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第四章 地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材料、图表,明确地貌观察的顺序。
2.通过图文资料,理解并运用地貌观察中主要观察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明确地貌观察的顺序。
②理解并运用地貌观察中主要观察内容。
2.难点:学会读图方法,特别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三、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首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在勘测八达岭线路段时,发现该路段地形坡度大,火车爬坡困难。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
“人”字形,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成为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杰作。“人”字形设计是怎样降低线路坡度的?我们在观察地貌时还应关注哪些方面呢?
[新课教学]:
(板书)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师:大家一起看书上76页的图4.21,找出图中小朋友的观察顺序是怎样的。
生:......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接下来老师来讲解一下。
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例如,在高原上,可能既有连绵的山脉和低缓的丘陵,也有宽广的盆地;山脉中可能既有陡峭的山峰,也有深切的河谷。
(板书)1.规模大小: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板书)2观察顺序
(板书)(1)位置:选择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
(板书)(2)原则: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
(板书)(3)顺序: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板书)(4)辅助观察: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
(板书)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
(板书)1.高度
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绝对高度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思考:两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板书)2.坡度
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坡度=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坡度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例如,坡地耕作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又如,受机车牵引动力的限制,铁路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设计“人”字形线路,通过延长路程,从而降低线路的坡度。
观察坡向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无论是单一地貌,还是区域地貌,还要观察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例如,我国西南山区地面起伏较大,地形较为破碎。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地理课程当中有涉及到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的判读。但由于学习的时间距离稍远。学生大部分能已经遗忘,此外初中所接触的这部分内容对比本节内容相对浅薄,因此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是相对薄弱,亟待丰富与强化。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渴望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学生内在的求知欲能促使地们对地貌的观察产生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及认识方法去简单识别地形地貌的能力。此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记观察能力极佳。有利于其识别简单的地形地貌特征。
由于现实中的自然界是非常复杂又多变的.现实中的地貌与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会有较大的出入。学生一时之间会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因此本节的主要难点在于学生的实地考察方面。
板书:
第四章 地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1.规模大小
2观察顺序:
(1)位置
(2)原则
(3)顺序
(4)辅助观察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1.高度
2.坡度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导学案,共2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导航,知识导学,重点导析,探究活动,知识归纳,知识拓展,教材答疑解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