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28045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2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28045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2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 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28045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9.2把握适度原则——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 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10.1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 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11.1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 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11.2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 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12.1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 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测试题
展开1.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下列属于感性认识的是( )
A.司机见到红灯马上停车B.舌头品尝出柠檬的酸涩味道
C.工人按照设计图纸施工D.用动物的异常行为预测地震
2.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这段话说明了( )
A.看问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B.认识要由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
C.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质
D.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3.只有努力加强理论学习,了解各项方针政策,在思想上重视提高认识掌握政策的实质,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服务好群众。认识必须发展到思维具体,是因为( )
①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
②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认识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
③思维抽象还只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
④思维抽象是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如果自己能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这给我们个人成长的启示是( )
①要善于实现自我否定,不断完善自己
②要明确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③要明确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④要善于利用“敌人”,给自己成长增加动力
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
5.散文诗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它集诗与散文之长,使诗的素雅和散文的自由天然成趣、熔为一炉,故它以自己独有的风采立于文坛。这说明,辩证的否定是( )
①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②在借助于外力实现事物的发展
③既肯定又否定,其实质是“扬弃”
④原封不动地承袭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面对五颜六色的苹果、柑橘、香蕉、菠萝……,我们却说“水果”,甚至说“植物的果实”;看到“水果”一词,我们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了苹果、柑橘、香蕉、菠萝……这说明( )
A.感性具体要高于思维抽象B.感性具体是思维抽象的前提
C.思维抽象是思维具体的指导D.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相互联系
7.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这体现了( )
①否定中包含肯定
②看问题、做事情不能简单否定一切
③肯定比否定内容更丰富
④坚持用综合思维方法分析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科学家通过研究蝙蝠用超声波可以判断障碍物、食物的位置这一现象,发现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从而发明了声呐,可以探测海洋、鱼群。这个过程体现了( )
①思维过程以感性具体为起点
②通过思维抽象获得的认识是对事物整体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③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④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唯一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人们知道磁铁吸引铁屑现象、有电流的导线会使磁铁发生偏转现象。法拉第从这些现象中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的研究使电磁理论更加系统。在电磁理论的基础上,人们制造出发电机、无线电发射机等。上述材料说明在认识发展的过程中( )
①需要以感性具体作为思维的起点
②通过思维抽象能够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
③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④要经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两个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党员干部只有努力加强理论学习,了解各项方针政策,在思想上重视提高认识、掌握政策的实质,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服务好群众。提高认识必须发展到思维具体,是因为( )
①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认识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
②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
③思维抽象的认识只是一种对事物的直观的整体表象的认识
④思维抽象是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1.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这样的起点( )
①往往是某一认识对象的矛盾焦点
②应该是某一认识领域里最复杂、最高级的概念
③能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整个世界的一切矛盾
④包含其中的种种矛盾会逐一展现出来,并成为认识发展的环节
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
12.人们知道磁铁吸引铁屑现象,有电流的导线会使磁铁发生偏转现象。法拉第从这些现象中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的研究使电磁理论更加系统。在电磁理论的基础上,人们制造出发电机、无线电发射机等。上述材料说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
①以感性具体为起点
②通过思维抽象获得的是对事物整体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③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④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唯一方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庖丁初学解牛时,只对牛的外部特征有直观的认识,不知道该从何处下刀。经过一段实践之后,他逐步知道了牛的内部结构,认识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达到“庖丁解牛,目无全牛”的阶段,但这还不是纯熟的阶段。再经过一段实践之后,庖丁弄清了牛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之间的关系,这时呈现在他面前的牛,又成为一头完整的牛,但不是最初的只见其表不知其里的牛,而是一头既知其表又知其里,且知道其表里关系的牛。这时,庖丁才能纯熟地解牛。
试从认识深化的过程,说说“庖丁解牛”对你的启发。
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五千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既不能片面地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的厚今薄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才能对认识对象中的利与弊、好与坏作出正确的肯定与否定。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C、D三项都需要通过人的理性思考,作出判断或推理,属于理性认识,与题意不符,应排除。B是人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属于感性认识,符合题意,应入选。
2.答案:B
解析:材料中“能”与“不能”,“用”与“不用”,“近”与“远” 分别是真相与假象,“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说明仅仅认识现象不可靠,还必须认识本质和规律,即由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本身观点都正确,但与材料不符合,故不选。
3.答案:A
解析:直观的整体表象属于感性具体,排除③;感性认识、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排除④。
4.答案:A
解析:“从内打破”,就是要自我否定,不断完善发展自己,①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内在的自我否定,利用“敌人”给自己成长增加动力是外力作用的否定,④不符合题意;材料讲的是个人应在自我否定中实现发展,强调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未强调联系的环节,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A项。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散文诗集诗与散文之长,它是对诗与散文的文体进行辩证否定的结果,体现了①③;②观点错误,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④中“原封不动地承袭”说法错误,应该对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进行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故答案应选A。
6.答案:D
7.答案:A
解析:该作品剔除了传统文化的糟粕,保留了传统文化精华,体现了在否定中包含肯定,做到了不简单肯定一切或否 定一切,①②正确;在辩证否定中,否定比肯定内容更为丰富, ③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综合思维方法,④排除。
8.答案:B
解析:通过思维具体而不是思维抽象获得的认识是对事物整体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②错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唯一方法,④错误;材料中声呐的发明过程体现了①③。
9.答案:B
解析:“人们知道磁铁吸引铁屑现象、有电流的导线会使磁铁发生偏转现象”说明科学的认识要求把感性的具体事实作为科学抽象的依据和前提,①正确;通过思维具体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②错误;法拉第从这些现象中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等,在这些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制造出发电机、无线电发射机等,这是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认识上升过程,表明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③正确;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是同一过程的两个阶段,④错误。故本题选B项。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思维抽象必须发展到思维具体的原因。①②为正确的表述;对事物的直观的整体表象的认识属于感性具体的认识,排除③;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思维抽象是理性认识,排除④。
11.答案:B
解析: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上升起点,往往是某一认识对象的矛盾 焦点。随着认识的发展,起点中所包含的种种矛盾会逐一展现出来。 这些一一展现出来的矛盾是认识发展的环节,是思维从抽象逐步走 向具体的桥梁,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这样的起点应该是某一认识 领域里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③错误,它能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研究对象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矛盾,而不是整个世界的一切矛 盾。故选B。
12.答案:C
解析:①正确,“人们知道磁铁吸引铁屑现象,有电流的导线会使磁铁发生偏转现象”说明科学的认识要求把感性的具体事实作为科学抽象的依据和前提;②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并没有体现通过抽象思维反映客体的本质和规律;③正确,法拉第从这些现象中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以及人们进一步制造出发电机、无线电发射机等说明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④说法过于绝对,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故选C。
13.答案:“庖丁解牛”的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从中获得的启发是:要得到对事物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必须经过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和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两个不可分割的阶段,这样才能实现认识事物的目标。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要得到对事物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必须经过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阶段,解题时一定要紧扣材料,理清层次,且要联系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14.答案: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既不能片面地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厚今薄古,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重点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认识其它对象时,我们也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不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要正确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肯定其合理成分,舍弃其不合理的成分,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随堂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