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3.3 方差和标准差课堂检测
展开2022年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3.3《方差和标准差》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是3,则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 )
A.9 B.3 C.1.5 D.
2.已知样本数据101,98,102,100,99,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 )
A.0 B.1 C. D.2
3.体育课上,某班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5次短跑训练,要判断哪一名同学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需要比较两名同学成绩的(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方差
4.某排球队6名场上队员的身高(单位:cm)是180,184,188,190,192,194.现用一名身高为186 cm的队员换下场上身高为192 cm的队员,与换人前相比,场上队员的身高( )
A.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小
B.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大
C.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小
D.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大
5.某排球队6名场上队员的身高(单位:cm)是:180,184,188,190,192,194.现用一名身高为186cm的队员换下场上身高为192cm的队员,与换人前相比,场上队员的身高( )
A.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小
B.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大
C.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小
D.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大
6.李老师为了了解学生暑期在家的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20名学生某一天的阅读小时数,
具体情况统计如下:
阅读时间(小时) | 2 | 2.5 | 3 | 3.5 | 4 |
学生人数(名) | 1 | 2 | 8 | 6 | 3 |
则关于这20名学生阅读小时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众数是8 B.中位数是3 C.平均数是3 D.方差是0.34
7.在音乐比赛中,常采用一“打分类制”,经常采用这样的办法来得到一名选手的最后成绩:将所有评委的打分组成一组数据,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得到一组新的数据,再计算平均分.假设评委不少于10人,则比较两组数据,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8.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
年龄/岁 | 13 | 14 | 15 | 16 |
频数 | 5 | 15 | x | 10-x |
对于不同的x,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平均数,中位数 B.众数,中位数 C.平均数,方差 D.中位数,方差
二、填空题
9.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射击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5环,方差分别是:S甲2=3,S乙2=3.5.则射击成绩比较稳定的是 (填“甲”或“乙“).
10.已知甲、乙两支仪仗队各有10名队员,这两支仪仗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都是178cm,方差分别为0.6和0.4,则这两支仪仗队身高更整齐的是 仪仗队.
11.某校甲乙两个体操队队员的平均身高相等,甲队队员身高的方差是S甲2=1.9,乙队队员身高的方差是S乙2=1.2,那么两队中队员身高更整齐的是 队.(填“甲”或“乙”)
12.若一个样本的方差是s2= [(x1﹣32)2+(x2﹣32)2+…+(xn﹣32)2],则该样本的容量是 ,样本平均数是 .
13.甲、乙两班举行数学知识竞赛,参赛学生的竞赛得分统计结果如下表:
某同学分析上表后得到如下结论:
①甲、乙两班学生的平均成绩相同;
②乙班优秀的人数少于甲班优秀的人数(竞赛得分≥85分为优秀);
③甲班成绩的波动性比乙班小.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14.某校准备从甲、乙、丙、丁四个科创小组中选出一组,参加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表格反映的是各组平时成绩的平均数(单位:分)及方差S2,如果要选出一个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的组去参赛,那么应选的组是 .
三、解答题
15.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各自射击10次的成绩分别被制成下列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
(1)写出表格中的a、b、c的值;
(2)已知乙队员射击成绩的方差为4.2,计算出甲队员射击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个队员的射击成绩较稳定.
16.甲进行了10次射击训练,平均成绩为9环,且前9次的成绩(单位:环)依次为:8,10,9,10,7,9,10,8,10.
(1)求甲第10次的射击成绩;
(2)求甲这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
(3)乙在相同情况下也进行了10次射击训练,平均成绩为9环,方差为1.6环2,请问甲和乙哪个的射击成绩更稳定?
17.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众多国家感受到了威胁,随着钓鱼岛事件、南海危机、萨德入韩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国家安全一再受到威胁,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某校积极开展国防知识教育,九年级甲、乙两班分别选5名同学参加“国防知识”比赛,其预赛成绩如图所示:
(1)根据上图填写下表:
(2)根据上表数据,分别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角度分析哪个班的成绩较好.
18.某班为确定参加学校投篮比赛的任选,在A、B两位投篮高手间进行了6次投篮比赛,每人每次投10个球,将他们每次投中的个数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来源:学*科*网]
(1)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填写下表:
(2)如果这个班只能在A、B之间选派一名学生参赛,从投篮稳定性考虑应该选派谁?请你利用学过的统计量对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
1.D
2.C
3.D
4.A
5.答案为:A.
6.答案为:B.
7.答案为:B.
8.答案为:B
9.答案为:甲;
10.答案为:乙.
11.答案为:乙.
12.答案为40,32.
13.答案为:①②③.
14.答案为:丙.
15.解:(1)a=(3+6+4+8+7+8+7+8+10+9)=7,b=7,c=8;
(2)S甲2=×[(5﹣7)2×1+(6﹣7)2×2+(7﹣7)2×4+(8﹣7)2×2+(9﹣7)2×1]=1.2,
则S甲2<S乙2,
∴甲队员的射击成绩较稳定.
16.解:(1)根据题意,甲第10次的射击成绩为9×10﹣(8+10+9+10+7+9+10+8+10)=9;
(2)甲这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为×[4×(10﹣9)2+3×(9﹣9)2+2×(8﹣9)2+(7﹣9)2]=1;
(3)∵平均成绩相等,而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乙的射击成绩更稳定.
17.解:(1)甲的众数为:8.5,方差为:0.7,乙的中位数是:8;
故答案为8.5,0.7,8;
(2)从平均数看,两班平均数相同,则甲、乙两班的成绩一样好;
从中位数看,甲班的中位数大,所以甲班的成绩较好;
从众数看,乙班的众数大,所以乙班的成绩较好;
从方差看,甲班的方差小,所以甲班的成绩更稳定.
18.解:(1)A成绩的平均数为(9+10+4+3+9+7)=7;众数为9;
B成绩排序后为6,7,7,7,7,8,故中位数为7;
故答案为:7,9,7;
(2)= [(7﹣9)2+(7﹣10)2+(7﹣4)2+(7﹣3)2+(7﹣9)2+(7﹣7)2]=7;
= [(7﹣7)2+(7﹣7)2+(7﹣8)2+(7﹣7)2+(7﹣6)2+(7﹣7)2]=;
从方差看,B的方差小,所以B的成绩更稳定,从投篮稳定性考虑应该选派B.
初中数学3.3 方差和标准差优秀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a href="/sx/tb_c9436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3.3 方差和标准差优秀同步练习题</a>,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3.3 方差和标准差优秀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3.3 方差和标准差优秀课时作业,共7页。
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 数据分析初步3.3 方差和标准差优秀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 数据分析初步3.3 方差和标准差优秀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方差和标准差》,在一组数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