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试卷主标题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7题)
1、 在电视节目正式播出以前,荧光屏上有测试图像,用放大镜分别支观察白色、黄色、黑色和其它 颜色的色条,可以看到( )
A、屏幕上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组成;B、白色色条上红黄蓝三种颜色都求发
C、黑色色条上红蓝绿三种子颜色都发;D、黄色色条是由红绿两种颜色组成。
2、 如图15所示,一根长度为L的直薄木条上有两个观察小孔.两小孔之间的距离为d,d恰好是一个人两眼间的距离,当木条水平放置时,此人想通过两观察孔看见此木条在平面镜M里完整的像,那么选用的平面镜宽度至少是()
A.L/2 B.d/2C. D.
3、 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电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的高度( )了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4、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站在岸边的人通过平静的水面能看到“姑苏人家”在水中的倒影,该“倒影”是( )
A、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B、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
C、光的反射所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所成的实像
5、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70°,若入射光线方向不变,使平面镜绕入射点沿入射光线怀法线构成的平面顺时针方向旋转40°后,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
(A) 40° (B) 80° (C) 120° (D) 160°
6、 如图所示,P 是一个光屏,屏上有直径为5厘米的圆孔。 Q 是一块平面镜,与屏平行放置且相距10厘米。O1、O2 是过圆孔中心O垂直于Q的直线,已知P和Q都足够大,现在直线O1O2上光屏P左侧5厘米处放置一点光源S,则平面镜上的反射光在屏上形成的亮斑面积为( )
A. 3π/320米2
B. π/100米2
C. 3π/200米2
7、 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
B.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
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的镜头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填空题(共5题)
1、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画出法线)。
2、 台球桌上的球分布如图所示,要想通过两次撞墙使白球击中球①。当我们研究应怎样击白球时,可以把台球桌的边框看作为 ,由此利用 能够确定撞击点的位置,也就是 点的位置,使之沿一定的路线才能实现白球准确的撞击。
| |
| |
3、 某人站在离湖岸边6m的C处,刚好能看见湖对岸的一棵树HG在水中的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为1.5m,湖两岸均高出湖水面1m,湖宽40m,则该树HG的高度为___________m.
4、 如图6,一束光线HG从一个实心玻璃球的左面G点处射人,从实心玻璃球的右面射出.现在右图中画出几条折射光线,能正确表示折射光线路径的是 .(从入射线开始连续填写线段字母)
5、 物理技术的应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1)现代智能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例如安装一个“遥控精灵”的app就可以把你的手机变成万能遥控了,这个软件需要利用手机发射一种不可见光,这种不可见光是________ ;有时手机对着墙壁发射信号也能控制电视(如图甲),说明这种光线也和可见光一样能够产生________ 现象.
(2)如图乙所示是安装在汽车上的“倒车防撞可视雷达”,该装置有双重探测功能,安装在车尾的摄像头对准车后的障碍物,障碍物经摄像头中的凸透镜成________ ,________ 的实像.司机通过显示屏可以准确了解车后的情况.同时4个超声波探头可以实时探测车身不同方位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并通过主机向司机用语音报警.这套装置如果安装在太空飞船上,在外太空使用,________ (“摄像头”或“超声波探头”)功能会失效,这是因为________ .
三、简答题(共2题)
1、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
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象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可形成一个大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入横线: ;
(2)划线部分提到的反射是漫反射吗?
(3)从本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
(4)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2、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① ;
② 。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
1、 2009年7月22日上午,五百年一遇的罕见日全食在天空上演,我国长江流域12个省区市能见日全食,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下的三种简便方法。方法一: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如图14甲所示,这是利用了 成像原理;方法二:如图14乙所示,用啤酒瓶底观看日食,是由于啤酒瓶底可以 一些色光,避免强光伤害眼睛(选填“吸收”、“透过”)。
| |
|
|
方法三:如图14丙所示,对着阳光,在光屏上观察太阳的像,这利用了 成像原理。当出现如图所示的日食现象时,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___________。
2、 在太阳光或白炽灯下,如果挡住了光的去路,就会形成清晰的影子.可是小明却发现,在日光灯下的影子灰蒙蒙一片,一点不清楚,特别是处处装点着电灯的大厅里,人和物的影子就更是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
小明去问物理老师,老师拿出几根蜡烛、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木块放在桌子上,旁边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A)
(2)在旁边再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B)
(3)继续在铁块旁边点蜡烛,直到将蜡烛围满铁块四周,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C和D)
结果小明发现,蜡烛影子越来越淡,最后几乎没有了!他又比较了一下白炽灯和日光灯,看到白炽灯的灯丝很集中,而日光灯的灯管却很长,他想了一会后,高兴的说:“老师,我明白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替她回答一下.
(2)此结论在生活中可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3)在上述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探究要素?
五、综合题(共1题)
1、 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
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请请楚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⑴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入横线:_____ 。
⑵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在错误句子下面画上横线,并说出错在哪里。
⑶从上文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
⑷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六、计算题(共1题)
1、 如图,AB两地相距4km,MN是与AB连线平行的一条小河的河岸,AB到河岸的垂直距离为3km,小军要从A处走到河岸取水然后送到B处,他先沿垂直于河岸的方向到D点取水然后再沿DB到B处。若小军的速度大小恒为5km/h,不考虑取水停留的时间。
(1)求小军完成这次取水和送水任务所想要的总时间。
(2)为了找到一条最短路线(即从A到河岸和从河岸到B的总路程最短),可以将MN看成一个平面镜,从A点作出一条光线经MN反射后恰能通过B点,请你证明入射点O即为最短路线的取水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D
3、 B
如图,入射光方向不变的情况下,电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说明入射点右移,所以液面的高度下降,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
4、 A
5、 AC
6、
D. π/64米2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平面镜成像及其相关数学知识的应用与运算。
7、 A
【解析】
A. 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体首先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将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所以我们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故A正确;
B. 通过望远镜看远处的物体时,物体首先通过物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由目镜放大,增大了物体的视角,所以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此过程经过了一次放大,故B错误;
C. 望远镜的物镜将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而幻灯机的镜头将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故选A。
点睛:重点是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原理,要牢记其工作原理,显微镜将物体两次放大,所以能看清楚微小的物体;而望远镜主要扩大物体的视角,成像过程经历一次放大。
二、填空题
1、
2、 平面镜、光的反射、入射
3、 8
4、 HG、GC、CC’
5、 红外线 反射 倒立 缩小 超声波探头 太空是真空,声无法传播
【详解】
(1)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这种不可见光是红外线,不把它对准电视机,对着墙壁按按钮也能控制电视机,说明这种光线也和可见光一样,能发生反射现象;(2)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大于2倍焦距之外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经透镜折射后,物体经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不能在太空中使用超声波探头,因为太空是真空,声无法传播.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红外线;反射;(2)倒立,缩小超声波探头;太空是真空,声音无法传播.
【点睛】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成实像时,物像异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三、简答题
1、 (1)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或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不是
(3)造成火灾隐患;暴露生活隐私
(4)限制使用玻璃幕墙;对其设计、制作和安装制订统一标准。
2、 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分)②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2分)
四、实验,探究题
1、 平面镜 吸收 小孔成像 C
2、
五、综合题
1、 ⑴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
⑵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划线部分是错误的,因为凹透镜对光束是发散的,不可能会聚,作者将凹透镜和凸面镜混淆,显然为一误。
⑶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暴露居民的生活隐私,聚光甚至要引起火灾。
⑷要限制开发商在居民区造商务大楼。对玻璃墙的设计、制作及使用范围要有统一的技术标准,防止光污染进入居民家或公共设施内。
六、计算题
1、 (1)1.6h(2)见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练习,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有关声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