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上册6 声音的产生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说出让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
2.能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科学探究
1.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现象提出探究性问题。
2.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声音的产生作出假设,并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
3.能用记录表等方法记录和整理实验现象。
4.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
科学态度
1.能利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2.能与他人分工合作进行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能举例说明声音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现象提出探究性问题。
2.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声音的产生作出假设,并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
3.能用记录表等方法记录和整理实验现象。
4.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准备
音叉、橡皮锤、水槽、小鼓、水、纸屑、人唱歌、蟋蟀鸣叫、扬声器播放,音乐的视频等。
学生准备
钢板尺、皮筋、《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知道要上课的呢?对,是铃声响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能听到许多不同的声音。
(教师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声音)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呢?关于声音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2.提问: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二)寻找声音,初步感知
1.寻找声音。
(1)引导:声音无处不在。比如我们在学校里,就可以听到上下课的铃声;在教室里,可以听到钟表发出的“滴答”声。谁来,说一说:你在哪里?听到了哪些物体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2)交流: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相互补充,并把,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
2.制造声音。
(1)引导:同学们都是善于留心观察的孩子,找到了这么多声音。
那你,能用身边的一些物体制造声音吗?
(2)实验: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让身边各种物体发出声音。
(3)小结:我们可以用敲击、拍打、吹气等多种方法使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那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一步探究。
(三)实验探究,构建知识
1.实验探究,获取信息。
(1)讲解:(出示幻灯片)讲解实验方法。
①用橡皮锤敲击音叉的叉股,仔细倾听音叉发出的声音,观察叉股有什么变化,用手摸一摸叉股,看看有什么感觉。用发声音叉接触平静的水面,观察,水面出现的现象。
②在鼓面上撒些纸屑,用力敲鼓,鼓面有哪些变化?
③把钢板尺的一端用手,固定在桌边,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压钢板尺的另一端之后松开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钢板尺会有什么变化。
(2)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
(3)汇报: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手摸音叉的时候感觉有些麻,音叉放在水里会溅起水花;鼓面上的纸屑跳动起来;钢板尺来回运动。
2.分析信息,形成知识。
3.(1)讨论:
①在以上实验中,发声的物体相同吗?发出的声音相同吗?
②这些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相同的现象?
③由此推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小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四)运用知识,拓展延伸
1.使物体停止发声。
(1)引导:怎样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呢?请同学们利用音叉和小鼓再试一试。
(2)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2.寻找发声物体的振动部位。
(1)提问:人、蟋蟀、扬声器分别是用什么部位振动发声的?
(2)出示:人唱歌,蟋蟀鸣叫、扬声器播放音乐的视频(特写发声部位)。
(3)交流: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并把交流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
3.课堂总结。
教师对表现好的小组或个人进行表扬。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上册6 声音的产生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上册6 声音的产生表格教学设计,共7页。
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上册6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上册6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人版 (2017)一年级下册6 太阳的光和热教案: 这是一份冀人版 (2017)一年级下册6 太阳的光和热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