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一、课程标准要求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物质变化主要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这个单元着重探究的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核心概念里面提到:不同的物质可以通过它的特性来辨认,有些物质可以组合而形成新的与原有物质特性不同的新物质,称为化学变化。《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这篇课文是学生学习了化学变化这一概念后,开始系统学习物质的化学变化的第一课。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在整个单元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小苏打的白醋的变化》、《铁生锈了》等打下基础。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品尝米饭(馒头),米饭(馒头)、淀粉和碘酒,淀粉的踪迹,制作神秘的信件。主要通过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认识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之一——改变颜色 。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科学探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以及知识基础,对于米饭(馒头)非常熟悉,但是对其味道不一定能够认真地去品味过,有一部分的学生还有这样的经验,咀嚼米饭(馒头)的时间长了,口腔内的米饭(馒头)还会出现甜味,甚至于有些课外知识丰富的学生知道米饭、馒头里有淀粉,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色;并且学生已经熟悉了充分利用各种感官器官进行细致观察的探究方式。再加上本课的活动内容生动有趣,所以我认为只要教师组织合理,整堂课里学生自始至终会在比较轻松的情形之下进行学习。
三、教学框架
情境呈现线索证据推理
谁偷走了钻石白色粉末淀粉+碘蓝紫色物质 C是小偷
钻石在哪里 含淀粉的食物 淀粉+碘 蓝紫色物质
藏在馒头里
白色的、越吃越甜 淀粉+唾液 麦芽糖
四、教学目标
物质的变化
情感认知,引发对多彩世界深入了解的兴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依据实证描述,小组交流,认识物质的本质属性及其应用,进一步突破重难点
淀粉与碘、唾液会发生生成新物质,改变原来的分子结构
设计探究实验,运用所学知识对各类食物进行辨别,突破重点
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认识淀粉,知道淀粉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根据提问调查法,了解学生前概念;通过加碘实验前后的对比,抓住重点内容,知道化学反应。
。
六、教学过程
课题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认识淀粉,知道一些食物含有淀粉,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
1、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2、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馒头、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
教学难点
馒头变甜味的原因
教具准备
馒头、淀粉、石膏粉、碘酒、一次性滴管、塑料杯、培养皿、以及自带常见食物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设 计
设计意图及亮点
一、导入:谁偷走了钻石(播放课件)
主人发现钻石被人偷了,小偷在离开的时候走得匆忙,不小心碰倒了一袋淀粉,保安师傅抓了三个嫌疑人,三个嫌疑人都是刷墙工人,接触过石膏粉,他们三个都否认自己是嫌疑人,但是在这期间没有任何人出入过该房子,小偷就在这三个人之中。柯南赶到现场,查看了一番,很快便找出了凶手。同学们,如果你是柯南,该从哪里入手呢?
二、探究活动一 认识淀粉
同学们,你们平时生活中有接触过淀粉吗?在哪里最常见?淀粉都具有哪些特点?
1、出示淀粉、石膏粉,观察感受。
A:观察淀粉的外观特点,描述手摸淀粉、石膏粉时的感受。
生:粉末状的,米黄色
生:用手摸感觉很光滑,没有味道
2、我们靠着自己的感觉是很难分辨区分这两者的区别的,不要急,柯南在现场借用了一个工具,是什么呢?
B:大家再认识一种物质,(出示碘酒)这是碘酒,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再用鼻子闻一闻气味,谁能说说你的感受?
C:分别用棉签在淀粉、石膏粉上滴一滴碘酒,看一看出现了什么现象?并把现象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一上
(1)观察的时候,小组成员互相协助,记录员及时快速地反大家的发现记录在白纸上。
(2)等研究时间到音乐声响起时,请各级马上整理好自己组的记录,汇报员表述自己小组的几点发现。
名称
看颜色
摸光滑程度
闻气味
加1滴碘后的颜色
A
B
C
碘
×
谁是小偷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三个嫌疑人,小偷是谁?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淀粉+碘酒 蓝紫色的物质
问:蓝紫色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淀粉吗?是一种新物质吗?
师明确:这是一种化学变化。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这也是我们的依据。而石膏粉与碘没有任何变化。(板书:依据)
在柯南的帮助下,警察抓住了嫌疑人C,他承认是他偷走了钻石,但是他有意为难警察,不肯直接招供;警察在审讯的过程中,得知了两个细节,第一个细节是钻石藏在厨房里,而且藏在某种含有淀粉的食物里。同学们,如果你是警察,该怎么设计方案?
探究活动二 淀粉大追踪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设计一下你们小组的方案并分类出食物中哪些含有淀粉,哪些没有?填写实验表二
提出问题
预测(含淀粉的食物)
检验方法
推理 得出结论
含淀粉的食物
不含淀粉的食物
说说你是怎么分类的?
说说你的依据。
面对找出来的含有淀粉的食物,警察犯难了,想起了小偷说的第二个细节,钻石藏在一种白色的,会越吃越甜的食物里?哪种食物是白色的,而且会越吃越甜呢?正当警察陷入困境中的时候,柯南说,我知道答案了!柯南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呢?
四、 活动三 馒头味道大求真
1、接下来请大家吃馒头,在吃的时候我们要细细品尝。
……
2、请大家再慢慢品尝一下馒头,小组合作,说说你的发现?
名称
刚入口
咀嚼10次
咀嚼20次
咀嚼成粉末
是否有甜味
是否有唾液
我的问题
生:有点甜。
生:唾液越多,就越甜。
……能提出问题吗?
生:馒头是甜的吗?那么馒头为什么会越嚼越甜呢?
……
师:大家说的对吗?我们翻开书阅读第30页的资料,看看就知道答案了。
师:谁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查书质疑:原来,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而唾液中含有淀粉酶,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对某些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淀粉酶在常温下能很快使淀粉水解生成麦芽糖所以我们感觉到了甜味。
终于,案件水落石出,警察在柯南的帮助下,找到了遗失的钻石,钻石的主人很开心,给警察和柯南奖励了一颗“柯南之星”,可是这颗星星明明就是白色的,怎么又成了蓝色的呢?柯南想了想,会心一笑,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
生:星星里面含有淀粉。。。
五、点亮“柯南之星”
结束语:好了,孩子们你们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你们是最棒的!
课外延伸:加碘盐与淀粉能发生化学反应吗?
通过学生喜爱的悬疑故事制作一个情境引入,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提问,了解学生前概念。
亮点1、柯南探案设置情境,设置悬念“谁是小偷”
提示:禁止品尝实验用品。
强调滴管的用法“不能触碰到实验用品”
亮点2:出示线索,发现依据:淀粉遇碘会变色;推理得出,C是小偷,这样的思维过程,提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强调化学变化
亮点3:设置悬念“钻石在哪里?”承上启下,保证情境的完整性。
让学生小组合作,继续探究,设计解决方案,并付诸于实践,找出有力证据。
小组展示,分享成果。
亮点4:利用表格,找出馒头甜味与唾液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收集证据,学会分析,充分发挥学生
强调要查书质疑。
亮点5:用淀粉基材料做成的柯南之星引出环保餐具,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线索 依据 推理
淀粉+碘酒→蓝紫色物质
(化学变化)
淀粉+唾液→麦芽糖
(化学变化)
教学反思
创设情景,激发思维,呈现概念
课前导入部分,我注重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利用学生都感兴趣的柯南探案入手,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直观操作,深化思维,建立概念。
知识的获得是学生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结果。在对“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这一概念进行验证后,设计实验让学生利用这一结果进行应用,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探索,激发、深化学生思维,理解概念。
分析归纳,强化思维,深化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准备好的蔬菜水果、馒头、柯南之星,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反复观察淀粉遇碘酒变色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理解掌握概念的内涵,又展示课外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外延。
总而言之,本课节中,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建立,建立在学生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观察,让学生全面地、准确地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
当然,这节课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小组实验的时间过长,实验前的一些细节部分,还有学生的实验习惯等等,都还需要在课堂中继续加强引导。此外,语言措辞方面便有待加强。
小学教科版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下册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教科版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科学教科版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