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 古诗三首》配套教学课件PPT公开课
展开
18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时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诗 人歌颂过她。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 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课 前 导 入走 进 作 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 洛阳) 人,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 有 “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题材广泛,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并与白居易合称“刘 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 词》、《乌衣巷》等名篇传世。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 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 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 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 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 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写 作 背 景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念顺;第二遍做到字正腔圆,读出节奏。整 体 感 知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 如 今 直 上 银 河 去,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bǒ yá浪淘沙: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 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 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浪淘沙》词以欧阳修、南唐李煜等最著名。词 语 熟 读bǒ yá颠簸 天涯yīng黄莺我 会 写yá yīng涯 莺书 写 指 导yá涯注意右边“丿”的穿插,“厂”里面是两个“土”,不要写成 “士”。归 纳 总 结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疏通字词,理解诗 歌大意。会写“簸、涯”2个字。诗 意 理 解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① ② ③ ④①九曲:虚指,指黄河弯曲的地方很多。②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③簸:颠簸。④自天涯:来自天边。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 与天上的银河相通。九曲黄河万里沙诗意: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诗意: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诗意: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 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到天上的牵牛织女家。诗 词 赏 析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夸张,我仿佛看见了黄河来自天边、奔腾 万里的壮丽景象。弯弯曲曲源远流长浪淘风簸自天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波涛汹涌、巨浪滔天)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虎啸龙吟、震耳欲聋) 你感受到了什么?(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前两句描写了黄河“弯弯曲曲、黄沙滚滚、波 涛汹涌”的特点,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 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表达了 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这两句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 化用典故这两句诗化用典故,诗人驰骋想象,表示自 己要逆流而上,到黄河的源头去,到银河旁的牛 郎织女家做客,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豪迈气概。主 旨 归 纳《浪淘沙》(其一)描写了黄河磅礴壮阔 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逆流而上、积极进取 的豪迈气概。浪淘沙(其一)写实联想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用典雄伟壮美 豪迈浪漫层 次 梳 理第二课时课 前 导 入诗歌朗诵赛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sàn儿童散学归来早,yuān忙趁东风放纸鸢。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tāo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同学们,这几 首古诗描写的 都是什么季节 的景色?春天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 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 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杜牧为我 们描绘了怎样的画卷。走 进 作 者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散文 家。其诗风格豪爽清丽,内容深刻,独树一帜, 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 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唐代贵族统治者大兴建寺之风,妄想借神佛 保佑,长治久安,这使诗人想到了南朝统治者的 覆灭,所以诗人在诗中借古讽今。写 作 背 景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朗读 指导:读出本诗的节奏。整 体 感 知江南春[唐] 杜牧yīng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ɡuō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 ,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想一想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把诗中 描写景物的词画出来。啼莺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风寺庙楼台烟雨诗 意 理 解千里莺啼绿映红①,水村山郭②酒旗③风。①绿映红:绿树红花相互掩映。②山郭:山城,山村。③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诗意:广阔的江南地 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 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 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 一在望。南朝四百八十寺④,多少楼台⑤烟雨中。④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 院很多。⑤楼台:这里指寺院建筑。诗意:这里还有数 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 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 之中。诗 词 赏 析诗人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江南的春天?请 把描写景物的词语圈出来。晴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 陈政权。均设故都于江南。南朝当权者大兴建设 寺庙,祈求神明保佑。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 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寺造 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十几万的和尚和尼姑, 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知 识 链 接诗人在欣赏江南明丽而迷蒙景色的同时,面对 烟雨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还有哪些感慨呢?借古讽今感叹时光流逝和历史大浪淘沙的无情。担忧唐朝也会像南朝一样灭亡。本课所学古诗中的“九曲”“万里”“千 里”“四百八十”就是虚指。你还知道哪些含有 虚指数字的诗句?请列举几个。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主 旨 归 纳《江南春》描写了江南明朗绚丽的春光和 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 的热爱之情。层 次 梳 理江南晴日烟雨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明朗绚丽朦胧迷离色彩明丽 意味深长江南春第三课时课 前 导 入我们曾经学过《题西林壁》,知道了诗人是将诗写 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无独有偶,今天我们要学的《书 湖阴先生壁》一诗也是将诗写在了墙壁上。古人有在墙 上题诗的习俗,题写的诗常常借眼前的景物寄托诗人的 思想感情。这种在墙壁上题写的诗就叫题壁诗。接下来 我们一起来学习《书湖阴先生壁》。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今南京紫金山 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的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 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 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十分欣赏, 便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写在了墙壁上。写 作 背 景走 进 作 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 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宋代改革家、思想家、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晚年退居钟山 (在今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的 散文简洁峻切,逻辑严密;诗擅长说理,遒劲有力。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整 体 感 知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 檐 长 扫 净 无 苔,qí花 木 成 畦 手 自 栽。一 水 护 田 将 绿 绕,tà两 山 排 闼 送 青 来。题写隐居之士书 湖 阴 先 生 壁墙壁杨骥(字德逢)的别号。杨骥 是王安石退居江宁(今江苏南 京)时的邻居。诗 意 理 解茅檐①长扫净无苔②,花木成畦③手自栽。①茅檐:茅草屋檐,代指茅屋、草堂。这里指 包括茅屋在内的整个庭院。②苔:青苔。③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 地,周围有土埂围着。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说说你看到了 一位怎样的湖阴先生。诗意:简朴的茅屋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 丝青苔;院子里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 手栽种的。朴实 勤劳 富有情趣湖阴先生一水护田将绿绕④,两山排闼⑤送青来。④将绿绕:(河水)环绕着绿油油的(田地)。⑤排闼:推开门。闼:小门。诗意:一条河环绕着碧绿的稻田,守护着稻 田;两座青山,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青绿的 秀色送入眼帘。诗 词 赏 析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是从哪些 字词看出来的?试着赏析一下。诗人赋予青山绿水以人的情感,化静为动。 河水绕田不过是自然现象,作者却说它自觉担负 起了“护田”的任务;对面青山,本是开门可见, 作者却说青山主动推门送来青翠的景色。这样写 使山水显得灵动可爱,极富情趣。回忆一下学过的古诗里还有哪些这样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书湖阴先生壁》中,诗人借写山水之景表 达了怎样的情感?诗人表面上写山水的灵动可爱,内里还隐 含着对居于此地的人的欣赏之情。诗人在赞美 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同时,也歌颂了湖阴先生高 洁不俗的性情品格。这首诗先写庭院之内,后写庭院之外,请用自 己的话加以描述。院内:简朴的居室,异常洁净,台阶上没 有苔藓,显得光洁可爱;院子里花木成行, 散发着清香。院外:有山有水有田,满眼青绿,显得恬 静、优美。主 旨 归 纳《书湖阴先生壁》描写了湖阴先生家庭院 内的清幽、洁净以及庭院外灵动可爱的田园山 水,衬托了庭院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表现了 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层 次 梳 理庭院内景庭院外景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静态之美动态之美田园美景 清朗幽静书湖阴先生壁谢谢观看Thank You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