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优质高效《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优质高效《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学案01
    优质高效《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学案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读音辨析,词语释义,语句解读,作家作品,背景探视,文体浅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文导读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信。文章以感慨发端,接着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表达作者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的喜悦。最后又以感慨收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记承天寺夜游》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夕日欲颓(tuí) 沉鳞竞跃(yuè)
    与其奇者(yù) 未寝(qǐn)
    相与(yǔ) 遂(suì)
    藻(zǎ) 荇(xìnɡ) 竹柏(bǎi)
    二、词语释义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
    四时:四季。
    歇:消散。
    夕日:夕阳。
    颓:坠落。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鳞,指代鱼。
    欲界:佛教指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即人间。
    康乐:指谢灵运,东晋人,是谢玄的孙子,袭封为康乐公,故称之为谢康乐。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奇:指奇山异水。
    相与:和……一起,共同。
    中庭:院子中。
    空明:空旷澄澈。
    闲人:无事可做的人,这里指清闲的人。
    三、语句解读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极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俯视与仰视,白云高山流水三重景物,境界清新。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用平远和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和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灿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写。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的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4.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亦”字显示出“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有失意的落寞,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四、作家作品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陶隐居。南朝齐梁间文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好读书,喜道术,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政论家,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他是一个全能的作家,诗词、文章的造诣都很高。现存诗二千七百多首,词三百多首,还有许多优美的散文。
    五、背景探视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表现了旷达而又失意的矛盾心情。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1083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
    六、文体浅谈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一显身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寥寥数语( ) 秣陵( )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怀民亦未寝( )
    水中藻荇交横( )( )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四时俱备(全,都) 晓雾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指鱼)
    C.念无与为乐者(怀念) 相与步于中庭(互相扶持)
    D.五色交辉(辉映) 四时俱备(四季)
    3.翻译句子。
    ⑴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⑵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⑶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⑷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找出《答谢中书书》一文统领全文的句子,并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5.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⑴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⑵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二、整体感知
    1.填空。
    ⑴《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
    ⑵《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家。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2.下列有关《记承天寺夜游》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作者自称“闲人”,充满自豪与庆幸,庆幸自己做官清闲,才得以饱览这样美的月色。
    B.“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3.《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




    4.读《记承天寺夜游》,你还能想到哪些写“月”的诗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三、课内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



    2.把全文划为三层,并写出各层大意。





    3.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4.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




    四、拓展阅读
    观月记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①,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②。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③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④,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⑤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注释】①盖有之矣:假如有这样的地方;②若夫……则……:“如果不是……那么……”或“要么……要么……”;③蕲:通“祈”;④纤云:一丝云彩;⑤却:退去。
    1.给文中画线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诚 有 好 奇 之 士 亦 安 能 独 行 以 夜 而 之 空 旷 幽 绝 蕲 顷 刻 之 玩 也 哉 今 余 之 游 金 沙 堆 其 具 是 四 美 者 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观中秋之月,临水胜( )
    ⑵去人远者又胜也( )
    ⑶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 )
    ⑷尽却童隶而登焉( )
    3.解释下面语句的大意。
    ⑴安得皆临水?


    ⑵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4.下列加点的“之”字与“中秋之月”中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盖有之矣
    B.今余之游金沙滩……
    C.盖余八月之望过洞庭
    D.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作者认为在什么条件下观月景最美?(摘录原文词语作答)




    ☆新题探密
    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把下面文段中加线的主动句改为被动句,被动句改为主动句。
    连长带领战士冲上制高点,①敌人的阵地被炸毁了,②敌营长被打死了,③俘虏了20个敌兵,④占领了高地。
    改写句式:
    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④ ________
    答案:①炸毁了敌人的阵地 ②打死了敌营长 ⑧20个敌兵被俘虏了 ④高地被占领了。
    ☆写作小练笔
    亲近自然可能是人的本能,男女老幼对自然的山川草木,花虫鸟鱼有着特殊的情感。在与自然的接触中,你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思考和感悟。请以“走近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片段。
    ☆作文素材
    舍弃
    印度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猴子:在地上安装一个小木盒子,把猴子爱吃的坚果装在里面。木盒子上开有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把前爪伸进去,但在抓住坚果后猴子的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之所以能够用这种方法捉到猴子,是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
    短文两篇
    一、1.liá mò tuí lín yuè yù qǐn zǎ xìnɡ 2.C(念,考虑,想到;相与,共同,一起。) 3.⑴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和鸟都一同叫了起来。⑵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⑶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览作乐的同伴,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⑷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4.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5.⑴对偶 ⑵对偶,借代 二、1.⑴陶弘景;华阳隐居;信。⑵东坡志林;苏轼;东坡居士;宋;文学;苏洵;苏辙;三苏。2.A 3.例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4.示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三、1.比喻:庭下如积水空明。拟人: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反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2.⑴点明夜游的起因、时间、同游的人及游览的地点。⑵运用比喻描绘庭院月色。⑶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情感。3.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4.何夜无月?……两人者耳。略 四、1.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2.⑴(景色)美好;⑵距离;⑶阴历每月十五;⑷全,都。3.⑴哪里能全都靠近水?⑵中秋的月亮,临水的景观,独自一人前往且远离人迹,在这里完备、齐全了。4.C 5.中秋月,临水,独往,去人远。
    相关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读音辨析,词语释义,语句解读,作家作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 老王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 老王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读音辨析,词语释义,语句解读,作家作品,背景探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台阶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台阶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读音辨析,词语释义,语句解读,作家作品,背景探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