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 (2019)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 (2019)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课后测评,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处理“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4课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____________,若v0=0,则v2=2ax。
2.公式推导:
说明:如果匀变速运动的已知量和未知量都不涉及时间,则利用公式 求解问题时,往往比用其他公式解题方便。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
1.速度公式:v=v0+at。
2.位移公式: 。
3.位移与速度关系式: 。
考点一 对速度-位移公式的理解
一、两个导出公式
1.速度位移公式:
2.平均速度公式:
二、公式的选用原则
1.能用推导公式求解的物理量,用基本公式肯定可以求解,但有些问题往往用推导公式更方便些.
2.这两公式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不仅适用于单方向的匀加速或匀减速(末速度为零)直线运动,也适用于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整个过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的运动.使用公式时注意矢量(v0、vt、a、x)的方向性,通常选v0的方向为正方向,与v0相反的方向为负方向.
【例题】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AC做匀速直线运动,第4 s末通过C点时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运动,再经过6 s到达B点时停止。已知AB长30 m,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3 m/s
B.通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6 m/s
C.通过AC段的位移为12 m
D.汽车在AC、CB两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
【变式】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为2l,列车匀加速行驶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为v1,车头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则车尾过桥尾时速度为( )
A.3v2-v1 B.3v2+v1
C. D.
考点二 对中间时刻、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求解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注意】无论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小于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考点三 对追及相遇问题解决方法
一、追及问题
(1)特点:两个物体在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
(2)满足的位移关系:x2=x0+x1。
其中x0为开始追赶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x1表示前面被追赶物体的位移,x2表示后面追赶物体的位移。
(3)临界条件:v1=v2。
当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时,可能出现恰好追上、恰好避免相撞、相距最远、相距最近等临界问题。
二、相遇问题
(1)特点:在同一时刻两物体处于同一位置。
(2)条件:同向运动的物体追上即相遇;相向运动的物体,各自发生的位移的绝对值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三、处理“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
(1)物理方法:通过对物理情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2)数学方法:由于匀变速运动的位移表达式是时间t的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可利用判别式进行讨论:在追及问题的位移关系式中,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相遇两次;Δ=0,有一个解,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Δ0,即有两个解,说明相遇两次;Δ=0,有一个解,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 力的合成和分解课时练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合力与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摩擦力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6 超重和失重课后测评,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超重和失重的判断方法,视重与物体重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