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优秀习题ppt课件
展开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第一课时 糖类(A)
一、单选题
1.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很多地方至今仍用传统工艺来制作米酒。家酿米酒的转化过程为
A.淀粉→蔗糖→葡萄糖→酒
B.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酒
C.淀粉→麦芽糖→果糖→酒
D.淀粉→蔗糖→果糖→酒
2.下列物质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 B.蔗糖和麦芽糖 C.正丁烷和异丁烷 D.淀粉和纤维素
3.已知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葡萄糖的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完全燃烧的产物是和
B.在酸性条件下能用新制悬浊液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C.葡萄糖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D.等质量的葡萄糖和甲醛(HCHO)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同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符合Cn(H2O)m通式的化合物一定属于糖类,不符合此通式的不属于糖类
B.凡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化合物都属于糖类
C.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它是一种多羟基醛
D.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它具有还原性
5.蔬菜、水果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被食入人体后的作用是
A.为人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原料
B.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
D.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
6.将土豆切开后,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切面变蓝,说明土豆中含有
A.淀粉和I- B.淀粉和I2 C.淀粉和KIO3 D.葡萄糖和I2
7.下列反应中能检验尿液中存在葡萄糖的是
A.加金属钠,看是否有氢气放出
B.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煮沸,观察有无红色沉淀生成
C.与醋酸和浓硫酸共热,看能否发生酯化反应
D.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看是否分层
8.近几年一种新型的甜味剂木糖醇悄悄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优点。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晶体,分子式为C5H12O5,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H2OH。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木糖醇与葡萄糖、果糖等都属于多羟基醛,是一种单糖
B.已知木糖醇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木糖醇的溶解过程是吸热过程
C.木糖醇是一种五元醇
D.木糖醇是一种不属于糖类的甜味剂
9.青苹果汁遇碘水显蓝色,熟苹果汁能发生银镜反应,这说明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葡萄糖 B.熟苹果中只含葡萄糖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10.将淀粉水解并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的实验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有
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④加入NaOH溶液。以上各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① C.②①④③ D.④③①②①
二、填空题
11.成熟的苹果中含有淀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证明某些成分的存在,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
(1)用小试管取少量的苹果汁,加入_______(填名称),溶液变蓝,则证明苹果中含有淀粉。
(2)利用含淀粉的物质可以生产醋酸。下面是生产醋酸的流程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B是日常生活中有特殊香味的常见有机物,在有些饮料中含有B。
①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B与醋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②可用于检验A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同学设计淀粉利用方案如下图所示:
其中A能催熟水果,B是高分子化合物,D是有水果香味的物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C6H12O6”的名称是________;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B: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H3CH2OH→CH3CHO: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课时 糖类(B)
1.下列关于葡萄糖与蔗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者的分子式不同,但所含化学元素相同
B.蔗糖能水解,葡萄糖不能水解
C.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葡萄糖是单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是双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2.使①蔗糖、②淀粉、③纤维素、④乙酸乙酯在稀硫酸存在下分别进行水解,最终产物只有1种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④ D.②③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n表示,所以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蔗糖、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C.葡萄糖的银镜反应一般在碱性条件下发生
D.所有有机物中都含有官能团
4.广告称某种品牌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不加糖,比加糖还甜,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你认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
B.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
C.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
D.不能听从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应询问医生
5.现有下列物质:①纤维素、②甲酸甲酯(HCOOCH3)、③淀粉、④甲醛(HCHO)、⑤丙酸、⑥乙酸,其中符合Cn(H2O)m的组成且不属于糖类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①③⑤
6.有关糖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是有甜味的物质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属于糖类
C.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系物,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系物
D.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7.下列物质中,与葡萄糖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 B.
C. D.
8.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过多食用糖类物质如淀粉等不会导致人发胖
C.淀粉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
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纤维素可以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
9.某学生做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将的溶液和的溶液混合后,向混合液中滴入葡萄精溶液,加热煮沸,结果没有看到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这是因为( )。
A.葡萄糖浓度太大 B.加热时间不够
C.溶液的量不够 D.溶液的量不够
10.根据如图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6H10O5)n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二者均属于多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可以利用银镜反应证明反应①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酸,将烧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可得到大量乙酸
D.向反应②得到的混合物中倒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并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二、填空题
11.(1)木糖醇[结构简式为]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患者食用后不会导致血糖升高。若用氯原子取代木糖醇分子中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得到的一氯代物有 _______ 种同分异构体。
(2)糖尿病患者不可饮酒,酒精在肝脏内可转化成有机物A。实验结果如下:
①通过实验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②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只存在两种类型的氢原子,且这两种类型的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3。
③A可与酒精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有芳香气味的物质。
请设计实验证明A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向A溶液中加入 ___________ (填物质名称)溶液,发现有气泡冒出;A与酒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试管丙均用60~80℃的水浴加热5~6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淀粉和纤维素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B.淀粉、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可发生水解
D.糖类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2)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4)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
(5)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A卷
1.B
【解析】
家酿米酒是以淀粉类物质为原料在酶的作用下逐步转化而成的,转化过程为淀粉麦芽糖葡萄糖乙醇。
2.D
【详解】
A.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果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OCH2OH,所以葡萄糖和果糖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都为C12H22O11,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正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异丁烷的结构简式为 CH3CH(CH3)CH3,所以正丁烷和异丁烷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淀粉和纤维丝的分子式为(C6H10O5)n,n不同,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B
【详解】
A. 葡萄糖分子中只有C、H、O 3种元素,完全燃烧的产物是和,A正确;
B. 用新制悬浊液检验葡萄糖需在碱性环境下才能进行,B错误;
C.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醛基2种官能团,C正确;
D. 葡萄糖和甲醛的最简式均为,因此等质量的葡萄糖和甲醛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相同,D正确;
答案选B。
4.D
【详解】
有些符合通式Cn(H2O)m的物质不属于糖类,如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有些不符合通式Cn(H2O)m的物质属于糖类,如鼠李糖C6H12O5;糖类不一定具有甜味,如淀粉,有甜味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糖类,如糖精;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它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它应具有还原性,故选D。
5.C
【详解】
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中主要是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故选C。
6.A
【详解】
I-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I2,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正确的答案选A。
7.B
【详解】
葡萄糖含有醛基,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产生红色沉淀,B正确,其余都是错误的,答案选B。
8.A
【详解】
A.木糖醇是多元醇,不属于糖类,A错误;
B.糖醇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木糖醇的溶解过程是吸热过程,升温促进溶解,B正确;
C.木糖醇含有五个羟基,是一种五元醇,C正确;
D.木糖醇不属于糖类,有甜味,属于甜味剂,D正确;
故选A。
9.C
【详解】
A、青苹果汁遇碘水显蓝色说明含有淀粉,但不能说明没有葡萄糖,A项错误;
B、熟苹果汁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葡萄糖,但不能说明不含淀粉,故B错误;
C、苹果转熟时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故C正确;
D、青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成单糖,D项错误;
答案选C。
10.B
【详解】
加热既是淀粉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的条件,也是其水解产物与新制悬浊液发生反应的条件;滴入稀硫酸用来催化淀粉水解;加入NaOH溶液是为了中和作催化剂的稀硫酸并调节溶液使其呈碱性,以使葡萄糖与的反应能够进行,故各步操作的正确排序为②①④③①,故B正确;故选B。
11.(1)碘水 (2) ①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取代(或酯化) 2CH3CH2OH+O22CH3CHO+2H2O 氧化
②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合理答案均可)
【分析】
(1)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
(2)①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乙醇,乙醇可被氧化为乙醛,最终氧化物乙酸;
②葡萄糖中含有醛基。
【详解】
(1)苹果中含有淀粉,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向苹果汁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则苹果中含有淀粉;
(2)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乙醇,乙醇可被氧化为乙醛,最终氧化物乙酸,则A为葡萄糖,B为乙醇,C为乙醛;
①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B为乙醇,C为乙醛,乙醇可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反应的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②葡萄糖中含有醛基,检验葡萄糖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后若产生砖红色沉淀,则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
12.(1)葡萄糖 羧基 (2)加聚反应 取代(酯化)反应
(3)nCH2=CH2
【分析】
淀粉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变为葡萄糖,葡萄糖就酒化酶作用下反应产生乙醇,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发生消去反应产生A是乙烯,结构简式是CH2=CH2;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产生B是聚乙烯,结构简式是:;乙醇催化氧化产生CH3CHO,CH3CHO催化氧化产生C是乙酸:CH3COOH;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D是乙酸乙酯,结构简式是:CH3COOCH2CH3。
【详解】
(1)淀粉水解生成C6H12O6的物质是葡萄糖,所以分子式为C6H12O6的物质名称为葡萄糖;C是乙酸,结构简式是:CH3COOH,其中所含官能团是-COOH,名称为羧基;
(2)A是CH2=CH2,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产生聚乙烯,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CH2=CH2 ;
C是CH3COOH,与乙醇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和水,因此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3)①A→B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产生聚乙烯,反应方程式为:nCH2=CH2 ;
②C→D是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③乙醇分子中由于羟基连接的C原子上含有2个H原子,可以在Cu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被氧气氧化为乙醛,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B 卷
1.C
【详解】
A.葡萄糖分子式是C6H12O6,蔗糖分子式是C12H22O11,分子式不同,但所含化学元素相同,A正确;
B.蔗糖是双糖,能水解,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B正确;
C.葡萄糖和蔗糖分子式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错误;
D.葡萄糖是单糖,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是双糖,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C选项考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物质间互为同分异构体;注意与同系物进行区别,结构相似,分子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间互为同系物。
2.D
【详解】
蔗糖在稀硫酸条件下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①错误;淀粉在稀硫酸条件下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②正确;纤维素在稀硫酸条件下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③正确;乙酸乙酯在稀硫酸条件下水解,最终产物是乙酸和乙醇,④错误。所以最终产物只有1种的是②③,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糖类相互之间的转化和水解产物,葡萄糖和果糖是单糖,不能再水解;蔗糖和麦芽糖是双糖,但蔗糖水解得到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而麦芽糖水解得到两分子葡萄糖;淀粉和纤维素是多糖,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3.C
【详解】
A.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n表示,但二者的n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项错误;
B.蔗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故B项错误;
C.葡萄糖的银镜反应一般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故C项正确;
D.烷烃不含官能团,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4.A
【详解】
A、糖尿病人血糖和尿糖的含量都较高,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但是其本身的化学成分中是含有糖的,不可以多吃,A错误;
B、这个广告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不甜不等于没有糖,糖类含有的淀粉、纤维素等没有甜味,B正确;
C、红豆和糯米等食物中有较多的淀粉,经水解后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会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糖尿病人食用该八宝粥需慎重,C正确;
D、该广告的虚假宣传说明我们不能盲目听信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是否能够食用应询问医生,D正确.
故选:A。
5.B
【详解】
①纤维素属于多糖,故不符合题意;
②甲酸甲酯分子式为,可写作,但不属于糖类,故符合题意;
③淀粉属于多糖,故不符合题意;
④甲醛分子式为,可写作,但不属于糖类,故符合题意;
⑤丙酸分子式为,不符合组成,故不符合题意;
⑥乙酸分子式为,可写作,但不属于糖类,故符合题意;
②④⑥符合题意,故选B。
6.D
【详解】
A.糖类不一定都有甜味,如纤维素、淀粉等没有甜味,A项错误;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包括醇类、羧酸、酯类等,它们都不属于糖类,因此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B项错误;
C.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都是,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错误;
D.根据糖类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将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D项正确;
故选D。
7.A
【分析】
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相似,葡萄糖的结构简式是:CH2OH(CHOH)4CHO,是多羟基醛,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和醛基。
【详解】
A.既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故A符合题意;
B.只含有羟基,故B不符合题意;
C.只含有羟基,故C不符合题意;
D.含有羧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A
【详解】
A.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故A正确;
B.淀粉在人体内最终变成葡萄糖,过多食用淀粉可转化为脂肪能使人发胖,故B错误;
C.淀粉在人体内先水解生成麦芽糖,再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是人体组织的营养成分,故C错误;
D.人体内没有消化纤维素的酶,故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故D错误。
故选A。
9.D
【详解】
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时,NaOH必须过量,而本题中n(CuSO4)=n(NaOH)=2×10-3mol,NaOH的量不足,故看不到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答案选D。
10.B
【详解】
A.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但是二者的n值不同,两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葡萄糖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故B正确;
C.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则烧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得到的是乙醛,故C错误;
D.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分离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是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1.(1)3
(2)碳酸钠(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分析】
根据分子结构含有的等效氢原子数目判断一氯代物;先确定A的分子式,再结合性质确定结构简式,最后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验证酸性强弱。
【详解】
(1)由木糖醇的结构简式知其分子结构对称,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只有3种,故对应的一氯代物有3种;
(2)酒精在肝脏内可转化成有机物A,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只存在两种类型的氢原子,且这两种类型的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3,则A为乙酸,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可以用碳酸盐与乙酸反应,即把碳酸钠溶液滴加到乙酸中有气泡生成,说明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点睛】
等效氢的判断:①分子中同一甲基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②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③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等效。
12.(1)D (2)
(3)温度 催化剂 (4)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
(5)氢氧化钠与碘反应了
【详解】
(1)A.淀粉和纤维素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故A不选;
B.淀粉、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选;
C.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麦芽糖,故C不选;
D.葡萄糖和果糖中含有不一样的官能团,故选D。
答案选D。
(2)淀粉属于多糖,在酸性环境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试管甲和试管乙均加入2g淀粉和20mL20%的稀硫酸,试管甲用60~80℃的水浴加热5~6min,试管乙不加热,所以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试管丙加入2g淀粉,与甲对比,未加20mL20%的稀硫酸,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的水浴加热5~6min,所以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故答案为:温度;催化剂;
(4)淀粉水解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硫酸,溶液呈酸性,检验葡萄糖的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使溶液呈碱性,然后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答案为: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
(5)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是因为碘单质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碘化钠、次碘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第一节 糖类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第一节 糖类一等奖ppt课件,共60页。
人教版 (2019)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优秀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第1课时糖类,结构简式,多羟基醛,结构式,单糖的结构,①与钠发生置换反应,CHO,实验7-71,葡萄糖的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说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纲要求,基本营养物质,葡萄糖,2探究流程,稀硫酸,催化作用,NaOH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