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2120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2120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21205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野望》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2020-2021学年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展开知识与能力:
⑴准确理解课文下注的词语,弄清词句含义。
⑵把握文章的修辞手法,学习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⑴布置预习,让学生解决生字,记下文中难点,然后进行讲解。
⑵点拔法、串讲法、诵读法、问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⑴让学生反复诵读短文,体会文章意境;
⑵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
难点:⑴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超越时空,与作者对话,领会他们的思想感情。
⑵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领略了它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画的风光无不让人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再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出示目标:
[知识目标]:朗读、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能力目标]: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炼,布局的匠心所在。
[情感目标]: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交流资料
1.陶弘景
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南京)人。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句曲山(茅山)。武帝礼聘不出,但朝迁大事辄就咨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2.背景及解题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三、美文美读,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1)多媒体显示优美的山水图画,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质疑答疑。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并向全班质疑问难。
(3)多媒体显示下列词句,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歇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
实是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此处指欣赏
重点测试:
•四时俱备:俱,全都
•晓雾将歇:歇,消散•夕日欲颓 : 颓,坠落。•沉鳞竞跃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争着跳跃(出水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yù ,参与,文中指欣赏。译为: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参考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理清背诵思路(介绍你背诵的窍门)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用“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写四季,用“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早晚。 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结合上面的思路分析,学生自己背诵,然后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背诵竞赛,看谁背的又快又准确。
四、诵读课文,美点追踪
师: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之美,你看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示例1: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示例2:这里有色彩配合之美,你看,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示例3:这里有晨昏变化之美,你看,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示例4:这里有动静相衬之美,你看,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归纳: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
体会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实欲界之仙都”言简而意蕴。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并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五、小结
今天学习的《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的一封信,虽只有六十八字,但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学习它就是要学习作者高超的艺术笔力,学会鉴赏它的美学价值。同时培养自己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美好感情。
六、布置作业
1、默写课文
2、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现代文大胆的扩展描绘文中的景色﹙可任选其中的一句加以想象扩展﹚
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解析,教学设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学目标,课时计划,交流点拨,附: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共8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