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全一册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4674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精品教案
展开高青县第二中学共享教案
学科 | 化学 | 单元 | 六.燃烧与燃料 | 授课时间 |
| |
课题 |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 课时 | 第2课时 | 主备人 |
| |
教学 目标 | 1、通过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进一步学会用试验探究的方法来验证或推论物质的性质。 2、知道CO2的性质与用途,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间的关系。
| |||||
教学 重难点 | 二氧化碳的性质 | |||||
教学过程 | ||||||
教 学 过 程 | 教学设计 | 二次备课 | ||||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碳的各种用途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为何有如此多的用途? 二.明确目标 三.新课学习: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提问】研究氧气的性质是我们遵循的认知规律是什么? 【再现】先认识物理性质,再研究化学性质。 【追问】重点从哪些方面着手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 【投影】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表格(待填) 【学生活动】观察集气瓶内的二氧化碳,很容易知道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的气体。 【投影】液态和固态二氧化碳形成的过程以及颜色 【点拨】干冰不是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它不融化成液体,直接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该过程涉及的是物理变化。 【思考】上节课我们学过如何收集二氧化碳,为什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呢? 【回答】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追问】如何用实验证明? 【学生实验】在铁架台上系一根细木棍,在木棍的两端各挂一个小纸袋,使其保持平衡,向其中一个小纸袋中倒入二氧化碳。 【现象】倒入二氧化碳的一端向下倾斜 【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追问】为什么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呢? 【回答】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再追问】如何用实验证明? 【演示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一半体积的蒸馏水,迅速拧紧瓶盖,震荡,观察现象。 【现象】塑料瓶变瘪了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归纳表格】二氧化碳的各项常见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问题引导】上节课是如何验证二氧化碳的? 【小组实验】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 +H2O 【教师实验】在烧杯中放两支高低不同的蜡烛,点燃蜡烛,然后将一个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 【现象】下面的蜡烛先熄灭, 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结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资料】紫色石蕊试液(或试纸)在遇到酸性物质时会变红,是一种指示剂,可以用来检验酸的存在。 【实验演示】取适量上述塑料瓶中的二氧化碳水溶液至试管中,滴1—2滴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结论】CO2+H2O = H2CO3 【继续操作】再将上述试管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结论】碳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加热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H2CO3=CO2↑+H2O 【反思交流】如何证明是哪种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科学探究】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请你来破案】某晚报以《半个西瓜三条人命》为题报道了某农村发生的悲剧:一个男孩将半个没吃完的西瓜放入自家久未开启过的菜窖,半个多小时没见该男孩回家,父母又先后进入菜窖查看,结果无一生还。 【分析】二氧化碳无毒,但是不能供给呼吸。 【投影】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表格 【情景模拟】遇到久未开启的地窖或深井,该怎样做? 【投影】动画模拟“灯火实验”及其中的道理。 【投影】图片展示博山溶洞美轮美奂的场景并从化学角度解释其形成过程。 溶洞: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慢慢变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CO2 +H2O+CaCO3 = 2Ca(HCO3)2 钟乳石:当受热或压强突然变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会分解,重新变成碳酸钙沉积下来。 2Ca(HCO3)2 = CO2 ↑+H2O+CaCO3↓ 【归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CO2不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CO2跟水反应生成碳酸。 3、CO2与石灰水[Ca(OH)2]反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无毒。 【学以致用】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日久会生成一层白膜,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除去? 【分析交流】Ca(OH)2+CO2=CaCO3↓ +H2O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二)二氧化碳的用途 【投影】回扣主题:二氧化碳的用途 【交流共享】与用途分别对应的性质。 【你说我说】话题1:对于二氧化碳,我已经知道了…… 话题2:对于二氧化碳,我好想知道…… 【教师点拨】对比氧气的学习,我们学习二氧化碳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相同,用了相同的发生装置,再如性质决定用途等。 四.达标反馈:见学案
|
| |||||
板书 设计 | 第二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二氧化碳的用途 | |||||
作业 设计 |
| |||||
教学 反思 |
| |||||
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八年级全册<a href="/hx/tb_c1240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a>,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优质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优质课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引导,活动天地6-6,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多识一点,提出问题,经验交流,学生回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