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同步训练试卷【精品】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同步训练试卷【精品】,共12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同步训练试卷【精品】(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走进化学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下列符合实验室规则的是A.对药品进行加热时,凑近加热仪器进行观察B.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C.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D.实验结束后,将废液不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2、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燃烧匙3、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产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鸡蛋打碎 B.大米发霉 C.甘蔗榨汁 D.分离液态空气4、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A.倾倒液体 B.闻气体气味C.称量氯化钠质量 D.量取液体体积5、火箭发射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运输火箭 B.组装调试 C.燃料注入 D.点火发射6、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醋 B.蜡烛燃烧 C.滤纸折叠 D.食物腐烂7、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极难溶于水C.在空气中能够燃烧 D.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8、取3mL的液体,然后加热,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量取3mL的液体 B.点燃酒精灯C.夹持试管 D.加热液体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加热2-3ml液体药品,需要的仪器有哪些?_____(2)设计实验证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_____2、根据图所示仪器回答:(1)写出A、D、F仪器名称:A为___________,D为___________,H为___________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用来夹持试管加热的仪器___________,可以用来收集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 。3、某学生用量筒量液体体积,开始他仰视了刻度线,读数为29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2mL,则他倒出液体的实际体积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mL。4、民族英雄戚继光东逐倭寇,北定边疆,而修建台州府城墙是他传奇生涯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盛行,戚继光被委以重任,到浙江台州抵御倭寇。他认为倭寇之所以猖獗,是因为他们常常采用游击战术,而对抗游击战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筑城墙防御,于是他发明了“空心敌台”以静制动防御措施,有效打击了来犯的倭寇。空心敌台是围墙而建的中空、四面开窗的楼台,守城士卒可居住在里面,并储存武器弹药以抗击来犯之敌。(1)修筑城墙时遇到了诸多难题。图纸有了,可是①材料用什么?②去哪里找?③如何防止洪水、潮水冲塌城墙?以上问题中属于化学问题的是______(填序号)。(2)青砖是修筑“空心敌台”的首选建材,制备材料来自属于浙江八大水系之一的灵江。以下制作青砖的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______。A.从灵江中捞取淤泥 B.反复摔打成型 C.高温烧制 D.降温备用5、在括号内填写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______)(2)给盛液体的烧杯加热时,没有垫石棉网(______)(3)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后倒置(______)(4)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标签未向着手心(______)(5)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向上倾斜(______)(6)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______)6、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广口瓶”或“细口瓶”)中,取用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夹取,用过的该仪器立刻用_________________,以备下次使用;(2)在组装仪器时,要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7、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表示的液体体积是______mL。(2)该同学若要量取44mL的该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______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3)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4mL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实际体积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4mL。8、下列哪些性质可以鉴别以下各种物质,请将有关的序号填在横线上:①颜色 ②状态 ③气味 ④味道(1)厨房里的糖水和盐水______。(2)氧气和水______。(3)铜丝和铁丝______。(4)医用酒精和水______。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基础的学科,因此要学会观察实验,比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点燃前,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到蜡烛的一些物理性质,用小刀可以把蜡烛切一块下来,说明蜡烛质_________(“软”或“硬”),蜡烛放入水中,发现它会_____(“沉入”或“浮在”水面,说明蜡烛密度比水_________(“大”或“小”),并且______溶于水。(2)蜡烛燃烧时,发现火焰的颜色不一样,我们把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燃烧时火焰上倒放一个干冷的烧杯,发现烧杯壁上有_____产生,再倒扣一个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发现石灰水会变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_______和_________。(3)蜡烛吹灭后发现有一股______产生,用燃着的火柴通过白烟_____(“可能”或“不可能”)把蜡烛重新引燃。10、向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______色沉淀;向盛有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试管中冒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______(填物质名称)这些变化中______(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三、实验探究(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探究。点燃蜡烛,如图所示,向焰心斜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状态为_______态,而且有_______性。提出问题:焰心物质含有哪些成分?猜想①:焰心物质含有二氧化碳。猜想②:焰心物质含有石蜡蒸汽。实验验证: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___(填“变”或“不变”)浑浊,猜想____不成立。取一支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口插入焰心,上口用火焰靠近,不能点燃;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到导管中部有白色固体凝结,猜想____成立。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I.定性探究(1)该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对人体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与空气进行对比研究。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小木条慢慢熄灭,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小木条 ______ (填现象),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 ______ (填“高”、“低”或“不变”)。(2)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 ______ (填“高”、“低”或“不变”)。(3)该小组同学按如图装置对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空气进行对比研究。实验者通过几次呼吸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烧杯 ______ (填“A”或“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 。其中玻璃管4的作用是 ______ 。II.定量研究按如图将O2、CO2、湿度(测水蒸气)的传感器探头放入仍有少量潮湿空气的食品保鲜袋中。打开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并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如下(其中纵坐标均为某气体的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4)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 ______ (填“X”、 “Y”或“Z”)。(5)Y曲线在约为60s时逐渐下降,后趋于稳定,其中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 。(6)常温常压下,若食品保鲜袋的体积为V,原有空气的体积为V1,向袋内呼入气体至满。则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______ (用含V、V1的代数式表示)。3、如图是某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对于本实验使用的蜡烛有以下描述:①固态;②白色;③质地较软;④密度比水的小;⑤难溶于水;⑥受热易熔化;⑦能燃烧。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_(填序号)。(2)A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3)B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点燃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生成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______②迅速倒转小烧杯,向其中加______振荡_______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4)B实验结束时,该小组同学观察到烧杯底部出现黑色物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资料,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探究黑色物质的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5)C实验是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李强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王亮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石蜡蒸气。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探究,确定“白烟”的成分。验证李强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____;验证王亮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猜想与假设)①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③白烟是石蜡蒸汽凝集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设计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目的是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实验设计不严谨,原因是______;(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______,假设______(填序号)不成立。(3)吹灭蜡烛,立即点燃白烟,发现蜡烛______,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得出结论)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______。5、铭铭在实验室做课外活动探究实验时,发现了一个常奇怪的现象,当她把煤炭放在如图容器中燃烧时,发现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变成了无色。请你跟她起探究原因。(1)(提出问题)什么使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查阅资)煤炭燃烧能够产生二氧化碳,而且煤炭中有硫元素,还会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猜想与假设)a、甲同学假设:______。b、乙同学假设:二氧化硫能使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实验与结论)两位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以下实验迸行验证,请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实验:取5mL稀高锰酸钾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观察现象。______甲同学假设不成立乙实验:______,并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观察现象。______乙同学假设成立(3)(反思评价)从环保角度考虑,我们使用煤做燃料时可以怎么做。______。6、实验室中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收集在废液缸中,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钙和_____(填化学式)。实验与结论:(1)甲同学取少量氯化钙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做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为无色,于是甲同学认为猜想1是正确的,你认为甲同学实验_____(“能”或“不能”)证明猜想1是正确的,理由是_____。(2)如果要证明猜想1是正确的,你做对比实验时选择加入的试剂是_____;实验时装有废液的试管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7、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一根小木条放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如图所示)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在_________处的木条烧得最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_,迅速取下烧杯向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发现____________,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8、贝贝、芳芳和婷婷在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过程中,开展了如下的探究实验:(1)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气体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资料)CO是煤气的主要成分,在常温下是气体,可以燃烧。(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包住导管的湿毛巾作用是______。(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______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______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______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2)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白烟(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贝贝认为:白烟是二氧化碳芳芳认为:白烟是水蒸气婷婷认为: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实验方案)(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______的假设,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______的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______的假设,因为______。9、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受《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重新进行了一次探究。(查阅资料)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1)实验一:探究石蜡的物理性质。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具有的物理性质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同学们仿照教材11项的实验,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1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B.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低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蜡烛的蒸气未燃烧(3)实验三: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进行实验)如图表所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硫酸铜粉末变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__。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①补全上表中的实验结论。②该实验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____。该实验与图2所示的实验对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4)(结论与反思)①化学反应中常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比如蜡烛的燃烧。小明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②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也发生着物理变化,请你以上述蜡烛燃烧的现象举例说明___________(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