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与能力
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
教材分析
重点
学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
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安排、记录数据到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训练。
教 学 方 法
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等。
教 具 准 备
天平200g 20个、量筒100ml 20个、水、盐水、石块等
学 法 指 导
实验、自学、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
1、教师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要测量这个铁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
2、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杯中的盐水,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呢?
新
授
一、量筒的使用:
(一)观察量筒回答课本第18页想想做做中的问题;
结合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归纳量筒测量液体密度的使用方法。
(二)使用方法:
(1)、如何测固体(石块)体积的方法(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一块总结使用量筒测固体的方法)
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3)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①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②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分组实验: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 ,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4、总结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中注意的事项。
课堂小结:
测量密度的原理
量筒的使用
测量固体的密度
测量液体的密度
然后,让学生自己小节本节课的知识,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固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
测液体体积
测固体体积
密度的测量
量筒
作业布置
1、完成能力培养与测试第六章第3节练习
2、第11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3、自学P118科学世界
教学反思
基于学生的教学还是基于知识的教学?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促进学生的成长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而不仅仅是完成某些知识技能的传输。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起点出发的教学,比把什么知识都讲精细对学生成长更有益。不要怕没有讲完所有相关的知识点,也不要怕哪相题目是怎样出的还没有说到,只要让所学到的学生有实在的收获。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什么都讲了,学生没有学到东西,表面上完成了任务,实际还是等于零,不如学一点是一点,这样效率更高。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感情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阅读课本,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基础梳理,课堂检测,合作探究,反馈提升,课堂小结,反思整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