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上册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展开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工具和方法:
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采取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在小学里,已经学过了正整数、正分数(包括正小数)及数0的四则运算。现在引入了负数,数的范围扩充到了有理数。那么,如何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呢?
2.问题:
一位同学沿着一条东西向的跑道,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
我们知道,求两次运动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可是上述问题不能得到确定答案,因为问题中并未指出行走方向。(大部分同学都会用小学学过的的知识来完成。先给予肯定,鼓励同学们对小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再鼓励同学们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发现、总结(分类):
我们必须把问题说得明确些,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同号两数相加法则)
(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很明显,一共向东走 了50米,写成算式就是: (+20)+(+30)=+50,
即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东方50米处。这一运算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则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西方50米处,
写成算式就是: (―20)+(―30)=―50。
(师生共同归纳同号两数相加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法则)
(3)若第一次向东走20米,第二次向西走30米,我们先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写成算式是(+20)+(―30)=―10,即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西方10米处。
(4)若第一次向西走20米,第二次向东走30米,写成算式是:(―20)+(+30)=( )。即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 )方( )米处。
后两种情形中两个加数符号不同(通常可称异号),所得和的符号似乎不能确定,让我们再试几次(下式中的加数不仿仍可看作运动的方向和路程):
你能发现和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和绝对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4)+(―3)=( ); (+3)+(―10)=( );
(―5)+(+7)=( ); (―6)+ 2 = ( )。
再看两种特殊情形:
(5)第一次向西走了30米,第二次向东走了30米.写成算式是:(―30)+(+30)=( )。
(6)第一次向西走了30米,第二次没走.写成算式是:(―30)+ 0 =( )。我们不难得出它们的结果。
(师生共同归纳异号两数相加法则:
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为零
问题:会不会出现和为0的情况?
(5)第一次向西走了30米,第二次向东走了30米.写成算式是:(―30)+(+30)=( )。
师生共同归纳法则3: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为零)
问题:你能有法则来解释法则3吗?
学生回答:可以用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6)第一次向西走了30米,第二次没走.写成算式是:(―30)+ 0 =( )。我们不难得出它们的结果。
一般地,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2.概括:
综合以上情形,我们得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 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4.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
一个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所以进行加法运算时,必须分别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这与小学阶段学习加法运算不同。
3.例题:
例1:计算:
①(+2)+(―11); ②(+20)+(+12); ③; ④(―3.4)+4.3。
解:①解原式=―(11―2)=―9;
②解原式=+(20+12)=+32=32;
③解原式=;
④解原式= +(4.3―3.4)=0.9。
(4.五分钟测试:
计算下列各式 (+3)+(+7)
(―10)+(―3)
(+6)+(―5)
0+(―5) )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实例出发,经过比较、归纳,得出了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今后我们经常要用类似的思想方法研究其他问题.
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要同时注意确定“和”的符号,计算“和”的绝对值两件事。
(运算的关键:先分类,在按法则运算
运算步骤: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注意问题:要借助数轴来进一步验证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四、课堂作业:
课本:P18、2,3。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 几何图形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 几何图形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双基回顾,例题导引,练习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