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自主梳理
一、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布局
(1)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一般原则
依据运输需求:运输方式和交通线、 站的选择标准,以及交通 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而定。
适度超前: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因地制宜: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尽量少占土地:必交通线、站布局应修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其他:如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安防需要等
2.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交通运输线的标准和场站规模
交通运输需求较小→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低,场站规模较小
交通运输需求较大→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高,场站规模较大
(2)交通运输布局应重点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
①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和区域客货集散中心,交通运输需求大,是区域交通运输网的节点,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
②在相邻重要城市之间,往往需要布局多条平行的交通线,才能满足两城市间庞大的交通运输需求。
(3)交通运输布局应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
①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运价、运向等的差异,因此,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②交通运输们同不仅要关注单种运输方式的运速,还要关注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输时效。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应运而生。
(4)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变化对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①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
②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分布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
三、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1)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交通运输线、场站的密度和质量
区域发展 | 交通运输 |
较落后区域 | 资金紧张,交通线和场站建设相对落后 |
工业化初期 | 区域交通运输建设需求很大,各方面基础设施 需要建设一→政府一般无力全面、快速解决交通 运输问题→—般需要借助外力 |
发展至一定水平 | 政府拥有足够资金,全面提高交通运输水平 |
规律:经济较落后地区→交通线和场站较稀疏,质量较低 经济较发达地区→交通线和场站较密集,质量较高 |
(2)区域经济发展英雄交通运输的发展
交通线和站点建设涉及气象、地质、机械等技术领域以及施工水平。交通运输的电气化、快速化、专业化,对各项技术的要求更高。随着区域的发展,区域经济水平提升,从而有足够资金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
合作探究
如图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
思考: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丝路班列有什么特点?
提示:海上丝绸之路货物运输主要靠海运,丝路班列主要是铁路运输,海运运输量大,运费低,但运输速度慢,运输距离长,时效性差;而铁路运输运输速度快,运输的距离相对较短,但单次运输量小,综合运输时效较高。
典型例题
例1.灯塔是海上航行的“警示灯”,多建在沿海暗礁密布的岬角或险滩上。位于海南岛东北部的木栏头海区历史上海难多发,被视为“吞舟魔海”,后来在此修建了木栏头灯塔,灯塔建成后,海难减少。下图为海南岛灯塔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海南岛四周近岸海域航海条件相对良好的是( )
A.东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
(2)历史上木栏头灯塔海区海难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天气多变 B.常年海雾 C.急流险滩 D.水深礁少
(3)木栏头灯塔的日影出现在海洋中时,当地的地方时最可能是( )
A.1月1日05:00 B.4月1日09:00 C.7月1日12:00 D.11月1日18:00
【答案】 (1)A(2)C(3)B
【解析】(1)航海条件相对较好的是风浪相对较小和暗礁浅滩较少的地区,根据文字材料“灯塔是海上航行的“警示灯”,多建在沿海暗礁密布的岬角或险滩上”可知,灯塔较多的地区是暗礁密布的地区,由图可知,海南岛的东部,灯塔密度较小,据此推测东部地区航行条件较好,故答案为:A。(2)海南岛东北部木栏头灯塔海区位于琼州海峡一侧,并且处于东北风的迎风坡,风浪较大,海岸线曲折,岬角险滩较多,海难多发,C正确。木兰头海区和海南岛其他海区相比,天气并没有更多变,A错误。该海区纬度低,气温和水温高,海雾少,B错误。水深礁少就不会多海难了,D错误。故答案为:C。(3)木栏头灯塔的日影出现在海洋上,说明影子朝向是偏北的。1月1日05:00,太阳还未升起,A错误。4月1日09:00太阳在东南方向,日影朝向西北,B正确。7月1日12:00,太阳位于正北方向,日影朝向正南,C错误。11月1日18:00,该日昼短夜长,此时太阳已经下山,D错误。故答案为:B。
例2.衢宁铁路是一条连接浙江省衢州与福建省宁德市的客货共线电气化铁路。经过6年多的建设,于2020年9月开通运营。下图为衢宁铁路线路走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衢宁铁路定位为客货共线,主要原因可能是该区域( )
A.人口稠密,人流量大 B.矿产丰富,货运量大
C.鲜活农产,需要保鲜 D.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2)衢宁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A.地形崎岖,地质灾害多发 B.海拔较高,冻土分布较广
C.副高影响,夏季气温较高 D.地壳运动,地震活动频繁
【答案】 (1)D(2)A
【解析】(1)客货共线是指客车和货车共用一条铁路线路,其原因主要是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在客运和货运需求大的地方,客运和货运是分线的,更和鲜活农产需要保鲜无关,故ABC错,D正确。(2)读图可知,衢宁铁路主要位于东南丘陵地区,所以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地形崎岖,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故A正确,该区域没有冻土,也不是副高影响,夏季气温高,且气温高对铁路建设影响不大,该地不位于地震带上,不会地震多发,故D错。
对点训练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按运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D )
A. 公路、铁路、水运、航空 B. 铁路、水运、公路、航空
C. 水运、铁路、航空、公路 D. 航空、公路、铁路、水运
2.铁路运输的特点是(D )
A. 速度快、运价高、运量小 B. 机动灵活、运量小、运费较贵
C. 速度慢、运价低、运量大 D. 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连续性好
3.无人机运载包裹主要用于偏远地区的根本原因是( A )
A. 降低运营成本 B. 提高配送速度 C. 偏远地区交通不便 D. 受地形的制约小
4.2016年6月,历时8年全长2266公里沪昆高铁(上海至昆明)全线轨通。沪昆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据此回答下题。
贵州至云南是沪昆高铁建设难度最大、耗时最长的一段,其主要原因是( B )
A. 雨多雾多,滑坡台风频繁 B. 地形多样,地质条件复杂
C. 交通不便,劳动力短缺 D. 经济相对落后,科技水平低
5.高铁对航空市场造成了冲击。下为“不同距离条件下高速铁路运输与航空运输的竞争关系模型图”。读图,回答:
下列有关这两种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运输距离小于600km时,高铁占绝对优势
②运输距离在1000 km时,高铁和航空竞争最激烈
③运输距离大于1400 km时,高铁和航空均有优势
④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大,高铁和航空的优势都在减小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
6.读图,该运输方式的突出优点是( C )
A. 速度快,效率高 B. 运量大,费用低 C. 连续性强,稳定且损耗小 D. 机动灵活
地理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学案: 这是一份地理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学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学案设计,共18页。
2021学年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导学案及答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