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2)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146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展开《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如水)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如石块)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有操作欲望,熟练地使用天平、量筒测算物质密度,认真按规则做好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用量筒测量物质的体积。
【教学难点】: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和砝码、量筒、石块、烧杯、水、细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
(2)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
(3)要求出物质的密度需要知道哪些量?
教师出示::用天平可以称出物质的质量,对于规则几何体我们用刻度尺就可以测量出它们的体积,要是不规则的几何物体就得需要其他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体积,首先我们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
二、进行新课
1、引导学生认知学习目标。
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出示量筒,介绍量筒。
观察桌上量筒的刻度。说明: 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
提问:
(1)你所用的量筒的最大刻度(即量程)多大?
(2)它每小格(即最小刻度值)为多少mL?
观察读出液体的体积?怎样测固体的体积?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1)测量时量筒应如何放置?(测量时量筒应放平稳);
(2)记录数据前应如何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的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凸面相平。)
(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是哪几步?(测固体体积的方法: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③用V2-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
3.分组实验(一):测石块的密度
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小组间进行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法,达成共识,确定正确的实验方法。
1.测量出小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1,再将被小石块轻轻放入水中,读出此时读数V2,V2-V1即是该固体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即为:ρ=m/v2
强调: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实际操作,自行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石块质量m/g | 水的体积V1/cm3 | 水和石块体积V2/cm3 | 密度ρ/g/cm3 |
|
|
|
|
注意:整理实验仪器,培养良好的习惯。
初中物理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a href="/wl/tb_c7687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获奖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推进新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课下准备,课时安排,教 学 设 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