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 4.1.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学案
展开4.1.2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学案)
1、了解碱金属元素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了解卤族元素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了解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主族元素的概念是 ,金属钠主要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非金属氯主要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是
一、碱金属元素:碱金属元素都位于周期表的第 族(元素Fr是一种放射性元素,高中阶段不探讨),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中都以 存在。
填写下表的信息,并回答相应问题。
元素名称 | 元素符号 | 核电荷数 | 原子结构示意图 | 最外层电子数 | 电子层数 | 原子半径 (nm) |
锂 |
|
|
|
| 0.152 | |
钠 |
|
|
|
| 0.186 | |
钾 |
|
|
|
| 0.227 | |
铷 |
|
|
|
| 0.248 | |
铯 |
|
|
|
| 0.265 |
(1)从上到下碱金属元素的核电荷数、原子半径的变化特点是 ?
(2)观察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他们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是 ;从哪一点可以推测出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 )
【思考与交流】钠化学性质是 ;结合锂、钠、钾的原子结构特点,预测锂、钾与钠相似的化学性质应该有 。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现象是 。
【演示实验】钾在空气中的燃烧。
现象:钾与钠燃烧现象的区别是 。
【思考与交流】钠与水的反应现象是 。
【演示实验】钾与水的反应。
现象:与钠和水反应现象类似,但是 。
由上,你预测锂与水的反应应该比钠、钾都 。
由上的实验分析,我们能得到的结论是:
(1)碱金属元素的相似性:
反应方程式如下:
(2)碱金属元素的递变性:
碱金属元素单质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是
二、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卤族元素单质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是
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卤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是 。
参考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卤族元素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来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是
2、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由氟到碘,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的变化规律是 。 反应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是 。
卤素非金属变化的规律是 。
【演示实验】分别向KBr和KI溶液中滴加氯水,观察现象
现象:向KBr溶液中滴加氯水,观察到溶液 ,实际是氯水中的Cl2与KBr发生了置换反应,得到了Br2。反应方程式为: ;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该离子反应能够说明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顺序分别是 。
现象:向KI溶液中滴加氯水,观察到溶液 ,实际是氯水中的Cl2与KI发生了置换反应,得到了I2。反应方程式为: ;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该离子反应能够说明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顺序分别是 。
【演示实验】向KI溶液中滴加溴水,观察现象
现象:向KI溶液中滴加溴水,观察到溶液 ,实际是溴水中的Br2与KI发生了置换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该离子反应能够说明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顺序分别是 。
【总结】根据上面的研究,能够得出卤族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顺序分别是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族元素单质的氧化性,按照F2、Cl2、Br2、I2的顺序依次减弱。
上面我们研究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主族:碱金属和卤素。可以看出,元素的性质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他们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
;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失电子能力 ,得电子能力 ,所以金属性 ,非金属性 。
1.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Cl2通入到FeCl2溶液中:2Fe2++Cl2 = 2Fe3++2Cl—
B.Cl2和H2O反应:Cl2+H2O = 2H++Cl—+ClO—
C.Cl2通入到KI溶液中:2I—+ Cl2 = I2+2Cl—
D.Cl2被NaOH溶液吸收:Cl2+2OH— = Cl—+ClO—+H2O
2.下列关于锂的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活泼金属 B.投入冷水中能浮在水面上
C.投入到冷水中立即燃烧 D.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Li2O
3.钾和钠的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中能较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都是金属元素
C.原子半径相差不大 D.最高化合价相同
4.按Li、Na、K、Rb、Cs的顺序性质递变依次减弱或减小的是( )
A.原子半径 B.密度
C.单质的还原性 D.熔点和沸点
5.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 B.都是强还原剂
C.都能在O2里燃烧生成过氧化物 D.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6.LiH是一种氢气发生剂。在LiH+H2O==LiOH+H2↑反应中( )
A.水是氧化剂,LiH是还原剂
B.LiH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C.LiH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存在氧化剂和还原性
7.氰(CN)2、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X2很相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
[如:(SCN)2+H2O===HSCN+HSCNO]。已知还原性Cl-<Br -<CN-<SCN-<I-,请回答:
(1)(CN)2与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知识点填空答案】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ⅠA;化合态;
;核电荷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随着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加,但是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个;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应该表现相似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水反应;与氧气、水都能发生反应;钠先熔化,再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得到淡黄色固体;燃烧更剧烈,发出紫色火焰;浮、熔、游、响、红;更剧烈;困难;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与氧气、水反应;;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电子层增加,原子半径增大,所以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即由锂到铯,金属性逐渐增强;从锂到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增大(钾反常),熔点和沸点都升高;从氟到碘,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卤族元素单质的颜色加深,密度增大,熔点和沸点都降低;随着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加,但是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个;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表现一定的氧化性,例如:都可以与氢气或金属单质反应。从氟到碘,卤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反应越来越困难;反应逐渐变得困难;稳定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由无色变为橙色;2KBr + Cl2 = Br2 + 2KCl;2Br-+ Cl2 = Br2 + 2Cl-;氧化性:Cl2>Br2;还原性:Br->Cl-;由无色变为橙红色;2KI + Cl2 = I2 + 2KCl;2I-+ Cl2 = I2 + 2Cl-;氧化性:Cl2>I2;还原性:I->Cl-;由无色变为橙红色;2KI + Br2 = I2 + 2KBr;2I-+ Br2 = I2 + 2Br-;氧化性:Br2>I2;还原性:I->Br-;氧化性:Cl2>Br2>I2;还原性:I->Br->Cl-;相似性和递变性;依次增加;逐渐增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逐渐增强;逐渐减弱;
【检测反馈答案】1.B 2.C 3.A 4.D 5.C 6.A
7.(1)(CN)2+2KOH===KCN+ KCNO+H2O (2)(CN)2+2SCN-===(SCN)2+2CN-
高中化学必修一 4.1.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练习解析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一 4.1.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练习解析版),共7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 4.1.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练习 解析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一 4.1.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练习 解析版),共9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 4.1.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练习 原卷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一 4.1.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练习 原卷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