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上册2.2 整式加减教学设计
展开学校 |
| 教学 |
|
设计来源 |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 教学时间 |
|
教 材 分 析
|
本节课是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小结复习课,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同类项的概念;用字母列式表示数量关系,合并同类项法则,去括号法则以及整式的加减运算.
| ||
学 情 分 析 |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整式的加减教学内容后的课,学生对整式的加减运算已比较熟悉,所以复习课接受较容易。要注意把学生的已有的经验作为认知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把去,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相结合作为重点,采用让学生先复习计算,观察、思考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 ||
教
学
目
标 |
1.梳理整式的相关概念,归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在正确合并同类项、准确运用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达到可以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数式通性”,体会蕴含在具体问题中的数学思想和规律.
| ||
重
点
|
整式相关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可以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 ||
难
点
|
运用去,添括号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
整式的加减复习课
环节 与 时间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
出 示 问 题 , 小 组 探 究 |
(一)知识梳理,把握重点 【问题1】本章学习了哪些知识?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
学生讨论,
共同交流,
回答结果. |
课件展示
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自主探索每一个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
教 学 流 程 | |||
环节 与 时间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
例 题 讲 解 , 巩 固 知 识
|
(二)典型分析,强调方法 【问题2】在本章中,与整式相关的概念有哪些? 例1 下列整式中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是单项式的指出系数和次数,是多项式的指出项和多项式的次数。
32t3 , , X
注意的问题: 单项式的次数是指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它仅与式子中的字母有关,只含有一个字母时,指数是1,指数1通常不写,所以x的次数是1;
【问题3】你还记得怎样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吗? 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是: (1)如果有括号,那么要先去括号; (2)如果有同类项,合并同类项;
举例分析: 例2:化简
解原式=6m2-4m-3-2m2+4m-2 =4m2-5
例3、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解原式=-x2+5+4x+5x-4+2x2 =x2+9x+1 当x=-2时,原式=(-2)2+9×(-2)+1 =-13
【问题4】运用本章所学习的内容,可解决哪些问题?
图形规律型问题 【例4】观察下列图形,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5个图形有__________个太阳.
|
让学生学习观察同时小组交流讨论。
|
课件展示8-13
课件展示14
学生自主探索每一个问题,回忆,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
|
教 学 流 程 | |||
环节 与时间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
归 纳 总 结 , 形 成 能 力
|
(三)课堂小结,归纳提升 (1)对整式及其相关概念“是什么”、“之间有哪些联系”、“有什么用”等方面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 (2)是否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进行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将整式化简,而化简的主要方法是合并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和去括号. (四)复习案的讲解分析 |
学生思考总结形成能力 |
帮助学生提炼整式的加减的重点和必须掌握的知识。 |
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2.2 整式加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2.2 整式加减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第2章 整式加减2.2 整式加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2章 整式加减2.2 整式加减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2.2 整式加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2 整式加减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