朱阁,而心期岱岭,岂但散发乎高岫,以将飞霜于绝谷,良为钦⑤哉?野人幸得托形崇阜,息影长林,每对月流叹,临风轸慨⑥,徒事累可豁,而发容难待,自非齐生死于一致者,孰不心热者乎?举世悠悠,孰云同此?傥⑦遇知己,相与共忧。朅来⑧虞公,兹焉可迈。何为栖栖⑨,空劳鼓缶?迨及暇日,有事还童,不亦皎洁当年,而无忸⑩前修也?(节选自《艺文类聚》卷三十七)
[注] ①六翮(hé):鸟类双翅中的正羽。泛指鸟的两翼。②青汉:天空。③衿曲:内心。④躔(chán):泛指足迹,行迹。⑤钦:敬佩,信服。⑥轸(zhěn)慨:痛惜而慨叹。⑦傥:同“倘”,如果。⑧朅(qiè)来:归来,来到。⑨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⑩忸:羞惭的样子。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辞动情端,志交衿曲
(2)以将飞霜于绝谷
(3)良为钦哉
(4)孰云同此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而春华来被,草石开鲜,辞动情端,志交衿曲。
(2)自非齐生死于一致者,孰不心热者乎?
16.文中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说说他追求的理想生存状态是怎样的。
17.文章是陶弘景写给好友虞中书的一封书信,陶弘景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tuí lín yù xiē
2.(1)书信。
(2)消散。
(3)这里指人间。
(4)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5)辉映。
(6)无秩序,混乱。这里指此起彼伏。
3.C
4.A
5.(1)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2)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6.B
7.(1)陶弘景 华阳隐居
(2)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3)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8.(1)B
(2)①谦意 歉意 ②删去“的原因”。 ③“敬礼”应顶格书写。
9.(1)全,都。 (2)竞相。 (3)蔓延生长。 (4)这。
10.(1)多思/曩昔/携手赋诗 (2)然/是中/有深趣矣
11.(1)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2)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要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
12.“猿鸟乱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吠声如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寂静。
13.甲文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乙文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
14.(1)志向,志趣。(2)僻远,极远的。(3)甚,很。(4)谁。
15.(1)直到春天花儿开满山野,草木焕发出生机,(我)不禁情动于中,想用语言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志趣。
(2)如果不是将生与死同等对待的人,谁能不(为时间的流逝而)动心呢?
16.隐居避世,不为名利所苦,与世无争。
17.希望好友虞中书放弃世俗官场的生活,和他一起归隐山林,保持自己高洁超群的人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 苏州园林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北京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本文采用了哪种结构形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21* 蝉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填空,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