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四)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691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四)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691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有( )
A.①③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③D.②④⑥
2.(2分)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B.
C.D.
3.(2分)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文望远镜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通过物镜成一放大的像
B.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第一台显微镜
C.显微镜可以用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合而成
D.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而工作
4.(2分)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凸透镜有一个焦点
C.凹透镜没有焦点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5.(2分)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透镜向左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6.(2分)把一个透明的圆柱形的小玻璃瓶装上水,但不要装满,使得塞上瓶塞后瓶内留有一个空气泡,这就形成了一个既能放大又能缩小的两用透镜,如图所示。如果把它放在书上,则( )
A.当眼睛对着空气泡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缩小的,当眼睛从其他位置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放大的
B.当眼睛对着空气泡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放大的,当眼睛从其他位置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缩小的
C.不管从哪个位置看都是放大的
D.不管从哪个位置看都是缩小的
7.(2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记录:当物距u1=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cm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下列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中最精确的是( )
A.大于10cm,小于15cmB.大于15cm,小于20cm
C.大于10cm,小于20cmD.大于10cm,小于30cm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8.(2分)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远离透镜移动的情况是( )
A.沿平行主轴方向B.沿O与S′连线方向
C.沿F2与S′连线方向D.沿F1与S′连线方向
9.(2分)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对发散光无会聚作用
B.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而凹透镜是两个虚焦点
C.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比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会聚作用明显
D.焦距为20cm的凹透镜比焦距为15cm的凹透镜发散作用明显
10.(2分)当我们将物体拿到我们的眼睛距离很近,物体就将模糊。这是因为( )
A.物距太近,在视网膜成模糊的像
B.视角变小,在视网膜成模糊的像
C.有少量的光将物体反射入到眼睛
D.物体和眼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11.(2分)如图所示的几种光现象,正确的是( )
A.光通过平行玻璃砖B.光通过凸透镜
C.光通过凹透镜D.光从玻璃射向空气
12.(2分)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
A.凸透镜 凸面镜B.凸面镜 凹透镜
C.凸透镜 凹透镜D.凹透镜 凹面镜
13.(2分)下列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其对光的会聚作用就越大
B.凹透镜的焦距越小,其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就越小
C.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一定大于物距
D.近视眼佩戴的眼镜的作用是将远处射向眼睛的光先适当发散一些
14.(2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从远处走进悬挂着的平面镜,她在镜中的像由小变大
B.要矫正近视眼的视力,应佩戴的镜片是凸透镜的眼镜
C.用遥控器选择电视的频道,是利用遥控器发射的红外线
D.用放大镜看物体时,总是看到放大的像
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5.(2分)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不正确的光路图是( )
A.B.
C.D.
16.(2分)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物体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拍照时,被照者应站在距照相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17.(2分)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
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将透镜适当靠近蜡烛
D.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
18.(2分)下列连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19.(2分)关于视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眼的光心所张的角,即从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所引的两条线所夹的角,这就是视角
B.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决定于视角大小
C.同一物体离眼睛越近所引起的视角就越大
D.视角就是眼睛看到的角
三、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20.(3分)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 方,因此,矫正近视眼应配带 透镜。
21.(2分)在如图中, (选填“甲”或“乙”)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远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
22.(3分)请你从下面的两图中正确选出:矫正近视眼的是 ;矫正远视眼的是 。
四、解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3.(7分)现有两副眼镜,如何判断它们哪一副是近视眼镜,哪一副是远视眼镜?说出你的全部方法。
24.(7分)某同学要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他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一张白纸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纸之间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如图所示。此时光斑与凸透镜光心之间的距离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
(1)使凸透镜正对太刚光的目的是什么?
(2)如果没有仔细调节白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纸上的光斑就不是最小,此时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L则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C.一定等于L
D.可能大于L,也可能小于L
(3)按一个扁平一些的凸透镜做该实验,测出的焦距比原来凸透镜的焦距 一些。
五、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5.(10分)实验室有两个透镜,一个是凸透镜,一个是凹透镜。要区别哪一个是凸透镜,哪一个是凹透镜,不准用手摸镜子,也不能使用专门仪器,请你想一个方法区别这两个透镜。
26.(10分)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①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使三者的中心在 ;
②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③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光屏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清晰的实像。
27.(10分)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
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
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
(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错误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术你的实验方法。
简要做法: ;
如何判断: 。
28.(10分)实验探究:
1609年,荷兰一家眼镜店老板的儿子在玩镜片时,小孩无意间一只手拿起一个近视片,另一只手拿起一个老花镜,把它们放在一前一后的位置,眼睛对着镜片向远处看。他突然惊叫到:“教堂的塔尖变近了。”根据这个办法,利佩尔席做成了第一架望远镜。
今天我们在这里也来模仿一下他们的做法,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没有?再想一想如果我们用两个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做实验,又会如何?
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D;2.C;3.D;4.D;5.B;6.A;7.A;8.C;9.B;10.A;11.B;12.B;13.D;14.C;
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5.ABD;16.ABC;17.BC;18.D;19.AC;
三、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20.前;凹;21.乙;凸;22.乙;甲;
四、解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3.答:方法一:正对太阳光,形成最小最亮光斑的是凸透镜(远视镜)不能形成光斑的是凹透镜(近视镜);
方法二:看书上的字,字放大的是凸透镜(远视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近视镜);
方法三:观察透镜,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远视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近视镜);
方法四:点燃一只蜡烛,调整其距透镜的距离,用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寻找其清晰的像,能承接到实像的是凸透镜(远视镜),不能承接到实像的是凹透镜(近视镜)。
24.
(1)粗略粗略凸透镜的焦距;
(2)D;
(3)长。
五、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5.答:阳光聚焦法:把透镜正对太阳光,上下移动透镜,能在地面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的是凸透镜,地面上有暗圈的是凹透镜。
放大镜法:透镜放在课本的文字上,透镜逐渐远离课本上的字,能起放大作用的是凸透镜,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凹透镜。
成实像的方法:在教室里,在窗户和窗户对面的墙之间,透镜靠近墙,能在墙上成窗户倒立的实像的是凸透镜,不能成像的是凹透镜。
上;同一直线上;7.5;左;缩小;27.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不能把太阳光聚集在一起而点燃火柴;用焦距相同而直径不同的凸透镜,点燃火柴,测出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如果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相等,则猜想3错误;如果点燃火柴的时间不相等,则猜想3是正确的;
28.答:
(1)当用凸透镜与凹透镜组合时,从远处物体射来的平行光线,经物镜折射后,向焦点处会聚,在经过凹透镜时变得发散,人眼逆着发散射来的光线看去,会看到一个物体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所示;
(2)用两个同焦距的凸透镜组合时,从远处物体射来的平行光线,经物镜后,在焦点以外距焦点很近处成一倒立缩小实像。实像位于目镜和它的焦点之间距焦点很近的地方,目镜以此为物形成放大的虚像。如图所示。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