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巩固练习
展开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6.1 燃烧与灭火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2.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
A. B. C. D.
3.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④
4.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D.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5.2020年11月1日,解放西路一家KTV,某男士试图用打火机烧断氢气球绳结,引发爆炸导致电梯内五人不同程度受伤,为此,小刘进行了如下反思总结,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在加油站、加气站禁止打电话,防止引发燃烧、爆炸
B.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点燃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时,可能发生爆炸
D.电器起火时,先关闭电闸,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6.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本意,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旺 B.增大氧气的浓度,使燃烧更旺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使火熄灭 D.用油隔绝氧气,使火熄灭
7.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烧是对人类只有利而无害的化学反应 B. 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
C. 物质只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足够高就可以燃烧 D. 已知:3Mg+N2 Mg3N2 , 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B. 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壁将水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 过滤时,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
D. 氢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进行验纯
9.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CO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B. CO2可用于灭火、人工降雨、制碳酸型饮料等
C. 石墨和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都生成一氧化碳 D. 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有明显差异,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0.为了减轻大气污染,自2018年2月1日起,扬州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下列标识中属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红磷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的条件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2.2015年4月6日漳州古雷PX(对二甲苯)项目发生了一场爆炸事故.对二甲苯(C8H10)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熔点13.2℃,沸点138.5℃,不溶于水.对二甲苯可燃,是一种低毒化合物,毒性略高于乙醇,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1%~7.0%(体积分数).
(1)对二甲苯的物理性质:________ ;化学性质:可燃,________ (各写一点即可).
(2)写出对二甲苯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3)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时遇明火易爆,所以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先________ .
(4)为了保证安全,对二甲苯在运输过程中应________ .
13.下表是混有甲烷的空气在有限空间内点火时的现象:
混合气中甲烷的体积分数 | 2.0% | 4.0% | 5.0% | 6.0% | 9.0% | 10.0% | 15.0% | 16.0% | 18.0% |
点燃时的现象 | 不爆炸 | 不爆炸 | 不爆炸 | 爆炸 | 强烈爆炸 | 爆炸 | 爆炸 | 燃烧 | 燃烧 |
(1)若在有限的空间内甲烷与空气按1:6的体积比混合,点燃时的现象为________ ;
(2)煤矿的矿井里常含有甲烷,你认为煤矿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 .
14.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固体和液体物质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
(2)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
15.化学知识常常可以用来解释历史问题:《三国演义》中的“之战”,曹操率百万大军,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个条件回答:曹军的木船是________;“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_;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提供了________,使火烧得更旺.
三、实验题
16.(1)如图为教材中的硫燃烧实验,为什么要在瓶底放少量水?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也放少量水,其作用是否相同?请说明原因.
(2)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那么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呢?
(3)实验结束后,为减少二氧化硫的逸散,须立即熄灭硫,可采取什么方法?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什么?(写出一点即可)
17.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1) |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 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 | 酒精___,蒸馏水____。 | 结论: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 |
(2) |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 | 结论:乒乓球碎片的____比硬纸片的低。 |
(3) | 向小烧杯中滴加盐酸 | ①小烧杯中产生气泡; ②蜡烛火焰低处_____填“先于”“后于”)高处熄灭。 | 现象②的原因是:CO2不助燃;_____。 |
(4) | 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 | ①烧杯底部变黑; ②蜡烛火焰 d 比 c 先熄灭。 | CO2不助燃,蜡烛不完全燃烧;d先熄灭的原因是:_____。 |
(5)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
(6)写出酒精(C2H5OH)燃烧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
答案解析:
1. D
【解析】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根据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 B
【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防止燃烧和爆炸,故应贴上禁止烟火的标志;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鸣喇叭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 B
【解析】根据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①表示禁止吸烟;②表示国家节水标志;③表示禁止放易燃物;④表示腐蚀品标志⑤表示禁止烟火;
故答案为:B。
4.C
【解析】
A、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手帕不是可燃物,错误。B、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酒精燃烧消耗了空气,氧气不充足,错误;C、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正确;D、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着火点降低,错误。故选C。
5.C
【解析】
A、加油站、加气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气体,在加油站、加气站使用手机,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引发燃烧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B、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故选项说法正确。
C、点燃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不能发生爆炸,因为氢气和一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不能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电器起火时,先关闭电闸,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A
【解析】
“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而不是增大氧气的浓度、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也不是用油隔绝氧气,故选A。
7. D
【解析】A、燃烧若利用不当会造成火灾,不是对人类只有利而无害的化学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还有其它的方式,如太阳能、核能、其它的化学反应等,故不符合题意;
C、只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足够高,才能能燃烧,故该物质必须是可燃物,故不符合题意;
D、3Mg+N2 Mg3N2 , 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 D
【解析】解: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能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而是要等到气泡冒出均匀后再收集,故错误;
B、浓硫酸溶于水要放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错误;
C、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不能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以免损坏滤纸,故错误;
D、可燃性气体燃烧时易发生爆炸,点燃前进行验纯,故正确.
答案:D
9. C
【解析】A、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人工降雨、制碳酸型饮料等;B不符合题意;
C、石墨和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C符合题意;
D、在石墨和金刚石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他们的物理性质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C
【解析】
A、是禁止吸烟的图标,错误;
B、是禁止烟火的图标,错误;
C、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图标,正确;
D、是禁止火种的图标,错误。故选C。
11. 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析】
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可知,红磷属于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温度达到着火点;
12. 无色透明液体
;有毒
;2C8H10+21O216CO2+10H2O
;验纯
;密封保存,严禁烟火
【解析】解:(1)对二甲苯(C8H10)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熔点13.2℃,沸点138.5℃,不溶于水,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毒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填:无色透明液体;有毒;
(2)对二甲苯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能够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8H10+21O216CO2+10H2O;故填:2C8H10+21O216CO2+10H2O;
(3)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时遇明火易爆,所以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先验纯;故填:验纯;
(4)根据PX的性质可知,它有毒,具有挥发性,遇火可以爆炸,所以应该密封保存,严禁烟火.故填:密封保存,严禁烟火.
13.爆炸;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解析】解:(1)甲烷与空气按1:6的体积比混合时,甲烷的体积分数为:×100%=14.3%,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故填:爆炸.
(3)煤矿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保持通风,严禁烟火.故填: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14.(1)
(2)
【解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1)
过氧化氢(液体)在二氧化锰(固体)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烟,化学方程式为:。
15. 可燃物 提供热量,使木船达到着火点 充足的氧气
【解析】
木船属于可燃物;“火箭”能提供热量,使木船达到着火点,满足使木船着火燃烧的所有条件;随着风吹空气流动,使火场得到氧气补充,燃烧更加剧烈,所以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使火势烧得更旺。
16. (1)不相同,硫在氧气燃烧实验时,要在瓶底放少量水,目的是吸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也放少量水,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丝燃烧时生成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2)氧气的浓度、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自身的性质(任意一点即可);
(3)将燃烧匙取出迅速插入水中(或向集气瓶中倒入大量水或在集气瓶口塞上橡皮塞);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或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达不到着火点等).
【解析】解:
(1)由于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能污染空气,所以,硫在氧气燃烧实验时,要在瓶底放少量水.目的是:吸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也放少量水,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丝燃烧时生成物溅落使瓶底炸裂.由以上分析可知,其作用不同.
(2)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原因是氧气的浓度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大.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还有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自身的性质等.
(3)实验结束后,为减少二氧化硫的逸散,须立即熄灭硫.熄灭的方法有:应将燃烧匙取出迅速插入水中(或向集气瓶中倒入大量水或在集气瓶口塞上橡皮塞);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或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达不到着火点等).
故答案为:
(1)不相同,硫在氧气燃烧实验时,要在瓶底放少量水,目的是吸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也放少量水,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丝燃烧时生成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2)氧气的浓度、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自身的性质(任意一点即可);
(3)将燃烧匙取出迅速插入水中(或向集气瓶中倒入大量水或在集气瓶口塞上橡皮塞);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或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达不到着火点等).
17. 燃烧 不燃烧 着火点 先于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聚集在集气瓶的上部 小火燃烧是因为堆积的面粉与空气接触不充分;“发生爆炸”是因为面粉与空气接触面积大,燃烧比较剧烈,产生大量的热,使空气急剧膨胀,发生爆炸。
【解析】
(1)酒精是可燃物,所以会看到酒精燃烧,蒸馏水不是可燃物,所以不会燃烧;
(2) 乒乓球碎片先于硬纸片燃烧,说明更容易达到乒乓球着火点,故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比硬纸片的低。
(3)因为CO2不助燃,不能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会看到蜡烛火焰低处先于高处熄灭。
(4)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会看到蜡烛火焰 d 比 c 先熄灭,可能是因为蜡烛燃烧放热,二氧化碳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聚集在集气瓶的上部。
(5)“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小火燃烧是因为堆积的面粉与空气接触不充分;“发生爆炸”是因为面粉与空气接触面积大,燃烧比较剧烈,产生大量的热,使空气急剧膨胀,发生爆炸。
(6)酒精(C2H5OH)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优秀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优秀巩固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请联系生活实际回答下列问题,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灭火的原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1 化学与能源开发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1 化学与能源开发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第六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1 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第六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1 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