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关爱他人课时作业
展开一、单选题
1.(2018·广西田东·初三期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关爱别人就要牺牲自己的一切
B.付出的同时也有收获,关爱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美好的情感
C.所有的付出并不需要任何回报
D.玫瑰的香味很浓,即使已经送给了别人了,手里还有淡淡的香味
【答案】B
【解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意思是我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使自己有所收获,可以获得快乐,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说明了帮助他人不仅仅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和幸福。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关爱别人并不意味着牺牲自己的一切;C“所有的付出”说法过于绝对,付出与回报虽然有时不成正比,但并不是所有付出都不需要回报;D说法错误,仅从字面理解,并没有认识到真正的道理。故本题选B。
2.(2020·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八中学期中)一位父亲带着女儿在饭店吃面,看见门外一位捡破烂的老人往里观望,父亲又拿一只碗,把自己碗里的面拨出一大半。女儿问,爸爸,你是要分给那位捡破烂的老爷爷吗?爸爸轻声制止了女儿的疑问,说爸爸今天胃口不好。父女餐后离去,老人进来吃了那碗面,高兴地走了。这期间,老板埋头算账、食客低头用餐、服务员悄悄收拾,好像老人没有来过。有个新来的服务员抓起几根油条,想送给老人,却被老板拉住,说这样他会不安的,以后就不会再来了。这个故事启发我们
①帮助别人不需要讲原则、有底线
②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③帮助别人应该全力以赴、不遗余力
④关爱他人要适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这位父亲尊重了捡破烂老人的尊严,表明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关爱他人要适当,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②④说法正确。①错误。帮助别人也要讲原则、有底线。③错误,帮助别人要尽己所能。故选C。
3.(2020·河北南宫·初二期末)为了让广大环卫工人在冬天能喝上热水、吃上热饭、避避寒风,一些城市的爱心单位向环卫工人敞开了大门。这些爱心单位的做法启示我们应该
①给他人多一些尊重和关怀
②践行自由、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满足弱势群体的一切需要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爱心单位向环卫工人敞开大门,让环卫工人在冬天能喝上热水、吃上热饭、避避寒风,这是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表现,启示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平等地对待他人,关爱他人,给他人多一些尊重和关怀,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说法①③正确。题干没有体现主自由和诚信,说法②错误;“一切需要”的说法太绝对,说法④错误。本题选A。
4.(2018·山西初二月考)青岛交通职业学校职教义工走进社区服务市民。在3个小时的活动时间里,“爱车先锋”职教义工团队的37名师生和浮山新区街道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共为居民检测维护车辆33台。他们耐心的服务和高超的技术,赢得居民的一致好评。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志愿者于昊在维修现场对记者说:“拥有一技之长,能够帮助别人的感觉真好。”这说明
①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在奉献中,我们体会到了幸福感
②爱心体现在点点滴滴的真情中
③帮助别人是为了获得别人的感激,这样我们就会快乐
④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会使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生命价值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之中,题干中的志愿者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幸福感,说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会使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我们要在点点滴滴的真情中奉献爱心,①②④符合题意;③错误,帮助别人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感激。本题选A。
5.(2020·盘锦市大洼区田家学校初二月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质是
A.欣赏他人B.赞美他人
C.善待他人D.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尊重他人的认识和把握。根据所学知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质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D说法正确;ABC的说法也是正确的,但与题意不符;故选D。
6.(2020·山东滨城·初二期中)漫画《好心人的无奈》提醒我们
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②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③生活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可少
④参与公益活动要留佐证材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关爱他人。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他人是善心和爱心的表现,美好生活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关爱。根据教材知识,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关爱他人,我们要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关爱他人的同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要保护好自我,也不伤害到他人。分析漫画《好心人的无奈》提醒我们,生活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可少,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所以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关爱他人的要求,但漫画没体现,排除;④参与公益活动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
7.(2019·河北蔚县·初二期末)玉环市楚门镇“星星点灯”农民工子女关爱基地是广受“小候鸟”欢迎的“栖息地”。成立八年来,3800余名志愿者在该基地提供服务,开展活动420余场,服务外来民工子女近9200余人次,得到了团中央的充分肯定。这启示我们
①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②关爱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③关爱他人就一定能获得幸福
④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题干表述了有很多志愿者开展一系列活动帮助外来务工子女解决困难,给予他们关爱。可见关爱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也启示我们向这些志愿者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①②④是正确的。③是错误的,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了,排除。故本题选C。
8.(2020·北京通州·初二期末)“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这从侧面告诉我们
A.关爱他人一定要注意方式
B.不要接受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C.接受他人帮助是丧失自尊的表现
D.缺乏自爱的人才会接受他人的关爱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关爱他人注意方式。“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是指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这就要求我们关爱他人的时候要关注他人的感受,不能带有侮辱性和施舍性,要注意方式方法,B的说法是错误的,人不可能不接受别人的帮助;C说法错误,每个人都可能接受别人的帮助,也都可能帮助他人,接受榜之并不是丧失自尊;D说法错误,人人都需要他人的关爱。所以正确答案选A。
9.(2019·广东郁南·初二期末)新学期开始,许多部门都在搞助学活动。一些贫困学生告诉记者:“作为贫困生,我真心感谢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可是,我不愿意总是当众讲述我的故事,会让我很伤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要考虑对方的心理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B.要大力鼓动贫困生诉说自己的不幸,以获得更多的爱心帮助
C.关爱他人就应该要尽己所能,直截了当
D.贫困生应该寻求他人和国家的帮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关爱他人的相关知识,题干“我不愿意总是当众讲述我的故事,会让我很伤心”说明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要考虑对方的心理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观点A正确;观点B错误;关爱他人就应该要尽己所能,但要讲究策略,观点C错误;观点D在题干没有体现,所以本题选A。
10.(2020·北京西城·初二期末)漆黑的夜晚,一个盲人左手拿着根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右手提着一只灯笼。路人问:“您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盲人答到:“我提着灯笼并不是为我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①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②要心怀善意,体贴和关心他人
③关爱他人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④关爱他人一定会被别人所接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关爱的作用,材料中盲人的话说明了为他人着想,帮助他人会方便自己,说明了关爱他人也是关爱自己和善待自己,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心怀善意,体贴和关心他人,所以①②正确。③“不必要的负担”、④“一定”说法错误。故选:A。
【点睛】关爱他人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关爱他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也是关爱自己和善待自己。
11.(2020·山东潍坊·初二期末)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黄文秀,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投入到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中,她时刻惦记着村里的困难群众,经常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慰问资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209年6月17日,她遭遇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黄文秀同志被追投“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称号。对以下观点,你认同的是
①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②她虽然获得了许多荣誉称号,但对自己的人生来说不值得
③她勇于承担责任,用自己的实干精神,为当地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④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精神回报,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承担责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等知识,题干“她时刻惦记着村里的困难群众,经常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慰问资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说明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点①正确;“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投入到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中”说明她勇于承担责任,用自己的实干精神,为当地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观点③正确;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黄文秀的人生是值得的,观点②错误;她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精神回报,观点④错误;所以选A。
12.(2020·江苏金湖·初二期末)以下是小华同学一天生活的部分片断,对小华行为的“点评”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B
【解析】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A说法正确;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意思是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赠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爱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主动和班主任老师打招呼,这是尊重老师的体现,B与题不符;课代表及时收交、分发学生作业,这是积极承担责任的体现,C说法正确;为患有重病的杨某捐款,这是关爱他人,心怀善意的体现,D说法正确;本题是从错误的角度考查,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3.(2020·江苏扬州·初二期末)材料:某校学生刘同学为身患白血病的父亲捐献骨髓的事迹感人至深,全校师生及众多网友纷纷伸出友爱之手,帮助患病家庭度过难关。该校陈同学在父亲出车祸、家庭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也毫不犹豫地捐出200元,并表示:要帮助比自己更需要帮助的人,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2)有人认为:关爱他人只要尽己所能就可以了,其他不用考虑。请你对这种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1)①关爱传递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②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③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2)①观点片面。
②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因为: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
③关爱他人,还要心怀善意,还要讲究策略。
【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对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我们主要从传递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收获幸福等角度进行说明。
(2)本问考查关爱他人的表现。仔细研读题目要求,这是一道辨析题,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对题文中的观点进行判断,再具体说明理由。题文中认为,关爱他人只要尽己所能就可以了,其他不用考虑。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具体的理由阐述,我们应该从为什么要尽己所能关爱他人、关爱他人还要心怀善意、还需要讲究策略等角度进行说明、组织问题的答案。
14.(2020·梅河口市朝鲜族中学初二期末)天津市河西区尖山街举办了“老手拉小手红心护童心”关爱青少年主题活动,学习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秉承传统,弘扬革命精神。来自尖山街的10名老干部及60名青少年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拉开了尖山街关爱青少年系列主题活动的序幕。
为此,某校八年级(3)班拟结合本次主题活动,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下列活动任务:
(1)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活动拟写一个恰当的主题。
(2)请你回忆一下,你曾经受到过哪些关爱?(举一例即可)
(3)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那你如何做到关爱他人呢?
【答案】(1)关爱他人,幸福生活;接受关爱,奉献爱心。
(2)在长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增强学习信心;同学之间的帮助,我们更懂得了友谊的珍贵。
(3)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②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解析】(1)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我们可以围绕着关爱他人的内容进行说明。
(2)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感受过无数的关爱,有老师的、家长的、朋友的,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举例,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3)本问考查对如何关爱他人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所学知识,从要心怀善意、要尽己所能、要讲究策略等角度进行回答。序号
小华一天生活的片断
点评
A
早晨上学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
敬人者,人恒敬之
B
课间,在校园里,主动和班主任老师打招呼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C
作为语文课代表,及时收交、分发学生作业
勇于承担责任
D
在大病救助平台“滴水筹”为患有重病的杨某捐款20元
关爱他人,心怀善意
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关爱他人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关爱他人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 关爱他人 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 关爱他人 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关爱他人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关爱他人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主观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