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精品ppt课件
展开第一章 发酵工程第2.1节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学习目标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科学思维)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无菌技术及微生物的纯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探究)首先酸奶制作所用的容器要进行消毒晾干后使用,避免酸奶制作过程中混入杂菌;其次,准备好菌种,最好是纯的乳酸菌菌种;再有就是接种时要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所用搅拌器要经过消毒灭菌等。 在经过杀菌处理的牛奶中添加某些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再经过发酵就可以制成酸奶。由于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一些人会在家里自制酸奶。自制酸奶虽然方便,但是食用自制酸奶导致胃肠不适的事例屡见不鲜,主要原因是在制作过程中有杂菌混入。那么怎么才能保证无处不在的杂菌不混入发酵物中呢?微生物 概念:个体无法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生物真核细胞原核细胞无细胞结构新课讲授1一、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①要为人们需要的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②要确保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并将需要的微生物分离出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也是发酵工程的重要基础。防止杂菌污染,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2.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要求:培养基的配制1.培养基的概念: 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培养基,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微生物或积累其代谢物。2.培养基的分类:按照物理性质不同分为两类。1.加入培养基中的凝固剂(如琼脂),一般不能被微生物利用,只起到凝固作用。2.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3.扩大培养获得大量菌种时,常用液体培养基。3.营养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O2的需求。1000 mL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营养构成4.培养基的特殊需求:在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在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酸性;在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在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条件。关于微生物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三个注意点:(1)培养不同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可能不同:①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主要以无机营养为主。②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主要以有机营养为主。(2)培养某些微生物时需要补充生长因子,是由于这些微生物缺乏合成这些物质所需要的酶或合成能力有限。(3)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中,需要量最大的是碳源。能合成含碳有机物的是自养型,反之则为异养型。新课讲授2二、无菌技术1.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防止杂菌污染①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微生物。②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2.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芽孢和孢子的区别:芽孢是某些细菌(芽孢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芽孢乳酸菌属等)在营养条件缺乏时,在菌体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体;孢子是脱离亲本后能直接或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细胞,它是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产物。3.无菌的范围:①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②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③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注意: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超净工作台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①煮沸消毒:100℃煮沸5-6 min,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②巴氏消毒:62-65℃下煮30 min或80-90℃处理30s-1min,适合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可以杀死牛奶中的绝大多数微生物,并且不破坏牛奶的营养成分。③化学药剂消毒:用75%酒精、新洁尔灭等进行皮肤消毒;氯气消毒水源等。④紫外线消毒: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可用紫外线照射30min。在照射前,适量喷洒石碳酸或煤酚皂溶液等消毒液,加强消毒效果。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常用的灭菌方法①湿热灭菌:利用沸水、流通蒸汽或高压蒸汽进行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效果最好,100 kPa、121℃下维持15-30 min,常用于培养基、无菌水等的灭菌。②干热灭菌:160-170℃下加热2-3h。常用于玻璃器皿和金属器具(耐高温的和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③灼烧灭菌:常用于涂布器、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或其它金属用具等的灭菌。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外焰)灼烧。常用灭菌与消毒方法的比较较为温和理化方法,杀死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孢子)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孢子)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紫外消毒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日常生活不耐高温的液体生物活体、水源等接种的金属工具、接种时用的试管口或瓶口等耐高温、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和金属用具等培养基、培养皿等,生产和实验室常用接种室、接种箱,超净工作台100 ℃煮沸5~6 min62~65 ℃煮30 min或80-90 ℃煮30s-1 min擦拭等,如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紫外线照射30 min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物品放入干热灭菌箱,160~170 ℃加热2~3h高压蒸汽灭菌锅内,100 kPa,温度121 ℃,15~30 min新课讲授3三、微生物的纯培养1.培养物:在微生物学中,将接种于培养基内,在合适条件下形成的含特定种类微生物的群体称为培养物。3.纯培养:获得纯培养物的过程就是纯培养。4.步骤: → → → 。2.纯培养物: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微生物的纯培养配置培养基灭菌接种分离和培养酵母菌的纯培养 1.概念: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可以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2.特征:3.功能:4.获得单菌落的方法: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大小、形状、隆起程度、颜色等。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菌落制备培养基①配制培养基关于制备培养基的四点提醒(1)如果需要调节培养基的pH,应该在定容完成后,灭菌之前进行操作。(2)灭菌之后,倒平板时培养基的温度是50℃左右。因为凝固剂琼脂在98℃以上熔化,在44℃以下凝固,倒平板时高于50℃则会烫手,低于50℃时,若不能及时操作,琼脂会凝固。(3)倒平板的整个操作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避免杂菌的污染。(4)倒平板时不要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否则此培养基不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因为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会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接种和分离酵母菌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经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得到单菌落。培养酵母菌完成平板划线后,待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将接种后的平板和一个未接种的平板倒置,放入28℃左右(培养温度因酵母菌种类的不同而稍有差异)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作对照,该培养皿无菌落说明培养基没有污染既可以防止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分区划线法(最常用)连续划线法平板划线法的具体划法:1.灼烧接种环后,要等冷却后才能进行操作,避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2.第二次及其以后的划线操作总是在上一次划线末端开始,能使微生物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3.划线用力大小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4.最后一次的划线不要与第一次的划线相连。思维导图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室里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进行消毒。B.在实验室中,切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以防止被微生物感染。C.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品,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内焰部位灼烧灭菌。D.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基础检测C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完整版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完整版作业ppt课件,文件包含121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件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高二生物pptx、倒平板mp4、土豆培养基mp4、培养基的配制mp4、接种和分离酵母菌mp4、灭菌mp4、超净工作台的使用mp4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121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高二下学期生物同步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含解析卷docx、121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二生物下学期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121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第1课时课件高二生物下学期同步精品备课资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获奖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