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学案
展开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①纯硝酸为________色,有________气味的________体。
②硝酸沸点________,易挥发,打开盛浓硝酸的试剂瓶有________现象。
③质量分数为95%以上的硝酸称为“________”。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
硝酸属于强酸,其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具有酸的通性:
①稀硝酸滴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显________色。
②与碱性氧化物,如与Cu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与碱,如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与某些盐,如与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稳定性
见光或受热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市售浓硝酸呈黄色的原因是:硝酸分解生成的NO2溶解在硝酸里
②硝酸保存在________色试剂瓶中,置于冷暗处,不能用________塞。
3.强氧化性(硝酸能与除________、________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如:Cu、Ag等)
浓、稀硝酸均为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均不产生氢气,但浓硝酸的氧化性更强,浓硝酸一般被还原成NO2,稀硝酸一般被还原成NO。
①Cu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碳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如FeO):
化学方程式:3FeO+10HNO3(稀)=3Fe(NO3)3+NO↑+5H2O
4.使金属钝化:常温下,浓硝酸可使________、________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也属于硝酸强氧化性)
故常温下,可以用铁、铝容器运输冷的浓硝酸。
加热时,铁、铝会和浓硝酸或浓硫酸发生反应。
☆三大强酸的对比
三、酸雨及防治
1.酸雨:________、________以及它们在大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正常雨水由于溶解了_______,其pH约为5.6,而酸雨的pH小于5.6。
2.防止或减少酸雨的形成,般应从两方面着手。其一,从实际情况出发,对________的排放加以控制;其二,改变能源结构,开发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清洁能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大强酸的对比
答案:
1.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是( )
A.颜色变浅B.逐渐加深
C.没有改变D.变棕黄色
2.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 )
A.Fe2(SO4)3 B.Na2CO3
C.KNO3D.FeSO4
3、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O2属于大气污染物
B.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4、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5.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6、1.92gCu投入一定量的浓HNO3溶液中,Cu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672mL,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的氧气的体积为( )
A.504mLB.336mLC.224mLD.168mL
7、Murad等三位教授提出NO在人体内有独特的功能,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氮物质氧化的产物
②NO不是亚硝酸酐
③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氮物质还原的产物
④NO是无色气体
A.全部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④
8.将0.1ml铜与40mL10ml/LHNO3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amlH+,由此可知( )
A.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B.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49L
C.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2-a)ml
D.反应后溶液中所含NO3-的物质的量为0.2ml
9.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铜与HNO3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
D.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
10、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组是( )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
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
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D.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强氧化性
11.100mL2ml/L的稀硝酸与1.92g铜充分反应后:
(1)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ml。
(2)若溶液的体积不变,则反应后溶液中的H+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l/L,NO3-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l/L。
12.将红热固体单质甲放入久置呈黄色的溶液乙中,剧烈反应产生混合气体A,A在常温下不与空气反应,且有以下变化:
(1)甲__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B________.(填化学方式)
(2)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北京高考)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浓硝酸、3m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
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_____.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答案:
11、(1)NO 0.448 0.06 (2)1.2 1.8
12、(1)C 浓HNO3 Cu NO
(2)C+4HNO3(浓)CO2↑+4NO2↑+2H2O
13、(1)3ml/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2)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4)将NO2转化为NO 3NO2+H2O===2HNO3+NO
(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6)acd硝酸
硫酸
盐酸
重要物理性质
重要化学性质
实验室制法
________________
工业制法
硝酸
硫酸
盐酸
重要物理性质
纯净硝酸为无色液体,常见浓硝酸因溶有分解产生的NO2而呈黄色,易挥发。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无色油状液体,难挥发。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纯净盐酸为无色液体,常见盐酸含有工业杂质(Fe3+)而呈黄色
重要化学性质
强酸性;不稳定性,受热见光易分解;浓稀硝酸均有强氧化性
强酸性;稀硫酸只表现酸性,浓硫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强酸性;还原性(浓度越大还原性越强)
实验室制法
硝酸钠与浓硫酸微热
__________
氯化钠与浓硫酸强热
工业制法
NH3~NO~NO2~HNO3注:NO循环氧化吸收
FeS2~2SO2~2SO3~2H2SO4
注:SO2循环氧化吸收
H2在Cl2中燃烧生成的HCl用水吸收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氮原子的结构及氮的存在,氮气与氮的固定,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铵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导学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