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苏科版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4 平行复习练习题
展开课时6.4 平 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平行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直线不相交则平行 B.两直线不平行则相交
C.若两线段平行,那么它们不相交 D.两条线段不相交,那么它们平行
2.已知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给定一点,过点作直线的平行线,可作平行线的条数有( )
A.0条 B.1条 C.0条或1条 D.无数条
3.如图所示,在长方体中,与棱异面的棱有( )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4.(1)在同一平面内,_______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若直线与直线平行,则记作________.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_________.
【划考点】
要点一、平行
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如下图,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CD或a∥b.
要点诠释:
(1)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平行与相交.
(2)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永远没有公共点,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互相重合的直线通常看做一条直线.
(4)两条线段或射线平行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
2.平行线的做法:
小学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步骤:一放、二靠、三移、四画. 如下图.
3.平行线的一个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要点诠释:由基本事实可以推出下面的结论成立: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已知直线,,互相平行,直线与的距离是,直线与的距离是,那么直线与的距离是( )
A.或 B. C. D.
2.如图,在平面内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作平行线的条数有( )
A.0条 B.1条 C.2条 D.无数条
3.已知直线a,b,c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不同直线,下面四个结论:
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且与相交,则与相交,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如图,在长方体ABCD-EFGH中,与棱AD平行的平面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它们的交点个数可能是________.
6.如果,与相交,,那么与的关系为________.
7.如图,在长方体中,与平行的棱是__.
8.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点是直线外一点,直线经过点,且与直线平行;
(2)直线,是相交直线,点是直线,外的一点,直线经过点且与直线平行,与直线相交于点.
9.如图,∠AOB内有一点P. 根据下列语句画图:
(1)过点P作OB的垂线段,垂足为Q ;
(2)过点P作线段PC∥OB交OA于点C,作线段PD∥OA交OB于点D ;
(3)如果∠O = 40°,那么∠DPQ = ° ;
(4)比较PQ和PD的大小:PQ PD,依据是 .
10.读语句,画图形:
(1)在图(1)中,画交于点,画交于点;
(2)在图(2)中,画交于点.
11.如图,平面上有一条直线AB以及AB外一点P,请你只用一块含30°角的三角板经过P点画直线CD使CD∥AB,简单说明你的画法.
12.已知:直线和外一点.
求作: 一条经过点的直线,使.
13.作图题:如图,在平面内有不共线的3个点A,B,C.
(1)作射线BA,在BA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AE=AB;
(2)作线段BC并延长BC到点F,使CF=BC;
(3)连接AC,EF;
(4)度量线段AC和EF的长度,直接写出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观察AC和FE的位置是 (填“平行”或“相交”)关系;
(5)作BC的中点D,连接AD,猜想S三角形ABD S三角形ACD(填“>”“=”或“<”).
数学苏科版6.5 垂直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数学苏科版6.5 垂直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课时65垂直解析版docx、课时65垂直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5章 走进图形世界5.3 展开与折叠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5章 走进图形世界5.3 展开与折叠课时作业,文件包含课时53展开与折叠解析版docx、课时53展开与折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5.2 图形的运动习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5.2 图形的运动习题,文件包含课时52图形的运动解析版docx、课时52图形的运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