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 第1单元 整理与复习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 第1单元 整理与复习 课件,共30页。
《溶液》复习课氧化物溶液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酸碱盐1、能从溶解的微观过程理解溶液的基本特征、能量变化及其性质;2、掌握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方法并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3、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以及学会运用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问题。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1、掌握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学会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3、知道“混合”是改变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学习难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学习重点、难点认识溶液的特征和性质定性看溶液定性角度看溶液概念及特征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解过程扩散过程水合过程吸收热量放出热量能量变化升温降温不明显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性质变化导电性增强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溶质(可多种)溶剂(只一种)类别特征1、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而悬浊液、乳浊液则不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你能做出解释吗?分散程度不同 在溶液中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与水分子均匀混合在乳浊液或悬浊液中,物质以巨大数目的分子聚集成的小颗粒或小液滴的形式分散于水中肉眼看不见,外观澄清,不分层肉眼可见,外观不澄清,易分层2、为什么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速度较快?在溶液中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均匀混合,接触充分,所以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物分散的颗粒越小,单位体积内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3、如果实验室中有一瓶试剂标签残缺了,你要想确定其成分,你知道怎样做吗?取样检验所含的微粒确定所含的物质 在混合物中各成分保持自己原有的化学性质,即构成微粒不变。均一性4、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小红向水中加入了少量稀硫酸,小刚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小丽则加入了少量蔗糖溶液。他们的做法对吗?都能达到目的吗?有无自由移动离子氧化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混合是改造物质的重要方法。酸碱盐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②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相同;③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可以形成溶液;④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⑤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溶液的温度一定改变;⑥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⑦溶液一定是液体;⑧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取出10g,溶质质量分数会变成2%。A、只有③④⑤ B、只有②⑥ C、只有②④⑤ D、只有①③⑤⑥⑦B2、某同学向盛有45ml水的试管中加入5g硝酸铵固体,振荡,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并发现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1)“振荡”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2)该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溶剂是______。(3)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水的密度为1g/cm3)加速溶解硝酸铵水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试管外壁遇冷凝结为小液滴。10%定量角度看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液配制溶解度曲线2、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中,某固体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解性20 ℃时的溶解度依据标准绘制测出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描点成线应用查找某一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比较某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判断溶液的变化情况确定物质的结晶、分离或提纯方法溶解度步骤仪器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溶液组成的表示及配制定量看溶液之一1、在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100g。(1)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___。(2)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 、_____、___、___。(3)经计算,需在_____ 上称量____g氯化钠并倒入干燥洁净的_____里,然后用______ 量取___ml蒸馏水,倒入装有氯化钠的烧杯里,并用_____不断搅拌,是氯化钠完全溶解,得到所需的溶液。(4)为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量水时,若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 (“偏大”、“偏小”、或“不变”)。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10烧杯100ml量筒90玻璃棒搅拌加热研细偏大2、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 (1)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需蒸发多少克水?或加入多少克食盐?(2)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少至原来的一半,需要加入多少克水?×100%解:(1)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 100g×10% 100g- x答:蒸发50g水或加入12.5g食盐。=20%X=50g(2)设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y。100g×10%+ y100g+y×100%=20%y=12.5g×100%解:需加入水的质量为x。 100g×10% 100g+x X=100g答:蒸发的水的质量为100g。=10% 解题思路:先分清已知量和未知量,再设未知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列方程。2、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 (1)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需蒸发多少克水?或加入多少克食盐?(2)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少至原来的一半,需要加入多少克水?规律:当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一倍时,蒸发的水的质量为原溶液质量的一半。规律: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至原来的一半时,加入的水的质量为原溶液的质量。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定量看溶液之二1、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20 ℃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B、20 ℃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C、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之比为100:36D、20 ℃时,将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2、如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 /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49.6 A、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 B、20℃时,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D、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 BC3、右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1)对A物质来说,a点的意义是 。c点表示t2℃时,完全溶解80g A物质最少需_________g水。(2)将t1℃140g 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可用图上的 点表示,此时溶液是 _ (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然后再加入A物质40g,可用曲线上的 点表示。(3)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若将d点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_物质;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在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100bABCc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水)中,某固体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cBCA不饱和检测与巩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15%的食盐溶液是指100g水中溶解了15g食盐C、向1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碳酸钠溶液中加水稀释至100g,溶质的质量也会增加10倍。D、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2、将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加水稀释至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多少?D50g3、如图是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 _____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80g固体A加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g。(4)t2℃时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B,提纯A常采用_____结晶的方法(填“降温”或“蒸发”)。(3)t2℃时,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t1℃,所得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下同。);如果A、B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那么在降温过程中,析出的A的质量______析出的B的质量。t1170降温相等大于感悟与收获组成结构性质应用研究物质 的科学方法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化学方法方法比较法观察法推理法归纳法演绎法混合法分离法溶解熔合过滤结晶蒸馏(蒸发)分类法转化法思路物理方法沉淀法气体法
《溶液》复习课氧化物溶液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酸碱盐1、能从溶解的微观过程理解溶液的基本特征、能量变化及其性质;2、掌握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方法并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3、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以及学会运用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问题。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1、掌握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学会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3、知道“混合”是改变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学习难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学习重点、难点认识溶液的特征和性质定性看溶液定性角度看溶液概念及特征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解过程扩散过程水合过程吸收热量放出热量能量变化升温降温不明显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性质变化导电性增强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溶质(可多种)溶剂(只一种)类别特征1、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而悬浊液、乳浊液则不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你能做出解释吗?分散程度不同 在溶液中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与水分子均匀混合在乳浊液或悬浊液中,物质以巨大数目的分子聚集成的小颗粒或小液滴的形式分散于水中肉眼看不见,外观澄清,不分层肉眼可见,外观不澄清,易分层2、为什么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速度较快?在溶液中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均匀混合,接触充分,所以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物分散的颗粒越小,单位体积内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3、如果实验室中有一瓶试剂标签残缺了,你要想确定其成分,你知道怎样做吗?取样检验所含的微粒确定所含的物质 在混合物中各成分保持自己原有的化学性质,即构成微粒不变。均一性4、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小红向水中加入了少量稀硫酸,小刚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小丽则加入了少量蔗糖溶液。他们的做法对吗?都能达到目的吗?有无自由移动离子氧化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混合是改造物质的重要方法。酸碱盐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②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相同;③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可以形成溶液;④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⑤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溶液的温度一定改变;⑥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⑦溶液一定是液体;⑧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取出10g,溶质质量分数会变成2%。A、只有③④⑤ B、只有②⑥ C、只有②④⑤ D、只有①③⑤⑥⑦B2、某同学向盛有45ml水的试管中加入5g硝酸铵固体,振荡,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并发现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1)“振荡”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2)该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溶剂是______。(3)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水的密度为1g/cm3)加速溶解硝酸铵水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试管外壁遇冷凝结为小液滴。10%定量角度看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液配制溶解度曲线2、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中,某固体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解性20 ℃时的溶解度依据标准绘制测出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描点成线应用查找某一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比较某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判断溶液的变化情况确定物质的结晶、分离或提纯方法溶解度步骤仪器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溶液组成的表示及配制定量看溶液之一1、在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100g。(1)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___。(2)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 、_____、___、___。(3)经计算,需在_____ 上称量____g氯化钠并倒入干燥洁净的_____里,然后用______ 量取___ml蒸馏水,倒入装有氯化钠的烧杯里,并用_____不断搅拌,是氯化钠完全溶解,得到所需的溶液。(4)为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量水时,若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 (“偏大”、“偏小”、或“不变”)。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10烧杯100ml量筒90玻璃棒搅拌加热研细偏大2、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 (1)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需蒸发多少克水?或加入多少克食盐?(2)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少至原来的一半,需要加入多少克水?×100%解:(1)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 100g×10% 100g- x答:蒸发50g水或加入12.5g食盐。=20%X=50g(2)设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y。100g×10%+ y100g+y×100%=20%y=12.5g×100%解:需加入水的质量为x。 100g×10% 100g+x X=100g答:蒸发的水的质量为100g。=10% 解题思路:先分清已知量和未知量,再设未知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列方程。2、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 (1)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需蒸发多少克水?或加入多少克食盐?(2)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少至原来的一半,需要加入多少克水?规律:当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一倍时,蒸发的水的质量为原溶液质量的一半。规律: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至原来的一半时,加入的水的质量为原溶液的质量。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定量看溶液之二1、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20 ℃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B、20 ℃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C、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之比为100:36D、20 ℃时,将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2、如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 /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49.6 A、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 B、20℃时,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D、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 BC3、右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1)对A物质来说,a点的意义是 。c点表示t2℃时,完全溶解80g A物质最少需_________g水。(2)将t1℃140g 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可用图上的 点表示,此时溶液是 _ (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然后再加入A物质40g,可用曲线上的 点表示。(3)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若将d点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_物质;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在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100bABCc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水)中,某固体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cBCA不饱和检测与巩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15%的食盐溶液是指100g水中溶解了15g食盐C、向1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碳酸钠溶液中加水稀释至100g,溶质的质量也会增加10倍。D、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2、将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加水稀释至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多少?D50g3、如图是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 _____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80g固体A加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g。(4)t2℃时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B,提纯A常采用_____结晶的方法(填“降温”或“蒸发”)。(3)t2℃时,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t1℃,所得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下同。);如果A、B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那么在降温过程中,析出的A的质量______析出的B的质量。t1170降温相等大于感悟与收获组成结构性质应用研究物质 的科学方法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化学方法方法比较法观察法推理法归纳法演绎法混合法分离法溶解熔合过滤结晶蒸馏(蒸发)分类法转化法思路物理方法沉淀法气体法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