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卷无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卷无答案第1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卷无答案第2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卷无答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卷无答案,共7页。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闻气味B. 振荡试管C. 贮存氧气D. 倾倒液体2.化学实验室的药品是按物质分类的方式存放,四个药品柜中已存放了下列药品。现某学校实验室新购进一瓶硫酸,正确存放它的药品柜是( )①甲柜:盐酸、硝酸  ②乙柜:氢氧化钠、氢氧化钾③丙柜:红磷、硫 ④丁柜:铜、锌A. ③B. ②C. ①D. ④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B.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C. 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D. 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4.下列物质的应用,由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 用蜡烛照明B. 用米酿成酒C. 蒸发海水可以得到食盐D. 用天然气作民用燃料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6.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形态上不同的物质D.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车胎爆炸B. 高粱酿酒C. 酒杯破碎D. 汽油挥发8.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 )A. 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B. 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C. 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 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9.复印机复印资料时,常能闻到—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是物理变化B. 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是化学变化C. 臭氧的特殊的气味属于臭氧的物理性质D. 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属于臭氧的化学性质10.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鲜牛奶变质B. 酵母粉发酵C. 钢丝球刷碗D. 洁厕精除垢11.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 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B. 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 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 修改假说,重新实验12.小明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了,你认为下列哪些原因会导致试管炸裂(  )①试管外壁有水②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③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中的水④试管中的水超过了试管容积的1/3⑤试管底部接触到了酒精灯的灯芯A. ①③⑤    B. ②③④C. ①④⑤D. ②③⑤13.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 A. AB. BC. CD. D14.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A. ①③⑤⑥B. ②④C. ②③⑥D. ③④⑤15.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甲烷燃烧B. 干冰升华C. 西瓜榨汁D. 酒精挥发二、填空题                                         16.组装一套实验装置,仪器装配的顺序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17.今有下列物质的用途:①酒精可作燃料 ②氧气用于抢救危重病人 ③金属铜广泛的用于电线电缆 ④用铁制作铁锅其中用途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18.为保证实验安全,取得预期实验效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我们应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并遵循化学实验的安全规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实验前,应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须征得老师同意后再进行操作B. 不准在实验室内嬉戏打闹、大声谈话C. 为了便于观察,可用手接触药品,直接闻药品气味,但严禁品尝药品D. 加热操作中,不要凑近被加热仪器直视观察,不要将试管口朝向自己或他人E. 易燃、易爆的药品要远离火源,避免将腐蚀性药品沾在衣服或皮肤上F. 切忌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G. 注意安全用电和节约用水,离开实验室前,务必关闭电源和水源19.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________________,先将试管________,然后将酒精灯固定在________的部位加热。20.2015年4月13日,西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与其他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请回答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21.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露时,人们可以根据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露,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一氧化碳有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根据阅读回答:(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22.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点燃蜡烛后,把一只干净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燃烧后生成了;石蜡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23.化学实验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在横线上填写以下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1)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2)用量筒量取20mL水仰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会 _____(填“偏大”或“偏小”)。(3)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向上倾斜,________。24.我们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1)呼出气体中所含的氧气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呼出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3)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水蒸气___________________;25.生活中,鸡蛋腐败变质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请回答:(1)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股白烟,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这股白烟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针对这些假设设计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不含______________。(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这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                                                            27.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______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的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