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质量和密度》测试卷(一)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 )A.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B.质量为原来的一半 C.体积、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体积和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2.(2分)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换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 )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 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3.(2分)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下的半杯水( )A.因质量减半所以密度减半 B.因体积减半所以密度减半 C.它的质量、体积、密度都减半 D.虽然质量和体积都减半,但密度却不变4.(2分)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是95( )A.吨 B.千克 C.克5.(2分)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计算物体的密度来鉴别物质 B.某种物质的密度是这种物质单位质量的体积 C.将一杯水等分成两杯,则每个杯中水的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 D.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物质密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体积成反比6.(2分)某氧气瓶中所装氧气的密度是8千克/米3,一次救治病人用去其中的,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A.6千克/米3 B.8千克/米3 C.2千克/米3 D.4千克/米37.(2分)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2.5cm=12.5×10﹣2m=0.125m B.12.5cm=12.5cm×10﹣2m=0.125m C.12.5cm=12.5×102m=0.125m D.12.5cm=12.5×10﹣2cm=0.125m8.(2分)用铜、铁、铝三种物质(ρ铝<ρ铁<ρ铜),制成三个质量和体积均相等球,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A.三个球都可以做成实心的 B.铝球是实心的,铁球、铜球是空心的 C.铁球是实心的,铝球、铜球是空心的 D.铜球是实心的,铁球、铝球是空心的9.(2分)有一个玻璃瓶质量为200g,装满水时质量为700g,若用这个玻璃瓶来装一下物质,装哪个时可以使其装的质量最大( )A.煤油 B.酒精 C.汽油 D.水银10.(2分)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是38.2g。整理仪器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 )A.33.2g B.43.2g C.31.8g D.35.8g11.(2分)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12.(2分)下列有关测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借助量筒和水不可能测量一个桃子的体积②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误差是难以避免的③测量技术现在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④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13.(2分)托盘天平、刻度尺、温度计、量筒是我们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仪器天平、温度计、刻度尺、量筒是我们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仪器,下面是一些同学对这四种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A.调节螺母使横梁平衡 B.铅笔的长度的测量 C.测水的温度 D.测液体的体积14.(2分)普通热水瓶盛满水后,瓶中水的质量大约是( )A.2×104mg B.2×106mg C.2×105mg D.2×105g15.(2分)根据图中测量一块矿石密度的信息,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矿石的质量是27.4 g B.矿石的体积是40 cm3 C.矿石的密度是2.5 g/cm3 D.矿石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是0.1 N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2分)用一架学生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方法中不能完成的是( )A.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m,再通过计算求得 B.把一粒米放在一只杯子中,测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动用游码仔细测量 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17.(2分)下列情况中,物质的质量和密度都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铁块磨掉一个角 B.冰熔化成了水 C.铁块轧成薄铁片 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18.(2分)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B.乙物质的密度大于甲物质的密度 C.乙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反比 D.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19.(2分)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9N和8N,下列判定正确的是(ρ酒精=0.8×103kg/m3,g取10N/kg)( )A.物体的质量为0.8kg B.物体的质量为0.9kg C.物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D.物体的密度为0.9×103kg/m320.(2分)如图,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则( )A.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2:3 B.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3:4 C.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2:3 D.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1:3三、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21.(4分)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A、B(注:A长B短),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大玻璃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两支蜡烛先熄灭的是 (选填:A或B);理由是: 。22.(4分)如图所示,量筒的最大量程是 cm3,最小刻度是 cm3,水的体积是 cm3,物体的体积是 cm3.图中右侧是测物体质量时所用的砝码,该物体的质量为 g,此物体的密度是 g/cm3,合 kg/m3。23.(4分)老师常讲学物理要贴近生活,于是小红和小敏对她们都喜欢吃的土豆感觉兴趣了,用天平测起了土豆的质量,天平调平衡后,土豆质量如图所示,则这块土豆的质量为 kg。四、解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24.(8分)“体育课中使用的铅球是用纯铅制成的吗?”物理老师提出问题后,小明找来了相关器材对铅球进行密度鉴别,如图所示。(1)“测质量”,以下两套器材中,你会选择 的器材(选填“甲”或“乙”)测量铅球的质量。你不选择另外一套器材的原因是 。(2)“测体积”,利用一个排水塑料桶和一个容积足够大的烧杯,用排水法测量铅球的体积。首先把塑料桶装满水(图丙).然后用(1)中所选器材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m1;再把铅球放进塑料桶浸没在水中,用烧杯收集排出的水;最后测得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2.则:①排出水的质量为 ;②测量水的体积(即铅球体积)V= (水密度为ρ水);③当铅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重力跟质量的比为g)。(3)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出铅球的质量、体积后,算出的铅球密度小于铅的密度。小明判断:铅球不是铅做的。此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25.(8分)小刚看到路边的货车上装了一满车沙子,他想知道这样一车沙子的质量有多少?(1)他量出了车厢的长、宽、深分别为3m、2.5m、0.7m。(2)他取了一小包沙子作样品,找到了一个量筒和一架天平,但未找到配套的砝码。经过思考,他又利用一个标有准确质量为250g的盐袋和一张纸,测出了一些样品的质量。他的做法是:①把天平放在 ,把纸放在天平 盘中,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②他把盐袋放在天平的 盘中,然后向纸上加沙子,直至 。(3)他把 上的沙子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125cm2。(4)他测出的沙子的密度是 ,这车沙子的质量是 。五、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6.(8分)实验室内装有水管,实验仪器有托盘天平(含砝码)、直尺、细线、钟表、量筒、烧杯、细铁丝、弹簧测力计。请你自选器材,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请你将下列实验按要求补充完整:(1)实验需用器材:除托盘天平、量筒、石块外,还需选用 和 (2)实验步骤: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② ;③用细线拴好石块,并将石块投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④ ;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石块的密度(3)实验数据记录表:在表中,有两个数据没有填写,请你帮助完成。27.(8分)小明测量植物油密度时,按下列顺序进行了操作: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植物油,测出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植物油倒入量筒中,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④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ρ。(1)下表是小明根据上述实验操作,设计的记录数据表格。请根据图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物理量空烧杯的质量m1/g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g植物油的体积V/cm3植物油的密度 ρ/kg•m﹣3测量值15 20 (2)试分析小明按上述实验操作得到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大还是偏小?请简要说明理由。(3)请你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误差更小的实验方案并写出植物油密度的最后表达式。28.(8分)现有如下器材:一只可直立于水中的平底薄壁试管、水槽、足量的水和一把量程足够的刻度尺。某同学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了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实验。请你将实验的主要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1)在水槽中放入适量的水,将试管直立于水中,待其漂浮时,用刻度尺测出水槽中水面到试管底部的距离记为h1,将h1记入表格;(2)试管内倒入一定量的水,在试管壁上标记出水面位置。当试管再次直立于水中漂浮时,用刻度尺测出水槽中水面到试管底部的距离记为h2,将h2记入表格;(3) ;(4)根据测量数据和ρ水,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 ;交流评估:针对上述实验步骤写出操作不方便之处 (写出一条即可)。29.(8分)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1)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 。(2)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 。(3)按 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 (填“偏大”、“偏小”)。(4)如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剩余油和烧杯的总质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倒出油的质量(g)倒出油的体积(cm3)油的密度(g/cm3)34.1 16.8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6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B; 2.C; 3.D; 4.C; 5.A; 6.A; 7.A; 8.B; 9.D; 10.C; 11.D; 12.D; 13.A; 14.B; 15.D;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BCD; 17.CD; 18.BD; 19.BD; 20.AD;三、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21.A;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度较高,在玻璃杯上面聚集,起到阻燃作用; 22.50;2;30;8;77;9.625;9.625×103; 23.0.2526;四、解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24.乙;铅球的质量较大,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m2﹣m1;;(m2﹣m1)g; 25.水平面上;左;左;右;天平平衡;天平左盘纸;2×103kg/m3;10.5t;五、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6.细线;烧杯;将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测出水的体积;计算出石块的体积; 27.(1)33.4;0.92×103;(2)小明测量的密度偏大,原因是植物油在烧杯壁上仍有残留,没有完全倒尽。(3)方案与表达式同上。;28.试管内倒入一定量的液体至标记处放入水中,当试管再次直立于水中漂浮时,用刻度尺测出水槽中水面到试管底部的距离记为h3;ρ水;水面到试管底部的距离不易测量; 29.;;小王;偏大;2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作业,共18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