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人体的呼吸导学案
展开课题
§ 人体的呼吸〔2〕
主备
审核
使用者
课型
新授
使用日期
第 28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概述气体交换的过程
2、能力目标:
掌握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测定的方法,初步学会测定肺活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当地环境保护作奉献
重难点:
气体交换的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补充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运动的过程,我们知道,通过呼吸运动,外界空气进入了肺,那么,这些气体怎么到达人体的各个组织细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气体交换?
出示“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实验装置,提出实验要求及考前须知。
组织学生讨论:
1.实验中用夹子夹紧B橡皮管的目的是什么?出现什么现象?
2.实验中用夹子夹紧A橡皮管的目的是什么?出现什么现象?
还有其他的方法设子对照实验组吗?
〔用注射器,或打气筒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
出示“吸入气体、呼出气体成分数据表〞,引导学生分析数据,解释数据变化的原因。
准备肺活量计,将它调整到测定状态。有目的的选择几位学生,测定其肺活量。
组织学生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思考: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的呼吸,
请思考:外界空气中的氧气怎样到达人体的各个组织细胞?
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通过什么途径排出体外的?
出示“人体气体交换和运输示意图〞,完整阐述气体交换的过程。
学生思考,产生求知欲望。
学生代表演示实验过程,其余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分组讨论、交流。
学生答复:
1.实验中用夹子夹紧B橡皮管的目的是保证吸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可以看到A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2. 实验中用夹子夹紧A橡皮管的目的是保证呼出的气体进入B试管中的石灰水里。可以看到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仔细阅读表中数据资料,分析得出结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主要原因是气体在肺内进行了交换。
观察思考,内化形成知识体系。
学生代表分别测定肺活量,另一位学生记录测定值。
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大,说明运动与呼吸是有影响的。
学生阅读课本p120结合图形,
总结归纳:外界空气中的 氧气通过呼吸运动进入肺,通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再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部,最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进入氧气组织细胞。二氧化碳排出的途径正好相反。
也可以通过检查学习效果进行过渡
观察多媒体中图片显示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让学生对照试验装置区判断吸气时应夹紧哪侧的橡胶管,学生更容易理解吸气时用夹子夹紧A橡皮管的目的
分析表格中气体变化,主要是氧气的变化和二氧化碳的变化,说出变化的原因,还可以补充其他气体由79→79.50的变化,有必要将氮气的含量78%从其他气体中别离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什么?这个问题。
结合图片分析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成分变化,理解人体内的两次气体交换的过程及结果。
课 后 追 记
初中第3单元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第7章 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第2节 人体的呼吸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第3单元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第7章 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第2节 人体的呼吸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 PPT课件,思维导图,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人体的呼吸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人体的呼吸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人体的呼吸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人体的呼吸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