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5 文具的家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5 文具的家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提示课题,初读课文,随文识字,学习第1,复现生字,书写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文具的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定位 | ||||
课标 分析 | 识字与写字: 1.认识400个生字,36个常用偏旁;会写200个字。 2.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方法。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 |||
教材 分析 |
文本位置: 《文具的家》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篇课文。本单元以习惯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文具的家》是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文具;《一分钟》是时间意识的渗透,让学生逐步学会管理时间;《动物王国开大会》让学生明白通知事情时,要把重要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小猴子下山》则渗透了做事情要有目标意识。本单元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故事情节充满童趣,语言明白易懂,重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习内容分析: (一)识字与写字: 1.本课应掌握的二类字为: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 易错点:新、检前鼻音的读音,平后鼻音的读音,次、查的平翘舌区分。 2.本课应掌握的一类字为:文、次、找、平、办、让、包。 易错点:“找”在书写时注意和“我”字区分,“次”偏旁是两点水。 3.偏旁“斤字旁”的学习。 (二)阅读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朗读时可以仔细观察插图,通过贝贝和妈妈的表情、动作,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读好人物的对话。用吃惊、责备的语气读妈妈的问句,再用亲切、温和的语气读妈妈对贝贝的提示帮助。 关系建构: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推断,通过课文内容读好对话,通过之前的疑问句的朗读学习,结合课文插图和生活实际来读好不同的语气。 本文通过妈妈与贝贝的对话,讲述了贝贝由丢三落四到爱护文具的事,告诉我们应该从小养成整理、保管好自己的文具的好习惯,对本单元完成语文要素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 |||
学情 分析 | 已有知识经验: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汉语拼音和300个常用汉字,基本能自主阅读课文;有一定的阅读积累,理解能力有所提升,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已有策略经验: 上学期初步学习了用“圈一圈、划一划”的方法寻找课文信息,这就为学习本课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打下基础;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读好句子的方法,结合课文插图,能够帮助他们学习读好句子的语气和揣摩主人公的意图。 已有生活经验: 经过一个学期的适应,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初步养成了一些好习惯,在学习《文具的家》这篇贴近生活实际的课文时就更加容易理解,引起共鸣。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2.教学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且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读懂课文内容。多让孩子朗读、多尝试几次,让他们参与其中。 3.课堂中多采用学生参与的环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影像资源,激发他们的兴趣。 | |||
学习 目标 | 1.通过组词、“加一加”、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认识“具、次”等13个生字,学习新偏旁斤字旁,会写“文、办、平”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贝贝不爱惜文具、不会保管文具的性格特点。 | |||
学习 重难点 | 重点: 1.正确认读生字,区分新、检前鼻音的读音,平后鼻音的读音,次、查的平翘舌区分。 2.通过教师范读、自读、同桌互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难点: 1.观察插图,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贝贝和妈妈的心情,读出贝贝和妈妈的语气。 | |||
课前 准备 | 课本 ppt课件
| |||
评价任务设计 | ||||
单元 总任务 | 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非常重要,请你说一说你都知道有哪些良好的习惯呢?本月班级中要开展“好习惯养成”活动,我们一起参与进来吧。 | |||
课时 评价任务
| 驱动性任务: 子任务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子任务2: 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子任务3: 学习1、2自然段,了解故事起因 子任务4: 复现生字,书写指导
| |||
教学活动设计 | ||||
环节 | 学教活动(含评价任务)
| 预设与补救 | ||
环节一 导入 |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1.师生互说,导人新课。 教师引说:同学们,请打开你们的文具盒,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铅笔、橡皮、转笔刀、尺子等都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2.揭示课题。 (1)教师引说: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这些文具有家吗?它们的家又在哪里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文具的家) (2)随题识字:学习生字“具”。 ①指名读、齐读,知道“具”的韵母是ü不是u。 ②比一比识记字形:具——真,发现里面都是三横。再组词巩固:文具、工具、玩具。
|
预设: 学生对于生字“具”不认识。
补救: 2.老师通过组词、形近字辨析等方式帮助识记。
| ||
环节二 (目标1)
|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出示初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想一想:“文具的家”指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随机指导。 (1)指导认读词语“一次、哪里、每天、平平安安、仔细、检查、所有”。 (2)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着”,读准“找不着”;读准“眨”的翘舌音。 (3)重点识记“新”。 ①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等方法识记“新”。 ②指导学生认识新偏旁——斤字旁,开火车认读。 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组词,识记并积累“新年快乐、新华书店、新闻”等词语。 3.玩“闪电读词”游戏。教师快速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4.引导思考:“文具的家”指的是什么? (1)指名读第5自然段,寻找信息。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填空回答。 文具的家是_。 _是文具的家。 (3)指导学生读好第5自然段,注意停顿,读通长句。 评价活动: | 预设:
补救: 2.仍然不能读对的同学,课下进行单独的追踪辅导。 | ||
环节三 (目标2)
| 三、学习第1、2自然段,了解故事的起因 1.学生读第1、2自然段.思考贝贝遇到了一件什么麻烦事。 2.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心情,并进行朗读指导。 (1)请学生找一找,圈出第2自然段中与“一次”意思相近的词语。 (2)启发思考:新的文具只“用了一次”“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贝贝会有什么感受? 3.想象说话,体会人物性格 (1)引导学生仿说第1、2自然段,猜猜贝贝还会有哪些文具不见了。 尺子,只_。 _,只_。 (2) 学生齐读第1、2自然段。 评价活动: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1、2自然段,语句通顺,不添字漏字,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 预设: 个别学生不能正确体会贝贝的心情。 补救: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加深对贝贝的粗心、不爱护文具的理解 | ||
环节四 (目标1)
| 四、复现生字,书写指导 1.橙果果出示本节课要学的生字。 2.指导书写“文、办、平”。 (1)引导学生观察这3个字的字形,提示书写注意点。 文:第三笔撇从田字格竖中线起笔。 办:第二笔撇从田字格竖中线起笔;书写笔顺为先中间后两边。 平:第二笔横在田字格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 (2)教师范写“办”字,学生书空。 (3)学生练写“文、办、平”,教师巡视指导。 评价活动 互评打星:★书写正确;★笔画的位置摆放正确;★写字姿势正确。 | 预设: 补救: 2.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改正。 3.教师边巡堂边评价。 | ||
作业 布置 | 作业内容 | 作业类型 | 对应目标 | 作业 时间 |
读熟课文和课后生字 | 巩固型 | 目标1、2 | 5分钟 | |
阅读主题丛书 | 巩固型 | 目标2 | 10分钟 | |
板书 设计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课文 515 文具的家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再读课文,读儿歌《爱护文具》,指导写生字,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 515 文具的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5 文具的家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谜导入,引出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再读课文,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