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的、无色的
B.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是一种溶液
C.溶液一定是一种混合物
D.溶液一定是固体溶于水形成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跟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B.降低温度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B.2g氢气与8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小于10g
C.干燥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质量分数大约是78%和21%
D.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高锰酸钾和水B.面粉和水C.酒精和水D.碘和汽油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乳化后形成的乳液与溶液同样稳定
B.物质在溶解时,溶质微粒的运动比溶剂微粒的快
C.与乳化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的更均匀
D.物质刚溶解时只有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
6.20℃时,通过增加溶质的方法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质的质量增加B.溶剂的质量不变
C.溶液的质量增加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7.向如图装置中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能使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右高左低的是
A.蔗糖B.氢氧化钠C.硝酸钾D.硝酸铵
8.如图是“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图,分析正确的是
A.海水淡化的过程无需外界提供能量B.加压后浓海水中只含Na+、Cl-、H2O
C.加压后浓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这种半透膜可用滤纸代替
9.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后,再加水至原来的质量,然后再取其中的一半,则最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0%B.5%C.2.5%D.7.5%
10.如图为KCl和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两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将20gNa2CO3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70g溶液
C.降低温度一定能使Na2CO3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T2℃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KCl=Na2CO3
11.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原理
B.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C.生活中火灾时有发生,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D.金属生锈是世界面临的难题,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12.数形结合能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描述,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C.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D.电解水
1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将4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不变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将20℃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14.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t1℃时,将40gX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90g
B.将t3℃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Y>X>Z
C.若X中混有少量Y时,最好采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X
D.t1℃时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Y=Z>X
15.R是KNO3和NaNO3两种物质中的一种,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现用R做左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R不可能是KNO3
B.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①②③中,只有③的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D.①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
二、填空题
16.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填字母序号),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6%(填“>”“<”或“=”)。
1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C时,C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g。
(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与_______________(填“A”“B”或“C”)相似。
(3)t2°C时将75g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20%的溶液需加_______________g水。
(4)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提纯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18.t2℃时,向盛有10mL水的Ⅰ、Ⅱ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2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如图1,试管中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甲”或“乙”)。
(2)要使试管甲中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什么方法?(答出一种即可)______
(3)t1℃时,20g乙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三、推断题
19.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的b物质,得到b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0.A、B、C、D和甲、乙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物质间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气体氧化物,与溶液甲和溶液乙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取溶液D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D中溶质为______(写化学式);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向一定质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所得沉淀质量等于原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则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四、实验题
21.同学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_____(填步骤名称);
(2)配制过程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填名称);
(3)量取蒸馏水操作如下: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_____(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22.某实验操作考试的题目是“配制20%的氯化钠溶液70g”。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
(1)B中仪器a的名称_____。
(2)A中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g,称量时天平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填序号)。
①左边的平衡螺丝向左调 ②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右调
③右盘中减砝码 ④左盘中加食盐
(3)若在称量时“右物左码”,并且使用游码,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
五、计算题
23.为测定实验室中某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图示信息计算:(相对原子质量:H-1,S-32,O-16)
(1)实验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_____g。
(2)求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4.有效预防登革热的方法之一就是用杀虫剂对室外水沟、垃圾池周围以及有杂草的地方进行喷洒灭蚊。某街道决定采用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进行喷杀,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求:
(1)1000mL氯氰菊酯杀虫剂的质量是___________g,其中含溶质氯氰菊酯___________g。
(2)欲配制30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氰菊酯杀虫剂来消毒,需要这种氯氰菊酯杀虫剂的质量是多少?
氯氰菊酯杀虫剂1000mL
溶质的质量分数
80%
密度
1.2g/cm3
具有强毒性,阴冷,密封储藏
参考答案:
1.C 2.D 3.C 4.B 5.C 6.D 7.B 8.C 9.B 10.B 11.A 12.D 13.A 14.A 15.C 16. BCAED <
17.(1)20g(2)C(3)50(4)降温结晶
18.(1)甲(2)加水或降温(3)24.2%
19. 75 a>b>c
20. CO2 NaOH、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53%
21.(1)溶解(2)玻璃棒(3)胶头滴管
22.(1)量筒
(2) 14 ④
(3)偏小
(4)搅拌,加速食盐溶解
23.(1)0.4
(2)设100g稀硫酸中硫酸质量为x
x=19.6g
实验中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答:实验中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9.6%。
24.(1) 1200 960
(2)溶质质量为30kg20%=6kg,则溶液质量为
答:欲配制30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氰菊酯杀虫剂来消毒,需要这种氯氰菊酯杀虫剂的质量是7.5kg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