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小木偶的故事(上)课件PPT
展开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必须有目的,有要求,有层次。 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文阅读教学而言的,是指拓展学生在课内学习之外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习短文中的字、词,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学习短文内容的把握,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概括能力。
学会发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认真揣摩上下文意,深入理解文章,分析综合,归纳出答案。
小木偶的故事 老木匠做了个小木偶。 小木偶有鼻子有眼,能走路,会说话。 老木匠左瞧右瞧,总觉得小木偶脸上还少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老木匠怎么也想不起来。 “你知道吗?”老木匠问小木偶。 “不知道。”小木偶板着脸回答。 老木匠一下子想起来了,小木偶脸上少的东西是笑! “笑是很重要的。”老木匠对自己说,“谁要是不会笑,谁就没办法过快乐的日子!” 老木匠拿起他的神奇雕刻刀,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 “现在好了。”老木匠为小木偶收拾了一个红背包,把他送出了家门。 “走吧,外面的世界大着呢!”老木匠对小木偶说。
热闹的大街上,小木偶兴冲冲地大步向前走。 一只小红狐跑过来,很亲热地说:“嗨!小木偶!你的红背包真漂亮,让我背一下好吗?就背一下。我想看看这种红和我的毛色是不是相配。” “好的。”小木偶说。 小红狐一背上背包就拼命地逃跑。小木偶愣住了。等他反应过来,小红狐已经跑出去好远了。 小木偶有两条长长的、灵活的木头腿。他很快就追上了小红狐,拽住了小红狐毛茸茸的大尾巴。 “放开!放开!”小红狐拼命挣扎。 “吵什么!”一只穿警服的熊过来把他们分开。 “报告警官,他抢我的包!”小红狐撒谎一点儿都不脸红。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尖叫。
穿警服的熊看看小红狐,小红狐满脸的愤怒;再看看小木偶,小木偶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穿警服的熊拎起小木偶,把他扔出去好远。 小木偶委屈极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老木匠只给了他一种表情,那就是笑! 小木偶突然觉得脑袋很疼,只好抱着脑袋蹲下来。 一只小兔子走过来,温柔地问:“你怎么啦?” “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笑嘻嘻地回答。 “嘻嘻。装得一点儿都不像!你瞧,应该像我这样。”小兔子龇牙咧嘴地做了个痛苦的表情,蹦蹦跳跳地走开了。 一个老婆婆走过来:“小木头人,你病了吗?” “脑袋很疼。”小木偶还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真不像话,连小木头人都学着撒谎!”老婆婆嘟嘟囔囔地走开了。
小木偶的头疼得越来越厉害了。现在,他真希望自己还是一段没有脑袋的木头! 蓝鼻子小女巫就在这时候赶来了。她能用鼻子闻出空气中的伤心味儿。 “你头疼,是吗?”小女巫问。 “是,而且越来越疼了。”小木偶可怜巴巴地说。 “那是因为你很伤心,却不会哭。” “哇——”小木偶放声大哭起来。 慢慢地,小木偶不再伤心了,脑袋也不疼了。 “小木偶,我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都送给你。”小女巫说完,又用魔杖在小木偶的脑袋上点了几下。 现在,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 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拽 茸 副怜 魔 杖
亲密而热情。本课指小红狐为骗取小木偶的信任假装亲密而热情。造句:奶奶亲热的接待着每一位客人。敏捷,不呆板。造句:他是一个头脑灵活的孩子。用力支撑。造句:病重的他挣扎着从床上坐了起来。
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本课指小红狐假装出来的不满表情。造句:听说这件事之后大家异常愤怒。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本课指小木偶被冤枉了,心里很难过。造句:小弟弟委屈地哭了起来。
可怜:兴冲(chōng)冲:毛茸茸:
①值得怜悯。②怜悯。造句:这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形容兴致很高。本课指小木偶兴致很高。造句:他兴冲冲地跑进了教室。形容动植物细毛丛生的样子。本课用来形容小红狐的大尾巴。造句:小松鼠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
露出牙齿,张开嘴巴。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本课指小兔子做出的疼痛难忍的样子。造句:小弟弟疼的龇牙咧嘴的。不断地自言自语。本课指老婆婆以为小木偶撒谎而自言自语。造句:谁不听不清楚他嘟嘟囔囔地说了些什么。
两者都有“反应机灵、行动迅速、不呆板”的意思。“灵活”着重形容行动敏捷、活泼、不呆板。“灵巧”着重形容技术、手艺高超或产品制作精巧灵便,不笨拙。1.他的头脑很灵活。2.他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来许多精致的手工艺品。
学习对短文内容的把握,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概括能力。
阅读短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这篇童话讲述了一个小木偶因只有一副笑嘻嘻的表情而受冤枉、被怀疑、遭误解,最后获得人类所有的表情及真正的快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用自己的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面对生活。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写老木匠做了个小木偶,并在小木偶脸上添了个笑嘻嘻的表情。第二部分(第11-30自然段):写只会笑的小木偶在生活中的痛苦遭遇。第三部分(第31-39自然段):写小木偶在小女巫的帮助下,拥有了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表情。第四部分(第40自然段):写小木偶获得了真正的快乐。
吕丽娜:1977年生于山东龙口。199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2003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获儿童文学硕士学位。向往简单生活,喜爱小动物,喜爱一切温暖、富于诗意的东西。写过许多童话,现在仍然在写。在意写作的结果,也享受写作的过程。主要作品:童话书《小木偶山米》、《故事点心》、《再见老蓬》等。
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在生活中,笑固然很重要,但生活本身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不同的事情会引起我们不同的情感态度,随之表情也各不相同。
小木偶“只会笑”,这样在生活中行不行?为什么?
1.老木匠为什么只给小木偶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
因为老木匠认为只要会笑,小木偶就会永远快乐,所以他只给小木偶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
2.小木偶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挫折?心里会想些什么?
小木偶“笑嘻嘻”地向熊警官申辩小红狐抢了他的背包,被熊警官冤枉,作出错误判断,拎起小木偶扔出去;小木偶脑袋疼,“笑嘻嘻”地回答小兔子的问话,被小兔子怀疑是假装的;之后小木偶又“笑嘻嘻”地回答老婆婆的问话,被老婆婆误解他在撒谎。他心里特别委屈、痛苦,所以他宁愿做一段木头,也不愿做一个只会笑的木偶。
3.小木偶最终拥有哪些表情?
小木偶最终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
4.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它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讲述了一个小木偶因只有一副笑嘻嘻的表情而受冤枉、被怀疑、遭误解,最后获得人类所有的表情的故事,揭示了这样的道理:要用自己的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面对生活。
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长城(上)课件PPT: 这是一份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长城(上)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概括主要内容,短文理解与问题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小木偶的故事(下)课件PPT: 这是一份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小木偶的故事(下)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段的语言,阅读积累,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小木偶的故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乌塔(上)课件PPT: 这是一份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乌塔(上)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概括主要内容,短文理解与问题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