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滑轮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715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2滑轮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715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2滑轮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715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11.1杠杆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试卷 28 次下载
- 11.3功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试卷 24 次下载
- 11.4功率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 试卷 21 次下载
- 11.5机械效率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 试卷 20 次下载
- 12.1动能 势能 机械能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试卷 19 次下载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2 滑轮同步练习题
展开
11.2滑轮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 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牛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 人将绳子拉过1米,物体也上升1米
C. 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牛
D. 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 如图所示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使用时: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拉绳使重物G匀速上升.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拉绳使重物G匀速上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G
B.
C. G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 下列关于定滑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定滑轮不仅能省力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
B. 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
C. 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
D. 定滑轮不能省距离
- 如图所示,甲、乙是由相同的滑轮组装的滑轮组,分别用两装置将质量相等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空气阻力、摩擦、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
B. 甲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的3倍
C. 乙拉绳子的速度是甲拉绳子速度的2倍
D. 甲拉绳子的距离等于乙拉绳子距离的
- 要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的物体,而绳子最多能承受的力,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则滑轮组中至少有
A. 一只定滑轮和两只动滑轮 B. 两只定滑轮和一只动滑轮
C. 两只定滑轮和两只动滑轮 D. 两只定滑轮和三只动滑轮
- 同一滑轮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的物体,已知滑轮重、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力不计.则手的拉力关系为
A. FF
B. FF
C. FF
D. 无法确定
- 如图,在“探究动滑轮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钩码匀速运动和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B. 当钩码匀速上升时,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和斜着向上拉的读数相等
C. 改变钩码个数,重复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 钩码的重力越大,拉力F越接近钩码重力的
- 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方向
B.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C.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D. 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 利用定滑轮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时,若所用拉力的方向如图,不计绳重及摩擦,则、和的大小关系是
A. FFF
B. FFF
C. FFF
D. FFF
- 使用一个动滑轮匀速提升一个物体时,若分别沿如图所示的方向用力、和,则这三个力的大小
A. FFF
B. FFF
C. FFF
D. FFF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 如图所示为某学校升旗的情景,旗杆顶装的滑轮是 滑轮,它的作用是 当国旗缓缓上升时,旗手向下的拉力移动的距离为
- 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得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如图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钢绳通过滑轮组挂多个相同的坠砣,总重为,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每根钢绳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N,输电线A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若某段时间内输电线A端向右移动了,则坠砣串上升了 取,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
- 如图所示,物体重,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前进时,若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则重物相对B滑轮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绳端的拉力 N;当绳子自由端向左移动时,物体向左移动
- 如图所示,拉力,重为的物体以速度匀速向右运动,不计动滑轮和绳子的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拉力端移动的速度为 .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 用滑轮组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重物G提起,在图中画出重物G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滑轮组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
- 如图所示,三个滑轮组成滑轮组,请用笔画线在图中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时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 如图所示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
在探究定滑轮工作的特点时,如图乙所示,实验测力计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随意拉动钩码 拉着钩码保持静止 匀速向下拉动钩码
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分析:
| 钩码重 | 钩码升高高度 | 测力计示数 | 测力计移动距离 |
甲 | ||||
乙 | ||||
丙 |
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__________.
在探究定滑轮工作特点时,按照图乙所示操作,觉得不方便读数,于是把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示数会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强在探究滑轮组的实验时,记录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为及如下的实验数据不计绳重和摩擦:
根据下表数据可计算出动滑轮重_________N.
滑轮组 | 钩码重 | 钩码升高高度 | 动滑轮重 |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
一定滑轮一动滑轮 | 2 |
|
请帮助小强在图上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当动滑轮重为__________N时,使用该滑轮组提起重的钩码刚好不省力.提示:此时拉力与钩码重力相等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 如图,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将重为的物体匀速提高,在绳子自由端施加的拉力大小是,不计摩擦.求:
动滑轮的重力.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若再增加的重物,要使物体匀速上升,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大?
- 某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的拉力在内将重为的物体匀速提高,若不计摩擦和绳重.
求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和动滑轮重.
若再增加的重物,要使物体匀速上升,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多大.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司机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受到的阻力是1500N,则甲图人匀速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___N,其中比较省力的是______图的方法不计动滑轮和绳重,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力但要费距离。
本题考查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省力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解答】
A、由图可知,该装置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故A错误;
B、使用动滑轮时,物体上升1m,则绳子的自由端会通过2m,故B错误;
C、不计摩擦和滑动自重,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物体的重力为400N,则拉力为200N,故C正确;
D、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解析】解:瘦子不动时,胖子的拉力等于2 G;胖子不动时,瘦子的拉力等于G.
3.【答案】A
【解析】解:定滑轮的特点是不能够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一等臂杠杆
4.【答案】D
【解析】解:图甲中两个都是定滑轮,,图乙中由一定滑轮和一动滑轮组成,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则;由于提升物体的时间未知,则拉绳子的速度无法比较;因,,则.
5.【答案】C
【解析】解:绳子段数,5段绳子至少需要两个动滑轮.一只定滑轮无法满足绕绳要求.
6.【答案】C
【解析】解:甲滑轮是定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使用该滑轮不省力,有;乙滑轮是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使用该滑轮可省一半的力,即,故F.
7.【答案】D
【解析】略
8.【答案】B
【解析】略
9.【答案】A
【解析】略
10.【答案】C
【解析】略
11.【答案】定
改变力的方向
10
【解析】略
12.【答案】5000
20
【解析】解: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每根钢绳受到的拉力等于坠砣的总重力,为;图中使用的滑轮组承担A端拉力的绳子段数,,输电线A端受到的拉力 输电线A端向右移动时,坠砣串上升高度.
13.【答案】静止
10
1
【解析】解:图中B滑轮为动滑轮,和物体一起运动,二者之间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重物相对B滑轮是静止的;滑轮组绳子的段数,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绳端拉力,当绳子自由端向左移动时,物体向左移动的距离.
14.【答案】25
25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本题所用滑轮组是水平的,计算过程要注意,拉力的大小是摩擦力的2倍,拉力移动的路程是物体移动的路程的一半。
动滑轮上两根绳子的拉力相等,共同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移动速度的一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一半。
【解答】
物体受平衡力做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二者之和等于拉力F,
则F示,拉力端移动的速度。
15.【答案】解:从重物G的重心开始,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用G表示,即为其所受重力示意图;
图中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一种是由两根绳子承担重物,一种是由三根绳子承担重物,要想最省力,应选用三根绳子承担的绕法,即从动滑轮开始缠绕,如图所示:
【解析】画重力应选明确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作图的要求画出这个力;
滑轮组最省力,就是用尽可能多的绳子的段数来承担物重。
本题同时考查了滑轮组的组装及物体重力的示意图,都属基本的作图类型,难度不大。
16.【答案】解:
该滑轮组由2个动滑轮和1个定滑轮组成,当由4股绳子承担物重时最省力,绳子应从定滑轮下面的挂钩开始绕起;如图所示:
【解析】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取决于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也就是看有几段绳子连着动滑轮,段数越多越省力。
在滑轮组中,绕过动滑轮的绳子股数越多会越省力,即。
17.【答案】;省力;改变力的方向;费距离;变小;忽略了测力计的重力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从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认识到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每种机械都有优点和缺点;
在做实验时,要注意让物体保持平衡状态,即让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得出拉力小于物重,即使用动滑轮时省力;
比较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得出拉力与物重相等,但改变了用力的方向,给做功带来了方便;
乙中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小于丙中的距离,即使用动滑轮费距离;
把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根据对弹簧测力计进行受力分析可以找到问题所在。
【解答】
解:研究该问题时,应该让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故弹簧测力计的操作方法可以是拉着重物保持静止或匀速向下拉动重物。
故答案为C;
在丙中,拉力,故使用动滑轮时省力;
在乙中,拉力,但是向下用力,故使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乙中拉力移动的距离为,丙中拉力移动的距离为,故使用动滑轮费距离;
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受力情况是:受到向上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钩码重,受到向下的重力和手的向下拉力。这时测力计测量的是手向下的拉力,大小等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与测力计的重力之差。所以在匀速拉动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实验会造成测量值会小于向上绳子的拉力即钩码重;
故答案为:;省力;改变力的方向;费距离;变小;忽略了测力计的重力。
18.【答案】
【解析】解:
滑轮组承担总重的绳子段数,因,即,解得.
使用该滑轮组提起重的钩码刚好不省力时,,即,解得.
19.【答案】解:
由于不计摩擦,,所以动滑轮重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解析】见答案
20.【答案】
【解析】解:,.
21.【答案】1500 乙
【解析】解:甲图使用定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拉力等于汽车受到的阻力,;
乙图使用动滑轮,不计动滑轮和绳重,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拉力为汽车所受阻力的一半为:,
所以比较省力的是乙图。
故答案为:1500;乙。
已知汽车做匀速运动,不计动滑轮和绳重,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甲图使用定滑轮,拉力等于汽车受到的阻力;乙图使用动滑轮,拉力为汽车所受阻力的一半,但移动距离是汽车移动距离的2倍。
正确判断滑轮类型,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苏科版九年级全册2 滑轮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全册2 滑轮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112滑轮原卷版docx、112滑轮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2 滑轮优秀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2 滑轮优秀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112滑轮原卷版docx、112滑轮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2 滑轮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2 滑轮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滑轮 同步练习,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