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1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1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二年级 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断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难点名称
1.断尺测量 2.测量标准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测量的本质是单位的叠加这一知识点本身比较容易接受,但测量有很多的细节问题,题目容易在细节上做文章,而这又是操作性很强的题目,考察孩子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因而较难。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大部分孩子需要引导。测量的本质就是单位的叠加这一知识点不容易被消化,而且尺子的摆放也有很多陷阱,计算也容易出问题,很多学生把所有的出错原因归咎于粗心。其实是很多孩子不能同时兼顾考虑这么多种可能,因而容易出错,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导入,不知不觉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思考、解决问题
以旧知迁移到新知,自我总结简便方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小女孩心爱的尺子摔断了,因此不能帮助她解决问题了,很苦恼。她求助大家,大家让她去找数学老师。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复习旧知
回忆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找到测量的本质就是单位的叠加。
知识迁移
利用旧知迁移出断尺测量可以利用单位的叠加来解决。
寻找方法
通过单位叠加这一基本知识总结出第二个方法:大一些的数减小一些的数可以快速得到结果
四、小结
通过以上讲解过程进行总结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练习
第一题:考察最基本的知识:如何读出断尺测量的长度
第二题:通过三个图考察尺子的摆放、断尺的测量、知识的灵活运用这三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小结
小结 结束语
“断尺测量长度的两种方法:
1.可以数一数两端点之间有几个一厘米就是几厘米
2.规范测量后,用大一点的数去减小一点的数,是几,就是几厘米。
可以利用今天的知识用磨损的尺子或者断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共1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