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5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导学案
展开学科 数学必修5 编号 25 时间________ 班级___ 组别___学号____ 姓名________
【学习目标】
1. 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
2.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会作出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3.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还能处理一些逆向问题.
自主学习案
【知识梳理】
一、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
1.二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含有 两个 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1 的整式不等式。
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满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构成的有序实数对(x,y)构成的集合。
3.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 Ax+By+C>0(<0) 或 Ax+By+C。
二、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以 不等式的解 为坐标的 点 构成的集合,叫做不等式表示的区域.
三、直线两侧的点的坐标满足的条件
直线把坐标平面内不在直线上的点分成两部分,直线的同一侧的点的坐标使式子的值具有 相同 的符号,并且两侧的点的坐标使的值的符号 相反 ,一侧都 大于0 ,另一侧都 小于0 。
四、二元一次不等式所表示区域的确定. 特殊点定域法(线定界,点定域 )
1.在直线的某一侧 任取 一个点,若这个点 满足不等式 ,则该点所在的区域就是所求的区域;否则的 另一侧 就是所求的区域。若直线不过 原点 ,则常用 原点(0,0)的坐标来确定。若过原点,则可以用(1,0)或(0,1)来确定.
预习自测
1、 不等式表示的区域在直线的 ( )
A. 右上方 B. 右下方 C. 左上方 D. 左下方
2.画出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我的疑问】
|
合作探究案
例1:画出不等式 x + 4y < 4表示的 变式1. 写出图中平面区域表示的不等式.平面区域.
例2. 用平面区域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
变式2: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
:Z_xx_k.Com]
例3. 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变式3:画出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总结提升
- 明确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关键看形式特点,次数是“1”,且含有两个未知数.
- 画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常采用“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口诀“同上异下”,即当整式的符号与y的系数的符号相同时,对应区域在直线上方,相反时对应区域在直线下方.
- 测试点常取不在直线上的点如(0,0),(0,1).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1、不等式x - 2y + 6 > 0表示的区域在直线x - 2y + 6 = 0的( )
A 右上方 B 右下方 C 左上方 D 左下方
2. 不等式3x + 2y - 6 ≤0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
3、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 )
课后练习案
- 画出下列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1) (2)
2. 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
A B C D
3.画出不等式组的平面区域.
4.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答案
1.
课后练习1(1) 下方
(2) 右方
4.
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二面角,两个平互相垂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预习自测,合作探究,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预习自测,合作探究,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